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质快速热解与生物油精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生物质快速热解与生物油精制工艺。阐述了快速热解的机理、工艺以及影响因素;介绍了生物油的组分与特性;概括了目前生物油精制的3种工艺:催化加氢、催化裂化以及乳化技术,评价了这3种工艺的机理、效果以及优缺点,并从3个方面预测了该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段青兵  陈萍  周旭东 《化工进展》2003,22(4):427-429
研究了一种液氨中油和有机物的快速测定方法,采用不分光红外光谱法直接测定样品中的碳氢键含量,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与质量法基本一致,实验表明新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均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骨油的精制     
<正> 在蒸馏分油罐中,溶剂被蒸发掉后,回收再用。分油罐中剩下的液体就是骨油粗制品。这种骨油粗制品中含有一些乳化物,这些乳化物是以下物质组成的:骨油、水分、蛋白质类物质、磷酸钙和碳酸钙等钙盐,以及其它物质。为了清除这些杂质,在木制的贮槽中用硫酸处理骨油。但预先要把硫酸稀释到15~20%。硫酸对油的处理是为了达到下列的目的: 破乳。硫酸破坏了需要清除掉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是唯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对环境友好的、清洁的可再生资源。通过高压液化或热裂解方法可将生物质制备成类似石油的黏稠状物质-生物油。生物油的高含氧量、低热值和化学不稳定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必须对生物油进行精制,以改善生物油的品质。从催化加氢、催化裂解、催化酯化、烯烃改性等方面阐述了生物油的精制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油是一种水和复杂含氧有机物的混合物,即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各种降解物所组成的一种混合物。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生物质油的优缺点,以及生物质原油的精制过程,探讨生物质油精制中ZSM-5催化剂的具体应用,分析ZSM-5催化剂的优缺点以及具体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针对润滑油精制工业装置技术改造的需求,选用低界面张力的润滑油-糠醛精制体系,在ф100mm的填料萃取塔中对孔板纹填料和共轭环填料的萃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共轭环填料用于低界面张力体系萃取过程时传质性能优于孔板波纹填料。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油具有含水量高、含氧量高、热值低、黏度大、热不稳定和化学不稳定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应用,通过精制可改善其品质,拓展其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生物质油的特性以及生物质油改性精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乳化、催化裂解、催化酯化以及加氢脱氧技术,并提出生物质油的应用领域及改性精制方向。  相似文献   

8.
就 S- 316 (氯化三氟乙烯 )和 CCl4(四氯化碳 )两种萃取剂在非分散红外测油法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通过对使用两种萃取剂 (S- 316和 CCl4)方法的线性、精密度、检出限及回收率的比较 ,结果表明 ,在测油仪标定满刻度 2~ 2 0 0 m g/L 范围内成线性 ,测量精度 1%左右 ,检出限为 0 .1m g/L,加标回收率达到 85 %以上。在严格控制萃取剂纯度和分析操作的条件下 ,使用两种萃取剂所得结果一致 ,完全满足现场测油的精度。但使用 CCl4的成本远低于 S- 316 ,在用非分散红外法测水中含油量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环境监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薛璋 《燃料与化工》2010,41(2):54-55
苯是生产苯乙烯、环己烷、苯酚、硝基苯、顺酐、氯苯以及直链烷基苯等重要石油化工产品的基础大宗原料。工业苯主要来自催化重整生成油、裂解加氢汽油以及焦化粗苯。焦化粗苯中苯含量为65%-80%,如果经过加氢精制,可得到高质量的纯苯,符合国家一级苯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合成氨生产中,原料气及精制气在压缩过程中,有少量的压缩机润滑油进入气体。这些油若不经脱除而进入后续的变换、甲烷化、合成等工序,就会附着在催化剂表面,轻则造成阻力增大,重则使催化剂中毒。因此,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脱除原料气中的油。我厂在常压脱硫改造中,设计了滤油炭除油系统,滤油炭除油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系统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生产的稳定运行。所以,必须对滤油炭的饱和状况及时进行分析。所以,必须对滤油炭和饱和状况及时进行分析,以便为生产控制提供依据。为此,我们经过实验,决定采用萃取法分析滤油炭中的油含量。  相似文献   

