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影响纯种米曲霉酒曲糖化酶活力的3个主要因素(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应用响应面试验对制曲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个因素对米曲糖化酶活力的影响是显著的。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制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培养温度38.70℃,接种量0.85‰,培养时间50.47 h。在此条件下米曲糖化酶活力的预测值为1 111.52 U。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对预测值进行验证,所测得的实际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基于甜面酱基料的酱肉调料、烤肉调料、炒肉调料的产业化,对甜面酱的感官品质和发酵菌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急需制备糖化酶活力更高的成曲。以从酱油园选育的菌株米曲霉A3-U8为制曲菌种,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制曲时间、制曲温度、制曲湿度、菌粉接种量等因素对成曲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米曲霉A3-U8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制曲时间47.5 h、制曲温度32.2℃、制曲湿度90.0%、菌粉接种量4.9×106个/g。此条件下曲料糖化酶活为972 U/g干基,中性蛋白酶活为232 U/g干基。该种曲在实践中应用,显著缩短了甜面酱生产的水解时间,为开发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提供了前期酶解成曲保障。  相似文献   

3.
以紫外诱变育种获得米曲霉A3-U12为菌种,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浸豆时间、蒸料时间、制曲时间3个因素对成曲中蛋白酶和糖化酶的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酱油成曲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豆时间3h、蒸料时间20-30min、制曲时间36h以上,在此条件下成曲中的蛋白酶活力可达1304.67U/g,糖化酶活力可达867.19U/g。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选育的米曲霉A3-U12优良菌株,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优化浸豆时间、蒸料时间、制曲时间等制曲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蛋白酶活力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浸豆时间蒸料时间制曲时间,较优水平为浸豆时间3h、蒸料时间30min、制曲时间40h;糖化酶活力的因素主次顺序为蒸煮时间浸豆时间制曲时间,较优水平为浸豆时间3h、蒸料时间30min、制曲时间36h。通过验证试验,在浸豆时间3h和蒸料时间30min的条件下,蛋白酶活力在40h时达到了最大值1435.52U/g干曲,糖化酶活力达到了936.73U/g干曲。  相似文献   

5.
从河溪香醋醋醅中分离黑曲霉、米曲霉等糖化菌,并通过不同条件下黑曲霉与米曲霉混合制曲的糖化酶活力变化分析,探讨了接种比例、曲料含水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制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比例为1:1,制曲温度33℃,曲料含水量90%,制曲时间48h时,糖化酶活力高达1849U/g,比自然制曲提高了约74%。  相似文献   

6.
湘西原香醋主要糖化菌分离及双菌种制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原香醋采用传统酿造工艺,有大量微生物参与糖化。试验从其醋醅中分离黑曲霉、米曲霉等主要糖化菌,并通过不同条件下黑曲霉与米曲霉双菌种制曲的糖化酶活力变化分析,探讨接种比例、曲料含水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制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比例为1∶1,制曲温度33℃,曲料含水量90%,制曲时间48h时糖化酶活力高达1849U/g,比自然制曲提高约74%。双菌种制曲既能缩短制曲时间、提高原料利用率,而且保留了传统酿造工艺特色。  相似文献   

7.
以冷榨脱脂豆粕、小麦麸皮、苦荞粉为原料制备苦荞酱油成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苦荞粉替代麸皮比例、加水量、蒸料时间、制曲时间4个因素对成曲中性蛋白酶活力和糖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酱油成曲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苦荞粉替代麸皮比例60%,加水量80%,蒸料时间30 min,制曲时间39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成曲酶活力最高,其中性蛋白酶活力达1 150.81 U/g,糖化酶活达1550.25 U/g。  相似文献   

8.
禹晓婷  苏伟  齐琦  姜丽 《食品科学》2019,40(12):123-130
以12 种药食同源物质为制曲基质,研究根霉接种量、基质含水量、培曲时间和培曲温度对实验曲糖化酶和液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糖化酶活力为响应值,对制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根霉接种量0.3%、培曲时间40 h、基质含水量65%和培曲温度28 ℃,在此条件下糖化酶活力预测值为778.65 mg/(g·h)。最佳培曲条件经过3 次验证实验,所得糖化酶活力实测平均值为(779.233±0.577)mg/(g·h),实测值与预测值较为接近,说明此方案可行。且实验曲糖化酶和液化酶活力分别约为传统曲的1.3 倍和2.8 倍。对传统曲酿造米酒和实验曲酿造米酒的33 种酒体成分进行检测,其两种曲酿酒差异最大的物质分别为异戊醇(10.065、109.394 μg/100 mL)、丁酸乙酯(0.867、187.552 μg/100 mL)、乙酸(135.240、560.939 μg/100 mL)、苯酚(0.156、0.858 μg/100 mL)。综合以上结果,实验曲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所酿造米酒具有更加丰富的滋味,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黑糯米酒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确定麸皮含水量、氮源追加量、接种量和制曲温度4个因素为自变量,糖化酶活力值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麸皮培养基含水量为50.6%,追加氮源量为9.8%,接种量为1.3%,制曲温度为24℃.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性试验,测得霉菌纯种曲的糖化酶活力为1368 U/g,与理论预测值1371.30 U/g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0.
在酱油制曲过程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探讨制曲过程中预处理条件和制曲条件对蛋白酶和谷氨酰胺酶比活力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曲过程中对酶比活力影响的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和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影响蛋白酶比活力的重要性次序为:接种量>制曲时间>制曲温度;酶比活力最高的制曲工艺参数组合为:接种量0.8%、制曲温度32℃、制曲时间36h;影响谷氨酰胺酶比活力的重要性次序为:制曲温度>制曲时间>接种量;酶比活力最高的制曲工艺参数组合为:接种量0.5%,制曲时间60h,制曲温度28℃。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米曲霉是酱油曲的主要微生物,利用它所产生的蛋白酶和糖化酶以分解酱油原料的蛋白质和淀粉。制曲条件对米曲霉的生长发育、酶的产生均有很大的影响。本试验的目的是查定制曲过程中温度及时间对蛋白酶和糖化酶活力的关系,以供改善制曲条件参考。二,三角瓶曲试验1.制曲条件(1)原料配比:瓶曲采用的培养基是脱脂豆片和麸皮。原料的细度为20~40目;豆片与麸皮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条件对黑曲霉、根霉混合制曲效果的影响,确定黑曲霉、根霉混合制曲的最适条件,以利于与米曲霉分别制曲后混合发酵,提高曲料糖化酶活力。结果显示黑曲霉、根霉混合制曲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2℃,湿度90%,培养时间48 h,面粉麸皮质量比9∶1。此实验缩短了双菌种混合制曲的时间且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同时成品酱保持了甜面酱的传统风味。  相似文献   

