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树脂为基体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这种复合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含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整体性能,但目前国家标准中只有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碳纤维增强塑料中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由于碳纤和玻纤的物理性能差异很大,使用以上任一方法都无法检测出玻纤-碳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中混杂纤维各自的含量,因此建立玻璃纤维-碳纤维混杂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含量的检测方法势在必行。所以本文通过结合GB/T2577—200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烧失法)、GB/T 3855—2005碳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消解法)两种方法建立一套玻璃纤维-碳纤维混杂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含量的测试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证明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专利摘要     
《玻璃纤维》2009,(6):26-26
一种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桥面板 本实用新型属于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桥面板。所说的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桥面板,由拉挤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型材(1)和钢板(2)构成,钢板(2)通过粘结剂粘结在拉挤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型材(1)中,然后再将它们通过粘结剂连接在一起形成桥面板。  相似文献   

3.
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合增强塑料(glass fibre and carbon fibre hydridreinforced plastics)是指两种纤维增强同一基体树脂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在这种混合复合材料里,各纤维充分发挥各之所长,相互弥补各之所短,使其具有一材多能和一材多用的性能。这种混合增强方法已经付诸实用,是今后复合材料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将叙述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合增强塑料的性质、制造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物理功能和工艺性能或者降低造价,往往将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增强材料或填料共同加入树脂基体。这种由两种以上组份材料所构成的复合材料,一般称为多相复合材料或多元复合材料。例如玻璃纤维石棉纤维增强聚酯,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环氧,以及由玻璃纤维、碳酸钙或粘土、水合氧化铝等制成的SMC、DMC等都是多相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各组份的含量通常是以基体重量分数表示。如配方中树脂100、玻纤50、填料  相似文献   

5.
由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玻钢研究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和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起草的国家标准GB/T21492-200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将于2008年9月1日实施。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GRP)是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的基础上为适应于地下非开挖顶进施工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管道产品。自1999  相似文献   

6.
本发明介绍用玄武岩玻璃纤维制得的细粒状的、多晶的微晶玻璃纤维,并有效地用作增强材料。在混凝土构件中,如管材、瓦、衬板和类似的制品,一般采用石棉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可是在接触石棉材料时会危及人体健康,所以已经在广泛地寻求合适的代用品。在许多被考虑的选择对象中玻璃纤维是其中之一。1935年以来,玻璃纤维工业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玻璃纤维也应用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其中之一是塑料增强材料,使用在从乐器到汽车车身的模压结构中。  相似文献   

7.
玻璃钢的另一名称叫纤维增强塑料,不过一般多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这就告诉我们,在玻璃钢中,玻璃纤维起着增强作用,是增强材料,而树脂则是基体材料。在玻璃钢中,树脂的含量通常为20~60%(在某些耐腐蚀玻璃钢制品的内层,树脂含量可高达80~90%)。无论把玻璃钢看作为复合材料或者看作为一种结构,树脂对玻璃钢制品的性能都赋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树脂是保证玻  相似文献   

8.
瞿惠明 《玻璃纤维》1994,(2):27-30,35
耐碱玻璃纤维(ARGF)是一种新型的轻质、高强、多功能增强无机材料.它在碱性介质中具有良好的抗碱侵蚀的能力,作为增强水泥的无机材料,是非承重水泥构件中钢材和水泥石棉制品中石棉的理想代用品.国外工业发达国家中,尤其是日本、英国,在耐碱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技术和应用方面发展很快.耐碱玻璃纤维在建筑业、农牧业、土木工程、公路、管道、园林、城市建设、农村能源设施和水利工程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塑料型复合材料,特别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广泛用作致冷机的绝缘和结构材料。 本文阐明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用途,并与其他复合材料相比较,特别对深冷低温下的应力/应变特性作了论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在温度为77°K时延伸率继续增长的唯一复合材料。但在其应力/应变图上有一个确定的拐点,在这拐点处树脂基体出现明显裂纹。拐点处或裂纹出现时,复合材料延伸率则取决于树脂基体的延伸率。  相似文献   

