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人类物种的辐射生物效应可分为3类:早期死亡率、繁殖率降低和可记录DNA损伤.论文介绍了非人类物种辐射损伤的相似性、所受剂量的估算以及辐射生物效应,重点分析了电离辐射对陆生植物、陆生动物以及水生生物的辐射生物效应.为达到保护非人类物种的要求,建议在广泛调研国外非人类物种影响评价和管理的基础上,制定我国电离辐射非人类物种影响评价管理模式,研究我国现有辐射安全标准系统,探讨在那些标准中有必要增加电离辐射非人类物种防护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电离辐射对非人类物种的影响受到人们日益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研究辐射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美国能源部(DOE)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着手研究环境辐射防护的要求和导则。最后提出了分级评价方法。1991年美国国家辐射防护和测量委员会(NCRP)发表了第109号报告《电离辐射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报告较系统地总结了电离辐射对水生生物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正在核设施的辐射防护上,起初认为只要保护了人类,也就保护了其他物种。197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明确提出非人类物种的保护问题,1990年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出的在保护人类的同时还需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其他生物的辐射防护观点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因此,从保护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角度,需要评价核设施对于生物的辐射影响。国外在该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  相似文献   

4.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CRP)在 2 0 0 0年 5月维也纳会议上 ,决定成立一个任务组 ,研究非人类物种放射防护问题 ,任务组直接向主委员会负责。任务组的任务是基于科学的伦理哲学的原则发展环境保护的防护政策和建议框架。主委员会在 2 0 0 2年 1 0月批准了题为“评价非人类物种电离辐射影响的框架”的出版物。随后以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 91号出版物正式出版。委员会不打算制定审管标准 ,而是推荐一个帮助审管者和运行者表明符合现行的和将来的环境法律的实用的框架。在 2 0 0 3年 1 0月 6日~ 1 0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电离辐射效应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5.
王川  孔衍  王月兴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2,32(9):1085-1088,1091
介绍了非人类物种放射评价方法中选择参考动物和植物的目的和准则,重点对国外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率和辐射效应评估的两种主要方法即美国能源部(DOE)的GRADED方法和欧共体(EU)的FASSET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在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评估方面应该开展的工作和所要解决的难点,为我国下一阶段的非人类物种放射评估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ICRP还没有发表过关于如何评价和管理非人类物种辐射效应的建议.现已经决定建立评价非人类物种辐射效应的体系,以填补辐射防护概念上的空白.拟建立的体系不是为了制定审管标准,而是为了提供指导,从而有助于审管部门和运营部门证实自己遵守了现行的法律.ICRP将建立一套参考动植物及相关数据库,以便作为从根本上更多地认识和解释照射和剂量的关系、剂量和某些类型的效应关系的基础.这个概念类似于人类辐射防护所用的参考人概念,目的是作为计算和决策的依据.委员会已经设立了一个新的任务组,继续工作,以确定感兴趣的效应终点、ICRP要用的参考生物类型,以及一套用以评价和管理非人类物种辐射照射的参考剂量模型.  相似文献   

7.
辐射防护的生物学基础--辐射生物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周永增 《辐射防护》2003,23(2):90-101
人类必须研究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以保护其自身及其它物种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同时在应用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辐射生物效应,作为辐射防护的生物学基础,一直受到国内外辐射防护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就辐射防护密切相关的辐射随机效应,辐射致癌概率,小剂量照射效应及组织权重因子等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ICRP还没有发表过关于如何评价和管理非人类物种辐射效应的建议。现已经决定建立评价非人类物种辐射效应的体系,以填补辐射防护概念上的空白。拟建立的体系不是为了制定审管标准,而是为了提供指导,从而有助于审管部门和运营部门证实自己遵守了现行的法律。ICRP将建立一套参考动植物及相关数据库,以便作为从根本上更多地认识和解释照射和剂量的关系、剂量和某些类型的效应关系的基础。这个概念类似于人类辐射防护所用的参考人概念,目的是作为计算和决策的依据。委员会已经设立了一个新的任务组,继续工作,以确定感兴趣的效应终点、ICRP要用的参考生物类型,以及一套用以评价和管理非人类物种辐射照射的参考剂量模型。  相似文献   

9.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正在对建议书进行修订.到目前为止,如何对非人类物种进行辐射效应的评价或管理,委员会还没有出版任何建议书.2000年,ICRP专门成立了一个任务组考虑这个问题,并于最近接受了工作组的报告.这份报告介绍了ICRP在这一重要的和正在开发的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是基于已建立的用于人类保护的方法以及对于ICRP放射防护领域的特殊实践.ICRP将开发一个小型的参考动物和参考植物系列,加上与之相关的数据资料,对于一些已经确定类型的少量的动物和植物,可以用作更深入的理解和解释对照射与剂量、剂量与某种特定效应之间关系的基础.这一概念类似于人类放射防护中的参考个体(参考人)的应用,是剂量计算和确定的基础.委员会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任务组,继续这方面的工作,以确定感兴趣的效应终点和ICRP要使用的参考生物的类型,并确定一套用于评价和管理对非人类物种辐射照射的参考剂量模型.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ICRP还没有发表过关于如何评价和管理非人类物种辐射效应的建议。现已经决定建立评价非人类物种辐射效应的体系,以填补辐射防护概念上的空白。拟建立的体系不是为了制定审管标准,而是为了提供指导,从而有助于审管部门和运营部门证实自己遵守了现行的法律。ICRP将建立一套参考动植物及相关数据库,以便作为从根本上更多地认识和解释照射和剂量的关系、剂量和某些类型的效应关系的基础。这个概念类似于人类辐射防护所用的参考人概念,目的是作为计算和决策的依据。委员会已经设立了一个新的任务组,继续工作,以确定感兴趣的效应终点、ICRP要用的参考生物类型,以及一套用以评价和管理非人类物种辐射照射的参考剂量模型。  相似文献   

