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用酵母茵发酵小麦麸皮来降低植酸,增加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SAX)和总酚含量以改善小麦麸皮营养价值。通过测定发酵pH和总滴定酸(TTA)及小麦麸皮成分(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SAX、植酸、总酚含量)的变化,以研究发酵温度(25、30、35℃)和时间(12、24、36、48 h)对小麦麸皮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麸皮经发酵后,pH略有下降,TTA上升;蛋白质显著增加;淀粉和膳食纤维下降;SAX和总酚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分别增加了212%和49.4%;植酸显著降低,在35℃、48 h发酵后最大下降了43.3%。经酵母菌发酵后,发酵酸度和小麦麸皮成分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兔眼蓝莓为对象,研究其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蓝莓酒发酵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以及铁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颜色分析显示L*值先增加后减少,后酵阶段波动上升,a*值逐渐上升,后酵期间波动下降,a*值变化正相关于花色苷含量的变化,b*值变化正相关于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蓝莓酒发酵过程中p-羟基苯甲酸未检出,香草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龙胆酸、绿原酸、咖啡酸、丁香酸、p-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等9种酚酸含量主发酵期间均显著上升(p0.05),发酵结束时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但显著高于各自初始含量(p0.05),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肉桂酸和总酚酸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萝卜为原料,采用自然、老泡菜水和乳酸菌制剂3种发酵方式制作泡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第0~10 d的7种有机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3种发酵方式的7种有机酸总量和草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乳酸、乙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酒石酸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琥珀酸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柠檬酸含量在自然、乳酸菌制剂发酵中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草酸、乙酸含量在乳酸菌制剂发酵中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式;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制剂发酵的有机酸总量始终高于其他两种发酵方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闽北豆豉生产过程中水分、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态氮及赖氨酸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闽北豆豉发酵7 d后,水分含量由53.34%下降到27.34%;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先由1.42%上升至2.50%后又降低至1.82%;蛋白质含量略有上升,从36%上升至41.77%;氨基酸态氮含量由0.45 g/100 g上升至0.90 g/100 g;赖氨酸含量由2.45 mg/100 g上升至19.23 mg/100 g。  相似文献   

5.
体外模拟发酵对咖啡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阿拉比卡卡蒂姆咖啡为原料进行体外模拟发酵,分析不同阶段咖啡理化性质及品质因子变化,并以美国精品咖啡协会评分标准对烘焙后咖啡杯测,结合Pearson,分析杯测指标与理化特征成分、风味特征成分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咖啡生豆经10~12 h浸泡充分吸胀,渗出物少。复水咖啡豆多糖、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还原糖、总蛋白、可溶性蛋白和酚类变化均不显著(P>0.05)。在发酵过程中多糖先呈现下降趋势,至8 h含量达到最低(3.22±0.28)%(质量分数),而后又显著上升(P<0.05);还原糖含量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至8 h含量达到最高,而后又显著下降(P<0.05);脂肪在发酵2 h后变化均不显著(P>0.05);总蛋白含量先下降而后上升再下降,在6 h含量最高为(8.54±0.17)%(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酚类发酵2 h后下降趋势显著(P<0.05);膳食纤维、灰分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咖啡豆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不同发酵阶段游离氨基酸随发酵时间的增减变化无规律。咖啡风味特征成分绿原酸和柠檬酸随发酵阶段逐渐增加,苹果酸含量减少,咖啡因含量基本不变。绿原酸会极显著影响咖啡风味表现,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高低决定了咖啡的酸质,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低影响咖啡余韵,多糖、灰分、葫芦巴碱、奎宁酸过高则会降低咖啡杯品醇厚度。该研究为益生菌发酵咖啡的创新加工,清洁化、批量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草鱼鱼露和鳗鱼鱼露为研究对象,研究鱼露发酵过程中理化成分(TVB-N、AA-N、pH、NaCl、脂肪、总糖等)含量的变化。在发酵的过程中,pH呈现下降趋势,鳗鱼鱼露略高于草鱼鱼露;AA-N呈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鳗鱼鱼露的含量高于草鱼鱼露;TVB-N呈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鳗鱼鱼露的含量略高于草鱼鱼露;NaCl略微有所上升,草鱼鱼露和鳗鱼鱼露相差不大;脂肪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草鱼鱼露和鳗鱼鱼露相差不大;总糖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草鱼鱼露的含量高于鳗鱼鱼露。  相似文献   

7.