13.
湘西河溪香醋优势糖化黑曲霉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透明圈法进行初筛,以糖化酶活力为复选指标,从接霉制曲后的河溪香醋原料醅中筛选到1株产糖化酶活力高的优势黑曲霉。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产酶条件为:制曲温度32℃,曲料加水量90%,制曲时问4d,在此条件下,糖化酶活力为1798u/g。  相似文献   

14.
以花生高温榨油产生的下脚料花生饼为原料,分别接种黑曲霉及米曲霉制备花生酱成曲。以成曲的糖化酶活力和氨基态氮含量为依据,考察了花生饼用量、制曲时间及孢子接种量对成曲制备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两种霉菌制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米曲霉单独制曲的最佳条件为制曲时间44h、接种孢子数4.40×108个/g、花生饼用量比例为80%,此条件下得到的成曲糖化酶活力为905U/g,氨基态氮含量为0.434g/dL;黑曲霉单独制曲的最佳条件为制曲时间26h、接种孢子数8.03×109个/g、花生饼比例90%,此条件下得到的成曲糖化酶活力为926U/g,氨基态氮含量为0.450g/dL。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以高温花生饼制备花生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用微波对麸皮固体培养基进行杀菌试验.探讨微波在相同功率、不同照射时间下的杀菌效果、培养基温度及水分的变化规律.进而进行制曲应用试验,通过测定曲的糖化酶活力的大小来衡量微波杀菌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麸皮添加90%的水分,用770 W功率的微波杀菌2.5 min,制得的种曲糖化酶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红曲霉、米曲霉、黑曲霉为菌种,以米渣、麸皮为原料,进行混合制曲,通过对制曲过程中糖化酶和酸、中性蛋白酶活力的变化分析,确定了混合菌种发酵米渣的最佳菌种配比、接种量及制曲时间,得出:米渣接入红曲霉培养4d后,最佳接种量及菌种配比为5%米曲霉+5%黑曲霉混合菌种,制曲时间为2d。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最佳pH、初始水分含量、原料配比、温度等制曲条件,其结果是:温度为31℃;米渣:麸皮=6:4;初始水分含量为35%及pH为5,在此条件下,糖化酶为4212U/g干曲,酸、中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2130U/g干曲及2521U/g干曲。  相似文献   

17.
以蚕豆瓣为主要原料,以蛋白酶活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孢子粉对豆瓣制曲工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面粉添加量、制曲温度、制曲时间、接种量对蚕豆曲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制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制曲工艺参数为制曲温度28 ℃,制曲时间56 h,接种量2%,面粉添加量为10%,在此工艺条件下,蛋白酶活力为762 U/g。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制备银杏豆酱,以黄豆、面粉、银杏为原料,选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s3.042进行制曲。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对原料(银杏∶面粉)质量比、米曲霉添加量、制曲时间、制曲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优化,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银杏豆酱的制曲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银杏豆酱的最优制曲工艺条件为银杏与面粉质量比4∶1、米曲霉添加量0.9%、制曲时间44 h、制曲温度30℃。在此优化条件下,成曲蛋白酶活力为305.96 U/g。  相似文献   

19.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优化混菌型豆豉制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中性蛋白酶活力为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混菌型豆豉的制曲工艺进行研究,并借助SAS 8.0软件分析制曲时间、温度、菌种配比和接菌量4因素的最适作用条件及交互效应.由试验得出的最佳制曲工艺条件为:温度33.5 ℃、时间51.6 h、菌种配比(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2.2、接菌量0.9%.在此条件下中性蛋白酶活力可达61.1 u/g.4因素对中性蛋白酶活力的影响依次为接菌量>菌种配比>时间>温度.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海带和大豆为原料,采用L9(33)试验设计研究了海带大豆酱制曲条件及其酱醅发酵中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影响成曲中蛋白酶和糖化酶活力的因素强弱依次为:制曲时间>种曲配比>种曲接种量。制曲时间对成曲蛋白酶和糖化酶活力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最佳的制曲工艺组合为种曲配比(米曲霉:黑曲霉)3:1和5%接种量、培养66 h,可制得蛋白酶和糖化酶活力分别为1.80 g AA.(100g)-1(干基)和1502.9 U.g-1的海带大豆曲。酱醅发酵中,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幅度达94.2%,总酸含量逐步上升,氨基态氮含量在发酵初期快速上升,发酵后期增加平缓,成品酱中含总酸0.78%、氨基态氮1.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