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塑料制造》2012,(10):25
中国市场目前对于塑料的市场需求,仍远远大于国内产能。目前,制造商为了削减成本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纷纷转向购买再生塑料。运输和电器、电子的生产企业在其产品中25%~30%采用再生塑料。而且随着国际国内塑料原料市场的大幅波动,再生塑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废塑料进口也呈上升趋势。国家有关部门曾公布,我国每年大约有1400万吨  相似文献   

2.
刘蔚 《国外塑料》2006,24(2):18-21
随着中国社会塑料制品消费量不断增长,废弃塑料的合理处置对环境保护及资源再生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日趋突出。这个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物资回收再利用是一个优良传统。废弃塑料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有很高再生价值的资源,目前我国再生塑料国内回收利用量500万吨左右,回收率估计约在25%左右,折合价值约300亿元。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再生塑料的利用已成为塑料行业中的新趋势,但获取再生塑料存在一定困难,数量也仍然有限。如果供应链的每一方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会促使再生塑料在诸多行业如包装行业中的利用率有所提高。再生塑料相比传统塑料有极大的环保优势。以聚酯为例,再生聚酯的能源需求不足原生的2/3,并减少了2/3的二氧化硫和1/2的二氧化氮,用水量也减少了90%,同时  相似文献   

4.
德国最新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再生塑料在环保意识相当强的德国市场前景可观。 德国塑料回收公司(DKR)近日调查了1015位16~70岁的德国消费者,结果显示,高达89%的人赞成塑料广泛再造;其中一半认为塑料再造非常重要;82%对塑料再生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再生塑料造粒机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塑料化工原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国家近年来正在大力督促塑料再生造粒机行业的发展与转型。而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使得再生塑料造粒机市场越来越被看好。观研天下行业分析师指出,近年来废塑料的处理、回收利用,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也不例外,政策的支持是再生塑料造粒机发展的有利保障,此外,再生塑料造粒机的自身优势也使得其可以持续发展下去。首先,目前我国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率不高,废旧塑料回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进口和国内再生塑料利用状况,综述了绿色低碳背景下跨境再生塑料的风险监测演进方向,围绕快速鉴别筛查的基础风险、国内再生塑料行业的高值化导向、双碳战略下风险监测的新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跨境再生塑料异常风险的环境冲击和使用风险,总结了我国的管理状况并提出了后续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7.
连年来国际、国内塑化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为汕头再生塑料、改性塑料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获悉,经过20多年的发展,汕头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塑料制品生产集散地。塑料制品企业每年产值达到300亿元,涌现了一大批在国际、内地和港澳市场相当活跃、有影响力的废塑料、再生塑料供应商、贸易商和生产企业,使汕头的再生塑料市场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塑料制造》2014,(3):31
正目前,再生塑料已成为塑料行业中的新趋势,而对再生塑料行业而言,环保整顿并不陌生,在2013年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环保整顿。据调研显示,整顿严厉的市场停工率高达80-100%,预计2014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环保整顿力度将加大。其中,以废塑料加工闻名的"废塑料之都"慈溪在整顿中大受打击,90%废塑料厂家基本关停,剩余不足10%多是规模型厂家具备污水处理能力或极少数厂家私下偷渡运营。2013年的环保整顿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对再生塑料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将迎来2014年,环保整顿政策仍将延续,并在涉及面、力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对已整顿的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监管,合理引导业者转型及再创业。另一方面,对于全国各地分散的废塑料市场将进行更为严格的整顿。据了解,2014年3月份余姚市场环保整顿将进一  相似文献   

9.
《国外塑料》2011,(9):76-76
英国塑料联合会下属再生塑料团体(BPFRG)已对英国日益加剧的可用塑料废弃物短缺现象表示出极大的忧虑,并对在本国市场对塑料再生材料需求日增的情况下将废料出口的明智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0.
《国外塑料》2014,(10):21-21
<正>最近的一项在线民意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哪些塑料可以回收缺乏了解,因而对回收再生率产生了负面影响。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受访者完全搞不清哪些塑料可以再生,哪些不可以。美国废料再生工业协会和Earth911近日发布了该民意调查的结果,表明有37%的受访者认为根据食品污染程度来判是否可回收是最让人困惑的方面。高达65%的受访者不清楚哪些种类的塑料可以回收。另有18%的人最不明白的是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到哪里去进行塑料再生。还有17%的受访者最烦恼的是如何找到树脂识别码,这种编码有时候印在塑料瓶和容器等底部。  相似文献   

