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以刺梨渣为原料,分别经酸水解、碱水解以及酶水解得到刺梨渣提取液,测定提取液中多酚含量组成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比较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刺梨渣提取液中游离多酚、游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84.44 mg RE/g和136.67 mg RE/g);碱水解得到的结合酚、结合黄酮含量最高(2.04 mg RE/g和5.89 mg RE/g)。抗氧化分析结果表明,游离酚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ABTS+·清除能力、还原铁离子和铜离子的能力分别达到854.87μmol TE/g、995.35μmol TE/g、336.24μmol TE/g、1212.08μmol TE/g。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较强的正相关(P<0.05)。综上可知,刺梨渣富含酚类物质,且碱水解处理刺梨渣能释放更多的结合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刺梨渣为原料,分别经酸水解、碱水解以及酶水解得到刺梨渣提取液,测定提取液中多酚含量组成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比较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刺梨渣提取液中游离多酚、游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84.44 mg RE/g和136.67 mg RE/g);碱水解得到的结合酚、结合黄酮含量最高(2.04 mg RE/g和5.89 mg RE/g)。抗氧化分析结果表明,游离酚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ABTS+·清除能力、还原铁离子和铜离子的能力分别达到854.87 μmol TE/g、995.35 μmol TE/g、336.24 μmol TE/g、1 212.08 μmol TE/g。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较强的正相关(P<0.05)。综上可知,刺梨渣富含酚类物质,且碱水解处理刺梨渣能释放更多的结合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红松壳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其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试验以伊春红松壳为原料,使用不同浓度乙醇溶剂提取红松壳多酚、黄酮和多糖并分析其含量,采用SPSS软件分析松壳中活性物质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当乙醇的浓度为40%时,红松壳多酚、黄酮和多糖得率均最高,分别为4.05 mg/g、1.7 mg/g和7.05 mg/g。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红松壳多酚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黄酮和多糖,与Vc抗氧化活性相当。其中松壳多酚对DPPH·的IC50(半数清除率浓度)值是0.20±0.05μg/m L,对·OH的IC50值是13.04±0.04μg/m L,对总还原力的IC50值是40.15±0.06μg/m L。相关性分析结果也表明松壳多酚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最高,其中松壳多酚与DPPH·相关性是0.908,与·OH相关性是0.989,与总还原力相关性是0.989(p0.01),可以看出松壳多酚是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本实验研究的结果为伊春红松壳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以及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拓宽黑麦深加工,也为研究谷物子实多酚物质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应,以黑麦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黑麦多酚乙醇提取液体外清除亚硝酸盐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麦多酚提取液对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2.11μg/m L的黑麦多酚提取液6 m L,在60℃、p H5.0的条件下,反应30 min,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大,可达到89.35%。研究结果可为黑麦资源的加工利用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以7种不同纹理香菇为研究对象,5%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得到香菇提取液,测定其中多糖、香菇嘌呤、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比较不同纹理香菇提取液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降血脂能力,最后通过目标活性物质含量与体外抗氧化和降血脂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其中可能的关键活性物质。结果表明,不同纹理香菇提取液中目标活性物质含量、体外抗氧化及降血脂能力均有一定差异。板菇的总多酚、总黄酮、粗多糖和香菇嘌呤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54、0.83、63.40μg/mL和24.17μg/mL,其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胰脂肪酶抑制率也最高,分别为88.20%、99.89%和41.7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纹理香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胰脂肪酶抑制作用与香菇嘌呤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对葡萄藤茎中多酚活性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对影响提取液多酚含量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以提取液中多酚含量和DPPH.清除率为指标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多酚活性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固液比1:15,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1h。在此条件下提取液中多酚含量为14.43mg/g,DPPH.清除率81.23%。  相似文献   

