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仂  林建群 《城市建筑》2014,(25):121-123
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不仅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利益分配过程。本文将城市空间视为一种稀缺资源,以利益分析的视角对空间资源属性、主体行为特征与配置方式的现状进行梳理,以建立空间资源配置目标。  相似文献   

2.
儿童空间利益与城市规划基本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儿童户外活动现状为基础,揭示儿童户外空间在城市空间扩张的背景下变得岌岌可危、甚至消失的现象,在儿童权利普遍遭到误解的背景下,儿童空间弱势只是其表象之一,在空间调配机制上,问题的根源其实是城市规划遵循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儿童利益的忽视和替代性抛弃.通过引入国外"亲儿童型城市"的概念及方法,提供一种更加系统全面保障城市儿童空间利益的城市策略.最后总结儿童空间弱势与社会、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提出传统城市规划的弊病以及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城市设计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城市开发进行控制和引导的公共干预工具.在市场化、全球化、城市化和分权化的背景下,城市设计在实践中被赋予了“空间经营”的公共产品生产调控职能,发挥着重要的空间资源配置作用.“空间经营”是根据公共利益要求对城市空间背后各种开发权利进行的优化配置,实质上是城市开发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和均衡的公共决策过程.在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由于制度环境和发展模式的制约导致了博弈中公平与效率的失衡,是目前城市设计中存在“精英化”、“隔离化”、“泡沫化”和“非理性”等公共干预失效现象的重要成因.完善运行机制、协调各方利益是解决城市设计发展困局的必由之路,这既需要以城市公共管理的转型作为基础,也必须通过城市设计自身的运作转型进行积极的推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城市化范式由增量发展转向 存量更新的过程中,城市设计实践正走向精 细化。这种转变意味着城市设计正从以结果 为导向的技术工具全面进阶为过程与结果并 重的“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精细 化城市设计指向具体的公共问题,其目标是 促进城市治理方式创新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具 有权威性和动态性特征,并牵涉到政府、市 场、社会三重结构力量的调整及诸多利益群 体在空间利益方面的博弈与协调。基于在中 国城市语境下的概括性利益分析,本文指出 在中国当前的城市设计实践环境中,既有有助 于达成精细化目标的可能性,也有制约完成 此目标的潜在问题,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以 进行持续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深圳通过在政府、社区、业主三者之间构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协调机制,推动存量规划实施,取得盘活存量土地、保障经济增长、改善民生需求、坚守生态底线等多方面成效;但在改造成本、空间承载力、低收入群体等方面也面临挑战。现阶段的存量规划本质是面向存量用地的规划,而不涉及城市物业管理,需要加强发展机制研究;资源配置上,以固着劳动力和实体经济为导向,设计多渠道保障的要素供给模式;空间管控上,通过解决公共服务收费漏失和恢复规划弹性的方式扩大现金流收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重庆主城区滨江地段鳞次栉比的高层楼盘"围江"而建,严重削弱了城市视线进深,公共景观逐渐成为高档住区的私家花园。本文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提出,滨江景观是一种属于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的社会公共资源。滨江景观资源私有化的症结是"政府-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突出表现在滨江土地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居住用地过多占用景观资源良好的地段。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手段是建立多元的资源配置决策主体,重塑政府、市场与公众在资源配置决策上的三方关系,通过优化城市滨江地段建设用地分配,控制开发强度与提供多途径的共享渠道三方面内容,保护社会资源的公共性,避免优质景观资源被浪费。  相似文献   

