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喇嘛甸油田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喇嘛甸油田的储层描述过程中引入了储层流动单元的概念并提出了基本研究思路。将流动单元作为储层描述的基本单位,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围绕复合型河道砂体内部的单砂体以及流动单元三维界面的识别和划分进行了具体探索,提出了一套流动单元综合分析技术,在油田开发应用中见到了明显效果,较好地满足啊目前生产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3.
流动单元约束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藏数值模拟在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和确定、油田开采中生产措施的调整和优化、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方面,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欠缺的研究手段。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主要受油藏地质模型的精细程度和模拟模型的求解精度的影响。从提高油藏地质模型精度入手,将流动单元与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通过利用流动单元细分模拟层系和针对不同的流动单元选取相应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提高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模拟结果表明,流动单元约束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具有初始拟合程度高、模型修改程度低、能够更精确的反映层内和平面剩余油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5.
河流相储层三维流动单元模型建立--以孤东油田七区馆上段为例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隋淑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3):12-14
应用流动分层指标法对孤东油田七区馆上段进行了流体流动单元的识别与划分,将孤东油田馆上段储层按其渗流能力划分为5种流动单元类型。在流动单元划分基础上,以沉积相为控制条件,利用基于目标的示性点过程算法,建立了一个注采井组的三维流动单元模型,通过流动单元模型与沉积微相模型对比以及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的验证,说明流体流动单元三维模型更能反映储层的三维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着重于在河流相储层的压力测试分析中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利用从地震和测井数据推导出的3,105,851个单元的“孔隙度立方体”概述了开发有7,128个单元,用于评估储层特征(渗透率,表皮系数,渗透率-孔隙度关系,储层连通性,断层系数等)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它主要包括:i)识别“孔隙度立方体”中与井筒连通,孔隙度高于一个指定的截止值的所有点,以区分高孔隙度的河道和低孔隙度的漫滩。ii)在保持产层厚度,孔隙体积,高低孔隙度物质之间的连通性等的条件下,将“孔隙度立方体”放大到一个合理的尺寸以便试井模拟。iii)用数值模拟程序和回归法对测得的压力和压力导数响应进行拟合以自动调整储层渗透率描述。凝析气藏中的一次试井结果被用于证实本文概述的方法。用该方法我们不仅能识别水平渗透率,还能区分垂向渗透率。基于该研究得出的结论和需考虑的问题与常规解释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应用》2016,(6):57-60
渤海某油田为反韵律油藏,层内纵向非均质性严重,渗透率级差大,正确判断水驱界限能够有效避免注入水的无效循环,对后期调整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根据该油田地质油藏特征,利用人造物理模型制作技术制作内置微电极物理模型,并进行水驱油实验,从而明确纵向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确定水驱界限。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越大,其非均质性越严重,采出程度越低,而含水上升越快,高渗层驱油效率越高,低渗层驱油效率则越低;在合注分采过程中,注入水绝大部分都涌入高渗层,而中、低渗层的水驱动用情况很差;由于层间矛盾,中、高渗层的绝大部分可动油是在注入孔隙体积1 PV前采出的,大于1 PV以后的注入水对提高采收率幅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低渗层段,渗透率级差越大,低渗层驱油效率越低,剩余油分布的比例越大。 相似文献
9.