7.
对贵长猕猴桃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抑制亚硝化作用进行研究。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浸提的方法提取猕猴桃多酚,以没食子酸为标准物质来测定提取物的多酚含量。通过对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及总还原力的测定,评价了贵长猕猴桃多酚的抗氧化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贵长猕猴桃多酚的亚硝酸盐清除率和亚硝胺合成阻断率,以评价其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贵长猕猴桃中多酚含量为(302.87±7.01)mg GAE/100 g FW。贵长猕猴桃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随质量浓度的增大,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均显著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22、0.45 mg/mL。在模拟人体胃酸条件下(pH3.0、温度37℃),贵长猕猴桃多酚能有效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随着质量浓度增加,清除率和阻断率先增大最后趋于平稳。其IC_(50)分别为0.077、0.082 mg/mL,优于阳性对照Vc,展现出一定的癌症预防功效。贵长猕猴桃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及抑制亚硝化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5个不同产区(高台、宝鸡、安集海、丘北和甘谷)地理标志辣椒果实的品质特点及营养成分。方法 采用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感官指标和营养品质指标。结果 不同地理标志辣椒的果实长度、果肩宽及果肉厚度等感官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甘谷辣椒果实最长,丘北辣椒果肩宽和果肉厚度最大。分析营养成分时发现甘谷辣椒中粗纤维、维生素C、反式辣椒红素和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含量最高,分别为25.64%、45.76 mg/100 g、17.02 g/kg和7.93%;宝鸡辣椒中可溶性糖、脂肪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0.38%、8.50 g/100 g、63.00%;高台辣椒中总辣椒碱和硒含量最高,分别为0.18%和1.81 mg/kg;;安集海辣椒钙含量最高,达到了1.42 g/kg,丘北辣椒铁和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76.40 mg/kg和35.67 mg/100 g。主成分分析发现,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8889%,对果实营养品质影响最大。第一主成分特征向量中载荷较高的营养物质有脂肪、反式辣椒红素、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第二主成分特征的硒、钙、维生素C的载荷较大,第三主成分...  相似文献   

9.
平欧榛子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芳  杨凯  赵玉红 《食品科学》2017,38(19):130-136
榛子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不同品种、不同利用部位榛子的活性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以8个抗寒优良品种平欧榛子为原料,分别测定其种壳、种皮和种仁中总多酚、总黄酮、单宁及原花青素含量并对种皮中总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评价。活性成分含量比较结果表明:种皮中各活性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种壳和种仁(P0.05);其中7#品种种皮总多酚含量最高,为185.76 mg/g;6#品种种皮总黄酮、单宁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29.961、3 9.1 0 mg/g;7#品种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为7 7.2 8 mg/g;并且种皮中总多酚含量远高于其他3种活性成分(P0.05)。8种平欧榛子种皮总多酚的抗氧化性研究表明:综合考虑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处理效果,发现7#平欧榛子种皮总多酚抗氧化性效果强于其他品种,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7.70%,对铁离子还原力为0.450,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可达53.1%,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达到82.0%。种皮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与总多酚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0.793、0.695、0.620。  相似文献   

10.
实验目的是探究辣椒提取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试验中探究了有机酸种类、有机酸添加量、水浴时间、有机酸浓度和提取温度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为草酸2%,水浴时间30min,提取温度60℃和草酸添加量50mL。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得到辣椒提取液对亚硝酸盐清除率达到98.6%。  相似文献   

11.
板栗种皮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超声波提取板栗种皮中的总多酚,并对其抗氧化性及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板栗种皮总多酚的含量为11.48%,提取率为33.39%。板栗种皮总多酚的浓度分别为10μg/mL、100μg/mL和500μ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57.42%;对O.2的清除率为47.59%;对.OH的清除率为47.65%。当板栗种皮总多酚浓度为1mg/mL时,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15.24%。实验结论:板栗种皮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对α-淀粉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芒果核多酚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确定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各因素对多酚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提取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用乙醇溶液提取芒果果核中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g/m L),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60℃,芒果核多酚物质提取含量可达4.36 mg/g。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芒果核多酚物质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0.9%、83.3%、90%。优化的芒果核多酚提取工艺合理、可行,芒果核多酚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3.
以核桃为研究对象,将核桃碱提蛋白和酸提蛋白经溶剂作用后超滤,通过破坏核桃多酚-蛋白复合体间的作用力得到不同结合态多酚,测定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期探究核桃酚类物质与核桃蛋白化学键结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pH3.5和pH11条件下,游离态多酚含量分别为6.46、6.27 mg/g,占总酚含量的25.15%、29.77%,非共价结合态多酚含量分别为11.31、7.74 mg/g,占总酚含量的44.02%、36.75%,共价结合态含量7.92、7.05 mg/g,占总酚含量的30.83%、33.48%。由此可知,非共价结合为核桃多酚与核桃蛋白质的主要结合方式。在pH3.5和pH11条件下,游离态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34%、43.68%,Fe2+螯合率分别为71.88%、49.96%,还原力吸光度值分别为1.157、0.857,脂质抗过氧化能力分别为47.71%、32.69%。在5种不同结合态多酚中,游离态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结合态多酚(p<0.05)。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品种的葡萄皮、籽中多酚物质的含量及其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多酚含量较高的葡萄皮为刺葡萄和桑叶葡萄,含量分别为47.1mg/g和31.2mg/g.多酚含量最高的葡萄籽为赤霞珠,多酚含量为103.6mg/g.葡萄皮中以桑叶葡萄提取物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葡萄籽中以赤霞珠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并且结果显示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与葡萄皮、籽中所含的多酚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匀浆法浸提莲藕中的多酚,以多酚提取得率和提取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分别优化浸提工艺参数,并比较分析提取液的酚类物质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以多酚提取得率为指标的优化工艺A参数为酸醇比2278(VV)、均质时间6.8 min和均质转速10 500r/min;而以提取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优化所得工艺B参数为酸醇比1981(VV)、均质时间8.6 min和均质转速9 100r/min;各因素对多酚提取得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均为酸醇比均质时间均质转速;工艺A的多酚提取得率(165.85 mg GAE/100g·FW)显著高于工艺B(P0.05),其DPPH自由基清除IC50值分别为4.75,6.83μg GAE/mL。工艺A较适用于莲藕抗氧化活性多酚的提取制备。  相似文献   

