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凤妹  李军  杜彬  刘长江 《酿酒科技》2008,(3):43-45,47
利用响应面方法对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和pH对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方法对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初始pH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麸皮2%,蛋白胨0.1%,KH2PO40.1%,初始pH6.0.经发酵后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达325.62 u/mL.  相似文献   

2.
β-葡萄糖苷酶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培养基优化后,酶活由51.5μ/ml增加到96.5μ/ml,提高了近一倍,最终得到了β-葡萄糖苷酶发酵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IM1.208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其产β-葡萄糖苷酶的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GIM1.208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产酶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3.0%,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4%,初始pH值5.5,料液比1∶4(g∶mL)、发酵温度31 ℃,发酵时间24 h,接种量2.6%。在此优化条件下,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16.80 U/mL,是优化前的3.90倍。  相似文献   

4.
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响应面方法对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ZJ1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用部分因子设计对培养基组分稻草粉、麦麸、大麦粉、(NH4)2SO4及pH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找出主要影响因子为稻草粉和(NH4)2SO4,两者均为负影响,其它组分对酶活没有显著影响;再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经响应面分析获得的优化培养基组成(g/L)为:稻草粉7.02,麦麸16.65,大麦粉16.65,(NH4)2SO42.44,KH2PO40.5,MgSO4·7H2O0.5。经优化后,β-葡萄糖苷酶酶活性达到403.7U/mL。  相似文献   

5.
灵芝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菌丝生物量及菌丝胞内多糖为指标,用液体发酵方法培养灵芝菌丝并获得菌丝胞内多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对灵芝菌丝生长及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液体发酵生产菌丝多糖最适合培养基组合为:麦芽糖2.0%、酵母提取粉2.0%、ZnSO40.015%、VB10.10%、KH2PO40.2%、MgSO40.05%、pH 6.0,菌丝多糖产量高达6.64%。  相似文献   

6.
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黑曲(Aspergillus Niger)固态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发酵培养基进行初步优化。结果表明,麦麸与稻草粉比例为1:1,固体(麸皮稻草粉)与液体(营养液)比例为1:2,营养液pH值是自然值(4.44),氮源为2%硫酸铵,表面活性剂为0.1%吐温80,金属离子为1umol Mn^2+,诱导物为0.1%鼠李糖,此备件下β-葡萄糖苷酶酶活较高。  相似文献   

7.
对细菌HGS-3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栀子甙对细菌HGS-3产酶有着强烈地诱导效果,最佳的产酶条件为碳源(甘蔗渣∶麸皮=3∶1)5%,牛肉膏0.5%,栀子甙0.2%,KH2PO40.4%,MnSO40.04%,pH9.0,装液量20mL,转速200r/min,45℃发酵24h,发酵液中的酶活可达到93.48U/mL,比优化前的酶活16.55U/mL提高了近6倍。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新型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微生物菌种资源,本实验从腐木中分离获得1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青霉菌株L1;经等离子-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后利用七叶苷平板法初筛,摇瓶发酵复筛,最终获得1株可稳定遗传的突变菌株D-6,经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其发酵产酶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是:KH_2PO_4 6 g/L、MgSO_4·7H_2O1 g/L、CaCl_2 0.5 g/L、FeS04 0.1 g/L,初始pH5.2,接种量5%(孢子浓度10~8个/mL),碳源添加量(X_1)玉米秸秆45.74 g/L、氮源添加量(X_2)(NH_4)_2SO_47.23 g/L、装液量(X_5) 63 mL/250 mL发酵温度28℃摇床转速160 r/min,发酵时间132 h,D-6菌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142.92 U/mL,较出发菌株L1提高了274.4%。研究结果为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发酵条件优化提供技术参考同时为该类菌株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有效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米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液体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快速有效的响应面分析法对米曲霉ASPE0485产β-葡萄糖苷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PlackettBurman显著因子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优化了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的发酵培养基,确定摇瓶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w/v):玉米芯3.8%、大豆蛋白胨0.5%、KH2PO40.5%、MgSO4.7H2O0.05%、CaCl20.05%、吐温-800.27%和接种量5.3%;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酶活为21.1U/mL比原始酶活(17.65U/mL)提高了19.55%。  相似文献   

10.
利用快速有效的响应面分析法对米曲霉ASPE0485产β-葡萄糖苷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PlackettBurman显著因子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优化了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的发酵培养基,确定摇瓶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w/v):玉米芯3.8%、大豆蛋白胨0.5%、KH2PO40.5%、MgSO4.7H2O0.05%、CaCl20.05%、吐温-800.27%和接种量5.3%;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酶活为21.1U/mL比原始酶活(17.65U/mL)提高了19.55%。   相似文献   

