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制备了R2O-RO-Si O2-Al2O3-P2O5系非晶结构分相乳浊釉。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白度测试仪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非晶结构分相釉的显微结构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分相结构尺寸接近可见光波长、分相结构分布均匀的分相釉对光的反射作用较强,可以获得较好的乳浊效果。研究了不同烧成制度对分相显微结构的影响,发现烧成温度为1200℃、保温时间为10 min、缓慢冷却时,分相结构具有较规整、分布均匀、尺寸较小的特征,白度较高达到了93.0。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不同SiO2/Al2O3摩尔比对碱-硼-硅(ABS)系统无毒低温熔剂耐蚀性、光泽度、热膨胀系数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SEM、FT-IR分析技术,对熔剂进行表征,从结构方面阐释了其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当n(SiO2)/n(Al2O3)取值范围为8~8.5时,熔剂的耐蚀性强、光泽度好、热膨胀系数低,原因是在此取值范围内熔剂结构中[BO3]伸缩振动峰和弯曲振动峰比较窄,即此时熔剂中的[BO3]数量较少,试样的显微结构更致密所致.  相似文献   

3.
以R2O-ZnO-B2O3-SiO2(ZBS)体系为日用玻璃贴花装饰用无铅熔剂的基础配方,通过调整Na2O的含量,探讨Na2O含量对熔剂性能的影响。采用热膨胀仪、光泽度仪、SEM及FT-IR对样品的热膨胀系数、光泽度及显微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熔剂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样品的热膨胀系数α随Na2O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光泽度、耐碱性随Na2O的增加而增大;耐酸性、彩烤温度随Na2O的增加而降低。当w(Na2O)=9.07%时,ZBS系统熔剂的α与玻璃基板的匹配性最好,光泽度能达到82,耐酸性最好,耐碱性甚至可以达到商业标准的4~5级。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黄长石、石英、方解石、铜矿石等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制备月白釉。通过测试釉面的L*、a*、b*值、光泽度、反射率等性能,探究配方组成及球磨时间对月白釉釉面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配方组成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黄长石50%、石英20%、方解石14%、铜矿石10%时,在还原气氛下,烧成温度为1 310℃,保温时间30 min的条件下,球磨时间控制在10 min,可以得到釉面效果较佳的月白釉。从化学组成上分析,黄长石含量增加提高了釉面的光泽度;铜矿石加入量不断增加,使得样品釉色从淡青黄色过渡到青绿色;适量引入滑石,釉面分相均匀;随着氧化锌含量的增加,最强反射波段由蓝绿色调逐渐过渡到黄绿色调。从样品釉面显微结构分析,月白釉釉面分相明显,其蓝绿色釉面主要是以铁的氧化物为主的化学着色和分相液滴的结构色共同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5.
饶莲 《化学与粘合》2022,44(3):217-220
针对传统树脂涂料耐介质性能差,光泽度不高的问题,以水可分散型含羟基丙烯酸树脂为基体,制备一种新型的涂料,并对涂料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玻璃转化温度不低于30℃时,水可分散型含羟基丙烯酸涂料漆膜光泽度和光饱和度较高,耐水时间为48h,耐酸碱时间为24h,耐盐水时间为72h,耐盐雾时间为60h,内部结构致密,表面平整光滑,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能,可有效用于钢结构防腐。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熔炼工艺中熔剂及热处理参数对AZ31镁合金牺牲阳极耐腐蚀性的影响。在不同熔剂成分及配比下分析对镁合金析氢速率的影响,将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对镁合金腐蚀速率的影响,确定了AZ31镁合金牺牲阳极最佳熔炼工艺。结果表明:当等比例混合MgCl2与KCl作为熔剂,热处理工艺参数为升温时间1.5 h,恒温温度850℃,恒温时间1 h,回火温度200℃,回火时间3 h时,熔炼后的AZ31镁合金阳极材料腐蚀速率最低。该结果为开发耐蚀性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水性涂料光泽度不高和耐盐雾性能差的问题,以水性丙烯酸树脂、氧化铁黑等为原材料,制备一种高耐盐雾和高光泽的水性汽车漆。结果表明,当涂膜中含有0.4%催干剂,施工黏度在30s左右,色浆细度小于10μm,烘烤干燥工艺在80℃/20min时,得到的漆膜耐盐雾时间可超过500h,光泽度超过80,且硬度可达HB。  相似文献   

