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陕西省有耕地6000多万亩(50年代初期的统计数字)。在三十年代以前只有民堰性质的水浇地不足30万亩。自三十年代初,由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倡导和主持陕西农田水利事业,开始兴修泾惠渠工程之后,继之修建渭惠、洛惠及梅惠、黑惠、沣惠、涝惠、泔惠等渠,历时约15年完成“关中八惠”;在此期间,还完成了汉中地区的汉、褒、湑三渠灌区以及陕北榆林地区的榆惠、织女渠等工程,使陕西农田灌溉面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达到300多万亩。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大力发展水利,对大江大河进行了整治,兴建水利工程,据1985年统计资料:建成水库8.3万多座,修建堤防17.7万公里,水闸2.4万多座,  相似文献   

2.
陕西水利事业历史悠久。秦时有著名的郑国渠,汉有白公渠、成国渠和龙首渠,唐为三白渠,宋凿丰利渠,但时兴时废,到了清代的龙洞渠,仅能灌地两万余亩。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以后,由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主持兴修的泾惠渠和渭惠渠,在当代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但是,陕西水利的真正起飞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35年来,水  相似文献   

3.
正当我们满怀豪情迈入新千年,全面启动西部大开发伟大战略之际,《陕西水利》复刊第 100期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可喜可贺 !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曾有 13个王朝建都西安。从秦始皇修建的郑国渠开始,在人类 2000多年历史上,陕西兴建了一大批标志性水利工程。如汉、唐时期修建的白渠、成国渠、漕渠、龙首渠、山河堰等更是一展雄风,称著天下。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不仅修建了“关中八惠”,开创了陕西乃至全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河,还在 1932年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期间,亲手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水利学术期刊——《陕西水利》。他…  相似文献   

4.
袁纯清 《中国水利》2009,(18):43-44
陕西水资源紧缺,时空分布不均,旱洪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特殊的省情和水情,决定了水利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地位。陕西自古就有治水的光荣传统,秦代修建的郑国渠,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齐名为我国古代三大著名水利工程。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的“关中八惠”,开创了陕西乃至中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河。新中国成立60年来,历届陕西省委、省政府秉承“善治秦者先兴水”。  相似文献   

5.
<正>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科技是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的重要支撑,是水利现代化的决定力量。近期,围绕陕西省以大科技支撑大水利的思路方法措施作了深入调研。一、陕西水利科技创新工作成效陕西水利科技历史悠久,郑国渠振兴了大秦,李仪祉兴建"关中八惠"  相似文献   

6.
李仪祉是民国初期著名的水利专家。他历尽艰辛修建的泾惠渠等“关中八惠”,开辟了我国近代水利工程之先河,是对陕西水利建设的巨大贡献。洛河赤子郑白宏愿李仪祉先生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富原村,此地素有“旱乡”之称。流传着有“龙山、马湖,渴死寡妇”的民谣,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吃水比油难,旱灾更无情”的深深烙印。他遥望洛河白白流去,感慨万千,自称“洛河小儿”,立志改变山河,报效祖国。他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毕业后,1909年又就读于柏林皇家工程大学,攻习土木工程。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他离德回国。1913  相似文献   

7.
陕西自古就有治水的传统,秦代修建的郑国渠为我国古代三大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的“关中八惠”,更是开创了陕西乃至中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河。新中国成立60年来,陕西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不断加大水利投入,坚持不懈兴水治旱,全省累计完成水利投资487.5亿元,取得了水利建设的辉煌成就,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8.
李瑛 《陕西水利》2011,(6):8-9,27
一、前言"善治秦者必先治水,治水科技必先行",我省水利科技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现代水利科技鼻祖李仪祉先生亲自设计并倡导建设的"关中八惠渠",奠定了陕西科技治水兴水的基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省水利科技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水利科技发展缓慢,与兄弟省份和其他行业的差距逐渐加大。因此,本文针对  相似文献   

9.
陕西是华夏农业的发祥地,兴 水治旱,发展农业具有悠久的历 史。秦始皇修建郑国渠,汉、唐时代 八水绕长安,清康熙年间大办水 利,近代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关中“八惠”、陕南“五惠”……回顾历 史,凡是经济繁荣、社会昌盛时期,也是水利大发展的时期。新中国成 立以来,我省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八五”期间又实现了“两个 2000万亩”基本农田的建设目标,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 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必须看  相似文献   

10.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治水文明的主要策源地,秦代郑国渠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著名水利工程,其后历代在水利方面各有建树。民国时期,一代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以治水为志,效大禹之业,治黄导淮,凿泾引渭,兴修"关中八惠",为祖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近现代水利先驱、著名的水利科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水利奠基人"和"亚洲近代水利科技先驱"。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近代水利史上,有一位闻名全国的水利科学家,也是陕西近代水利灌溉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就是李仪祉先生。李先生在一生中参与了黄河、淮河、长江、海河等大江大河的治理规划,并且长期主持了陕西的水利建设,首创了著名的“关中八惠渠”。李仪祉(1882年—1938年)生长在黄河支流洛河之滨,他的故乡蒲城富原村地处渭北,丘陵起伏,土厚井深,人畜用水主要靠窖水来解决,遇到天旱缺雨,人们的吃水经常发生恐  相似文献   

