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3G和WLAN的标准和技术发展现状,并分别对3G和WLAN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3G和WLAN之间竞争和兼容的关系,指出3G和WLAN技术的充分融合是未来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3G牌照的即将派发,各运营商将会进一步考虑无线热点和移动通信的融合。重点讨论了实现在同一无线环境(3G和WLAN)中提供给用户永久在线、安全、统一计费和漫游的无线宽带网络。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移动业务网络架构,对业务网络层次和移动业务网络组网进行了分析,并对PHS与3G业务融合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指出随着技术进步和网络带宽增加,PHS和3G的业务融合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吴滨  张根红 《无线电工程》2005,35(9):14-16,19
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无线接入网络的体系结构以及所采用的传输网技术。在此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基于MPLS技术的3G无线接入网络方案,并对基于不同传输网方案的3GRAN中的实时业务时延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PLS技术的3C无线接入网络不仅可以提供多种类型业务的区分服务,而且也改善了实时业务的时延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可以在不同无线平台和跨越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随时随地接入宽带互联网.能够提供数据采集、定位定时、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目前.国际电信联盟(ITU)已开始研究制定4G系统标准.并已达成共识.4G系统应体现移动与无线接入网及IP网络不断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是模拟移动通信网络,如AMPS、TACS等;第二代是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包括GSM、CDMA等;第三代则是分组型移动通信网络,简称为3G。本文主要对整个通信技术做一个概略式的回顾并对其主要业务类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雷震洲 《世界电信》2002,15(3):29-37,47
未来人们对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巨大需求是后3G研发的主要动力。WCDMA演进的方向有两个: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接入(HSD-PA)和业务协调。在走向4G之前,欧洲提出了一种旨在提供宽带传输能力的过渡系统———移动宽带系统(MBS),其最高速率可达150Mbit/s。从现在来看,对后3G系统总的要求包括:强大的多媒体业务处理能力、先进的移动性管理、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提供无缝服务和应用服务支持等。  相似文献   

8.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是模拟移动通信网络,如AMPS、TACS等;第二代是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包括GSM、CDMA等;第三代则是分组型移动通信网络,简称为3G.本文主要对整个通信技术做一个概略式的回顾并对其主要业务类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石俊峰  贺良华 《通信技术》2007,40(11):102-104
随着3G网络在中国马上就要进入商用阶段,网络规划也正在开展中,对无线网络传播模型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要求.以往的无线传播模型都是针对大中型城市或者农村和城镇,文中则在讨论了电磁波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一中基于广阔地的无线传播模型,对中国未来3G网络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比较了PHS与3G技术上的主要差异,分析了PHS与3G融合的基础,介绍了实现两者业务融合的关键技术--软交换技术,探讨了PHS向3G平滑过渡的可能性,对PHS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对发展3G和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网运营商利用已经有的宽带IP网采用IEEE 802.1 6d等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从固定向移动接入演化是明智的选择,移动运营商为发挥已经有资源的效益沿3G路线演化是必然选择,但从发展的角度看移动宽带无线接入采用无连接的分组统计复用,核心网全IP化是大势所趋.文章在介绍IEEE 802.1 6d/e、CDMA2000 1 x EV-DV的基础上,探讨了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目前3G无线链路向分组化演化的基本技术和IEEE 802.1 6d/e是相同的,最终将殊途同归.文章强调指出中国的TD-SCDMA应尽快向无连接的分组统计复用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2.
5G无线通信系统除了满足普通用户移动宽带互联网业务需求,还要向垂直行业、企业渗透,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工业智能化进程。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非公共网络技术(NPN)开始吸引人们的目光,3GPP已在5G Rel-16标准中加入NPN场景需求、功能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介绍了NPN网络的基本概念,给出5G标准Rel-16版本中NPN的两种组网形态和典型组网方案,以及NPN网络与PLMN网络互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NPN网络特性和不同的NPN部署方案对网络特性的影响,为运营商和垂直行业企业未来部署NPN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6G将是5G无线移动通信体系结构变革的延续与深化。以增强宽带与万物互联为应用驱动的网络,必然会从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向全域接入的无线通信网发展。5G开始了移动通信体系结构的变革,但还无法满足未来需求,因此它仅是变革的开端,需要不断改进。在全域接入的无线通信网中,有诸多全域接入架构技术需要6G去探索。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 cance and development foreground of co-operation among heterogeneous networks in composite radio context for B3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he concept of composite reconfigurable wireless network i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also discussed. The basic confi guration framework of the network interoperation is given, and the functions of important parts are analyzed. A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WLAN...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影响3G 及LTE 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上网速率感知与业务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影响移动公司上网速率的主要原因,包括无线接入、传送网和IDC 接入3 种因素,并针对性的指出了改进措施;同时回顾了移动公司的业务模式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分别有终端厂商、业务内容商和运营商主导的,面向无线宽带发展的几种业务模式.指出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无线链路上数据包丢失的具体原因,探讨了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各种传输控制机制.并指出它们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昊  张坦  王妮 《通信技术》2020,(5):1053-1062
除了传统的移动宽带通信服务,5G还将支持来自垂直行业的各种新用例。这些新场景带来了多样化和挑战性的需求,在现有网络中应用的一刀切设计理念已经不再可行。因此,对5G网络切片技术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首先,介绍网络切片的驱动力和概念;其次,讨论网络功能虚拟化与模块化、传输切片、无线切片以及管理与编排等网络切片关键技术,介绍5G网络切片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并给出网络切片未来发展的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最后,提出5G初期网络切片商用部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Hop-by-hop toward future mobile broadband I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try to give some perspectives on likely trends in future wireless broadband networking. The treatment is an exploration of some technologies; due to the requirement to cover the topic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it is not possible to go into technical details. We review current developments toward future mobile broadband networks, and then present the 4G paradigm of trying to combin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both cellular wireless hotspots and sensor networks, together with Internet protocols. We show how different networks play their own roles in the emerging infrastructure so that we can hop by hop wave the broadband network from mobile devices toward the fiber optic core network.  相似文献   

19.
IEEE 802.16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支持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空中接口标准IEEE 802.16的制订进程、发展现状和趋势,并重点对标准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和物理层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IEEE 802.16标准为宽带无线接入网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随着宽带业务的快速增长,将成为未来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电信网的技术转型和下一代网的发展和演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首先探讨了电信业宏观发展环境的历史性变化,阐明电信网面临的技术转型的重任和向下一代网发展的必然性,然后分析了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接下来分别探讨了向以软交换/IMS为核心的下一代交换网的演进,向以3G/B3G为代表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的演进,向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演进,向多元化的无缝宽带接入网的演进以及向以光联网为基础的下一代传送网的演进.最后指出各种层次意义上的融合将是下一代网络和业务发展的主旋律和长期奋斗方向,对转型的难度和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要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