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静 《烹调知识》2013,(11):69-69
前几天我回老家,还没到家就遇上了前几次回家都没见到的朋友。朋友非拉我去吃饭,当时餐馆门口排着长队,我们边排队边聊天,我也没注意招牌。等轮到我们时,我一怔,这哪里是吃饭的地方,明明就是“国医堂”。我不解地问朋友:“不是来吃饭吗?怎么……”朋友笑笑说:“是来吃饭,不过要先把脉,好确定你适合吃什么。”  相似文献   

2.
谈起玉米,人们都很熟悉,世界各地均有出产.其食用方法也各有千秋,有的还很有趣味.就说非洲的喀麦隆吧,他们食用玉米的方法就和我们大不相同.在喀麦隆有一种“西红柿玉米羹”,提起它,还有一段故事哩!传说,从前有个酋长,娶了五十个妻子,每天轮流在各个妻子的住房里吃饭.按当地的风俗,酋长的妻子同普通村妇一样,天天下地干活,回家自己做饭.这酋长的前四十九个妻子做的玉米饭虽说花色繁多,  相似文献   

3.
边吃边说有益健康我 国儒家传统和饮食习惯中有“食不言”的规矩,认为吃饭时说笑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但现在国内外营养专家却提出一个新观点,边吃边聊胜过“食不言”。吃一顿午餐用30分钟左右为宜,在此时间里边吃边聊,不仅可以使进餐者互相交流感情,解除烦恼,还能使肠胃正常消化食物。原因在于:愉快的心情不仅能增进食欲,还可兴奋中枢神经,从而促进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肠胃处于最佳消化状态。  相似文献   

4.
红裳 《饮食科学》2009,(2):53-53
当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妹妹要来我这儿住时,我立刻表达了我的不满:“什么?不行!” 自从我在这个城市买了房子后,家乡的亲戚朋友们到这里出差旅游,都要在我家安营扎寨。不是我小气,实在是三十多平方米的小公寓,住我自己有余,再添两个人就挤得慌了,我工作又比较忙,还要抽出时间招待他们,真有点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5.
打工者的鱼     
到广东打工的第一天,中午统一在公司就餐,每人一盘菜,在厚厚的一碟青菜上有几块油糊糊的鱼。我看不出是什么鱼,小心翼翼地放到嘴里尝了一口,这一尝大为惊奇,其味鲜美可口,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来,边吃边问做饭的阿姨:“这叫什么鱼,这么好吃!”阿姨笑道:“这叫塘虱鱼。”来自鱼米之乡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鱼,看来这是广东的特产了。  相似文献   

6.
(D)现在说已迟有个好奇的小孩,不到10岁却知道很多,爱说也爱问,连吃饭时也不住四。他父亲很不喜欢儿子吃饭时老说话,一再教训他:“吃饭时不能讲话,有话饭后再说。”一天,父子俩同去食堂吃饭。父亲边看报边喝汤,没注意盘里。突然,儿子对父亲叫道:“爸爸,爸爸……”“别说话!”父亲对儿子说,“你忘了我咋教你的,还要给你讲多少次。”“可是,爸爸,有点儿事得马上告诉你。”“饭后再说,现在吃饭。”儿子不作声了,仍然望着父亲的汤盘。喝完汤,父亲点上烟,对儿子说:“喂,现在说吧,你想告诉我什么。我听着。”“现在已不…  相似文献   

7.
江北雪 《烹调知识》2003,(12):44-44
爱吃萝卜的不吃梨,杨兄边唠叨着这句谚语边推开了同厢旅客让过来的鸭梨。他从提包里摸出两个水萝卜,递我一个,又说:“坐火车最容易上火了,完全破坏了日常生活规律。多吃水果我倒不是嫌贵,水果维生素含量太高,容易让肠子打滑……”  相似文献   

8.
大米     
“吃饭了。”在开饭的前几分钟,妻子就已经召唤我们父子。她说我们吃饭喜欢“挨”,不提前通知她要“卯等”。饭是一日三餐要吃的。坐到桌前,我们的眼睛首先逛的是桌上的菜,而不是碗里的米。时间一长,我就感觉奇怪了,为什么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吃着碗里的大米饭,倒是忽略了它,只对菜感兴趣?难道我们是“忘恩负义”的人?妻子也是这样,她每次总是问儿子:“菜合不合口味?”从不问米饭。细想想,这对大米太不公平了。大米是我们的主食,而我们竟将它遗忘。我不是吃大米饭长大的,我出生在鄂西山区,那里以盛产苞谷和洋芋为主,水田到我们生产队也是…  相似文献   

9.
松鼠鳜鱼     
《中外食品工业》2008,(2):52-53
编辑大人: 同事大梅和我是公司里出了名的“贝太帮”,大梅的孩子已经三岁了.自从嫁作他人妇.她也有了三四年的“饭龄”。说起做饭.我算是公司里晚辈中的晚辈。从我做饭的第一天开始贵刊就成了我的“葵花宝典”.“尝试新菜”更成了我和大梅每周的固定节目.礼拜一把自己做的新菜、好菜拍成照片向对方展示.让我俩乐趣无穷。  相似文献   

