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用铬革屑制备皮革复鞣填充剂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由铬革屑经酸法、碱法或酶法水解提取的水解胶原可改性制备成功能多样、性能优异的蛋白类复鞣填充剂,提胶后的铬渣可用于制备含铬鞣剂。  相似文献   

2.
复鞣剂对铬革耐湿热稳定性及物理-机械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 11种复鞣剂对铬革的耐湿热稳定性及物理 -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铬革用合成鞣剂Tanigan BN复鞣后 ,其耐湿热稳定性和物理 -机械性能均有所提高 ;马来酸酐类聚合物鞣剂对铬革的耐湿热稳定性的负面影响较大 ,有 8种复鞣剂能提高复鞣铬革的抗张强度  相似文献   

3.
制革工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铬革屑。日益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使得铬革屑的资源化利用成为皮革行业关注的热点,若铬革屑不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不仅会造成大量胶原蛋白和铬资源的浪费,也会严重制约制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尝试开发一整套铬革屑资源化的工艺技术,系统研究了铬革屑经氢氧化钠水解、分离后所得产物的改性和应用,包括胶原多肽接枝改性制备蛋白填充复鞣剂、铬泥还原红矾制备铬鞣剂,实现铬革屑在制革中的循环利用,使铬革屑中的铬和胶原蚤白均能得到高值利用,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效益,真正实现铬革屑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系统考察了氢氧化钠水解铬革屑提取胶原多肽的规律,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高效率提取胶原多肽的水解条件,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水解产物产物的理化性质的测定,剖析了高效率分离铬和水解胶原的必要条件。结果表明,Na0H水解铬革屑提取胶原多肽的最佳条件为:预处理时间12h,氢氧化钠用量8%,水解时间4h,水解温度120℃,此条件下胶原提取率可达88.98%。试验发现,碱用量和水解温度是影响胶原提取率的最显著因素,分离体系的黏度则是高效率分离铬和水解胶原的重要参数。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用丙烯酸类单体(AA、AM、BA和AN)接枝改性从铬革屑中提取的胶原多肽,以期为胶原多肽接枝改性制备蛋白填充复鞣剂提供理论依据。茚三酮反应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实在胶原多肽与丙烯酸类单体之间有接枝共聚反应发生,丙烯酸类单体以共价键形式与胶原多肽主链结合,用DSC、TG和XRD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质。探讨了单体滴加方式和预乳化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随胶原浓度、单体总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胶原浓度为15%、单体总量/胶原为60%、保温反应1h,且丙烯酸类单体AA、AM、BA和AN质量比为5:1:1:1时丙烯酸类单体的接枝率可达48.64%。优选了GMCH系列蛋白填充复鞣剂综合应用性能最佳的产品,考察了GMCH产品的最佳应用条件,并与同类市售蛋白填料进行了应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胶原多肽接枝改性的蛋白填充复鞣剂性能优异,渗透填充能力强,与皮胶原纤维和铬的结合能力突出,使铬的吸收率可提高39.1%,部位差减小率可达13%,处理后的坯革粒面平整细致,革身柔软丰满,增厚明显,助染性能好,可显著地克服丙烯酸类阴离子复鞣剂的败色效应。GMCH-7是GMCH系列中应用性能最为突出的产品,当其在用量为3%、中和后染色加脂前加入时应用效果最佳,与同类蛋白填料RPF相比综合性能更为优异,尤在改善粒面性能、丰满性以及边腹部的选择性填充方面表现突出。考察了铬泥在酸性条件还原红矾的一般规律,对比了铬泥完全还原、铬泥部分还原再用硫代硫酸钠或葡萄糖还原所得铬鞣液的鞣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铬泥中的有机物与重铬酸钾的质量比为1.8:1,铬泥与重铬酸钾反应40min后,Cr(Ⅵ)能被完全还原。用铬泥还原红矾制备铬鞣液时,在铬泥与红矾反应25min后,用葡萄糖补充还原的鞣液的性能优于用硫代硫酸钠补充还原和完全用铬泥还原的鞣液。  相似文献   

