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于园林景观的建设,逐渐倡导回归自然,并体现出亲水、景观及文化的特点,随着生态园林景观的提出,对于生态园林的建设,现已发展为现代城市建设的趋势.文章以某城市河流附近的复合绿道建设为例,首先简述了施工背景,在此基础上对指导理念及建设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国内有关绿道的规划研究多侧重于景观营造、游憩价值挖潜与物质性建设等层面,对于生态保护与绿道产业发展的融合涉及较少.该文以成都市龙门山森林绿道总体规划为例,基于成都市"西控"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在深入分析成都市龙门山地区地形高差与景点资源的基础上,明确了四大主题特色分区,确立了多元产业融合的三线区域性绿道布局,在保护生态环...  相似文献   

3.
古城泉州拥有丰富的人文特色景观,近年来绿化建设成绩斐然,但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住建部发布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为泉州古城绿化发展提供了一条好的技术路径,本文针对如何利用绿道技术把古城泉州的山水人文魅力发挥出来提出个人的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生态浙江省域绿道网规划实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徐文辉 《规划师》2005,21(5):69-72
绿道建设是浙江“生态省建设”战略决策的重要环节和内容。结合浙江现有生态状况,确立在省域范围内实施4种类型的绿道网建设规划。生态浙江省域范围内的绿道网骨架由条海岸线、八大水系滨河型绿道,十大山脉型绿道,两纵、两横、十八连区域交通型绿道,十条旅游通道型绿道组成。  相似文献   

5.
一、绿道设计理念 绿道(Greenway)是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的、线形绿色敞开空间。绿道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  相似文献   

6.
绿道网络能够改善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构建市域生态格局,提高区域内空间环境的宜居性。通过分析大西安景观生态格局现状,提出了10条科学合理的绿道网络选线规划设想及建设策略,以达到建设大西安地区生态文明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姚书凯 《山西建筑》2008,34(18):66-67
以新兴新成工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为例,探索了基于生态优先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重点从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空间布局思路、生态适宜性评价与用地评价、布局方案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提供具有可实施性的思路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9.
王宁 《中外建筑》2013,(6):77-79
以双岛湾片区城市设计为例,探索了新区开发生态优先理念的规划方法。生态优先理念贯穿新区规划全过程:以详实的现状生态资源调查及区域生态本底梳理为前提,以体现生态原则的总体定位为基础,以生态资源导向的功能布局为主体,以重大生态要素专题研究为补充,从而形成生态优先理念的整体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10.
生态绿道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市政基础设施。简析城市道路景观绿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简介城市生态绿道的兴起情况。阐述江苏省南通市某城市生态绿道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从道路功能和人性化设计着手,通过地形塑造、水系梳理、慢跑道贯通、植物配景等方式对道路环境进行生态再造,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城市生态绿道,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成果对城市生态绿道及美丽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引入绿道基本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其使用特点提出绿道交通工程设计上的一些特殊考虑,主要包括标线和标志系统两方面。为体现绿道的路权及更好的引导行人使用绿道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点,为以后的绿道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学角度浅谈城市滨水区水系绿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珊 《南方建筑》2013,(1):41-43
在我国众多绿道的实施项目中,考虑的是绿道设计如何去适应土地利用规划而不是专门考虑如何设计水系绿道。事实上,设计一条好的水系绿道将很大程度地使绿道发挥其最大功能性,保护滨水区生态环境。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水系绿道设计原则来保持高质量的水体资源。本文解释了水系绿道设计中考虑生态健康性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如何确定水系绿道空间范围,强调设计中应该给予关注的构成沿河绿道的要素,以及沿河绿道植被管理方式,目的是保持滨水绿道生态修复性。  相似文献   

13.
山地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建在山地环境中的建筑,人们要在山地环境中生存,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在该环境中建造房子.随着土地供给越来越紧张,山地建筑可能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引起重视.所有的建筑上的荷载最终都要传递到地面,而由于山地本身的特性,结合所经历山地建筑结构设计的实例,本文将阐述山地建筑设计的各类形式,对山地建筑核心设计环节、当前主要结构形式的设计要点进行性深入探究,以期为同行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霞  杨姬 《城市建筑》2014,(15):299-299
本文通过对人工山石、环境绿地、建筑物、周边水体环境等几个城市生态园林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让设计师能够注意到园林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细节,充分地将城市资源建设成对人民生活环境有益的设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强调了结构设计在大型空间幕墙设计中的重要性,并着重阐述了幕墙结构概念设计的意义及其要点。  相似文献   

16.
17.
<正>从2009年起,在中国首轮大规模绿道运动热潮之中,广东省珠三角地区通过规划建设绿道网来探索自然和城乡发展的平衡之路、城乡建设和人的和谐之道;并基于珠三角特有的岭南山水骨架和都市群空间结构,发现"绿道"在其中所独具的巨大的平衡力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性,长期致力于发挥绿道在当前和未来城乡发展中的重要角色。绿道在最少量的土地上保护最多的资源,其内在的连接性支持了难以数计的生态、物质和文化景观功能。在追求和实践绿道的生态、  相似文献   

18.
刘江  唐新蔚 《风景园林》2021,28(3):107-112
在大力倡导健康城市理念的背景下,恢复性景观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还未形成成熟的体系。首先,将景感生态学的核心理念引入恢复性景观研究中,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多源数据以及趋善化模型等景感生态核心技术在恢复性景观领域的应用潜力,总结了三大核心优势:在数据层面实现获取途径的多元化及动态化;在方法层面强调对自然和感知要素的系统分析;在实践层面强调在"研究—设计—评价—优化—研究"的循环中提升景观的质量,同时指出景感营造的设计理念在实现景观恢复效应时的作用机制。其次,在此基础上,从本底生态环境信息和以人为核心的感知信息2个层面分析了恢复性景观的基本景感特征。最后,通过构建恢复性景观的景感系统以及提出具体的景感设计策略,进一步阐明景感生态理念在恢复性景观设计中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健 《室内设计》2019,(6):73-78
对绿道规划方法的研究已成为景 观生态学、城乡规划学以及风景园林学等多 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在现有对绿道规划研 究过程及成果中,重点聚焦于对绿道的历史 及发展、旅游及休憩功能以及绿道使用者行 为与需求的分析,对于绿道对城市生态功能 的影响关注较少。当前,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中,过度的开发建设活动使得城市的生态本 底不断破碎化,进而导致城市的生态功能退 化严重;城市绿道是重塑城市生态本底,提升 城市生态功能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成都市为 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技 术方法,以城市发展导向变更的时间段为节 点,分别从2000年、2008年以及2016年对成 都市的生态本底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以提升 生态功能为导向的绿道规划方法,探索构建 同步提升城市美观与生态服务功能的规划路 径,其研究结论对于综合型、多目标、市域尺 度的绿道系统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