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山东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环境生态问题,利用水资源敏感性和抗压性分析方法,结合抗压性二级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百万方水承载人口数、水功能区达标对山东省流域水资源进行安全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水资源最为敏感的三级流域分别为胶东诸河、小清河、徒骇马颊河,而鲁南大部分区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敏感性较弱;各流域水资源抗压能力明显都不高,大汶河、徒骇马颊河、湖东区、湖西区、中运河区、沂沭河区、日赣区流域的水资源应对供需矛盾的抗压能力较差,而在胶东诸河、小清河流域水资源的抗压能力则相对较高.在对水资源抗压性二级指标分析中,除了胶东诸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小于50%之外,其他三级流域均大于50%,特别像徒骇马颊河、小清河等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大于100%;山东省涉及海河和淮河承载人口驱动的水资源压力相对省内其他区域要大;各流域三级区流域水质达标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2.
柳江"88.8"、"94.6"、"96.7"暴雨洪水特点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8.8”、“94.6”、“96.7”这3场洪水各具特色:“88.8”洪水的暴雨区主要覆盖在流域的中上游地区,暴雨历时长,降水较分散,强度一般,由于洪水传播距离远,水面比降较大,最大流量达27000m^3/s,最高水位89.04m,所受灾害最小;“94.6”洪水的暴雨区主要覆盖在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暴雨历时短,降水集中,强度一般,由于洪水传播距离近,水面比降较小,最大流量为26500m^3/s,最高水位89.25m,所受灾害较大;“96.7”洪水的暴雨区覆盖整个流域,暴雨历时长,降水强度大,最大流量34000m^3/s,最高水位达92.43m,所受灾害最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清江流域11台站1961—2020年期间逐日降水数据,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降水强度分类,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各类降水频率、贡献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清江流域降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60 a来,清江流域年降水量主要受大雨频率的影响;2)年降水量、年降水日数分别以3.0 mm/(10 a)、0.96 d/(10 a)的速率下降,其中中雨贡献率下降趋势最大,夏季降水量、降水日数及各等级降水贡献率、频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暴雨贡献率上升趋势最大;3)春、秋季降水量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突变为下降趋势,二者突变的内在因素分别是暴雨频率和大雨频率的突变;4)降水量、降水日数在高于流域平均海拔区域呈明显下降趋势,二者分别主要受暴雨雨量变化、小雨日数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做好综合规划,加强水资源保护、节流与开源并举等方面对加强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海格尔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用水结构不合理、效率低,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生态环境用水与经济社会用水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应采取构建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飞云江流域"泰利"台风暴雨洪水分析及珊溪水库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飞云江流域珊溪水库坝址以上"泰利"台风暴雨洪水及水库洪水调度和防洪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呼兰河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兰河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说明其变化规律,为正确认识该流域水文特性,做好洪水预报调度以及流域的综合治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流江是广西南部独流入海诸河中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受水量、水质、工程等因素影响,南流江流域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依据南流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需求,从流域层面涉水规划、流域水量分配、用水统计方法和水资源监控、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等6个方面剖析了该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流域内部各区域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生态服务功能、开发方式、水循环特征、水环境特征的空间差异,将流域划分为生态区、农村区、城市区3类区域,从流域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细化分解、水资源红线管理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流域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考核评估体系3个方面,提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的时空整体性决定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必须以流域为单元。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对流域管理的共识以及当前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加强流域管理立法。流域管理立法是改善流域水环境的重要途径,其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鉴于我国流域立法存在管理体制受限、立法层次约束和立法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实现真正的流域管理需要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立法层次和完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流域的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利用、治理和管理各江河湖泊流域的水资源,对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外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包括:建立强有力的流域管理机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流域管理;加强流域管理科学体系的研究;完善流域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依吉密河"2003·8"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2003年8月15日发生在依吉密河流域的暴雨洪水进行了雨情、水情和灾情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山区性河流的暴雨洪水恃性。  相似文献   

