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园林设计和现代构成学的理念,发展历程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设计思想,探讨了园林设计与现代构成学的关系,指出现代构成学理论能够为园林设计提供一种造型手法和思维方式,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设计理念,在园林设计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园林设计日益成为现代居住区设计和规划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重视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让居民拥有一个充满自然生机和生活激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健康居住区。为此,在分析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最后就改进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园林设计,在我国越来越被推崇,在许多设计师设计园林时,除了是为了绿化环境,还非常注重园林的美感,所以在园林设计中加入很多美学元素。现代园林设计的美感开始延伸到空间组织和视觉透视,这些绘画元素的融入更加提升了园林美感。许多设计者开始深入研究绘画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而且不断深入加入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元素,这更为园林设计增添了熠熠光辉。  相似文献   

4.
现代景观园林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在改善城市自然环境、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人工智能的出现,目的是探求以计算机为代替人工劳作的途径。截止今日,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在社会各领域中,在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必然是设计的主流发展趋势,也是提高现代景观园林设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以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为主题展开分析,在简要介绍人工智能、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概念及两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在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建设也提高了重视,风景园林的设计近几年备受关注.应用构成艺术元素对园林设计进行优化,能够提高设计和现代审美的契合度,进一步提升园景的观赏价值,对于园林设计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从现代构成艺术的角度出发,对其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元素应用路径进行了深度探究,为现代园林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7)
对于我国而言,园林设计相关技术的发展特别迅速。要对园林进行景观设计方面的讨论和研究,就不能片面对待,不能把园林景观设计割裂成传统的和现代的两个方面。现代园林设计理念来源于传统园林设计理念,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对传统理念进行发展和创新,这一过程形成了现代园林设计理念。文章阐释了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创新的意义,并总结了三种主要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7.
钱建文 《江西建材》2014,(6):205-205
现代设计理论为园林设计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引入了新的理念与设计方式。现代园林设计要求必须在深入了解现代设计理论内涵及原则的前提下,来进行园林的设计。本文通过对现代设计理论的原则及若干种现代设计方式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来进行全面的探讨及分析,希望能够给园林设计者带来工作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古典园林设计方法的思考,探讨现代社会生活 对中国园林设计思路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提出更加符合现代 人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现代园林设计思路,突出园林主题的 多样化、园林空间的多层次化。对现代园林中的建筑设计着重进 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小燕 《城市建筑》2014,(8):257-257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园林设计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任何一种设计与制造都不能离开材料,材料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载体。本文主要对现代园林设计中材料与形式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希望对现代园林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元素和事物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当中,并逐渐融合在中国园林设计理念当中。然而,中国园林设计特点以传统的设计理念为主,现代化的设计观点的引进对中国的园林建设有了新的突破与冲击,给人们视觉与感观上全新的效果,推进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改革。因此本文对现代设计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作出以下个人阐述,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现代设计理论在传统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促进中国园林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泛论传统城市建设体系——中国传统哲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的城市理论对传统哲学的借鉴不应从历史的片断中汲取,而应站在整体学术的角度,立足中国的自身体系进行研究。本文从传统文献分类入手,依据传统文献分类不但是图书分类,更是学术分类的观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分析传统学术体系的基础上梳理出传统城市建设体系,并根据当前中国特色城市理论的问题,提出传统城市建设体系对构建中国特色城市理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戴湘毅  刘伟国  徐敏 《中国园林》2012,28(8):112-115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其相关的产业遗产也是中国最为典型的遗产类型之一。无论从陶瓷文化的重要性和世界遗产的发展趋势,还是从文化主权出发,中国陶瓷业遗产申报世界遗产已刻不容缓。以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为数据来源,确定了789项陶瓷业遗产,并以此分析了这些项目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陶瓷业遗产应该以瓷器生产的历史阶段为重点,以陶瓷文化的整体价值为依托,采取多项联合捆绑申报的方法申报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3.
稀释中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国建筑式样为批判的切入点,试图将文化的差距论还原为差异论;以中国园林为起点,试图阐释发生中国式样背后的中国文化;以中西方艺术的差异性比较为重心,试图检验中国文化对实践指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海外建设了大量的中国园林,旨在将中国园林的菁华与特色传播到世界诸多城市。通过文献研究、归类分析等方法对海外中国园林的建设概况、营建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展现40年间海外中国园林的建设发展成就,阐明其营建与运行机制,探索保持海外中国园林长久生命力的手段。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将海外中国园林置于新时代中外文化交流背景下,从打造"文化品牌"、优化营建机制、完善运行机制等角度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以期海外中国园林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为中华文化输出的物质实体环境作用,助力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  相似文献   

15.
语文现象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出现,一方面归因于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所具有的图画美,另一方面也由于汉语语言单位的单音节化和语义语法的多元互动性,使之在组合及表意上高度灵活,押韵、对仗、回文等语言技巧又使之具有超越形象美的音韵美.而中国古人特定的诗性思维方式与语文模式互为影响,则是语言、文字乃至文学融入园林的必然根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上活跃的"中国式"住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传统住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重新品读当代的"中国式"住宅,以期望寻找到"中国式"住宅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5)
Since China is play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affairs more and more people throughout the world have the fever of Chinese Culture. And under Chinese governmental encour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Confucius Institute is springing up like the mushrooms shooting up throughout the world. Speaking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Calligraph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nfucius Institute, the dominating rol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chapter to chapter.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个新中式风格的住宅项目——“嵩明四合院”,进行了对新中式建筑兴起的原因及中国建筑的建筑内涵、人文精神的研究,阐述了该项目所体现出的中国建筑的伦理美、自然美和意境美,以期倡导新中式建筑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晓璞 《山西建筑》2009,35(9):343-344
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各造园要素的文化内涵,旨在找出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指导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古典园林的深邃与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木材的使用无处不在,体现了自然美。木材的概念分类俱多。中国传统建筑和木材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很多,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广泛,首先是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宫殿中的应用与体现,其次是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坛庙中的应用与体现,再次是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民居中的应用与体现,最后是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古典园林中的应用与体现。木材对中国建筑的整体影响深远,无论科技怎样发展,木材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