4.
第二部分 氢氧化钠水解铬革屑提取胶原多肽的研究 2.1引言 随着资源、环境等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铬革副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成为国内外制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铬革屑回收利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酸、碱、酶或氧化剂的作用,使铬鞣革退鞣来分离铬草中的铬和胶原蛋白。分离出的胶原蛋白可用作肥料、饲料,或制成蛋白填充剂、复鞣剂和涂饰剂,分离胶原蛋白后得到的铬泥则可用来配制铬鞣剂或纯化得到商业用铬。  相似文献   

5.
铬革经植物或合成鞣剂及填充剂复鞣后,手感、柔软性及粒纹会发生变化,由于所用材料的收敛性常常造成复鞣剂迅速在铬革表面沉积。现在发现,如果用水溶性的丙酮甲醛缩合物单独作预鞣剂,或与著名的鞣剂结合使用作铬革复鞣剂时,则上述缺点可  相似文献   

6.
皮革染色助剂是用于控制皮革染色过程的。最简单的助剂有对PH产生影响的酸、碱及缓冲剂。 革坯的着色力与革坯本身的关系极大,设湿铬革的着色力为100,那么,用植物鞣料进行复鞣的革坯的着色力则只有30-90,而用合成鞣料复鞣的革坯着色力为10-70,另外,铬革着色力与鞣制过后放置时间的长短很有关系,加放染色助剂的目的就是消除因铬鞣后的存放时间长短不一和采用合成鞣料复鞣引起的差异。使最终的色差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复鞣剂和复鞣方法近十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复鞣剂可以改变染色能力,在制订工艺时应注意各类复合型复鞣剂会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且对电解质和盐比较敏感。笔者对几种复鞣革的染色进行了试验比较。研究表明,应用一般的合成鞣剂,所用的染料量加倍,皮革的着色强度约提高20%;若用较复杂些的复鞣剂,用1%的染料染铬革,即可使表面染色饱和。只要不酸  相似文献   

8.
复鞣剂的应用效果(一)各类复鞣剂单独用于铬革复鞣时的质量评价前述十大类26个品种的复鞣剂,在根据各自相适应的工艺条件下,单独使用5%(按削匀后铬革重量计算)进行复鞣,其观感、物理性能评价如下:1.各类复鞣剂复鞣成革的面积得率,见表3.表3中所列数值系和未复鞣的空白试样相比较而言,所得的增加或减少的%;各类复鞣剂复鞣后成革的面积得率,平均数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用复鞣剂复鞣进口牛皮,成革的抗张强度、伸长率较难达到部颁标准,填充性能也较差。我所研制的DLT-10号轻革复鞣剂可提高成革的抗张强度,降低伸长率,产品等级率也有提高。铬革复鞣是采用矿物鞣剂、植物鞣剂、合成鞣剂、树脂鞣剂和醛鞣剂单独或相互结合进行的。用铬盐复鞣,可使成革柔软、毛  相似文献   

10.
我厂生产的黄牛正面服装革出口产品,原料是从孟加拉国进口的湿铬革。由于铬革经过折叠后用麻绳捆扎包装,加之长达半年以上的运输,因此褶皱印很多,虽经剖层、削匀、复鞣、整理等加工操作,褶皱印仍不消失,致使成革的等级率和出裁率都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11.
铬革屑制备蛋白填充剂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对从铬革屑中提取胶原产物制备蛋白填充剂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碱处理铬革屑从中提取胶 原产物.用乙醇胺和己二酸对胶原产物进行酰胺化改性,可得到一种性能良好的蛋白填充剂。  相似文献   

12.
过去铬革复鞣和填充首先用合成鞣剂、植物鞣剂和/或树脂鞣剂,用树脂鞣剂填充或复鞣的优点,比之单独用合成或植物鞣剂,能保持纯铬鞣革的特性,但用著名的树脂鞣剂复鞣铬革的缺点是使革柔软时需要用较多的加脂剂。与纯铬鞣革相比,为了达到足够的柔软度,高度复鞣过的面革需要多加150%的加脂剂或纯油脂。这样大的油脂用量对粒纹起着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极柔软的革类,  相似文献   