花生籽粒发芽过程中脂肪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选  杨震  陶阳  韩永斌  鲁金  李洋  莫斌 《食品科学》2017,38(1):142-148
为探究花生籽粒在萌发过程中脂肪代谢的规律,对花育30号花生籽粒在黑暗条件下30℃恒温发芽72 h,每隔12 h取样,分析其粗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脂肪酶活力、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过氧化物值(peroxide value,POV)、羰基价(carbonyl group value,CGV)。结果表明:花生籽粒中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花生烯酸、山芥酸和木蜡酸。与未发芽花生籽粒相比,花生籽粒在发芽过程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饱和脂肪酸总量在发芽36 h后显著下降(P0.05),其中棕榈酸含量先降低后无显著变化,硬脂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木蜡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籽粒发芽过程中先降低后显著上升(P0.05),其中油酸和花生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亚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花生籽粒脂肪酶活力在发芽过程中先显著上升后显著下降;LOX活力在36 h达到最大值,48 h后活力显著下降;POD活力在发芽48 h达到最大值,此后变化不显著。POV和CGV在发芽过程中均呈现先显著上升,60 h后显著下降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亚油酸含量的变化与棕榈酸、硬脂酸正相关,与油酸、山芥酸、木蜡酸负相关;油酸含量变化与花生烯酸、木蜡酸正相关,与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花生酸负相关;粗脂肪含量变化与脂肪酶活性、POV、CGV、POD活性负相关,而脂肪酶活性与POV、CGV、POD活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酸茶发酵过程中感官品质及成分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酸茶发酵的原料茶、中期、末期3个阶段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可溶性总糖、儿茶素等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水分、水溶性总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先显著降低后显著上升(P<0.05);干物质、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含量先显著上升后显著降低(P<0.05);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总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pH值、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咖啡碱、儿茶素总量显著降低(P<0.05)。酸茶汤色随着发酵的进行,明亮度L*值和红度值a*值显著增加(P<0.05),黄度值b*值显著降低(P<0.05),总色值E*ab差异显著(P<0.05)。发酵过程中的酸茶整体感官审评品质明显上升。通过对酸茶发酵过程中的化学成分、色差及感官变化比较分析,为酸茶品饮、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盘县火腿自然发酵过程中理化和风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盘县火腿自然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和风味特征的变化,并结合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确定盘县火腿主体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盘县火腿理化特性在发酵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P<0.05),pH值和NaCl含量显著上升,而水分活度、水分含量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下降,亮度值和黄度值呈持续下降趋势,而红度值先降低后升高;随着发酵的进行,盘县火腿中风味物质的种类从25 种增加至40 种,含量从(218.50±22.14) μg/kg上升至(1 044.49±51.47) μg/kg,其中醛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最丰富;OAV分析筛选出16 种主体香气物质,PLSR模型显示3-甲基丁醛、十二醛、十六醛、(Z)-9-十八烯醛和十八醛对盘县火腿肉香、清香和油脂香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0.