11.
《辐射防护》2022,42(2):160-160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121任务组(TG 121)是ICRP 2021年主委员会会议设立的一个任务组,任务是准备《电离辐射照射对后代的影响》的报告,报告目的是:(1)重新审议关于人类和非人类物种个体后代受到电离辐射照射后辐射诱发效应的相关科学文献。审议将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由于双亲受到照射后产生的孕前效应:遗传效应和隔代效应(涉及遗传和表观遗传机理及对疾病的影响)、及对生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正在对建议书进行修订.到目前为止,如何对非人类物种进行辐射效应的评价或管理,委员会还没有出版任何建议书.2000年,ICRP专门成立了一个任务组考虑这个问题,并于最近接受了工作组的报告.这份报告介绍了ICRP在这一重要的和正在开发的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是基于已建立的用于人类保护的方法以及对于ICRP放射防护领域的特殊实践.ICRP将开发一个小型的参考动物和参考植物系列,加上与之相关的数据资料,对于一些已经确定类型的少量的动物和植物,可以用作更深入的理解和解释对照射与剂量、剂量与某种特定效应之间关系的基础.这一概念类似于人类放射防护中的参考个体(参考人)的应用,是剂量计算和确定的基础.委员会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任务组,继续这方面的工作,以确定感兴趣的效应终点和ICRP要使用的参考生物的类型,并确定一套用于评价和管理对非人类物种辐射照射的参考剂量模型.  相似文献   

13.
ICRP决定基于参考动物和植物的概念发展一个非人类物种辐射效应评价的框架。建议的体系不打算建立监管标准。委员会宁愿推荐一种能够帮助监管者和运行者建立表明符合现在和将来环境法规的实用工具。在2 0 0 3年1 0月6日~1 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电离辐射效应环境保护国际会议中,参加会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均支持ICRP的方法(包括参考动物和植物的发展)。会议也对在这一工作中各国国际组织的作用提出了建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研究和提供有关非人类物种电离辐射源和效应的新进展。▲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  相似文献   

14.
具有现行辐射防护标准含义的辐射水平对植物和动物的电离辐射效应(IAEA第332号报告)1引言1.1背景辐射防护标准为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得到迅速发展。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977年建议书包含了如下内容:“虽然辐射防护的主要目的是为那些使人类...  相似文献   

15.
国际主要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评估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步骤分析和比较了国际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和辐射效应评估的两种主要方法,即美国能源部的GRADED方法和欧共体FASSET项目中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在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评估方面应该开展的工作和所要解决的难点。得到的结论为:我国应在GRADED方法和FASSET方法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实用方法。在进行以生态系统为保护目的大范围的评价和保护时,只要针对我国自己的特点补充有关的生物浓度指南数据集,就可以使用GRADED方法进行整体放射生态评价;在针对物种个体或具体种群进行评价和保护中应该完善自己的数据,采用FASSET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海辐射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沿海核电建设为背景,描述了海洋环境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变化趋势和潜在的污染,从放射性污染现状以及中国海洋生物的特点出发,指出海洋生物的非人类物种防护应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上进行考虑。此外,提出了海洋非人类物种辐射防护的思路,也对我国海洋辐射防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潘自强 《辐射防护》2003,23(6):388-389
电离辐射效应环境保护国际会议于 2 0 0 3年 1 0月6日至 1 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次会议是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联合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UNSCEAR)、欧洲委员会 (EC)和国际生态联合会(IUR)召开的。瑞典环境保护部部长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参加会议的人数约 1 0 0人 ,参加的国家有 45个。这次会议是国际辐射防护界的一次重要会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主委员会一半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结果表明 :对电离辐射环境保护 ,国际辐射防护界基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在放射防护的基本概念上填补了一个空隙。这里所说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8.
ICRP 26号出版物发表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的新建议书第一次把辐射防护的标准建立在定量估计电离辐射危险度的基础上,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危险度的定量估计又是以剂量一效应关系为基础的,因此,如何认识剂量和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如何从放射生物学的实验数据得到对电离辐射危险度的定量估计,就成为制定辐射防护标准的依据。在这个新建议书中,委员会第一次明确地把效应分成两类: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前者指发生率与剂量的大小有关的效应,而后者指严重程度随剂量变化的效应。从辐射防护角  相似文献   

19.
商照荣 《核安全》2006,(4):9-15
为了真正落实法规中强调的保护环境的要求,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应该从单纯对人类的防护,拓展到对整个环境的电离辐射防护.其中,建立对非人类物种的危害评价体系是主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本项工作开展的难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在建立生物剂量模型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内陆核电建设对非人类物种电离辐射的影响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对生物的辐射影响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参考生物作为评估的基础,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选择和确定方法。本文根据国内外对于参考生物的研究结果及选取准则,提出了参考生物的选择指标及方法,并应用于彭泽核电厂,初步确定了彭泽核电厂非人类物种电离辐射影响评估的一些主要参考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