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结合市政项目特点,阐述了采用BIM正向设计的必要性。结合多个市政项目的 BIM正向设计实践,利用"云服务器+快捷方式"的模式,提高了多专业协同化作业效率,打通了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和桥隧工程等多专业正向设计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建模、出图、计量一体化。论文通过对"翻模"的弊端和危害进行分析,指出唯有推广正向设计才能充分发挥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是上海市重点工程,交通功能复杂,结构形式多样,设计难度大。本文提出了工程全寿命周期BIM应用构架,总体设计及专业设计均采用BIM技术,建立了市政交通行业的BIM设计模板库,同时基于达索3D Experience平台进行了二次开发,完成了多专业BIM模型的快速构建和参数化设计,利用BIM模型进行了方案优化与设计深化,提出了钢结构方案设计、计算、优化、出图的整套解决方案,并为数字化制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BIM正向设计在市政大跨拱桥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市政大跨桥梁BIM正向设计的现状及前景、BIM正向设计在市政大跨拱桥设计中的优势、挑战和解决方案以及相应的应用策略和建议。本研究通过对BIM技术正向设计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和建模经验,旨在为市政大跨拱桥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一种更高效、可靠的方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总结了当前BIM技术在装饰工程数字化协同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基于元宇宙理念构建整体的虚拟设计空间,打破空间和软件格式限制,在保留传统设计工作流的前提下,利用Omniverse协同设计工具,实现高效的数字模型格式统一、数字模型数据同步和数字模型应用。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新加坡某装饰工程数字化设计项目实践中,大幅节省建模时间,实现城市数字模型、建筑场地模型与室内装饰模型的搭建和实时联动,构建可拓展的正向创意设计流程,为BIM技术在装饰工程数字化转型和应用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小型铁路旅客站房的BIM正向设计无论是混凝土结构还是钢结构都存在软件使用及设丢失、模型利用率较低等难题。以某站房工程为依托,基于Revit的土建、机电正向设计、Staad的钢结构网架计算分析、Tekla的网架节点深化、Lumion的景观效果模拟,实现了站房各专业的出图、算量、仿真模同设计的应用方法及流程。检验了各BIM软件生成的二维图形成果、工程量、效果模拟等是符合实际工程的;多平台协同设计流程及解决方案是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BIM作为建筑行业一项革命性技术手段,将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BIM应用实质落地应用的不多,如在工程造价领域,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一个成熟的BIM软件可以对机电工程全专业(水、暖、电)进行工程量计量并生成符合《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的工程量清单。以房屋建筑机电工程算量为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路线,开发研究出了可以根据BIM模型自动生成符合规范要求的工程量清单计量软件,结合课题研究开发出了相应的快速建模插件并编写相应BIM算量建模标准手册。  相似文献   

7.
随着BIM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实现各类工程的BIM技术应用,各种类型的BIM软件也如雨后春笋。如何在种类繁多的BIM软件中选择合适的软件,并高效地实现预期的设计目标,成为推动BIM正向设计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从建筑、结构、机电三个设计专业出发,论述在Revit平台下实现BIM正向设计需要配置的BIM设计辅助软件类型,实现协同设计的硬件配置要求,各类软件的优越性、局限性,以及其他影响配置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成为建筑业的一大难题,提出并应用了一种基于BIM模型进行工程量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符合工程量计算要求的Revit建模规范,然后通过开发专业软件插件(Revit模型导入GCL算量软件插件),将基于上述建模规范建立的Revit模型导入GCL算量软件,进行工程计量、计价计算。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BIM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海涛表示:“BIM技术应用到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体量大、投资高、专业多、周期长、对周边环境影响大、施工组织复杂。BIM能对项目的建设效率、数据传递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快速融合发展,以装配式结构、数字化建管养为代表的城市桥梁建设,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城市桥梁因其复杂的建设需求,制约了桥梁专业化BIM正向设计软件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桥梁工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鉴于此,以快速施工的城市高架预制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引入BIM技术,提出基于知识工程的多精度递进式三维设计方法,研发城市高架预制钢混组合梁桥正向设计系统,实现三维正向设计、工程算量,及通过数据交互实现图纸绘制、有限元计算的功能。该系统可以精准地完成道路路线数据转换、上下部结构快速合理地半自动化布置、构件零件级拆分和模型创建。通过实际工程项目,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和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BIM正向设计的有效开展,提升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延续项目各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模型上下游间的信息传递性和数据应用有效性,本文基于BIM正向设计,从BIM应用标准化、BIM模型规范化、BIM项目流程化、资产数字化等多维度进行探讨,实现项目BIM正向设计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及管理需求,研究隧道工程的BIM建模方法和应用,阐述了在高精度方法下建立BIM模型构件库以及隧道BIM模型的具体内容。