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中职教育都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输送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社会各行业的快速进步,"互联网+"与各个领域之间的融合,也表现出了鲜活的生命力。"互联网+"与中职教学之间的融合也衍生出了诸多地可能。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践,就"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与优化问题进行思考。希望能为今后中职教学活动的升级以及"互联网+"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做出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高等院校中计算机类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实践课程为例,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探讨了实践类课程教学中"三段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覃少莹 《办公自动化》2022,(18):23-25+35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共同作用下,大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应用于专业教学中。以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为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及形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切实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成效,使学生获得更加前沿、实用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因此,本文以中职计算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研究对象,从内涵背景、可行性、具体要求、实践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借助“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促成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职教育培养兼具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传统中职教学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人才需求,为培养出信息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与创新性等复合型人才,中职教育不但需要传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获取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基于“互联网+”构建的智慧型课堂能够为学生创建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更为自主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勇于探究的精神、勤于实践的习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分析了传统中职数学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路径,希望对中职数学教学的深入改革与教学效果提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电脑》2019,(17):238-239
针对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特点,笔者在分析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互联网+"理念分析了当前教学模式的不足,并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思路与策略,提出采用微课教学方式、将QQ和微信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加自由作品成绩、加入教学考核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职院校课堂教学情况存在缺点,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提出基于“互联网+”的中职院校融合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职院校融合课堂教学现状,明确了中职院校融合课堂教学改革意义,在“互联网+”背景下,引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融合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几乎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方式方面,“互联网+”同样也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改革方向.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互联网+”背景下的网页制作课程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方面如何进行有效改革,做了详细探索.希望可以对培养“互联网+”时代,优秀的网页制作人才提供一些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8.
陈淑明 《软件》2020,(6):293-296
随着"MOOC+翻转课堂"模式的兴起,各中职学校都在抓住这一新型教学平台,深化翻转课堂的理念,创新传统的教学体系,将翻转课堂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实施"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此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持续推进,多元化教学模式得到更广泛的推广,我们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继续完善落实"MOOC+翻转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点位置,强化实践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中职教学水平,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高质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的到来给中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中职教育的政策支持。其中,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中职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但新发展机遇的到来往往伴随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对于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而言,应该怎样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抓住机遇,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大众关注。本文即通过对目前中职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浅析,进一步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学梅 《福建电脑》2022,38(1):116-119
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深度,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阐述了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改革的研究思路,将"思政育人"理念融入课程的架构体系中,提出了"线上资源学习、线下课堂实践"的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研究表明,采用以上的教学实践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深度,提升了学习维度,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为深度学习专业课程打下了良好的技能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微机原理"技术实践教学目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以榆林学院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将"互联网+"教学理念融入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结合"雨课堂"及"微课"等新教学理念,合理分配实践课程时间,优化实验内容,简化考试形式、强化实践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学科竞赛的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指间知识、碎片化学习、视频学习成为一种趋势。该文旨在通过对HTML5+CSS3网站设计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利用"互联网+"的特征,结合Web前端岗位需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念下将移动学习、网络学习、在线学习与传统现场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一套适合中职教育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给中职英语听说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技术力量支持,使中职的教学方式趋向多样化。在“互联网 +”环境下,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调整自己的传统角色,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利用互联网与中职英语听说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丰富中职英语听说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传统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差异性和教学要素,以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为例,探讨互联网+环境下课程教学的资源建设、教学平台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和过程实施。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程思政也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话题,因此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学前卫生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探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目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现状和《学前卫生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问题,并提出:重视课程目标,加强师资培训;合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渠道;完善思政课程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等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升高校高等数学教学水平,实现对高等数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以"互联网+"作为研究背景,开展高等数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研究。该文通过分析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现存问题,及"互联网+"对高等数学一流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提出基于多维角度设计高等数学一流课程建设标准的方式,将具有协同性的课程内容融合为一个章节,在此基础上,删除课程中的重复性内容。建设高等数学一流资源库,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并构建融合过程性的高等数学一流课程教学体系,整理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此作为依据,评估建设的课程是否符合一流标准。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开展关乎学生是否具备实践操作能力,是否能够将自身理论完善运用在实际。但由于以往计算机专业多受软硬件条件支持,一般会应用模拟实验、视频实验等方法替代实验教学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深度理解与认知真正的互联网环境下的计算机知识,难免会对互联网中的假象缺乏正确认识。因此,该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进行概述分析,并提出"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了高校工程类课程的综合技能实训平台。平台按照校企联盟的模式进行运作,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制定实训课程项目,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具有一体化、过程化、学习型、定制化的主要特点,提供学员端、助教端、教师端、学校端和企业端多用户端功能。平台面向工程类课程实践环节提供了一种教学辅助模式,也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下,分析移动应用开发行业发展趋势及课程教学现状,形成“标准引领、分层递进”的教学内容,提出“双方参与、全程多维、产教融合”的合作课程育人模式,创新“情境化项目教学为主,移动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方法,搭建融入“数字化校园+云计算+大数据”的课程移动学习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标准,实施融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通过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增强了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基础上,当前“互联网+网络”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领域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教学模式使现代教育更加多样化及系统化。在“网络+教育”不断创新优化前提下,通过网络教研培训平台、教学改革,能有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是促进我国教育教学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