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少孢根霉在液态发酵后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最大酶活时最适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吐温-80、吐温-20、曲通-x、聚乙烯醇、V_c、醋酸钠和EDTA作诱导剂,以吐温-80的效果最佳,使用量为100μL/ 100mL时获得最大酶活;麸皮、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玉米粉作碳源,以麸皮的产酶效果最佳,2%的麸皮使用量获得最大酶活。少孢根霉产β-葡萄糖苷酶最适发酵工艺条件:接种量2%少孢根霉在75mL黄豆芽液体培养基中,加2%的麸皮、调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6.0,再加100μL/100mL诱导剂吐温-80,于35℃培养48h。  相似文献   

2.
灰树花是食药两用真菌中的极品,其中灰树花多糖具有抗辐射、抗氧化、抑制肿瘤、激活免疫等功能.研究种子深层培养对灰树花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灰树花最佳种子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初始pH为6.0;种子培养温度为25℃,最佳接种时间为108 h;接种量为10%.在此条件下进行深层发酵,灰树花菌丝体干重和胞外粗多糖的含量分别为5.325g/L和0.53g/L.  相似文献   

3.
以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IM1.208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其产β-葡萄糖苷酶的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GIM1.208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产酶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3.0%,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4%,初始pH值5.5,料液比1∶4(g∶mL)、发酵温度31 ℃,发酵时间24 h,接种量2.6%。在此优化条件下,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16.80 U/mL,是优化前的3.90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桦褐孔菌菌丝体的方式,以胞内和胞外多糖产量以及发酵代谢产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指标,对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研究。经过优化的发酵培养基营养组成为:葡萄糖20g/L、牛肉膏4 g/L、K2HPO41g/L、无水MgSO4·1g/L、MnSO4·H2O 0.1g/L。桦褐孔菌菌丝体在优化后培养基中产生的发酵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67.08%,是未经优化的4.5倍。  相似文献   

5.
以菌丝体生物量及发酵液中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含量为指标对白灵菇产胞外多糖的液体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酵母膏。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麸皮200g/L,麦芽糖25g/L,酵母膏3g/L,KH2PO41g/L,MgSO·47H2O1g/L。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8.0,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r/min,装液量100mL/250mL,接种量0.50cm2菌种块,发酵时间4d。在此条件下,白灵菇菌丝体生物量(0.413g/100mL)及胞外多糖含量(2403.2mg/L)分别是对照(0.177g/100mL和664.533mg/L)的2.3倍和3.6倍。  相似文献   

6.
以菌丝生物量、胞内多糖含量及胞内多糖产量为评价指标,对鲍氏针层孔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筛选液体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4%,麸皮2%,KH2PO40.4%,MgSO4·7H2O0.05%。进一步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适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8℃、pH6.5、接种量12%、装液量150mL/500mL、转速140r/min、发酵时间168h。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菌丝生物量、胞内多糖含量及产量由优化前的12.837g/L,15.930mg/g,204.493mg/L分别提高到19.410g/L,20.935mg/g,406.348mg/L。  相似文献   

7.
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凤妹  李军  杜彬  刘长江 《酿酒科技》2008,(3):43-45,47
利用响应面方法对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和pH对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方法对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初始pH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麸皮2%,蛋白胨0.1%,KH2PO40.1%,初始pH6.0.经发酵后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达325.62 u/mL.  相似文献   

8.
航天诱变黑曲霉菌株ZM-8产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麦秸、麸皮为原料,利用固态发酵对航天诱变后筛选的黑曲霉ZM-8菌株生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小麦秸秆粉与麸皮质量比为8:2,(NH4) 2SO4为4%,料水比为1:2: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为6%,初始pH值为6.5,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96h.在以上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测定滤纸酶(FPA)、羧甲基纤维素酶(CMC)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分别为7.90 U/g、24.99U/g、21.74U/g,比出发菌种分别提高了3.0倍、1.66倍、2.24倍.  相似文献   

9.
非酶糖基化是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抑制非酶糖基化反应成为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作者以抑制非酶糖基化反应活性为指标,对金耳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培养基经正交实验优化后,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 g/L,蛋白胨5 g/L,玉米粉20 g/L,麸皮15 g/L,CoCl20.5 g/L,MnSO40.5 g/L。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培养基初始pH 6.5,500 mL三角瓶装液量150 mL,接种体积分数10%。经发酵条件优化后,金耳发酵液对非酶糖基化抑制率达89.74%。在对金耳发酵液活性物质分析中发现,金耳发酵液对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是由金耳多糖及其它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航天诱变黑曲霉菌株ZM-8产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秸、麸皮为原料,利用固态发酵对航天诱变后筛选的黑曲霉ZM-8菌株生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小麦秸秆粉与麸皮质量比为8:2,(NH4)2SO4为4%,料水比为1:2;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为6%,初始pH值为6.5,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96h。在以上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测定滤纸酶(FPA)、羧甲基纤维素酶(CMC)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分别为7.90U/g、24.99U/g、21.74U/g,比出发菌种分别提高了3.0倍、1.66倍、2.24倍。  相似文献   