10.
本世记六十年代前,在增强塑料领域中,人们不太强调复合材料结构的极限强度和最大的耐久性。根据北极星导弹发射的设计程序,对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单丝缠绕结构方面,要求有很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如最高的强度重量比,因此就导致了HTS的发展。研究HTS的目的是为了生产一种能使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产生最大的剪切、抗拉强度和耐久性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为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增强材应是玻璃纤维的主要应是领域在近代材料工业生产中,复合增强材料的应用已越来越广,如增强金属、增强塑料、增强橡胶,增强水泥等等,已日益进入各工业生产领域取代原有基材,金属或木材等,  相似文献   

1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是近期大型燃煤电厂烟囱内筒使用的有效耐蚀材料。采用重量变化分析、力学性能测试、SEM形貌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上述材料及其增强材料在10%硫酸溶液的作用过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无碱含硼E玻璃纤维和无氟无硼ECR玻璃纤维对其增强的复合材料耐酸性作用明显。其中,ECR玻璃纤维可使其增强的复合材料耐酸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建筑材料中使用的石棉纤维对健康的危害性已引起相当的关注。在制造墙板和隔热板时,石棉纤维正逐渐被其它材料(其中许多是纤维质的)所代替。若干年前就已明确,玻璃纤维增强石膏(GRG)具有很好的强度和优越的抗冲击和耐燃性,可以考虑用在室内许多部位上。在生产玻璃纤维增强石膏时可以使用市售的最便宜的玻璃纤维,这种产品除了在湿态下强度降低(这是所有石膏基产品所共有的问题)以外,这种复合材料不再受到其它限制。  相似文献   

14.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前言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英文名称GlasfiberRein-forcedCement,缩写为GRC)是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水泥净浆或水泥砂浆为基体而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众所周知,以水泥为基体的建筑材料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抗压强度高,而抗弯(折...  相似文献   

15.
《硫酸工业》1992,(6):38-39
以合成树脂为粘合剂、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增强材料而制成的复合材料,称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因其强度高,可以和钢铁相比,故又俗称为玻璃钢(FRP)。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碳纤维、硼纤维和有机纤维等作增强材料的制品。  相似文献   

16.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一直在各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占据主导地位。为应付未来挑战 ,玻璃纤维工业不断追加科研投入、推出新产品 ,以加强和巩固玻璃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地位。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内外推出的玻璃纤维新产品。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玻璃纤维/石棉混合增强材料来增强酚醛树脂层压板的性能。研究了不同含量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对酚醛树脂基玻璃纤维石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实验研究发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聚乙烯醇缩丁醛等改性剂在配方中含量的改变能较大地影响酚醛树脂层压板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材料科学这个领域中,长期以来人们研究的是材料本身的性质而不大考虑材料表面的性质。近二、三十年来人们才愈来愈认识到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内部是有所不同的,而且实质上是各种界面的性质(气-气、气-液、气-固、液-固、固-固)。在复合材料中研究各组合物间的界面性质是十分重要的,例如:1.复合材料中纤维和填料的表面积都十分巨大。1克温石棉纤维的表面积有1.7~60米~2,1厘米~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中纤维表面积有1000厘米~2,活性二氧化硅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19.
冯维 《玻璃纤维》1992,(3):26-31
1.概述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是六十年代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由于在水泥中均匀掺加短切玻璃纤维材料,使水泥制品的抗拉强度和抗裂强度得以提高,同时还显著地增加了制品的韧性,从而使水泥制品本身所固有的脆性问题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此外,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还具有耐火、质轻、非磁性等诸多优点.但是,在普通水泥的碱性介质中,普  相似文献   

20.
名词解释     
玻璃钢 又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复合材料,是用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增强材料来增强树脂基体的增强塑料。由于基体的不同,分成热固性玻璃钢和热塑性玻璃钢。其强度和刚度性能比塑料基体优越。其最大拉伸极限强度可相当于合金钢,而最大弹性模量约为铝的70%,其密度仅为钢的四分之一。它还具有电绝缘、透微波、高介电、耐腐蚀、隔热和裂纹扩展缓慢等特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用于航空雷达罩以来,在宇航、航空、船舶、车辆、化工、机电、建筑等工业中已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