综合应用BIM及三维数字技术,将工程资料包括设计图纸、规范文件、进度计划、工程量、质量、安全信息等与高精度BIM模型相关联,建立全面系统的施工信息集成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展进度管理、工程量统计、质量安全管理等一系列信息管理应用研究,实现隧道工程施工的数字化、可视化和集成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宁波中兴大桥为目前全球最大跨径的单索面矮塔斜拉桥,大桥建设条件苛刻、桥梁构造复杂、施工场地有限。项目从方案设计开始使用自主开发软件进行BIM正向设计,采用倾斜摄影、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国内大型市政桥梁工程中首次实现了倾斜摄影与BIM技术的融合,采用多款软件对BIM模型进行了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案优化,为BIM技术的应用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污水管网工程的施工和运维管理是市政排水专业相关工作人员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污水管网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以及后期运维管理效率,已逐渐成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应用BIM技术,以"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东莞部分)一期项目工程"为例,研究BIM在污水管网工程中的价值,具体有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设计、施工技术交底、模拟分析、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运维管理和数字化城市。实践表明: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利用BIM技术指导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建造和管理是提升一个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BIM 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利工程具有地形条件复杂、设计选型独特、涉及专业广等特点,存在图纸信息繁冗、工程枢纽布置复杂、土方量计算不精确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水利工程信息模型的方法,通过绘制水利工程的地形以及水工建筑物BIM 模型,完整实现水利工程仿真信息的数字化查询,并结合多款BIM 软件协同完成水利工程的枢纽布置、土方量计算。以洪都拉斯帕图卡Ⅲ水电站项目工程为例,介绍了BIM 技术在该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点,可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BIM技术的优点,说明了BIM技术在市政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分析施工现场、统计工程量、调整优化桥梁工程设计方案、辅助工程管理、为工程设计提供数据支持、管理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17.
BIM技术是更高形式地表现设计意图、描述建筑的手段,但结构BIM模型和力学计算分析一直是整个信息链中脱节的一环。结合工程实例,釆用YJK-Revit软件解决了结构专业在BIM应用中的难题,并实现了BIM正向设计。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目前我国应用BIM技术的岩土工程勘察BIM应用不成熟的现状,本文利用库伦(EVS)系列BIM软件结合工程勘察技术,对深圳市恒大中心项目进行模型参数化、可视化、施工模拟、统计工程量、三维信息集成模型等的工程勘察BIM应用。通过一系列实践肯定了BIM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帮助项目正向设计的实施,提高了信息存储、传递和信息集的效率,降低了项目工程造价等。本项研究也对后期BIM技术在勘察工作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安徽建筑》2019,(12):193-195
BIM技术应用是一次设计手段的变革[1],随着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的大力开发,极大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缓解了人口密集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与此同时,复杂的地铁施工操作流程和多变的地质空间环境,使隧道建设的成本、质量、安全及信息管控面临严峻挑战。文章结合BIM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等特点,运用计算机技术,探究BIM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初步提出BIM全生命周期意义上的地铁施工辅助管理平台,从模型建立、模型深化和模型多维管理等角度阐述BIM地铁辅助管理平台的框架,为BIM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路线,以期弥补传统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不足,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电力行业基于BIM技术实现工程自动化计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和BSL算量软件的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工程量自动化计量的方法。通过分析我国电力建设工程定额和清单计价规范中所需的计量信息,在Revit软件中创建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工程计量样板,同时利用BSL软件与Revit软件接口,提出BIM模型工程计量信息到BSL软件的映射规则,并开发了Revit 2017-BSL 2015计量信息映射插件,以此实现电力基础设施项目"Revit+BSL"的智能化算量。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验证结果表明,电力基础设施项目"Revit+BSL"的智能化一键式算量可以在确保准确率的前提下提高工程量统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