13.
碱-酶两步法水解铬革屑试验结果显示:在碱用量较少且水解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处理铬革屑的水解率比单独使用MgO提高62%,比碱-酶一步法提高30%。在两步法中,每次加酶前将浴液的pH值调至酶的最适pH有助于酶活力的充分释放。碱-酶两步法试验中,碱性蛋白酶D处理铬革屑的水解率最高,达到了88. 29%,水解液的铬含量为242mg/kg。酸-酶两步法水解铬革屑试验结果显示:草酸预处理后再分别用不同的酶分次水解铬革屑的水解率均在40%~50%,低于碱-酶两步法;水解液的铬含量在14 107~16 689mg/kg,远高于碱-酶两步法。碱-酶两步法结合处理明显优于酸-酶两步法。  相似文献   

14.
CT-中和复鞣剂是以栲胶为主要原料 ,经催化亚硫酸化制得。通过不同用量的中和复鞣剂在渗透性、中和 p H值、增厚率、成革性能等方面的性质对比 ,确定了中和复鞣剂中和应用方案。试验表明 :CT中和复鞣剂具有良好的中和能力和缓冲性 ,能够满足铬革中和的要求。用 CT中和复鞣剂中和能使成革粒面细致、粒纹清晰、松面率下降 ,成革利用率提高。CT中和复鞣剂用量为 3% - 5 % ,中和 1.5 - 2 h可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5.
BASF公司生产的山羊软服装革具有蜡感风格,是当前国际流行产品之一。现根据巴斯夫提供的工艺、部分化工辅料及我厂实际试验记录,整理介绍如下: 取削匀后山羊铬革,称重。闷水洗:水300%,水温30℃,醋酸0.2%,转20分钟,测pH值4.7,调温复鞣。复鞣:水温40℃,水100%,改性戊二醛GTW3%,转30分钟,加铬粉FM4%,复鞣剂AN2%,加脂剂PSE 2%,复鞣助剂AS 1%,转60分钟。加小苏打0.6%,转30分钟测pH4.7,排液。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氧化钙对铬革屑进行脱铬处理,并对氧化钙脱铬处理的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以达到在脱铬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铬革屑水解的目的。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条件为:碱处理时间20 h,碱用量10%,碱浓度11 g/L;再通过正交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到氧化钙脱铬处理的最优工艺为:碱处理时间12 h、碱用量10%、碱浓度9 g/L和碱处理温度25℃。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对铬革屑进行处理后,铬革屑的铬含量为1.476 mg/g,比起始铬含量降低了94.38%,其水解率仅为14.01%。  相似文献   

17.
在前期完成的碱酶二步法水解铬革屑工艺基础上对碱脱铬处理以及后续酶水解的各项参数(浓度、时间、温度、液比等)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确定较佳的参数为碱0.75%,碱脱铬温度25℃,液比11,碱脱铬时间1.0 h;酶用量6%,液比13,1次加酶,酶水解5 h;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各因素对铬革屑水解率影响的显著性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优化出铬革屑碱-酶两步法水解的最佳方案为:0.5%碱,碱脱铬液比11,碱脱铬温度25℃,碱脱铬时间1.0 h;酶用量8%,酶液比15,作用温度68℃,酶水解时间7 h。此最佳方案得到的铬革屑水解率为96.7%,比优化前提高了9.5%,而水解液中的铬含量为23.14 mg/kg,比优化前降低了70.5%。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用铬-铝络合物改性铬革屑水解液及其产品在鞣制或复鞣中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选择适宜的水解铬革屑的方法和改性条件,发现改性产品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鞣制复鞣填充作用,可促进对铬的吸收,坯革丰满、柔软、有弹性,粒纹清晰细致;对染料吸收性好、着色均匀;并可提高成革的收缩温度,降低废液中的含铬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研究GMT-107鞣剂的使用性能,促进改性戊二醛在制革生产上推广使用,文本对GMT-107改性戊二醛鞣剂在铬革的复鞣中的应用作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GMT-107在铬鞣革复鞣中的应用和铬-GMT-107在铬鞣革复鞣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种改性胶原蛋白复鞣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探讨了用铬-铝络合物改性铬革屑水解液及其产品在鞣制或复鞣中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选择适宜的水解铬革屑的方法和改性条件,发现改性产品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鞣制复鞣填充作用,可促进对铬的吸收,坯革丰满、柔软、有弹性,粒纹清晰细致;对染料吸收性好、着色均匀;并可提高成革的收缩温度,降低废液中的含铬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