12.
以敏感性分析为理论基础,定义了径流过程(因变量)依大气环流因子(自变量)的敏感度,并采用BP算法来识别大气环流因子对径流过程的耦合作用,从而完成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映射关系的识别。结合嫩江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历史资料,计算出径流依大气环流因子的敏感度,最终评价出影响嫩江流域径流过程的关键性大气环流因子为极涡面积和强度指数、中纬度环流指数和青藏高原环流指数等3大类,该评价结果符合嫩江流域的水文气象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濉河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Competitionforwaterresourcesinriverval leysintheHighPlainsstatesoftenresultsincon flictsbetweenstatesandamongdiffer  相似文献   

15.
"意"乃作品成败的关键、漫画在重"意"的同时必须重"艺"、"意"与"艺"并存并重,相辅相成、在"意"与"艺"处理好的同时,中国漫画要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性四方面着重阐述的。漫画自成一家时,固然从原来浑然一体的绘画中继承了某些传统。但此后的路怎么走,并没有事先设计的蓝图。近现代漫画在生活的激流中诞生,并且不能不在激流中去塑造自身,它必须顺应现实生活和人民大众的需求,去发展自己。而漫画应该注重"意"与"艺"的关系,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走出自己的另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16.
封冻期径流成分按补给来源分主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根据地下水退水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针对天然河道封冻期流量推求方法的建议。在一般情况下,中小河流稳定封冻期流量推求应以实测流量过程线法为主。  相似文献   

17.
龙开口水电站的泄洪消能防冲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龙开口水电站泄洪流量大且坝址处主河床狭窄,泄水建筑物布置在主河床,电站置于右岸紧靠泄水建筑物.对于此类工程,消能防冲是主要问题.以水工模型试验为手段,通过多个试验方案,研究了溢流坝和泄洪中孔的消能效果、挑射水流消能后与下游河道水流衔接问题、下游河床及两岸的冲刷情况以及电站尾水出口水面波动情况.经对比分析并综合考虑消能防冲与发电相互影响因素,提出最优枢纽布置方案和泄水建筑物结构型式,另外也为岸坡防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研究成果对大流量窄河床条件下的重力坝泄洪消能工程设计和同类型模型试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龙开口水电站的泄洪消能防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开口水电站泄洪流量大且坝址处主河床狭窄,泄水建筑物布置在主河床,电站置于右岸紧靠泄水建筑物.对于此类工程,消能防冲是主要问题.以水工模型试验为手段,通过多个试验方案,研究了溢流坝和泄洪中孔的消能效果、挑射水流消能后与下游河道水流衔接问题、下游河床及两岸的冲刷情况以及电站尾水出口水面波动情况.经对比分析并综合考虑消能防冲与发电相互影响因素,提出最优枢纽布置方案和泄水建筑物结构型式,另外也为岸坡防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研究成果对大流量窄河床条件下的重力坝泄洪消能工程设计和同类型模型试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面贯彻十五大精神,深入进行“未来工程”建设,对于普通中学的领导、教师和同学们而言,是一个既难且新的任务和课题。此文结合丹东七中“未来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论述了改革精神对贯彻十五大的灵魂、主题及搞好“三进”工作的重要性,指出了把邓小平理论武装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黄土高原变绿对黄河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的径流演变扰动显著且影响强烈,估算其影响对保障区域水安全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1959~2016年黄河中游延河干流延安水文站控制流域(以下简称“延河流域”)径流量及同期面降水量,识别了径流演变的变异年份,分析了径流与降水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间的响应关系,定量估算了黄土高原变绿对延河流域径流非一致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延河流域在1970、1996年发生了径流变异,总体呈现衰减趋势; 若以1970年之前径流过程为参照基准,则可得统计期内降水变化导致径流减少2.8×108 m3,贡献率为18.1%; 1971~1995年,延河流域径流主要受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导的人类活动影响,驱动径流减少4.75×108 m3,贡献率为30.6%,之后径流变化由新增人类活动和植被恢复为主导的黄土高原变绿联合驱动,贡献率分别为3.7%和47.6%。综上所述,黄土高原变绿正在成为驱动延河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潜在威胁着黄土高原未来的水资源安全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