11.
对hs-3嗜热链球菌发酵产胞外多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量、发酵温度、初始pH、葡萄糖浓度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L16(44)正交实验和SPSS11.0分析得出hs-3发酵产胞外多糖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4.5×105个/mL,初始葡萄糖浓度为95mmol/L,发酵培养温度39℃,初始pH为5.0,此条件通过实验进一步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2.
木聚糖酶来源广泛,目前发现的产酶菌株大部分来源于陆地,而对海洋微生物的研究较少。从福建平潭海域筛选到1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B659菌株,经16Sr DNA鉴定为同温层芽胞杆菌。对B659菌株进行产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优化的产酶液体培养基是:麸皮6%,豆饼粉1%,K2HPO410 mmol/L,初始p H 6.0。经培养基优化的木聚糖酶活力提高了1.6倍。优化的发酵条件是:温度30℃,摇床转速230 r/min,装液量25 m L/250 m L,接种量8%(体积分数)。酶活力较优化前提高了0.7倍。经产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木聚糖酶活力达到2 838 U/m L,提高了3.4倍,发酵周期由72 h缩短至30 h。  相似文献   

13.
营养条件对灰树花产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灰树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药两用真菌 .灰树花胞外多糖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真菌多糖 .作者研究了营养条件对灰树花产胞外多糖的影响 ,确定了合理的初始碳源、氮源、无机离子、生长因子的质量浓度 .进一步的正交试验表明 ,灰树花产胞外多糖较佳的培养基组合为 :葡萄糖 4 0g/L ,蛋白胨 5g/L、磷酸二氢钾 4 g/L ,硫酸镁 2 g/L、玉米浆 2 0 g/L .  相似文献   

14.
产胞外多糖泰山羊肚菌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泰山羊肚菌产胞外多糖 (exopolysaccharides,EPS)的液体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最适碳源是葡萄糖 ,最适氮源是NH4NO3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麸皮 2 0 0 g/L ,葡萄糖 30 g/L ,NH4NO3 1g/L ,KH2 PO42 g/L ,MgSO4·7H2 O 1 5 g/L。最佳发酵条件为 2 5℃ ,起始 pH值 6 5 ,装液量 10 0mL/瓶 ,接种量10 % ,摇床转速 2 0 0r/min ,发酵时间 4d。在此条件下 ,其胞外多糖含量 (2 135 4 4 1mg/L)比对照(14 5 4 6 39mg/L)提高了 4 6 8%。  相似文献   

15.
对果蔬灰霉菌产果胶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分析,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麸皮2.5 g,苹果渣1.5 g,硫酸铵0.5 g,磷酸氢二钾0.05 g;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4 d,p H 5.0,接种量3个圆孔,装瓶量30 m L。在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发酵条件下试验,果胶酶平均酶活力达4.918 U/m L,酶活力提高了2.698倍。  相似文献   

16.
甘草对灵芝发酵产灵芝多糖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中药甘草,研究甘草对灵芝发酵产灵芝多糖的影响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甘草添加量在30g/L~50g/L时对灵芝发酵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甘草添加量为50g/L,初始pH4.5,接种量5%,28℃、180r/min摇瓶培养120h时灵芝总多糖产量最高达11.407g/L.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酵母菌产酵母胞外多糖(EPS)的能力,该研究以近粉红锁掷孢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PFY-Z1为出发菌株,筛选出其最适产糖发酵培养基,并以此为基础,联合应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PB)试验和中心组合设计(CCD)试验,优化菌株产EPS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5 g/L,硫酸铵15 g/L,硫酸镁1.8 g/L,氯化钙0.28 g/L,磷酸氢二钾0.24 g/L,氯化钠0.6 g/L。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 ℃、摇床转速210 r/min、接种量5%、装液量100 mL/250 mL、培养时间6 d,培养基初始pH值5.10条件下,EPS含量最高,为(4.60±0.13)g/L,是优化前的1.40倍。该研究为今后利用S. pararoseus PFY-Z1产胞外多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酵母菌EPS的工业化制备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wz 003液态发酵过程的调控,制备了高活性的果胶裂解酶,并讨论了发酵过程中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发酵产酶培养基组成为(g/L):麸皮60,玉米粉40,酵母膏20,胡萝卜12,CaCO_3 10。培养条件为:初始pH 6.5,30℃,接种量8%,培养2 d。此时果胶裂解酶活力为375.3 U/mL,为基础条件下的6.225倍,而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合成得到了有效控制,酶活仅为29.4 U/mL。改变发酵条件,有利于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发酵生产,此时酶活力为基础条件下的5.05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的产量和活力,对高效表达圆红冬孢酵母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JM109进行培养,优化了发酵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以及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葡萄糖浓度为20 g/L,碳氮比为7.86,添加5 g/L酵母粉和蛋白胨有利于菌体产酶,最佳发酵液初始pH为7.5,接种量为10 %.通过以上优化,重组大肠杆菌培养18 h时酶活可达到70 U/g(DCW),酶活比原工艺提高了1.6倍.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甲基营养芽孢杆菌SK21.002产果聚糖蔗糖酶的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其最适产酶的发酵培养基为:蔗糖80g/L,酵母提取物10g/L,胰蛋白胨10g/L,K2HPO48g/L,MgS041g/L,NaCl2g/L;最适产酶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6.5,发酵温度30℃,装液量30%,接种量2%,发酵周期21h.在以上条件下发酵培养,果聚糖蔗糖酶活力可达到9.76U/mL,是优化前的3.7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