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娟 《佛山陶瓷》2016,(8):53-54
茶道是一种古老的饮茶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柴烧工艺作为一种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古老的陶瓷烧制技艺。上面两者都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延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从茶道和现代柴烧茶具自然回归、环保养生、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浅析现代柴烧茶具对茶道文化的影响,希望能从更多的方向和角度对茶道文化和柴烧工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龙窑柴烧作为吉州窑最传统的一种陶瓷烧制工艺,它的烧成方式自然天成,陶泥在烈焰中蜕变,幻化出光彩夺目的自然斑纹。龙窑柴烧产品自然古朴,温润且富有层次感。为传承和发扬吉州窑陶瓷技艺和文化,复兴陶瓷产业,吉州窑开始探寻古法烧制瓷器,定期举办龙窑柴烧活动,重燃千年吉州窑火,传承千年制瓷工艺。  相似文献   

3.
柴烧作为最古老的陶瓷烧制技艺,一门火与土的艺术,它利用了土、火、柴、窑的相互作用关系组成了一种综合艺术,使得柴烧陶瓷艺术拥有了其独特的艺术气息。从中华美学精神的角度去分析其在柴烧陶瓷艺术中的审美体现以及通过对柴烧艺术精神的浅析来探索其审美特征,以便对其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对柴烧陶瓷艺术的创作提供更多的发展与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4.
中国陶瓷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发展历程也是和中华文明发展紧密相连的。建盏,即建窑生产之茶盏,因造型独特、釉色精美而成为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柴烧建盏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柴烧建盏难烧的体现。国内陶瓷烧制技术不断更新,推动着建盏陶瓷烧制工艺不断地更新与提高,同一座窑烧造建盏釉色变化极大,而同一品类建盏釉色也会有所差别,但凡柴窑烧造的建盏多呈釉色柔和、造型自然、纹理清新之势。  相似文献   

5.
《陶瓷》2020,(8)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推动陶瓷行业发展,应着手于陶瓷烧制技术不断创新,获得更多具有艺术价值、美感赏析的陶瓷制品。对当前的陶瓷烧制技术加以分析,其中,以柴烧方式为主,合理应用此种烧制方式,能够充分呈现建盏之美,此种陶瓷烧制方式,不同于以往的电窑可控性较高,柴烧的"无规则性"能够创造出更多"出人意料"建盏,有利于带动陶瓷行业整体发展,因此,应给予这一问题充分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建盏是我国的国家地理性标志产品,同时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建盏是陶瓷器的一种,在烧制技艺和艺术理念上有着区别于其他陶瓷品类的特点,更为独树一帜,因此千百年来深受我国群众的喜爱,文化也延绵至今。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建盏的烧制技艺曾一度失传,当前的建盏烧制工艺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后才逐步由现代工匠不断完善的,艺术上也融入了当代思想,本文将深入分析建盏的烧制技艺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荥经黑砂是四川雅安荥经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首先从荥经砂器的材质特征入手,分析荥经黑砂的窑炉形制、烧成方式及其中的工艺技巧,然后比较了荥经黑砂烧制与现代乐烧的烧制技艺,最后指出荥经砂器的烧制技艺,是一种现代意义的乐烧形式,既集“天时、地气、材美”又重“工巧”,又具有虚实相生的美学内涵,在强调文化传承的今天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卓越的工艺,龙泉青瓷在中国陶瓷界脱颖而出,其独具匠心的烧造技艺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项技艺也成功入选“人类非遗”。此外,龙泉青瓷还融合了中国古老的宗教信仰、现代的建筑风格、人文理想和生活方式,使其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本文将从龙泉青瓷文化和烧制技艺来探讨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黑釉瓷是我国瓷器釉色的一种,以通体纯黑闻名,黑釉瓷文化诞生于建盏文化之中,其文化内涵发扬兴盛于宋代,但随着黑釉瓷不断地受到人们的喜爱,逐渐脱离了建盏的限制,成为一种陶瓷体系,有了更多的艺术方向,而在黑釉瓷的烧制过程中,柴烧的不稳定性赋予了它更多的魅力,升华了它的艺术价值,也使得即便在科技发达的当代,仍旧有许多工匠致力于对柴烧黑釉瓷的研究,渴望探查出自然魅力的奥秘,本文将深入分析黑釉瓷的柴烧之美。  相似文献   

10.
<正>12月21日下午,"第十届海峡两岸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19柴烧与环保研讨会"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市陶瓷(紫砂)文化研究院召开。此次论坛以"柴烧与环保"为主题,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专家与学者,旨在通过对传统陶艺中柴烧技艺的研究讨论以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和工艺,探寻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开拓陶瓷文化事业建设新思路,为深入打造"宜兴窑系"注入新活力。论坛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主题踊跃发言,从自身专业出发,以多角度、宽领域的视角就"柴烧技艺"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相似文献   

