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梅钢1422mm热连轧机组F4/F5机架工作辊使用负凸度辊型时存在弯辊力经常达致负极限且F4与F5机架间存在中浪板形缺陷的问题,提出了在F4/F5机架工作辊上应用类似于CVC和SMARTCROWN的轴向移位可变凸度的曲线辊型技术,在通过辊型变形仿真计算确定了轧机所需要的工作辊凸度调节范围后,根据轴向力最小的原则自行研制了针对F4/F5机架工作辊曲线辊型,命名为MHW辊型,经生产试验使用并进一步优化设计后,此曲线工作辊辊型已实现了生产稳定应用。生产使用表明,此工作辊辊型很好地改善了负凸度工作辊辊型存在的问题,并显著提高了机组的实物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四机架六辊高精度控制辊型(HC)冷轧机组大压下率轧制时弯辊力时常饱和的问题,可将末机架工作辊辊型优化为六次多项式曲线,赋予工作辊正凸度,并适当降低承载辊缝的二次凸度和四次凸度,这样既可以增强轧机板形控制能力,也可以实现对中间辊磨损凸度的在线补偿,降低工作辊弯辊力。工作辊最大凸度优化值应根据轧制品种、轧制厚度和宽度规格、中间辊辊期长短进行综合考量。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1个中间辊辊期的初始阶段采用平辊型工作辊,中后期阶段采用凸辊型工作辊,可实现中间辊磨损凸度和工作辊初始凸度的良好匹配;连续轧制时弯辊力始终处于良好的调控区间,且对轧制品种和宽规格的适应性明显增强,板形综合值小于8 IU的比例可提升10%以上。  相似文献   

3.
针对鞍钢冷轧厂四机架冷连轧机,开发出了以改善成品带钢板形质量为目标的冷连轧机混型配置综合优化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智能化的遗传优化算法,能同时优化连轧机各架轧辊的辊型曲线和辊型凸度,利用该系统优化设计的新的辊型配置方案在四机架冷连轧机上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大志  李谋渭  尹显东 《钢铁》2000,35(12):42-46
在简要分析原辊型配置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四机架冷连轧机支撑辊型配置(包括辊型曲线和辊型凸度)综合优化的方案。强适应性支撑辊的优化设计是经四机架冷连轧机为对象,以板形为目标函数,以遗传算法为优化方法进行设计的。叙述了强适应性支撑辊在鞍钢冷轧厂四架冷连机上的成功应用及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晓东  李飞  王秋娜  李本海  李彬 《钢铁》2013,48(1):59-64,69
为了实现热轧宽带钢板形的高精度控制,根据宽带钢热连轧精轧机组上游机架控制凸度与下游机架控制平坦度的特性,在首钢迁钢1580 mm热连轧生产线的精轧机组开发并应用了成套辊形配置技术.在F1机架工作辊采用负凸度辊形,加强带钢轧制过程的对中;在F2到F4机架工作辊应用低轴向力CVC辊形,对带钢进行凸度调控;在F5到F7机架工作辊上采用负凸度辊形,辅以长行程的工作辊周期性窜辊,均匀轧辊磨损,控制带钢的平坦度;在所有机架的支撑辊上采用VCR变接触式辊形,增加机架的横向刚度.采用此辊形配置后,带钢的板形控制精度达95%以上,同时,改善了带钢轧制稳定性,延长了轧制计划长度,实现了一定范围的自由规程轧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运用多目标多约束的组合优化方法,在六辊单机架可逆冷轧机上开发中间辊辊型曲线优化模型,从中选择出最优辊型曲线。分析了不同中间辊辊凸度条件下出口厚度、工作辊与中间辊的辊同压力分布以及中间辊与支撑辊之间的辊间压力分布规律。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中间辊交叉不投入时六辊单机架可逆冷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精轧F1~F3工作辊CVC辊型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原F1~F3CVC原始辊型不能满足供冷轧料薄、窄规格大凸度及厚宽规格小凸度要求,造成窜辊量常常在正极限或负极限位置、弯辊力也是在最大或最小位置,影响模型对板形的控制效果。通过对西马克原设计辊型曲线的优化,满足了上述两种情况带钢凸度要求,提高了板形模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一林 《钢铁钒钛》2022,43(1):185-189,196
四机架六辊HC冷连轧机组末机架在采用光辊轧制时,工作辊弯辊力常处于饱和状态,致使板形调控能力不足,板形缺陷很难消除或进一步降低,影响了板形质量的持续提升.为此,收集并统计了部分热轧卷的板凸度及其分布,结合前三机架弯辊力的分布特点,分析了热轧来料凸度与冷轧末机架承载辊缝形状的匹配关系及对弯辊力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利用中间辊...  相似文献   

9.
对CSP连轧生产线使用的CVC轧辊磨损进行了大量实测,得到CVC轧机精轧机架工作辊的不同磨损形式,F1~F4和F7机架工作辊磨损为对称形式,F5、F6机架工作辊磨损为一端大一端小的不对称形式.在此基础上求出各架轧辊的辊形自保持参数和辊形变化特征参数,对各机架轧辊的磨损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工作辊磨损沿辊身长度方向各点磨损比较均匀,辊形自保持性较好,说明该生产线目前采用的CVC辊形曲线比较合理,能保证良好的板形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马钢CSP工作辊CVC辊形优化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马钢CSP热连轧机F2机架CVC工作辊窜辊行程总是窜到负极限、窜辊行程利用率低,以及CVC工作辊磨损不均等问题,通过大量统计分析F2机架工作辊的窜辊位置分布,根据CVC辊形的设计原理,针对F2机架设计了新的CVC辊形曲线,并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2机架新CVC辊形的应用,提高了F2机架CVC轧辊的窜辊利用率,均匀了轧辊磨损。  相似文献   