12.
陕西近代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西“关中八惠”灌溉工程,基本上代表了民国时期近代化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在农业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建设与管理模式,对于我们当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不无借鉴意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于干旱少雨的陕西更是如此。陕西的灌溉事业,早在2000多年前已具有相当规模,如秦代的郑国渠、汉代的白公渠等。这些灌溉设施在历史上对陕西农业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但因其年代久远,构筑技术落后,容易形成淤塞,使用功能逐渐丧失。因此,近代陕西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境…  相似文献   

13.
<正>陕西省泾惠水利水电设计院,成立于1987年,属国有企业。具有工程设计水利行业(引调水、灌溉排涝、河道整治)专业乙级资质,同时具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设计院一直遵循着"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企业精神和"务实、创新、高效、诚信"企业宗旨,先后完成了陕西省泾惠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和世行贷款项目;陕西省雨水集蓄利用"十二五"规划和牧区水利规划;洛川县苹果节水灌溉工程;泾惠渠张家山抽水站工程;黄陵县沮河堤防工程和县城供水工程;镇安、洛川、富县、安塞等县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铜川市北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设计,项目涉及到陕北、陕南、关中,业务范围有水库  相似文献   

14.
<正>李仪祉先生是我国近代水利先驱,著名的水利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我非常敬仰的仁人志士。他一生两次出国留学专攻水利,回国后创办水利高等学府,传播水利科技,培育水利人才,悉心研究治黄,探求治水方略,积极倡导兴建"关中八惠",把毕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是我国现代著名水利科学家李仪祉诞辰110周年,同年也是泾惠渠建成60周年。最近,由中国水利学会和陕西省水利厅、陕西省水利学会共同发起,计划于明年5月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李仪祉先生(1882—1938),蒲城县人,曾先后担任过华北水利委员会主席、导淮委员会总工程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参与了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创办工作,倡议成立了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主持兴建了泾惠渠、渭惠渠、洛惠渠等著名水利工程。纪念活动以“纪念先驱,激励后人,宣传水利,振兴水利”为宗旨,弘扬李仪祉先生的爱国主义和为造福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促进泾惠渠加快搞好灌区工程的更新改造,通过纪念李仪祉,加强同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李仪祉先生诞辰110周年暨泾惠渠通水60周年,我们缅怀先贤,对振兴陕西水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李仪祉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者。面对清朝末年内政腐败,外敌入侵,中华民族陷于深重灾难的局面,青年时代的李仪祉先生参加了同盟会,投身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他在河海专科学校执教,率领学生参加了这一伟大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他为中外报刊撰稿,赴电台和街头演讲,宣传抗日,募集捐款,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他抱着拳拳爱国之心,求科技兴邦之实,终生致力水利  相似文献   

17.
王锋 《中国水利》2010,(9):49-52
<正>李仪祉先生是我国近代水利先驱,著名的水利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我非常敬仰的仁人志士。他一生两次出国留学专攻水利,回国后创办水利高等学府,传播水利科技,培育水利人才,悉心研究治黄,探求治水方略,积极倡导兴建"关中八惠",把毕生精力无私奉献给了水利事业,赢得了  相似文献   

18.
陕西有闻名遐迩的郑国渠、成国渠、三白渠等古代水利工程,且有郑国、庄熊罴、马钧等一批古代治水人物。近代又有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主持兴建的“关中八惠”和“陕南四惠”。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建成的宝鸡峡、交口、石头河等一大批水利骨干工程,对全省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将产生深远影响。从1992年起,陕西连续5年成为全国水利先进省。 然而,总结陕西水利发展史,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脆弱点,即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有河而没有水,有水而没有库,有库而不能蓄,有蓄而不能发电的现象。陕西省河流不少,但一遇天旱,河底朝天,几乎断流,灌区供需矛盾尖锐。由于缺水,灌区社会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特别是近两年特大干旱,仅宝鸡峡灌区因缺水不能播  相似文献   

19.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科技是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基础保障.通过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和省水利厅党组贯彻落实意见,围绕我省以大科技支撑大水利的思路方法措施,笔者和科技处工作人员一起做了深入调研. 一、陕西水利科技创新工作成效 陕西水利科技历史悠久,郑国渠振兴了大秦,李仪祉兴建"关中八惠"技术救国,开创了现代水利科技先河.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陕西水利科技水平仍居全国前列.石砭峪水库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定向爆破堆石坝,石头河水库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土石坝,筑坝技术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相似文献   

20.
我省水利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郑国渠的修建开创了大型水利工程的先声,其工程规模之大和建设技术的精湛均闻名于世.近代由李仪祉先生倡导和组织兴建的“关中八惠”等渠道,为我省灌溉工程筑坝引水技术和溉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国后,我省的水利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成果丰硕,有些科技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现在简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