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在一些辊道窑正常的烧成中,总油压不变的前提下,12:00~15:00AM(晴天)期间,烧成温度仪表所显示的温度会下降5-8℃。相反,3:00~5:00AM期间,仪表显示的温度又会升高5-8℃。这种因为昼夜温差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在烧成范围较宽的坯料烧成过程中,因为未产生产品异常缺陷,所以并未引起操作者的注意。但当坯料的烧成范围较窄时,中午生产的产品会出现针孔,而夜间生产的产品则会出现吸水率偏大或抛后二次变形现象。 相似文献
3.
选用SiC作为骨料,低熔点陶瓷结合剂和活性C作为成孔剂,对不同的烧成温度下多孔陶瓷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温度的提高使SiC多孔陶瓷的气孔率增大,气孔形状逐渐呈不规则变化,晶界玻璃相对SiC颗粒的润湿以及在SiC颗粒表面的扩展作用增强,提高了对骨料颗粒的粘结作用,使瓷体强度提高,但晶界玻璃相自身结合强度降低;气孔通道在1240℃烧成温度下多为贯通型,1280℃呈网状分布,1320℃下多为贯通型且存在大量交联通道;大于1300℃烧成时,由于SiC的高温氧化产物参与晶界相反应,使局部界面结合强度大大提高,出现SiC颗粒拔出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4.
5.
6.
7.
烧成周期与烧成温度对墙地砖产品性能与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同种墙地砖坯体在不同烧成温度与不同烧成周期两种情况下,烧成后的产品性能与结构特征,初步探讨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及其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烧成温度1160℃、1170℃、1180℃、1190℃、1200℃对污水用陶粒吸水率、气孔率和颗粒密度的影响,并对烧成陶粒的成份进行XRD检测.研究表明:温度为1170 ~1190℃时,陶粒的烧结状况较好;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陶粒吸水率和气孔率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而颗粒密度则呈相反变化趋势,当温度为1190℃时,吸水率和气孔率达到最大值,颗粒密度达到最小值;XRD分析进一步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网状Si-O四面体结构聚合度大幅度降低,熔融程度提高,从而提高陶粒烧胀性能.综合比较,1190℃烧成温度下陶粒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曾有不少文献提到用还原气氛烧成可以降低烧结温度,其原因是瓷坯中含有氧化铁,因而在还原气氛中加热的烧结温度比在氧化气氛中加热的烧结温度要降低。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的体会是,无论是在隧道窑中,还是在倒焰窑中,用还原气氛烧成时瓷坯的烧成温度不是下降,而是可以提高,并且还原气氛愈浓,就愈能够提高瓷坯的烧成温度。在景德镇地区的实践中也有用还原焰烧成能提高瓷坯的烧成温度的 相似文献
11.
添加物、烧成温度对PTC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加入Mn、CaTi03对PTC材料的常温电阻、α系数、耐电压、晶粒尺寸等的影响,得出了AST的引入可降低材料电阻率的结论。同时分析了烧成温度、升温速度、降温速度对PTC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以钛铁渣和氧化钙为原料,在Al2O3-CaO-TiO2系相图的CaAl2O4-CaAl4O7-CaTiO3三角形中选择Al2O3、CaO、TiO2质量分数分别为58%、34%、8%的组成点作为配料点,其铝酸盐碱度系数为0.9。经配料、混合、成型后分别在1 300、1 400和1 450℃保温30 min,待炉内温度冷却至接近1 200℃时,取出置于空气中急冷,再粉磨至0.088 mm方孔筛筛余≤10%,制得水泥熟料试样,然后分析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检测其凝结时间和强度。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的提高,水泥熟料中的CA2量逐渐增多,C12A7量逐渐减少。1 400℃烧成后水泥熟料试样中的CA量最多,凝结时间最短,早期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4.
实验以常用电子陶瓷工艺制备BaTiO3基PTC材料时,通过观察不同烧成温度(分别为1280℃,1300℃,1320℃)的PTC材料的阻温曲线并且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显微结构,发现烧成温度越高,晶粒发育的越好,并且烧成温度升高,材料出现过烧现象,材料的玻璃相和气孔率增大,从而室温电阻率增大。即烧成温度越高,室温电阻率越大。 相似文献
15.
《耐火材料》2016,(3)
为了制备水泥回转窑用烧成稳定性镁白云石材料,以w(MgO)=46.6%、w(CaO)=35.0%的稳定性镁白云石合成料为原料,以纸浆废液为结合剂,经配料、混练、成型、干燥后,分别在1 450、1 500、1 550和1 600℃保温3 h,制成烧成稳定性镁白云石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烧成稳定性镁白云石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由1 450℃提高至1 600℃,烧后试样的线收缩率、致密度、常温耐压强度和常温抗折强度均逐渐增大。但高温抗折强度以1 550℃烧后试样的为最大,挂窑皮性能则以1 500℃烧后试样的为最好。在高温下,水泥熟料中的CaO扩散进入试样中,与试样中的C_2S反应生成C_3S。制备稳定性镁白云石原料过程中加入的稳定剂磷酸钙有利于界面层中的C_2S以稳定的β相存在,避免了因C_2S晶型转化造成的窑皮层开裂和粉化。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粉煤灰、废陶瓷和山皮土为主要原料,SiC为发泡剂,采用原位发泡法制备泡沫陶瓷,考察了SiC掺量、烧成温度对材料孔隙率、体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烧成温度为1300~1400℃,发泡剂SiC掺量以4~6wt%时,可制备出孔隙率高、体密度低、孔径均匀的泡沫陶瓷。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以矾土水泥与黏土为原料,采用发泡法制备了钙长石隔热耐火材料,通过XRD、SEM和导热仪等分析了烧成温度(1 110~1 310℃)对钙长石隔热耐火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该种钙长石隔热耐火材料的合成机理。结果表明:当烧成温度为1 110~1 160℃时,体系内开始生成钙长石,但原料微颗粒间的反应并不完全,生成的液相含量较少,强度较低;当烧成温度为1 210~1 260℃时,液相含量增多,钙长石的生成速度加快,强度增大,试样具有较低导热系数;当烧成温度为1 310℃时,液相含量迅速增多,线收缩率迅速增大,试样具有较大强度,但体积密度大幅增长,气孔率降低。在1 260℃时,制得了体积密度为0.53 g/cm3、气孔率为82.6%、抗折强度为1.15 MPa、耐压强度为1.99 MPa、800℃导热系数为0.101 W/(m·K)的钙长石隔热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一、匣钵的烧成温度匣钵的烧成温度取决于匣钵的材质,即决定于匣钵坯料的化学组成,严格来说,它应决定于结合剂的化学组成,因为熟料是预先在高于匣钵烧成温度下进行过煅烧的,它在匣钵坯料的烧成过程中,基本上自身不起反应,只仅仅是熟料颗粒的周围与结合剂发生反应。所以匣钵的烧成温度应取决于结合剂的烧结温度。匣钵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烧成,才能较好地生成所预期的反应物,从而获得性能稳定的产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