8.
宁海霞  杨峰  刘成  吴浪 《硅酸盐通报》2015,34(11):3327-3332
热处理是使玻璃陶瓷获得预定结晶相的关键工序.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热处理制度(核化温度、晶化温度、保温时间)对钡硼硅酸盐玻璃陶瓷晶相结构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法(核化、晶化同时进行)和二步法(核化、晶化分开进行)热处理时,样品的主晶相均为CaZrTi2O7-2M,还含有少量ZrO2相.对于两步法,在720℃核化2h、850℃晶化3h的条件下,钙钛锆石的晶相含量较高,晶粒为长条状,长约20~30 μm.当晶化温度较高(900~950℃)或晶化时间较长(2~3 h)时,都会出现CaTiSiO5晶相.各参数对玻璃陶瓷中晶相含量的影响顺序为:晶化温度>核化温度>晶化时间>核化时间.一步法热处理温度变化对样品的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圆形、三角形、扁平形截面的83.3 dtex/36 f大有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全拉伸丝(FDY)为原料,在捻线机上采用直接加捻和合股后反向复捻的方法分别制得单股加捻丝和双股复捻丝;对不同截面形态的PET FDY分别进行不同温度、时间的干热处理,以及沸水中不同时间的湿热处理;研究加捻、干湿热处理条件对PET FDY光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捻捻度增大,不同截面形态单股加捻丝的光泽度均呈下降趋势,在较低捻度下加捻对三角形、扁平形截面PET FDY光泽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双股复捻丝的光泽度主要取决于单股加捻丝初捻捻度,初捻及复捻方向对丝线光泽度无影响;在80~120℃、1~3 h干热处理条件下,随干热处理温度及时间的增加,PET FDY的光泽度均逐渐下降,干热处理温度的影响比干热处理时间更显著;在100℃沸水中湿热处理1~3 h,圆形截面PET FDY的光泽度稳定在9.7~9.8,而三角形及扁平形截面PET FDY的光泽度均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B2O3 、CaO、ZnO、KNaO、CaF2为熔剂制备在1120℃左右烧成的无铅透明釉.探究了釉组成中CaO、CaF2、B2O3、Al2O3含量对釉面光泽度、透明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釉中CaO、A12O3含量可以抑制分相,提高釉的透明度,但会产生气泡降低釉的光泽度,用适量CaF2取代CaO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制备的透明釉釉面光泽度达102.9,釉面显微硬度、热稳定性能够达到日用陶瓷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作者根据电子显微镜照片中所呈现出的形貌学规律,叙述了锂云母型微晶玻璃在晶化过程中的显微结构的变化。对基玻璃和经历过相等热处理时间、不同热处理温度的各试样的研究表明,在晶化过程之前已经出现分相;在比较低的温度阶段,镁锂云母首先沉积出来;当热处理温度提高到800℃时,β锂辉石迅速形成;其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它逐渐不一致熔地转化成锂云母固溶体。 本文考察了晶化过程中,在相界间发生的反应,并通过一系列电子显微镜照片对此反应作了解释。由锂云母、β锂辉五和母体玻璃所形成的显微结构,将决定此材料的可切削性和其他性质。  相似文献   

12.
R2O-RO-B2O3-SiO2-Al2O3-P2O5-CaF2系分相-析晶乳浊釉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伟辉  廖奇丽 《硅酸盐学报》2006,34(11):1356-1361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釉料组成和烧成工艺,制备了R2O-RO-B2O3-SiO2-Al2O3-P2O5-CaF2多元系光亮无锆的分相-析晶乳浊釉.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釉的显微结构及分相与析晶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析晶与分相结构并存,分相促进析晶;尺寸接近可见光波长的孤立液滴和所析出的钙钠长石晶体是釉面产生乳浊的根本原因.研究了不同烧成制度对分相-析晶乳浊釉显微结构的影响,发现缓冷釉样的分相液滴尺寸明显大于急冷釉样,急冷釉样中的第二相形貌表里存在明显差异,内部呈球形液滴状,表面则为蠕虫状.  相似文献   

