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根据电磁波传输理论,借助计算机,对电阻损耗型、介电损耗型和磁损耗吸波材料进行了辅助设计,获得了若干有用的结果。本设计方法可以指导实验工作者选择具体的材料及厚度组合,以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2.
手性吸波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隐身材料,它具有手性参数可调、吸波频带宽等优点。通过对材料手性参数的调整,可以达到预期吸波效果,使吸波材料的制作更具有针对性。对手性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进行了阐述,综述了3种常见的手性吸波材料——金属手性微体、螺旋炭纤维和手性导电高聚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手性材料及其在隐身吸波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葛副鼎  朱静 《材料导报》1999,13(1):10-11,26
介绍了手性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隐身吸波材料的优缺点,手性吸波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双层吸波材料吸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阻抗匹配原理与电磁波传播规律,设计了具有阻抗渐变结构的双层吸波材料.实验表明,匹配层对提高吸收率起着重要作用;需精确控制其吸波剂含量,以实现吸波效果.经测试:4#试样厚度为6mm,测试频段为8-18GHz,最大吸收峰值在14.1GHz(R=-28.14dB),R<-10dB的频宽为6.7GHz;7#试样厚度为5.5mm,最大吸收峰值在9.6GHz(R=-27.48dB),R<10dB的频宽为8.6GHz,R<-15dB的频宽为7.6GHz;8#试样厚度为6mm,最大吸收峰值在16.8GHz(R=-24.24dB),R<-10dB的频宽为8.6Hz.该结果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单层雷达吸波材料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数值分析确定了单层电损耗吸波材料理想电磁参数,探讨了单层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分析表明:单层吸波材料要实现宽频吸收,其电磁参数必须具有频散效应,即随电磁波频率的升高电磁参数有规律的降低,其中ε′·μ′与f2成反比.以羰基铁粉/聚氯乙烯吸波贴片为实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讨论了常规单层吸波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型吸波材料研究动态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新型吸波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和新型吸波材料,包括吸波涂层材料如铁氧体、纳米吸波材料、手性材料、雷达红外兼容吸波材料、等离子吸波材料及结构型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手性吸波混凝土研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青 《材料导报》2005,19(4):74-76
综述了混凝土吸波特性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传统吸波混凝土的局限,提出了手性吸波混凝土的研制方案,分析了其优点及难点.手性吸波混凝土在改善力学性能的同时改善了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吸波材料中针对影响电磁性能的参数仿真和多层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两大方面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情况。主要阐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吸波材料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通过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吸波材料结构尺寸、材料成分等参数对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几种多层吸波材料的优化辅助设计的方法,介绍了几种优化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展望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今后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双层吸波材料吸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依据阻抗匹配原理与电磁波传播规律,设计了具有阻抗渐变结构的双层吸波材料。实验表明,匹配层对提高吸收率起着重要作用;需精确控制其电磁参数与厚度,以实现吸波效果;随着匹配层电磁参量增大,匹配厚度减薄。电介质材料质量一般较轻,磁介质材料损耗较大,将两者复合构成的双层吸波材料,具有面密度低、兼有电损耗与磁损耗的优点。经测量1#、2#材料在8~18GHz反射率<-10dB,3~6#材料在-8dB以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雷达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理论,详细地介绍了雷达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综述了各种雷达吸波材料的特点、性能、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列举了几种新型雷达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吸波性能与应用现状;展望了雷达隐身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研制的软件CADCB,采用人机交互式对话操作方式,能迅速地依据用户要求选择出最佳纸箱结构造型,精确地计算出该纸箱结构尺寸,并能进行纸箱强度分析和排料方案设计等等。另外.数据图形的输入输出多样化,且配有可扩充的瓦楞纸箱数学模型库和图形库。  相似文献   

12.
把换热器的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概念相结合,提出了换热器设计的一个系统模型,考虑到换热器结构形式的多样性及影响换热性能因素的复杂性,较好地解决了人机互补问题及与绘图软件AUTOCAD的相结合问题,对空冷式换热器进行了具体实现。整个系统分成两部分;辅助设计计算部分和辅助设计制图部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人机友好性。  相似文献   

13.
从介电张量表达式出发,利用相应模型对微观表达式进行简化,得到了法拉第旋转角和光吸收系数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建立了描述Bi-YIG磁光性能的理论模型和参数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实现了Bi-YIG磁光性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其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防雷保护范围设计方法在绘图和计算方面不仅效率低、准确度差,而且容易出现错误。该文针对华南地区的雷电和防雷特点,以AutoCAD为平台研究了防雷保护范围的计算机可视化辅助设计方法。并以整体设计的思路,对现有算法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案,跳出现有以两针为单位和以三针为单位进行设计的窠臼,考虑了任意多针、不等高针的保护范围计算及可视化实现的问题,避免了原有算法中的重复计算,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5.
根据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准确理论,基于VC++6.0的软件平台,针对在生产实践中消除噪声的宽频带问题,编制了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设计中的数值分析程序.通过吸声屏障设计计算的实例分析, 对结构设计中的某些问题,如结构参数与吸声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隧洞开挖爆破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蔡书生  闫宇振 《爆破》2005,22(2):58-60
以Visual Basic语言来实现隧洞开挖爆破计算机辅助设计,输入初始设计变量,得出设计结果和自动绘制炮孔布置图,代替了手工或简单用Auto CAD绘制,并且利用ACCESS来建立隧洞爆破实例数据库,以便查阅类似工程条件的爆破工程资料,实现工程类比法设计.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计算机辅助与因素分析的大型机床产品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伟湛  杨先英 《包装工程》2012,33(14):52-55,83
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优势与多学科整合、流程的关系,基于Pro-E的计算机辅助手段对大型机床产品进行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提出给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支撑,利用产品系统因素分析结果在设计过程进行阶段性指导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大型机床实际产品开发设计,显示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灵活性与系统分析的整体性优点,减低了产品风险,提高了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18.
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对偏转系统的偏转灵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带有磁极的偏转系统可以提高偏转灵敏度,多段式的磁极结构可以实现自会聚。对三段式的二十极多磁极偏转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得到会聚良好、具有较高偏转灵敏度的多磁极偏转系统。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辅助包装工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志伟 《包装工程》2003,24(1):1-3,11
结合包装工程学科的有关领域;论述了计算机辅助包装设计、分析与优化的若干进展,介绍了网络辅助包装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20.
螺旋形手征碳纤维的微波介电特性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研究了线圈状和麻花状两种典型螺旋形手征碳纤维以及直线形碳纳米管在8.2-12.4GHz的微波介电特性.螺旋形手征碳纤维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直线形碳纳米管用催化裂解浮游法以苯为碳源制备.螺旋形手征碳纤维与石蜡复合体的介电常数的实部(ε′)和虚部(ε″)比直线形碳纳米管与石蜡复合体的小,但线圈状螺旋形碳纤维的介电损耗角正切(tgδ=ε″/ε′)却明显偏大,线圈状和麻花状螺旋形碳纤维的tgδ分别为0.77—0.80和0.47—0.53,直线形碳纳米管的tgδ为0.45-0.77.螺旋形碳纤维与微波作用时的手征特性是导致其tgδ增大的主要原因,螺旋形手征碳纤维对微波的吸收与其自身的形状和尺寸密切相关,所以线圈状螺旋形碳纤维的tgδ比麻花状的大得多,探讨了螺旋形手征碳纤维与微波的作用机理,螺旋形手征碳纤维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微波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