准确的沉积相空间几何形态及相间配置关系表征是储层非均质性描述的重要内容,但当前常用的随机模拟法如序贯指示模拟、截断高斯模拟均无法有效地解决复杂相间接触关系表征和不同沉积相具有独立各向异性的问题.多高斯场截断模拟可以通过多个高斯场的变差函数定义不同沉积相的各项异性,并结合闽值规则实现对相间复杂空间结构关系的表征.本文首先详细讲解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步骤,随后结合河流相储层进行了实际应用,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多高斯截断模拟法可以有效地对地质模式进行定量控制,不仅能够再现地质体的空间连续性特征,还能再现不同沉积相的不同各向异性以及相间复杂接触关系;应用截断高斯模拟法,对多高斯场变差函数进行准确的迭代拟合使其与根据已知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各个沉积相的实验指示变差函数相符合是最终截断模拟模型能够再现实际地质现象非均质性和连续性特征的保证;截断规则及闽值的确定不仅要考虑样本数据反映的岩相比例,还要考虑研究区的沉积模式特征尤其是相间结构关系.此外,相间边界的清晰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高斯分布的变差函数类型与阈值规律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与水平井采油一样,水平井注水作为一种高效的油气开采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类复杂油藏开发中。以特低丰度薄层油藏实际区块为实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矿场试验等方法,研究薄互层油藏水平井注采开发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注水可形成很好的线性均匀驱替,延缓注入水突破时间,提高水驱波及效率,达到增加注入量、降低注入压力、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以肇州油田M井区为例,提出水平井见水后应以注水井为重点调整对象,合理调整注入量或封堵高渗吸水层位,可实现水平井单井含水率下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欧拉-欧拉法,对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内油气及催化剂的流动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装置上观察到的操作现象及工艺操作数据可以看出,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工业数据较为接近。通过对沉降器内流体流动的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导致反应油气结焦的可能原因,对催化裂化装置后续的操作优化及设计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水力脉冲射流流场内旋流流场的变化特性,通过建立井底边界条件下单喷嘴脉冲射流冲击流场物理模型,对脉冲射流旋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非稳态旋流是脉冲射流流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对脉冲射流钻井提速起到重要作用,旋流速度和范围具有周期性变化且不随脉冲频率发生改变;在单周期内,旋流强度与脉冲射流速度变化具有一致性,旋流影响范围由前期的快速扩大到后期的缓慢扩大,一直保持增大趋势;旋流作用强于射流动能是脉冲射流产生局部脉动负压的主要原因,有利于降低压持效应;旋流流场改变钻头表面的压力分布,有利于提高钻头清洗效果。研究结果对指导脉冲射流提速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沥青质伤害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业恒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2)
沥青质伤害是造成油井产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目前油田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判断伤害的原因及程度在油田生产中极其重要.从渗流力学和多元相平衡理论出发,分析了沥青质沉积影响因素及伤害机理.在考虑沥青质和岩石吸附过程以及储层伤害导致绝对渗透率减小的条件下,建立了沥青质溶解模型和沥青质沉积堵塞模型,较全面地反映了沥青质对储层的伤害机理.在黑油模型基础上,增加了考虑沥青质伤害的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模块,可实现沥青质的聚结、沉积对储层伤害的油藏模拟计算.应用实际油藏数据设计单井概念模型,对沥青质沉积造成的储层伤害程度进行了模拟计算,随着油井生产时间增加及油井产量提高,沥青质沉积对储层的伤害增大. 相似文献
16.
特低渗透压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对于异常高压特低渗透压敏油藏注水开发比较困难,一般采用人工压裂依靠天然能量开发.开发过程中油井产量受地层能量的衰减、压敏效应以及裂缝导流能力衰减等因素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压敏效应和裂缝导流能力动态衰减的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实现了产量递减规律的快速预测.建立了异常高压特低渗透压敏油藏的概念模型,对其产量递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井距越小、井底压力保持水平越低、裂缝导流能力衰减得越快,地层压力下降越快,产量递减速度越快;考虑压敏效应时产量递减速度明显快于不考虑压敏效应时的情况.利用该方法对博兴洼陷梁112块产量递减规律进行拟合和预测,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饱和多孔介质岩石骨架的平衡方程和多孔介质中流体的连续性方程,给出了以单元节点位移和单元节点孔隙压力为未知量的储层流固耦合的非线性有限元增量方程。推导了流固耦合作用下储层开发过程中渗透率随体积应变、储层温度、孔隙压力变化的动态演化模型。最后基于ABAQUS有限元平台就此演化模型进行了场变量用户子程序二次开发,就一中心有一口采油井的油藏衰竭式开发过程实现了渗流与应力全耦合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较准确地描述了储层开发过程中渗流场、应变场、储层孔隙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其对储层开发的长远规划以达到稳产与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