11.
梅钢1422热连轧机组上游机架工作辊辊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梅钢1422热连轧机组的某些冷轧料产品凸度超下限和某些品种钢产品凸度超上限进而严重影响凸度命中率的问题,应用热连轧机组凸度在上游机架控制的板形控制策略,对上游机架F1~F3原使用的CVC工作辊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改进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工作辊辊形曲线,命名为MHW辊形。在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优化前后的辊形凸度调节能力进行了对比仿真后,将新辊形投入现场生产应用并使得机组的凸度命中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何安瑞  杨荃  刘文仲  郭宏伟  邢娟 《钢铁》2007,42(10):47-50
济钢1700 mm热连轧是新建投产的宽带钢生产线,其F2-F6精轧机组装备有工作辊弯辊和窜辊技术.针对这种典型机型,在大量有限元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板形设定控制模型,包括工作辊综合辊形(初始辊形、磨损辊形和热辊形之和)计算模型、支承辊综合辊形计算模型、窜辊设定计算模型和弯辊力设定计算模型等.在经历了系统设计、程序编写、离线调试、在线调试后,板形设定控制模型投入稳定运行,所有考核规格的凸度控制精度超过96%.在同宽轧制长度超过70 km的轧制单位内,各机架弯辊力设定结果能够自动适应带钢厚度和钢种的变化,且凸度控制精度超过95%.  相似文献   

13.
热轧中宽带钢的板凸度是板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带钢凸度小甚至负凸度的问题,结合板形控制理论与现场实际条件分析了问题的原因,设计了余弦辊形曲线并在850mm中宽带生产线上应用,现场实验表明采用该曲线可获得良好的板凸度并使平直度控制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热轧硅钢断面轮廓对冷轧横向厚差有重要影响,尽可能减小热轧硅钢边降有利于减小冷轧成品横向同板差。为了改善热轧硅钢边降较大、轧制周期短的问题,在1 580 mm精轧机下游F5~F7机架尝试使用大凹辊辊型,总结了大凹辊辊型应用前后热轧硅钢断面板形指标、冷轧横向同板差和工作辊磨损改善情况,分析了大凹辊辊型对硅钢边降和轧辊磨损的影响。实践发现使用大凹辊辊型可有效延长轧制千米数,减小轧制末期硅钢边降,改善冷轧成品横向同板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国内某厂1700热连轧机CVC轧辊磨损模型,分析了影响轧辊磨损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模型中主要系数数值,编制离线仿真程序,计算某一换辊周期CVC工作辊磨损,得到轧制带钢长度与工作辊中心磨损的关系及CVC轧辊磨损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轧制带钢长度是影响轧辊中心磨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CVC轧辊磨损规律与普通轧辊相同,轧辊磨损对其辊形影响不大。将计算得到的CVC轧辊磨损曲线与采用高精度磨床测量得到的实际磨损曲线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此轧辊磨损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用于轧辊磨损在线预报。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合适的卷取机夹送辊的辊型配置,对卷取机卷钢过程中夹送辊的受力情况,从带钢刚进入而又未到达卷筒时开始(包括缠绕在卷筒上卷取3~5圈后)以及卷钢的中期,进行了详细分析,全面阐述了夹送辊在卷取带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给出了合适的夹送辊辊型配置,即上夹送辊凸度为3.5mm,下夹送辊凸度为2mm。  相似文献   

17.
Studied the distributing of roll temperature and the change rule of thermal crown in 1 750 hot strip mill,the result of the test showed that the change of roll thermal crown was affected by the condition of roll cooling and equipmentthe roll thermal crown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altering the pipe and water nib of cooling equipment.From the rule of roll thermal crown changing with the number of strip rolling know that the thermal crown of work roll of Standi is the largest,and Stand 6 is the smallest...  相似文献   

18.
Flatness and surface quality are important quality indexes of strip steel, and roll wear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roduct's flatness and surface quality. Online roll profil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an obtain the information of roll profile in real time, guide the optimization of roll change rhythm, and improve the flatness control ability of rolling mill and surface quality of strip product. However, the error caused by roll displacement, clearance, roll thermal crown, and other factors is usually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s the roll shape or roll wear, or even one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So error compensation is the key to ensuring the accuracy of online roll profile measurement. Herein, the posit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the roll bearing block is considered in the online roll profile measurement, and the measurement error caused by the deviation of the roll axis is separated. The thermal crown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separate the measurement errors caused by the thermal crown. The error compensation model of online roll profile measuremen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is carried out. This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online roll profile measurement and realize the fine management of mill roll in service.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宝钢某冷连轧机组在生产高端产品过程中采用CVC系列机型时由于辊间点接触造成局部辊间压力 过大、磨损不均匀影响产品板形与表面质量的问题,在对冷轧机组的主流机型及其优缺点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 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结合某冷连轧机组设备与工艺特点,充分吸取德系CVC机型与日系HC机型的 优点,提出了上游机架仍然保持现有的CVC系列不变以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板形板凸度及边降控制能力、而末机架 工作辊与支撑辊保持平辊不变、中间辊中部采用平辊以及边部采用优化辊型的改造策略,经过现场试验效果良好, 可以有效地改善高端产品的板形与表面质量、降低辊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