11.
黄巍 《江苏陶瓷》2023,(5):71-72
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茶文化十分具有代表性,其中建盏是茶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盏因造型独特、釉色精美而成为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宋代斗茶盛行,除高品质茶叶之外,往往还要有适宜的茶具,建盏就是适宜斗茶的茶具之一。建盏完全体现出中国茶具之美,同时又是陶瓷烧制技术精华的代表,甚至文人墨客都吟咏诗文对建盏加以称颂。建盏流传至日本,并推动日本的茶道艺术,对陶瓷生产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需要对建盏烧制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传承与普及,并对柴烧技术进行相应的创新,文章着重对建盏柴烧工艺创新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歌乐烧     
<正>柴烧,是一种古老的技艺,也是一个极其辛苦的过程。这间隐于重庆歌乐山的柴窑,三年开窑七次,每次至少烧制三天三夜。烧窑人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控温,再自然冷却三天,方能见到柴烧的迷人之处。做柴烧,是制陶人对艺术的痴迷,也是对传统的敬畏,他们追求古朴的原生态,静待柴灰随火苗落下而成的釉质,让喝茶成为一件  相似文献   

13.
正柴烧,一种源于自然发现与绵长的生活企望,历经数千年的不断互动,所衍生出极具价值的生活、人文、工艺美学。柴烧千年至今一直都在进行着,只是当下谈及柴烧,有着不同于过往的审视角度及操作细节;几千年的陶瓷演化,重新咀嚼较贴近自然之柴烧时,对原有的陶瓷文化感受,有了不一样的触觉,似乎找到了自然绮韵和人文美学拼图的遗缺。  相似文献   

14.
茶洋窑创烧于北宋,主要以生产黑釉瓷为主,同时兼生产青瓷、白瓷、绿釉等产品,具有出色的烧制技艺,且产出量大,并远销海外,为世界陶瓷文化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茶洋窑有着出色的釉色烧制技艺,且在后期因为大众审美的变迁,也着重于对青瓷、白瓷技艺的加强,同时茶洋窑出产的陶瓷制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可以说,茶洋窑是我国陶瓷文化历史上不可或缺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深入分析茶洋窑多种釉色的烧制技艺。  相似文献   

15.
正柴烧起源柴烧技艺源于中国。据考古验证,在中国,柴烧技艺起于新石器时代。最初人们可能在平地上堆放柴草,将坯体放在其上点火烧制,这种方法由于火力不集中达不到一定温度,致使所烧陶器质量差,成品率低。后来人们便发明了陶窑。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新石器时代的陶窑主要有横穴式窑和竖穴式窑两种。横穴式窑较典型,它由火口、火膛、火道、  相似文献   

16.
柴烧是陶瓷烧制的一种传统方式,是一门与火博弈的艺术,更是一场人类体力的接力。传统的柴烧方式一般需要不眠不休烧上六、七天,长则半月。开窑后呈现出来的"意想不到"有好的因素,自然就有较为失望的一面。如今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探索可以大大缩短柴烧烧制的过程。在保留传统和创新研究之间,找寻一条捷径,既可以嗅到柴烧陶品的泥土芬芳,又大大缩短使人望而却步的漫长柴烧过程,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讲述了柴烧工艺的特点和发展,以及柴烧的审美表现、蕴含的哲学意义,并探讨了对柴烧工艺未来趋势的展望。柴烧是一种古老的技艺,直接利用薪柴作为烧窑燃料,烧窑难度相当高。柴烧作品古朴自然以手工成型为主,造型仿古,崇尚传统,釉面以天然落灰釉为主。  相似文献   

18.
由于龙窑烧制一半天成,一半人意;其中体现着火的神奇、人为与神力的造化之功。因此,人们对龙窑烧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神圣而崇敬膜拜之意。文章从龙窑的结构、龙窑的设置、龙窑的装烧工艺等角度阐述龙窑的历史发展进程,对龙窑烧制陶瓷这一伟大发明,从历代的非遗传承和历史发展角度探寻人类智慧用火和古老陶瓷烧制方法,对青瓷烧制技艺的研究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青花釉里红的历史发展、复烧工艺的烧制技术和创作过程。青花釉里红复烧工艺作为一种独特的窑变效果的陶瓷装饰技法,通过在高温气窑、柴窑中进行二次裸烧,创造出开片、结晶、流淌纹、晕散、哑光或润光等丰富多彩的窑变效果。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裸烧的过程中运用特定的温度和气氛,以促使釉面产生多变的色彩和纹理。青花釉里红复烧工艺是在传统青花釉里红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开创了高温气窑叠加柴窑二次裸烧的新工艺,形成了青花釉里红的一个新品类,使工艺和绘画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尽管柴烧壶烧制成本高昂、耗费精力巨大、成品率不高,但是我从始至终喜欢这种纯纯正正、原原本本的柴烧紫砂艺术品,坚持创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件紫砂柴烧作品"如意莲子壶",就是把柴烧工艺和古朴自然的紫砂器型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还原紫砂本来的面貌,让我们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节奏之中,还能感受到来自中国传统的工艺之美。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件"如意莲子"作品中既能体会到紫砂柴烧的无穷魅力,又能感受到蕴含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领会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