曹妍  杜木英  阚建全  陈宗道 《食品科学》2012,33(11):252-256
研究青稞酒多菌种曲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与传统曲发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青稞酒的多菌种曲发酵过程中,表现出类似传统曲发酵过程中各成分的动态变化趋势。pH值明显下降,之后稳定在pH4.0~4.3;总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显著上升(P<0.05),发酵60h时达到最大值0.83g/100g,之后略有下降;发酵品温先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最高达36.2℃左右;还原糖含量和糖化酶活力值都在24h内显著增加之后逐渐下降;总糖含量显著下降,酒精体积分数显著增高(P<0.05),多菌种曲发酵的酒精体积分数可达到10.30%,比传统曲发酵提高57.73%;酒醅中酸性蛋白酶活力及氨态氮含量同时呈显著性增高,24h后,蛋白酶活力及氨态氮含量逐渐降低;多菌种曲发酵的青稞酒总氨基酸含量80.923mg/100mL,缺乏蛋氨酸。感官评定表明风味较好的多菌种青稞酒的发酵时间约为60~72h,并保持了传统青稞酒的主体风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驴肉火腿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风味的形成规律,对加工过程中7个工艺点(原料期、腌制初期、腌制中期、腌制末期、发酵初期、发酵末期、成熟期)驴肉火腿的理化特性和氧化变质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找到驴肉火腿最佳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驴肉火腿pH比较稳定且处于微酸性环境中(6.2~6.6),各工艺点差异不显著(p>0.05);水分含量由72%先显著(p<0.05)下降后趋于平稳在35%,NaCl含量显著(p<0.05)上升在成熟期达到12.39%;TBA值先显著(p<0.05)上升至最大值0.385 mg/kg后缓慢下降最后趋于平稳在0.34 mg/kg且火腿未出现腐败现象,POV显著上升(p<0.05)成熟期达到5.26 meq/kg在国家标准范围内;TVB-N含量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在成熟期含量达到85.76mg/100g且能表现出浓郁的特有香味;灰分含量先显著上升(p<0.05)后趋于平稳(p<0.05)。综上所述,驴肉火腿加工过程中理化和氧化特性的变化影响了火腿品质和最终风味的形成且发酵6个月时火腿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12.
研究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总多酚含量、多酚类物质组成以及抗氧化活性(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法以还原力法测定)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猕猴桃酒主发酵过程中总多酚含量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复杂变化,抗氧化活性变化与总酚的趋势相似,原儿茶酸、咖啡酸、表儿茶素整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绿原酸、对香豆酸整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主发酵完成后,猕猴桃酒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较高,分别是40.35 mg/L和31.02 mg/L;没食子酸、咖啡酸和原儿茶酸含量在6.17 mg/L~11.26 mg/L;绿原酸、阿魏酸、鞣花酸、对香豆酸含量为2.31 mg/L~3.72 mg/L,根皮苷、根皮素、金丝桃苷含量为0.85 mg/L~1.53mg/L。猕猴桃酒多酚组成丰富,抗氧化能力较强,是一类值得推广的果酒。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藏茶渥堆过程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不同发酵阶段藏茶样为原料,研究发酵过程中藏茶水提物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水提物中茶碱、咖啡碱、没食子酸和8种儿茶素类单体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水提物中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含量。结果:藏茶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降低后略有回升,可溶性糖、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抗氧化活性逐渐减弱,咖啡碱呈波动状态且变化较小,没食子酸与儿茶素含量先上升再略有下降,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表儿茶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均呈持续下降的状态,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黑毛茶中含量为39.69 mg/g,在成品茶中降至1.36 mg/g;茶红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茶黄素含量变化很小,茶褐素含量逐渐升高(黑毛茶中3.12 g/100 g,成品茶中7.46 g/100 g)。结论:藏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可溶性糖、总多酚、总黄酮等含量降低,抗氧化活性减弱,茶碱、咖啡碱、儿茶素类单体等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茶褐色含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发酵对龙眼果浆中糖和酚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乳酸菌发酵对龙眼果浆糖类、酚类和黄酮类物质以及单体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果浆经乳酸菌发酵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下降了48.59%和38.42%(p0.05)。龙眼果浆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发酵后总酚含量为47.8 mg GAE/100 g,与未发酵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发酵后总黄酮含量为13.7 mg CE/100 g,较未发酵前提高28.0%,差异显著(p0.05)。乳酸菌发酵显著增加了龙眼果浆中没食子酸、阿魏酸和槲皮素的游离态含量,其结合态含量显著下降,同时,原儿茶酸和芦丁的含量显著增加且只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结合态香草酸的含量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可以显著降低龙眼果浆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提高其总黄酮含量,同时还提高了没食子酸、阿魏酸、槲皮素、原儿茶酸和芦丁等游离态单体酚的含量。该研究可以为龙眼果浆乳酸菌产品的研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浓香型白酒窖池发酵过程中不同空间位置和不同发酵时间糟醅的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层糟醅温度在发酵过程中逐渐上升,2周后达到最大值,维持15 d后开始下降;酸度在发酵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淀粉含量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趋于下降;还原糖在1周后达到最高,但随后开始下降。各层糟醅的乙醇含量随发酵时间逐渐升高,在5周后达到高峰,然后呈下降趋势,但在第7周后略有回升。上层和中层糟醅中的水分含量逐渐增加,5周后达到饱和,随后保持几乎不变直至发酵结束,而整个发酵过程中,下层糟醅含水量不断增加。各层糟醅中的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在发酵前期几乎未生成,2周后逐渐增加,6周后达到最大值,但随后均略有下降。乳酸乙酯含量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不断增加。己酸、乙酸、丁酸和乳酸均在第6周达到最大值,随后持续下降直至第8周,之后均略有回升。  相似文献   

16.
