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瘫痪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综合治疗水平.结果 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3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瘫痪的患者,采取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34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1个月时四肢肌力恢复1级以上.一共有9例患者术后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26.5%),2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5.9%),1例小面积皮肤压疮(2.9%),积极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所有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没有严重感染,重症肺炎,大面积褥疮和神经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瘫痪患者的术前术后专项护理措施,可以避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伤残率和伤残等级.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39例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的患者的护理,包括进行心理护理,术前训练,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呼吸监护,控制呼吸道感染,防治并发症.认为加强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出院指导等.认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正确护理是减轻疼痛、预防压疮,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克氏针微创钻孔和传统颅骨牵引、大弓牵引操作方法.方法:选取2000年6月-2010年6月对141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颅骨牵,随机分成传统颅骨钻孔、大弓固定和克氏针微创钻孔三组,比较手术过程所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克氏针微创组所需手术时间少,并发症少.结论:克氏针微创钻孔行颅骨牵引,是一种更简便、省时、安全、且容易掌握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6例行股骨头置换术或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者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23例.观察两组护理6周的临床效果和Harris髋关节评分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6周后整理护理组的Harris 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整体护理可显著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的护理要点,降低术后患儿护理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合并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48例(52髋)DDH患儿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8例患儿经手术前后精心护理,均如期进行了手术,术后康复顺利.所有患儿在术后2周出院,无1例发生术后窒息、压疮、切口感染等情况.术后随访1~4年,平均2.4年,随访期间无再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手术治疗能有效矫正畸形,而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患者的护理及其效果.方法 将6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全髋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除此外,着重开展心理指导,平衡饮食营养,预防并发症和康复锻炼指导等护理.比较2组术后2月疼痛,康复(活动功能)评价和主要并发症,再手术率及术后负重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活动功能优良率为96.8%,疼痛好转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86.7%和76.7%(p<0.05).2组之间的主要并发症和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有利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5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结果: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和早期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1.25%),两组优良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书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术后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置换术比较,手术效果相似,但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我科对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20例中的116例手术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重视合并基础疾病的处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积极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压疮等并发症.结果:本组116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后除2例发生肺部感染外,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因其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因伴有其他疾病而使得护理难度增大,术后并发症增加.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伤科老年病人牵引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2007年9月-2010年8月来我院治疗骨折的老年患者73例,其中股骨干骨折41例,胫腓骨骨折12例,髋关节脱位20例,对患者实行牵引治疗以及康复护理过程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73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除1例牵引失败,其余患者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对73例骨伤科老年病人牵引术的护理,可促进老年骨折患者的康复,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本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主要措施.结果 通过早期活动、彻底吸痰、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翻身拍背、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能得到较好控制.结论 早期活动、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翻身拍背、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是因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的组织粘连、外伤性粘连、骨折手术后粘连、上肢骨折固定后粘连、脱位复位后粘连等因素造成的肩关节粘连性运动障碍.笔者运用范炳华先生倡导的"肩关节杠杆扳法"治疗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护理与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对137 例下肢骨折需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患者康复训练和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37 例患者均能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精心护理及康复训练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减少致残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术中护理的配合.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配合检查,术中密切配合,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术后护理等系统的措施.结果:术后1~2h疼痛明显缓解,有前的VAS平均疼痛评分6.4±2.1下降为术后的1.8±1.3.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它疗效可靠,微创,不需开刀,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易于接受,而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合并主要血管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有效果.方法:四肢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者10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都采用常规手术与药物配合治疗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多种基于护理干预的多种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放松训练,健康宣教.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治疗组术后疗效优良率为86.0%,对照组优良率为70 0%,两组术后疗效优良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积极的临床护理能提高四肢骨折合并主要血管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疗效优良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认为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口小、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势,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有利于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5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和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早期康复锻炼指导.认为通过临床实践,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及手术后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早期排尿训练配合穴位注射,预防和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应用镇痛泵引起尿潴留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9月骨折病人术后应用镇痛泵病人100例,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采用早期排尿训练配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法.对照组只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法.结果:训练组50例全部自行排尿达100%.对照组自行排尿33例占66%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术后早期排尿训练配合穴位注射对预防术后应用镇痛泵引起尿潴留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对43例有限期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患者43例达到一期愈合,克氏针及螺丝钉固定良好,优良率达到88.9%,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注重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早期功能锻炼,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