10.
周祥 《西部皮革》2006,28(7):52-56
春秋战国时,陈轸向秦惠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从前楚国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去勾引那位年纪较大的,结果被骂了一顿。又去勾引那个年纪较小的,她也反过来勾引他。过了不久,丈夫死了,有人问曾经挑逗过他妻子的那个人:“要是让你挑选其中一个的话,你要娶哪一位呢?”那人说:“要年纪大的。”问话的人有些不解:“大老婆不是骂过你,小老婆不是勾引过你吗?为何要娶骂你的呢?”那人回答说:“如果做为一个外人,我当然希望她来勾引我:但要做我的妻子,我就希望她能拒绝并责骂其挑逗她的人。”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社会学研究表明:家庭和谐幸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折合成美元可能是每年大约3万——4万元的样子,也就是说如果夫妻关系和睦,那么家庭经费就有可能节省下3、4万美元。又有调查显示,如果家庭中,老公会做饭,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那么妻子对家庭满意的程度就会提升三分之一。这样算来,有个会做饭的好老公也是女人省钱的秘诀呢!除了省钱,嫁个“烹男”还有什么好处呢?看看下面的话题吧……  相似文献   

12.
自己开火     
我家和我娘家,一个六楼一个二楼。别人都说:“你真幸福,不用自己做饭了,每天在二楼吃了上六楼休息,真幸福!”爸妈也表态欢迎我们回家吃饭,甚至不赞同我们自己开火。如果一个家没有烟火,没有饭香,那还是家吗?没有了烟囱(“家”宝盖头上的一点),“家”则不再是家。别人所谓的“幸福”并不是我期待的,我和爱人决定自己开火。并且,像我这样一个对饮食、烹饪有着浓厚兴趣的女子来说,不做饭乃是剥夺了一种人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去中文学校接小儿子放学。老师随口问:“晚饭妈妈给你做什么好吃的?”小儿子一愣,半天才想明白:“我妈妈不做饭,只有我们出去露营的时候她才做饭。”  相似文献   

14.
女人如蝉     
我虽然一日三餐,但我拒绝进厨房。做饭炒菜,让我腻烦。所以结婚时,我就声明:“对于厨房的事,我是绝对的不会,也不想做。” 妻子看了看我,笑道:“那当然,你放心吧。厨房有我,你就只等饭来张口吧”。 成家后,垒起三星灶,自己开伙。妻子到也爽快,从不违约,从来没叫我进过厨房。  相似文献   

15.
说起来很有意思,自小到大我家掌勺做饭的不是身为家庭主妇的母亲,而是高大清瘦的父亲。父亲似乎对烹任总是乐此不疲,他那满满一书架菜谱,就成了一家人饱享口福、其乐融融的源泉。在异地读大学期间,每年只有寒暑假才可以回家,每年也只有在那两个月里,我才能吃上父亲做的拿手好菜.在门岁之前,我从没离开过家,从没住过集体宿舍,更没在食堂打过饭、吃过饭。记得第一次到学生食堂吃饭,我面对着那一大把五颜六色的饭菜票,都搞不清到底该用哪张,更不知道菜还可以打“半份”,结果只吃二两米饭的我,足足打了两大盆麻婆豆腐、辣得我直…  相似文献   

16.
林海青 《美食》2012,(3):66-66
正月里到朋友家吃了顿晚饭。厨夫是个热情好客有情趣的男子。精于厨房各项事务,无比热爱做饭。并且与大明星黄磊有同样的豪言壮语:在厨房做饭是我的乐趣,谁跟我抢我还不答应呢!  相似文献   

17.
《中外食品工业》2004,(2):22-25
二月属于爱情的月份,给爱人最好的礼物也许是亲自下厨做一次饭给她,他吧?可是工作了一天,身心都疲倦,哪儿还有心思几个盘子几个碗地去动手烹调呢?三毛曾和荷西一起装扮自己的家,为了节省时间,所以自己发明了“菜饭”一锅端出来给她深爱的荷西吃。在《白手成家》里她写道:“我以前很笨,做饭做  相似文献   

18.
商振 《现代家电》2004,(10):40-40
前些天,我在一家酒楼吃饭。隔壁桌坐了一对情侣,两个人蛮亲热的样子。服务生拿过菜单来点菜.男的就问女的:“想喝点什么?可乐还是红酒?”可乐吧,我喜欢喝。””服务员.拿瓶红酒。”然后男的就让服务员给开瓶红酒。女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了。我开玩笑的同朋友讲:“看那一对没有,一会儿准吵架。”不幸言中.两个人没多久就真的吵了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张红舸 《饮食科学》2013,(12):24-24
不冬有个好爸爸,就像《好爸爸坏爸爸》里唱的那样:“我有一个好爸爸,做起饭来锵铛铛,洗起衣服嚓嚓嚓,高起兴来哈哈哈,打起屁股啪啪啪,真是稀里哗啦……”当然,现实和歌声还是有出入的,不冬的爸爸不做饭,不洗衣,但绝对没打过不冬,  相似文献   

20.
连我家小孙女都知道,有电话来:“爷爷去哪了?”她一律答:“饭店吃饭。”如再追问:“饭店没见他呀?”她就再答:“那么就在去饭店的路上。”这不,人在路上走,电话从天降:“老师快来吃饭!”没看显示,问一声:“哪位?”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掌柜小王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