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BIM技术在运营公路隧道衬砌结构病害检测结果信息可视化展示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通过对AutoCAD和Revit的二次开发,实现隧道衬砌病害的三维可视化。所实施的方法为:将公路隧道的结构进行解构,以便在BIM软件中建立隧道各个构件的空间模型;结合隧道结构特征,推导出将CAD平面图形元素映射到三维隧道空间结构的转换公式;提取隧道病害展示图中特征点的关键参数,把提取的隧道病害的参数进行坐标换算,将隧道病害元素映射到隧道结构的空间模型上,实现了衬砌病害从二维向三维的转化。通过BIM技术展示衬砌病害的三维可视化,为公路隧道的维修养护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安全预警手段存在信息传递不灵活、表达效果不直观等问题,且现阶段在盾构隧道中基于BIM技术的深化应用尚未得到广泛重视。为解决这些问题,引入BIM技术实现快速可靠的盾构隧道结构分析及安全预警可视化方法。首先借助插口程序及代码实现BIM和有限元(FEM)间的模型及数据转换,从而实现基于BIM建模的快速有限元分析,再利用BIM的可视化优势将计算得到的结构安全系数直观地表现出结构的安全状态,从而实现基于BIM及FEM的盾构隧道结构安全预警可视化技术。结果表明,提出的安全预警可视化表达方法对隧道工程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总结BIM早期在建筑中的作用,并总结BIM的优点,研究BIM3D、4D虚拟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研究BIM的应用及可视化方案,设计三维数字模型。在BIM还没有大范围用到隧道工程之前,监测技术的提出与研究发展;在隧道建设方面,总结专家对监测方法的研究,监测数据信息的反馈以及对未来监控方向的展望。根据对目前BIM在隧道应用研究,得出BIM可大面积用作隧道监控以及后期的运维工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BIM技术在盾构风险管控应用的效果情况。通过BIM技术的使用弥补了传统盾构风险管控在实际使用过程的一些不足。从220kV石井~环西电力隧道工程实际出发,分析了盾构施工的风险源分布情况,并针对电力隧道本身和风险源创建BIM模型,实现了盾构风险源管控可视化。同时盾构监控可视化平台还有监测数据分析功能,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对盾构实时风险有了更为真实深入的了解。盾构风险源的可视化为现场的盾构施工和项目管理人员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达到了降低盾构施工发生的概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阐述BIM可视化技术并分析其在工程管理领域的优势,结合京沈客专龙城区制梁场实例,研究BIM技术的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工程应用.本系统由成本、质量、进度三大主要模块组成,其中系统的核心模块是进度管理,目前已实现箱梁从预制到架设的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建筑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但目前房屋安全监测领域存在监测信息不直观的问题。将BIM技术引入到房屋安全监测系统中,将监测信息数据库连接到BIM模型上,实现模型信息和监测信息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概念的提出,隧道智能施工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为总结我国隧道智能施工的阶段成果、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利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手段进行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并通过已有的研究,梳理智能施工的发展脉络和关键问题。首先,基于CiteSpace软件和中国知网的文献分析功能,对我国隧道智能施工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依据年发文量、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及来源机构共现图谱,阐述我国隧道智能施工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阅读文献、调研、专家访谈等手段,梳理智能施工的研究框架,对智能施工的研究重点:施工设备机械化、施工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搭建信息集成平台,做进一步论述。在施工设备、数据获取与处理、信息管理等方面,我国已有一定成功的实践,但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施工也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我国的隧道施工距离实现全过程的智能施工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从应用BIM技术的实践出发,阐述了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在实际项目上的应用。提出了为最大化开发BIM技术本身的优势,开展应用BIM技术的3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直径公铁合建盾构隧道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为了将产生的信息更好的共享与管理,在施工前期建立基于GIS的BIM模型,BIM模型内的各构件信息包含了该构件的所有三维几何信息和施工信息,通过BIM模型链接施工全寿命周期内产生的信息,并研发建立BIM智慧指挥平台,从而指导项目管理.依托大直径公铁合建盾构隧道项目,将BIM技术覆...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一些新技术如光纤监测技术、DIC技术等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上广泛使用,这些新技术可以获得分布式数据,数据量大,包含的信息量也大,但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数据呈现方式不能充分直观地表达出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本文应用科学计算可视化理念,完成了盾构隧道监测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研究,使得监测数据与所监测的实体隧道在空间上高度结...  相似文献   

11.
运管人员不仅要在隧道病害发生后制定合理的维护方案,还需对病害进行分析,以此来不断完善日常运维计划。但由于隧道组件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依附关系,加剧了病害分析的难度。集成建筑全生命周期所有信息的建筑信息模型(BIM)为此项工作展开提供了可能。本文将隧道监测及维护数据与BIM数据库相结合,并用时空数据挖掘技术和高维时空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各组件以及病害之间的关系。最后,评估病害的危险等级、成因,制定决策方案。期间,所有资产和监测信息创建自定义可视化,通过交互界面引导运管人员运用探索式思维去展开隧道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服役隧道的安全性及运维管理水平,引入BIM技术,开发面向多对象的智能运维管理技术,通过自动监测与人工巡检,实时快速判断隧道的服役状态,提升隧道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理的水平。以延安东路隧道工程为例,实现对隧道结构及设备的在线自动监测及综合控制管理,为同类工程的高效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项目运营使用阶段,涉及大量的建筑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是由各参与方分别记录设备相关信息,管理者需分别查询各方信息、二维图纸、文件等,耗费大量时间且难以有效管理。通过引入BIM技术,基于BIM提供的信息共享及可视化操作平台,整合分析了建筑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所需信息,并对设备维护状态、合同状态、成本超支状态等进行了可视化表达,提出了建筑设备可视化管理模式及其具体实施流程,通过案例模拟,实现了对建筑设备运行维护阶段的高效、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机电设备的管理是建筑运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采用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系统实现,其监测信息不能供其它系统有效地共享和利用。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全生命期的数据共享,然而目前在机电领域BIM的研究和应用大多是利用BIM工具建立含有丰富信息的机电设备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查询等手段辅助运维管理,而在对BIM与监测信息集成方面还有待研究。本文通过研究BIM与建筑机电设备监测信息集成方法,建立机电设备监测扩展信息模型,从而充分发挥监测信息的价值,为建筑机电运维的高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将BIM技术应用于隧道工程成为新的发展领域,研究将BIM技术与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相结合,有着重要且前沿的工程意义。利用IFC标准提出监测信息扩展方法,对标准未提供的数据模型和信息进行基于IFC的属性集扩展。通过Revit二次开发,在Revit建模环境下输入指定参数即可高效精准地完成建模工作,在Revit软件打开基于IFC数据标准的隧道模型时,可以查看分析监测数据并实现预警功能。为BIM技术指导隧道施工,隧道运营期间病害检测、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董蓓 《智能建筑》2014,(9):67-68
本文针对当前建筑行业信息量大、类型杂、不方便管理的现状,介绍了基于BIM的信息管理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施工资源的动态管理和施工成本的实时监控,对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空间相对较为封闭,且易产生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可燃或有害气体。针对地下综合管廊环境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IS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分析地下综合管廊中的环境因素,探讨基于GIS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的实现方式,分析该监测系统在避免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城市综合管廊设施管理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偏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城镇化进程。基于BIM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与环境信息的收集与共享,随着项目的发展,系统数据库也不断完善,显著提高设施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以BIM信息技术平台为核心,通过搭建B/S网络架构,嵌入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基于Java语言编程的轻量级Web框架,实现了管廊、管线、用户等5个方面的城市综合管廊设施信息集成化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对系统进行测试与运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