16.
采用酸性氧化电解水预处理-乙醇回流提取两步法提取富硒绞股蓝与普通绞股蓝活性物质,用荧光光度法测定两者提取物的硒元素含量分别为0.21μg/g和0.06μg/g。以DPPH、羟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比较不同浓度富硒与普通绞股蓝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前者对自由基的清除率皆高于后者。在提取液浓度最高(1.0 mg/mL)时,富硒绞股蓝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比普通绞股蓝分别提高了1.3%、6.07%和11.73%。通过在普通绞股蓝提取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硒代蛋氨酸,验证了硒元素是富硒绞股蓝比普通绞股蓝具有更显著抗氧化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地评价火棘果粗分体系抗氧化活性,同时探究抗氧化能力与总多酚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75%乙醇冷浸提取火棘果,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分为四个不同极性部位,然后测定了各部位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且测定了总还原力、FRAP值和总多酚含量,同时考察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火棘果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水、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石油醚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弱;各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含量呈现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水部位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IC50值分别为(0.76±0.03)mg/m L和(1.71±0.10)mg/m L;乙酸乙酯部位FRAP值最大,为(382.20±4.72)μmol Fe2+/g干样;正丁醇部位总酚含量最高,为(2763±3.91)mg GAE/100g干样。  相似文献   

18.
山核桃加工、贮藏前后总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未加工、加工和贮藏的山核桃仁中总多酚的含量,同时研究山核桃仁总多酚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力和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未加工、加工和贮藏的山核桃仁提取液中总多酚质量浓度分别为1065.4、319.78mg/L 和204.4mg/L。以2140mg/L 的VE作为标准对照,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力:未加工山核桃>VE>加工山核桃>贮藏山核桃;羟自由基清除率:VE>未加工山核桃>加工山核桃>贮藏山核桃。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力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与总多酚含量密切相关,总多酚是山核桃仁中重要的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取辛香材料大葱中的有效成分,研究有效成分对亚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葱不同成分提取液在同等条件下对刀鱼中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结果大葱中各成分的提取率分别为多糖(0.48%)、维生素C(0.75%)、黄酮(0.38%)、多酚(3.019%)、有机硫化物(1.15%)。大葱中有效成分去除刀鱼中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依次为有机硫化物(80.04%)黄酮(72.90%)维生素C(32.13%)多酚(24.90%)多糖(6.62%)。各成分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有机硫化物(58.69μg)维生素C(68.59μg)黄酮(155.62μg)多酚(200.80μg)多糖(755μg)。结论有机硫化物、维生素C可作为亚硝酸盐的清除成分,为进一步开发亚硝酸盐去除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地理标志产品甘谷辣椒产地和品质优势,该研究以甘谷县4个乡镇的土壤、水分及辣椒产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国家相关标准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产地环境、产品安全、产品品质及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甘谷辣椒的产地环境和产品安全均能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产品品质方面,甘谷辣椒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辣椒碱、反式辣椒红素、胡萝卜素、粗脂肪、Se、Fe及Ca等营养物质,不同乡镇的辣椒产品品质存在着一定差异,其中礼辛镇辣椒产品的维生素C、反式辣椒红素、铁、不挥发乙醚提取物、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772.7 mg/kg、19.53 g/kg、70.4 mg/kg、8.33%、364.0 mg/kg;此外,甘谷辣椒含有45种风味物质,具有浓郁蜜蜡和果辣香味。该研究科学分析和评价了甘谷辣椒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产品品质,用科学数据证明了甘谷辣椒环境佳、口感好、营养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