11.
通信光纤原料SiCl4提纯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氯化硅是生产石英通信光纤的主要原料,但粗四氯化硅中含有多种杂质,直接影响光纤的损耗特性。为保证光纤具有低损耗,必须对粗四氯化硅进行提纯,最大限度地脱除这些引起光纤吸收损耗的杂质。介绍了精馏法、吸附法、部分水解法及络合法等多种四氯化硅提纯方法,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四氯化碳的转化技术,即以四氯化碳为原料,制备一氯甲烷、四氯乙烯、三氯甲烷、二苯甲酮、DV甲酯、肉桂酸、HFC-236fa、HFC-245fa、HFC-365mfc和HFC-227ea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四氯化碳催化加氢脱氯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金属Pt催化剂在四氯化碳催化加氢反应中,载体和还原温度对反应性能影响较大,Pt/Al2O3显示出很高的对四氯化碳的转化率和对氯仿的选择性,同时表现出较高稳定性。而Pt/(Al2O3-TiO2)在对四氯化碳的转化率上略低于Pt/Al2O3,但显示出对四氯乙烯较高的选择性和催化剂稳定性。还原温度也是影响Pt催化剂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温还原可有效增大金属催化剂的晶粒,而大的晶粒缺电子程度要小于小晶粒,与*CCl3形成的键较弱有利于生成氯仿。同样,高温还原大的晶粒与表面碳和氯形成的键也弱于小晶粒,有利于抑制催化剂表面积炭和氯中毒,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而加入甲醇作为稀释剂时,改变了产物的分布,降低氯仿的选择性,提高四氯乙烯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以负载氯化亚铜为催化剂,研究了苯乙烯和四氯化碳加成反应的动力学,为工业反应过程的开发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本实验条件下,催化剂的粒径为10-8~10-7m,内扩散影响可以忽略.当搅拌速度大于210 r·min-1时,外扩散影响基本消除,反应进入动力学控制区.系统地测定了65~75℃下的反应动力学数据.依据自由基加成反应机理和单活性位吸附的假设,建立了动力学模型,-rA=K[CA] [CB]+k1[CB].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计算得到其控制步骤—解离吸附的反应活化能为1.11×103kJ·mol-1.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在实验范围内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使用高压搅拌釜,在123℃实验条件下,对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催化剂组成的反应体系进行动力学研究,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并建立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6.
高扬  项斌  何敏焕  史津晖  王敏 《浙江化工》2010,41(3):22-23,17
将氯化亚铜负载在纳米炭上作为催化剂,二乙胺为助催化剂,苯乙烯和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3,3,3-四氯丙烯苯中间体,其收率为96.0%。此负载型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易分离等优点。中间体于酸性体系中在115~125℃下水解12h,结晶过滤得到产物肉桂酸。  相似文献   

17.
四氯化碳转化为一氯甲烷的气相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以活性炭为载体,以过渡金属无机盐为复合催化剂,在气相条件下四氯化碳与甲醇反应制备一氯甲烷的研究结果。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停留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一氯甲烷收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0-300℃,四氯化碳和甲醇按理论比进料时,反应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四氯化碳作为反应原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氯化碳是蒙特利尔公约限制应用的消耗臭氧层物质之一,目前,它作为氟里昂的生产原料以及在清洗和化工过程助剂等方面的应用正逐渐被淘汰,根据蒙特利尔公司,四氯化碳作为化工原料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因此,开发它的原料用途和技术对于平衡过剩的四氯化碳产品,保护臭氧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四氯化碳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碳纳米管纯化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物理方法和气体氧化、液相腐蚀、甲烷化法、化学改性高温退火等化学方法的特点,并对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李红晋 《山西化工》2005,25(1):32-34
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结构特征和种类,并详尽论述了近年来碳纳米管的提纯方法和条件,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