以新酿薏苡仁醋为原料,研究了其发酵不同时期酸度、总黄酮、总酚、多糖、氨基酸态氮、薏仁素、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分别进行动态分析,旨在为薏苡仁醋的生产技术改良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薏苡仁醋在整个发酵阶段,酸度和氨基酸态氮含量逐渐上升最终趋于稳定。在主发酵阶段黄酮的含量变化呈波动趋势先下降后上升,主发酵第4d达到最小值105.38mg/L,而多酚的含量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陈酿阶段它们的含量都缓慢升高;多糖呈下降趋势但有小幅波动,薏仁素的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整个发酵阶段有机酸含量增加,而陈酿过程中有所减少。陈酿后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均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枇杷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的有机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对其发酵过程中pH值、可滴定酸、乳酸、乙酸、总酚和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发酵时间的枇杷酵素。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pH值呈现持续下降后趋于平缓趋势,可滴定酸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乳酸及乙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总酚含量同样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于发酵30 d达到最大值为(2.08±0.06)mg/mL;在发酵过程中,枇杷酵素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评价指标(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es,CEI)分析表明,发酵40 d时CEI值达到最大,且40 d以后CEI值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时间成本及CEI值,基本确定枇杷酵素的发酵终点为40 d。自然发酵可以有效地提高枇杷液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生产工艺,提高山西老陈醋品质,该研究对传统及机械化工艺酿造山西老陈醋过程中总黄酮及单宁含量变化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在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及熏醅阶段持续上升,在新醋中略有所降低;与传统工艺相比,机械化工艺可在熏醅阶段增加总黄酮含量。单宁含量在酒精发酵阶段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醋酸发酵阶段持续上升,但在熏醅阶段显著下降,新醋中进一步降低;与传统工艺相比,机械化工艺醋酸发酵过程中单宁含量上升速度较慢,成醅中单宁含量明显低于传统工艺成醅,且经过熏醅阶段单宁含量进一步下降。对比两种工艺可发现,采用机械化工艺高温高压熏蒸方式更利于提高总黄酮含量、降低单宁含量,进而提高山西老陈醋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东北地区自然发酵酸菜不同发酵时间的化学成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本文以纯培养法追踪微生物数量变化,同时监测发酵体系中化学成分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发酵时间的延长,pH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下降,总酸含量上升,还原糖、亚硝酸盐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小。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和乳酸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大肠菌群数最后为零。酵母菌数量先增加后降低,最后略上升。相关性分析表明,乳酸菌数与pH、大肠菌群数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酵母菌数与亚硝酸盐、还原糖及氨基酸态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大肠菌群数与pH、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及氨基酸态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细菌菌落总数与氨基酸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酸菜发酵体系中多种化学成分与微生物数量相关性显著,为提高酸菜发酵环境中微生物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协调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韩国泡菜制作过程中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奕  李洪军  付杨  贺稚非 《食品科学》2014,35(15):166-171
为研究韩国泡菜制作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测定其在腌制、发酵过程中一系列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腌制过程中,水分含量由96.23%降低为91.34%;pH值略微下降至6.46,而总酸含量上升至2.91 g/kg;硬度降低了19.26%,降低至188 6 N;菌落总数、乳酸菌总数、酵母菌数量及大肠菌群略微上升。在发酵期间,水分含量持续降低,降至82.54%;pH值下降至3.87,而总酸含量上升至7.02 g/kg;硬度降低了68.08%至565 N;L*(亮度)值与a*(红度)值显著增加,而b*(黄度)值显著降低;菌落总数下降至3.3×102 CFU/g;乳酸菌总数达到1.3×107 CFU/g;酵母菌数量先上升后下降,最终降低为9.1×102 CFU/g;大肠菌群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93 MPN/g,随后迅速下降,低于3 MP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