11.
米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经过筛选的产β-葡萄糖苷酶的米曲霉,通过单因子及正交实验对其产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培养基为玉米芯3%、豆饼粉0.2%、KH2PO40.4%、CaCl20.04%、MgSO40.04%,自然pH,装液量(300mL三角瓶)为60mL,发酵时间为60h时为最佳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酿酒酵母菌株UV-45为出发菌株,通过硫酸二乙酯(DES)诱变筛选及致死率测定,得到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稳定,酶活为74.26 U/m L的突变菌株UV-E-16,与出发菌株相比,其酶活提高了22.74%;通过Plackett-Burman方法对该菌株发酵产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初始p H、培养温度和接种量为显著影响因子;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获得其最佳产酶条件为初始p H5.62、培养温度29.5℃、接种量6.12%,该条件下,菌株UV-E-16产β-葡萄糖苷酶酶活为90.91 U/m L。经化学诱变及响应面优化产酶条件,出发菌株UV-45产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提高了50.24%,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酿酒酵母菌株UV-45为出发菌株,通过硫酸二乙酯(DES)诱变筛选及致死率测定,得到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稳定,酶活为74.26 U/m L的突变菌株UV-E-16,与出发菌株相比,其酶活提高了22.74%;通过Plackett-Burman方法对该菌株发酵产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初始p H、培养温度和接种量为显著影响因子;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获得其最佳产酶条件为初始p H5.62、培养温度29.5℃、接种量6.12%,该条件下,菌株UV-E-16产β-葡萄糖苷酶酶活为90.91 U/m L。经化学诱变及响应面优化产酶条件,出发菌株UV-45产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提高了50.24%,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以及Box-Behnken实验对中华白僵菌(Beauveria sinensis)产孢内粗多糖浸提条件与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经正交实验优化后,中华白僵菌产胞内粗多糖提取含量提升37.0%,经Box-Behnken实验优化后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可溶性淀粉添加量5%、酵母浸膏添加量2.5%、装液量100 mL/250 mL、初始pH值5.5、温度27℃、转速160 r/min,多糖最高产量为(31.5±1.0) mg/g,对比优化前提高了57.5%。  相似文献   

15.
黑曲霉产α-转移葡萄糖苷酶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对产α-转移葡萄糖苷酶的黑曲霉U菌株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麸皮和水的质量比为1:1较好,35℃培养48h时产酶量及酶活较高;U菌株生长的最适pH值为6.0;麸皮中的碳源和氮源可以满足该菌株产酶的需要,可以不外加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16.
桑黄胞内多糖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朔  丁一新  徐霁  李玉祥  赵明文 《食品科学》2006,27(11):236-240
本文对桑黄的液体发酵培养进行了研究,用L27(313)表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了较好的桑黄胞内多糖高产液体发酵培养基,产量达到2.70g/L,其配方为初始pH5.0、黄豆粉、可溶性淀粉、C/N为1:1;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胞内多糖含量的主控因素初始pH(A)与菌丝干重的主控因素氮源(B)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两者结果的相关分析得出r=-0.16(p>0.05),表明胞内多糖含量与菌丝干重之间没有可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面法对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bgl产β-葡聚糖酶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培养基组成中筛选出了对产酶水平有显著影响的甘油、酵母粉、NaCl三种成分,利用Box-Benhken设计对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它们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8.9、45.6、5.3g/L,产β-葡聚糖酶水平为2311.81U/mL,较优化前提高了23%.  相似文献   

18.
李笑梅  马慧玲 《食品科学》2016,37(7):123-127
采用对硝基苯基-β-D-葡萄糖苷法,与黑曲霉相比较考察素食者肠道菌LJ-G1、LJ-Q2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再经单因素、响应面试验对菌种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J-G1、LJ-Q2菌株均能产β-葡萄糖苷酶,且LJ-Q2产酶能力高于LJ-G1,与黑曲霉相比较,在发酵时间短于64 h时LJ-G1、LJ-Q2产酶能力高于黑曲霉;LJ-Q2菌种的最优产酶条件为:培养基p H 8.0、培养温度38℃、培养时间38 h。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酶活力达到1.70 IU/m L。加入大豆异黄酮原料进行发酵培养,得到游离大豆异黄酮转化率为39.4%。  相似文献   

19.
采用响应面法对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bgl产β-葡聚糖酶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培养基组成中筛选出了对产酶水平有显著影响的甘油、酵母粉、NaCl三种成分,利用Box-Benhken设计对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它们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8·9、45·6、5·3g/L,产β-葡聚糖酶水平为2311·81U/mL,较优化前提高了23%。   相似文献   

20.
采用摇瓶液体发酵法探讨了培养基组成对灵芝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豆饼粉0.2%、蔗糖2%、KH_2PO_4 0.1%、FeSO_4 0.05%、VB10.005%,其中豆饼粉和蔗糖为显著性因素。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达213.9 mg/100 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