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信号注入式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测距方法,分析了系统在带有消弧线圈和用户负载两种情况下的误差,并得出结论:当消弧线圈的电感大于输电线等效电感10倍时,对故障定位无影响;用户负载对故障定位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电光调制技术在激光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光波通信具有无线电通信无法比拟的优点,在通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利用电光调制的原理设计了一激光通信系统。将被传输的信号作为调制信号加在电光晶体上,在接收端接收被调制的光信号,之后进行解调、还原,用光波来传递信息。并且做了相关的通信实验,证明了用电光调制技术进行激光通信的可行性。由于实验是在以大气为传播介质的条件下进行的,通信质量受环境影响较大,容易产生噪声,为改进通信质量最好采用光纤通信。  相似文献   

3.
为了拓宽单环掺铒光纤激光器延时反馈系统的混沌产生区间,提出了在延时反馈回路中加入电光相位控制器。通过调节作用在电光相位控制器上的正弦信号的频率和幅值,来调节其相位,并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时间序列和频谱,研究系统的混沌产生。结果表明,随着正弦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的增加,单环掺铒光纤激光器系统以阵发方式进入混沌状态。  相似文献   

4.
大功率激光二极管散热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激光器的热耗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设计了激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散热保温的实验系统,建立了该系统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得出了产生冷面温度最低点的最佳致冷器电流 值的数学表达式,确定了其与各项参数的关系。讨论了激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保温的制约因素和实现条件,并提出了温控电路的保温方案。  相似文献   

5.
注入式热载体炉供热系统在初次投入运行时,喷油事故发生较多,本文给出了几项防止喷油事故的措施,可较好地解决注入式热载体炉供热系统在初次运行过程中排气不畅,易发生喷油事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得到光学整流方法产生THz辐射的电场的表达式以及自由空间电光取样系统探测到的电光信号与入射的THz辐射电场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并选取GaAs为产生晶体,ZnTe为探测晶体,通过数值模拟讨论激光脉冲宽度、产生晶体和探测晶体厚度这三个主要的实验因素对THz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激光二极管器件输出功率的增大 ,热负荷对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系统影响越来越大 .对系统中的激光二极管热负荷进行了实验和研究 ,并研究了相应的散热措施 ,即对激光二极管分别采用冰水内循环技术和半导体致冷技术进行散热和温度控制 ,收到了满意结果 ,在 15W调Q连续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系统中获得了重复频率 10kHz,脉宽 10ns,峰值功率 2 5kW的 1 0 6 μm稳定输出 .  相似文献   

8.
运用激光偏振性矢量传输理论分析电光调制系统中激光传输特性 .导出电光调制系统偏振传输矩阵 .系统分析电光调制传输系统对激光偏振性的变换特性 .  相似文献   

9.
运用激光偏振性矢量传输理论分析电光调制系统中激光传输特性.导出电光调制系统偏振传输矩阵. 系统分析电光调制传输系统对激光偏振性的变换特性.  相似文献   

10.
小信号模型是动态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DC/DC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通过对比电磁暂态模型和小信号模型的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对小信号模型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得到输入到输出的传递函数,进而画出零极点图,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在DC/DC变换器中,随着电容的逐渐增大,系统越来越不稳定;随着电感的逐渐增大,系统稳定性增强.DC/DC变换器的稳定性分析对电容电感参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量实验发现,可靠性差的半导体激光器其电导数和光导数曲线存在较大的起伏,但目前缺乏相关的理论分析,作者从理论上解释了电导数和光导数起伏与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和老化实验均表明,电导数和光导数存在明显起伏的器件可靠性较差,电导数和光导数起伏可作为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Studies on InGaN multiple quantum well blue-violet laser diodes have been reported. Laser structures with long-period multiple quantum wells were grown by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riple-axis X-ray diffraction (TAXRD)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multiple quantum wells were high quality. Ridge waveguide laser diodes were fabricated with cleaved facet mirrors. The laser diodes lase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a pulsed current. A threshold current density of 3.3 kA/cm2 and a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 T0 of 145 K were observed for the laser diode.  相似文献   

13.
针对激光器作为光源在直接调制下会产生频移的问题,对小信号调制下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的啁啾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并给出了影响频率啁啾的因素和改善措施,仿真结果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对激光器的频率啁啾和强度调制响应进行了仿真比较,验证了频率啁啾的峰值频率与张弛振荡频率相仿,得出能促使驰豫振荡衰减的措施也能使啁啾降低的结论.分析了一个能简便衡量频率啁啾的量对通信系统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设计DFB激光器,改善其性能指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分体式光幕靶结构易变形、靶面较小的不足,提出一种将发射和接收集成在一起的收发一体化激光光幕靶.采用线结构光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发射光源,高反射率前表面反射镜作为反射装置,线性阵列红外光电二极管接收,构建了一种大靶面激光光幕靶.对有效光幕区内的光功率密度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在330 mm×400 mm靶面的原理样机上对气枪弹九穿过有效靶面波形进行了测试,给出了试验气枪弹丸过靶信号波形数据.平面反射式激光光幕靶原理正确可行,利用所提出的一体化光幕靶结构,选用适配激光光源可实现10 m×10 m面积的大区域光幕靶,满足光幕靶应用于常规弹丸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AlInGaP红色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的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在注入强度相等的条件下,EL与PL形状相似,但存在差异,对其光致发光(PL)和电致发光(EL)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L与PL有着相同的产生机理,影响其发光谱的因素完全相同;发光光谱之间的差异并不是注入方式的差异,而是源于载流子的不同注入方式给LEDpn结温度带来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模分配噪声对光纤传榆系统的影响,计算了在不同误码率底线、不同波动程度、不同中心波长和不同光源谱宽下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以及相应的功率代价.  相似文献   

17.
实验中采用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源、大模面积Er3+Yb3+共掺双包层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利用傅里叶变换透镜、闪耀光栅和输出耦合镜组成的外腔结构,实现了两路Er3+Yb3+共掺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频谱组束。在单路光纤激光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为520 mW和545 mW、光栅衍射效率为80%的条件下,获得了690 mW的组束功率,组束效率为65%,同时对组束激光的光束质量进行了评估。测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光束质量因子分别为M2x=1.592,M2y=1.335。  相似文献   

18.
温度是影响半导体激光器特性的重要因素,对半导体激光器温度特性测试有重要的意义。本装置抛开传统的恒温测量方法,采用自动改变温度,并在不同温度下记录激光器的特性参数的方法测试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特性。在实验中得到良好的效果,给实验过程带来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红外光幕方式对子弹位置的确定进行了研究。考虑到基于图像处理方法、声电定位坐标靶、光电坐标靶等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红外光幕坐标靶采集子弹信息的方法,采用红外二极管代替激光二极管,并克服二极管光束发散的问题,设计以EASYARM1138为MCU的数据采集电路,并编写程序实现了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高亮度的半导体激光器,采取6只单管半导体激光器芯片进行等光程排列,波长为940nm,芯片腔长3.5mm,发光区尺寸1μm×30μm,快轴发散角30°,慢轴发散角10°,功率为6W。设计光学系统,使合束光束BPP_(laser)BPP_(fiber),满足与小芯径50/125μm多模光纤进行高亮度、高效率耦合的要求。光纤输出亮度达到44.3MW/(cm~2·s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