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并行CRC算法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用角度出发,介绍了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并对CRC-16及CRC-32的算法、实现及其在雷达侦察接收机内部高速串行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循环冗余校验(CRC)与信道编码的级联使用,可以有效改善译码的收敛特性。在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如5G中,码长和码率都具有多样性。为了提高编译码分段长度可变的级联系统的译码效率,该文提出一种可变计算位宽的CRC并行算法。该算法在现有固定位宽并行算法的基础上,合并公式递推法中反馈数据与输入数据的并行计算,实现了一种高并行度的CRC校验架构,并且支持可变位宽的CRC计算。与现有的并行算法相比,合并算法节省了电路资源的开销,在位宽固定时,资源节约效果明显,同时在反馈时延上也有将近50%的优化;在位宽可变时,电路资源的使用情况也有相应的优化。
相似文献3.
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是诸多信道编码方式中最常用的一种编码,也是一种检错概率高且容易硬件实现的检错码,因检错能力强、容易实现而得到广泛应用。首先,本文介绍了循环冗余校验的算法原理,分析了CRC校验码的具体运算过程;其次,本文在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高速并行CRC算法,并以CRC-CCITT为例,推导出8位并行运算的CRC-CCITT逻辑关系式;最后,本文根据推导的8位并行运算的逻辑关系式,描述了8位并行的CRC-CCITT硬件实现电路。将该算法与现有的查找表法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该算法具有节省逻辑资源、运行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5.
6.
7.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CRC生成有两种电路:I型、II型.现有的逆序校验方法是基于II型电路生成、I型电路逆序校验,存在CRC生成与逆序校验电路不同构的问题,不便于模块化设计.根据I、II型电路特性,基于全状态转移矩阵,给出一般情况下,即CRC生成电路寄存器为非零初态时,CRC生成为I型或II型对应的同构I型或II型逆序校验方法.生成与逆序校验同构后,中间处理电路结构不变,参数不同,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提高处理速率.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同构逆序校验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循环冗余校验CRC由于编码简单、检错能力强且误判概率低,是一种主要应用于二元码组的高效可靠的差错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CRC的校验原理,进而构造了一个生成多项式,进行了性能的分析比较,最终提出了生成多项式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CRC的原理和算法,详细讨论了用C和汇编语言编制CRC程序的方法,文中给出的源程序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0.
11.
一种并行CRC算法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分析了CRC算法的基本原理.在传统串行CRC的实现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快速的CRC并行算法,导出了32位并行CRC码的逻辑关系,推导过程简单.与查表法比较,此并行算法不需要存储大量的余数表,可以减少延迟.同时,这种并行处理方法也适合于其他位宽并行CRC码.最后,利用ISE开发平台和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设计,实现了基于此并行算法的32位并行CRC-32码的编码器,并给出了仿真和综合结果.设计出来的CRC编码器,已经成功应用于以太网的接入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
USB数据传输中CRC校验码的并行算法实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文章介绍了用于USB总线数据传输的CRC校验的原理和算法,并且采用并行电路实现USB2.0中的CRC产生和CRC校验,与传统的串行电路实现相比,并行电路实现方法虽然在芯片面积上大于串行电路实现,但由于降低了时钟频率,电路更容易综合实现,并且大大降低了功耗,有利于低功耗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用于HDTV信源解码SoC芯片中的CRC并行算法,完成对输入传输流数据中PSI信息的CRC校验.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Unfolding算法和被广泛应用的串行CRC校验电路,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并行CRC电路,给出了推导过程,并对它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解决Xmodem协议中CRC校验的目的,以经典的LFSR硬件电路为基础,采用了按字节并行运算CRC校验码,以及多字节CRC算法的方法。在Quartus II环境下,通过以VHDL语言仿真试验,得出Xmodem协议中CRC校验,以多字节循环并行CRC算法能够满足高速实时性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高速ATM中CRC算法与信元定界的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通信领域循环冗余码CRC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解决高速ATM中信头误码差错控制和信元定界问题,通过对循环冗余校验原理的分析,采用递推的方法得出了一种高效的CRC算法。该算法能检测到多个bit错误,并能纠正单bit的错误。相对于一般的按位串行计算或者查表并行计算的方法,这种算法运算速度快且不需要额外的空间存储余数表,提高了高速链路上数据吞吐率。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简单,十分便于采用FPGA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