13.
江伟辉  廖奇丽 《硅酸盐学报》2006,34(11):1356-1361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釉料组成和烧成工艺,制备了R2O-RO-B2O3-SiO2-Al2O3-P2O5-CaF2多元系光亮无锆的分相-析晶乳浊釉。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釉的显微结构及分相与析晶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析晶与分相结构并存,分相促进析晶;尺寸接近可见光波长的孤立液滴和所析出的钙钠长石晶体是釉面产生乳浊的根本原因。研究了不同烧成制度对分相-析晶乳浊釉显微结构的影响,发现缓冷釉样的分相液滴尺寸明显大于急冷釉样,急冷釉样中的第二相形貌表里存在明显差异,内部呈球形液滴状,表面则为蠕虫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釉料组成和烧成工艺,制备了R_2O–RO–B_2O_3–SiO_2–Al_2O_3–P_2O_5–CaF_2多元系光亮无锆的分相–析晶乳浊釉。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釉的显微结构及分相与析晶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析晶与分相结构并存,分相促进析晶;尺寸接近可见光波长的孤立液滴和所析出的钙钠长石晶体是釉面产生乳浊的根本原因。研究了不同烧成制度对分相–析晶乳浊釉显微结构的影响,发现缓冷釉样的分相液滴尺寸明显大于急冷釉样,急冷釉样中的第二相形貌表里存在明显差异,内部呈球形液滴状,表面则为蠕虫状。  相似文献   

15.
以页岩飞灰为主要原料,加入辅助原料CaO制备微晶玻璃,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碱度和热处理时间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微晶玻璃是以钙长石为主晶相的多晶相物质;碱度的增加有利于玻璃中的无定形相含量提高,不利于晶相的形成:当碱度为0.33时,在810℃核化1.0h,956℃晶化3h的条件下,微晶玻璃晶体呈球状且颗粒均匀.  相似文献   

16.
玻璃的分相对晶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况学成  付江盛 《陶瓷学报》2000,21(2):100-103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差热分析仪等技术研究和对比了具有相同化学成分不同热历史的两玻璃粉末的显微结构和差热曲线。结果发现已分相玻璃的析晶放热峰面积明显大于未分相玻璃,表明分相促进了玻璃的核化。另外,两玻璃热处理后的TEM显微结构证明上述结论,同时发现分相抵制了晶体的进一步长大。  相似文献   

17.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色度仪等测试手段研究TiO_2对(K,Na)_2O–CaO–Al_2O_3–SiO_2–B_2O_3系1 200℃低温快烧分相乳浊釉的釉面光学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O_2引入量的增加,釉面白度及光泽度获得显著提高,白度由44.1%增至82.1%,光泽度由34%增至79%,白度越高,釉乳浊性能越好。但当TiO_2引入为6%(质量分数)时,釉面向黄色调偏移。Ti在分相釉玻璃体中主要以Ti4+存在;TiO_2有利于釉玻璃网络结构的转变,提高釉的分相倾向,使分相液滴尺寸及组成产生显著变化,强化了釉层对入射光的散射能力,致使釉面乳浊性能明显提高。烧成过程中釉乳浊性能的形成主要源于烧成过程中釉玻璃体的冷却阶段,尤其是低温阶段(T≤900℃)分相液滴尺寸及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白云鄂博二次选后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微晶玻璃材料。通过DTA、XRD、SEM测试手段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显微结构是影响微晶玻璃耐酸碱性能的主要因素。在860℃进行热处理时,普通辉石相细小晶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玻璃中,耐酸碱性能最优,其中耐酸性99.8%,耐碱性99.7%,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微晶玻璃材料的耐酸碱性能均有一定提高,并且耐酸性高于耐碱性;均高于铸石制品,是良好的工业耐腐蚀材料。  相似文献   

19.
低温生料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O-MgO-B2O3为主要熔剂,同时加入Li2O作为辅助熔剂,从基础釉式着手,并利用正交实验法配制出低温度(1100℃)下的无铅无熔块的生料釉。该釉烧制出的产品具有光泽度好、耐酸碱性强、硬度高和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以长石、石英、粘土、烧滑石、轻质碳酸钙、氧化锌、合成磷酸钙、萤石、硅酸锆等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制备一种在1270℃的温度下烧成的分相乳浊釉。探讨了组成对乳浊釉釉面质量的影响。采用XRD、TEM、显微硬度计以及色度计等测试手段对试样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当烧成为1270℃时,其釉面白度、光泽度分别为83.6、103。通过对釉层的物相、显微结构分析可知,所制备的乳浊釉中形成了大量的、液滴大小在0.1~0.2μm、分布均匀的分相结构;同时存在硅酸锆晶体。乳浊釉的显微硬度为848.9 kg/m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