11.
范杵兰 《国外塑料》2006,24(11):65-67
1中国塑料回收再生利用产业现状和特点中国塑料行业始终把塑料回收再生利用作为解决原料紧缺的重要手段,视其为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回收利用了大量的废弃塑料,一直保持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快塑料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促进塑料回收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是我们塑料行业整体健康发展的要求和责任。1.1世界最大的废塑料市场,年消费量1000多万吨依据统计数据分析,可推算出2005年国内塑料实际消费量为2658.9万吨,废弃塑料产生量约为960.8万吨,排放率约36%。据测算,2005年国内塑料回收量为600万吨左右(对塑料实际消费量的回收率为22.6%),2005年消化进口废塑料495.6万吨,废塑料年消费量达1000多万吨。1.2塑料再生环保产业渐入佳境,发展势头看好塑料再生行业经过近几年迅猛发展,一些表观特征发生了变化:再生塑料在原料市场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原料价格持续保持高位,是再生料行业强劲发展的动力所在;从业人员继续保持很大的数字,素质明显提高;资本积累加快,采用的技术手段更新加快;规模企业不断增多,竞争进入白热化;行业规模继续增大,进步明显加快;区域加工交易集散网点向...  相似文献   

12.
《国外塑料》2011,(5):30-30
英国伦敦消息(2011年4月19日)英国塑料联合会下属再生塑料团体(BPFRG)已对英国日益加剧的可用塑料废弃物短缺现象表示出极大的忧虑,并对在本国市场对塑料再生材料需求日增的情况下将废料出口的明智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3.
环境、回收是影响PVC增长率的两大因素。目前,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对废旧PVC塑料进行回收、再生利用;我国在此方面也有了良好开端。本文阐述废旧PVC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并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介绍了废旧PVC回收利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再生塑料固体废物鉴别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结合多项理化指标综合分析判定。本文采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技术,以842个再生塑料样品和202个再生塑料固体废物样品为研究对象,结合模式识别算法(最近邻算法KNN,偏最小二乘分类判别法PLS-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识别模型,在剔除饱和吸收光谱的情况下,训练集的准确率最高可达到97%。实现了不同种类再生塑料固体废物快速鉴别,可应用于再生塑料固体废物现场初筛,为海关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结合目前现有塑料的发展情况,在五种竞争力量中,针对目前主要竞争者(普通塑料、再生塑料、填充塑料),对生物降解塑料的市场竞争作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家电塑料的再生利用技术与一般塑料再生利用技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其特点在于回收家电塑料需要进行拆卸、分类等前处理.因此,家电再生利用技术是家电塑料回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当前一些先进的科学研究与回收再生手段,阐述了废旧家电再生技术和再生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对2014年国内再生PET行业状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年度内再生PET行业的市场状况及主要成因,并针对目前现状对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内再生PET行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汽车用废弃塑料分拣回收领域的现状,详细探讨了物理再生和化学再生两种主要的再利用技术,进一步指出我国汽车用废弃塑料再生行业面临回收缺口、提高可降解环保塑料应用率以及积极开展高新专业再生技术研发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包括政策引导与标准化推动、技术创新与研发强化,以及产业链的整合与市场的深度开拓。  相似文献   

19.
汽车聚丙烯塑料改性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泉  孟正华  郭巍  王辉  华林 《塑料科技》2019,(6):114-119
综述了改性再生聚丙稀(PP)回收料在汽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目前塑料改性再生利用技术进行了展望,提出掺入回收料的汽车PP塑料的注塑成型基础理论和工艺,通过研究再生PP料的注塑成型工艺影响规律和机理,来提高汽车PP塑料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再生塑料,采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其包装设计及评价模型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将再生塑料包装设计分成包装结构设计类、包装装潢设计类、包装材料选择类等;将问题分解,形成不同组成因素;根据因素间隶属关系,形成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再生塑料的包装设计应适应当前市场需要,包装设计具有合理性,且与产品质量完全配合,才能够加强自身竞争力。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再生塑料包装评价方法的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