7.
权力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是权力的隐喻和象征,空间的塑造遵循着权力的逻辑.城市空间资源的配置不仅是计划调控或市场调节的过程,更是一个权力运作的过程.我国当前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虽以代议制民主的权力格局和日趋成熟的法团主义权力格局为主体,但仍存在着公共利益难以表达、公共空间被异化,以及城市规划成为支配性权力组织用以维护和扩大其利益的工具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程序公平兼顾结果公平——城市规划师社会公平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雨峰 《规划师》2010,26(5):76-79
城市规划作为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调节和分配城市公共资源的公共政策,应当兼顾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分门别类地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要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和空间协调的公共政策功能,注重"规划公平"。同时,规划师要勇于承担责任,将公平正义作为自然而然的社会责任,以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9.
空间秩序中的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何兴华 《城市规划》2003,27(10):6-12
分别将城市空间作为一个发现的对象、一种积累的方式和一种控制的手段进行了理论探讨 ,指出城市规划所追求的理想的空间秩序受到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的深刻影响 ,现行城市规划理论的不足就在于忽略或歪曲了这一点 ,使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远离了真实的人居环境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0.
旧城更新中公共设施的更新关系到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构和城市空间的品质.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从"利益-资本-权力"三要素出发,尝试构建旧城空间再生过程的分析框架.总结了南京大行宫地区文化空间更新过程的3个阶段,对应着3次空间分配过程,包括选址阶段的政策性分配、开发阶段的资本性分配、运营阶段的消费性分配.探讨旧城文化空间再生的机制,包括需求驱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资本增殖机制.旧城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应该由政府主导,公共利益是主要的更新目标,而专业群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国旧城更新目标多元化,更新过程复杂化,空间类型多样化,旧城空间再生的重点应放在利益评估、资本整合和公共参与的体制完善上.  相似文献   

11.
介绍基坑开挖引起的土层水平位移和横向沉降空间效应,借助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耦合主要影响因素的地表纵向沉降空间分布公式。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基坑开挖环境影响分区,分析了既有建筑物处于不同分区时的受影响模式和影响度。  相似文献   

12.
敬天求真,敬人为善,敬业至美 UED:三磊设计将"敬天"、"敬人"、"敬业"作为公司的企业精神,这三种品德对三磊设计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在工作中切实体现三磊设计企业精神的价值? 张华:"敬天"、"敬人"、"敬业"的三字经,是三磊设计成立十几年来慢慢提炼固化下来的.在一个群体里,只有大家的价值观统一,才能趋向共同的目标,成就共同的梦想. 所谓"敬天",就是"敬天求真".建筑设计不仅是艺术,还是一门科学.在做设计时,本着科学的精神和做学问的态度,才能把事情研究透彻.三磊设计所有人聚在一起做事的目标是在各种诉求面前,把设计品质永远置于优先级,这是我们公司内部统一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混凝土硫酸盐侵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了外界环境中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破坏,从物理硫酸盐侵蚀和化学硫酸盐侵蚀两方面论述了混凝土外部硫酸盐侵蚀的类型及破坏特征,并对外部硫酸盐侵蚀过程中石膏的形成作为膨胀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魏兰 《现代装饰》2008,(1):18-21
《现代装饰》杂志举办这次活动最想要表达的是:“关注上海,关注设计”。设计师的声音是我们做好杂志的动力和源泉,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此次活动可总结为八个字:关注、交流、友谊、舞台。  相似文献   

15.
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Ⅳ~Ⅵ梁部位岸坡"深部裂缝"发育、坡脚阻抗段岩体单薄等结构特点,分析岸坡潜在失稳的边界条件及变形破坏模式.基于多个水电工程边坡雾化失稳实例的启示,从雾化降水对岸坡岩体的作用机制入手,指出雾化对该段岸坡稳定性影响的关键是深部裂缝充水及坡体饱水.据此,按坡内不同水位对稳定性系数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泄洪雾化情况下,Ⅳ~Ⅵ梁边坡稳定性问题较为突出,不能满足工程边坡安全稳定要求,应加强相应的工程处理.  相似文献   

16.
李晓丹  刘兴丽  赵靖 《城市规划》2011,35(Z1):165-168
以北京清华东路奥林匹克带状公园为例,通过测绘、数据统计、问卷调查、系统化研究等手段,进行了详实分析,重点探讨了其以一条线性步道贯穿多个主题空间的"多主题空间+线性空间"设计模式,对其各个空间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柔性挡土结构弹性支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深基坑工程中计算柔性挡土结构的弹性支点法作了改进, 提出了考虑柔性挡土结构与土之间摩擦效应的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摩擦效应时柔性挡土结构的内力及变形都有较显著的减小。  相似文献   

18.
针对橡胶隔震垫作为一种被动控制装置,存在最优控制范围窄的局限性。将磁流变阻尼器与橡胶隔震垫相结合,组成智能基础隔震系统应用于结构振动控制中,数值模拟分析了在地震力作用下原结构,普通隔震结构,隔震层附加MR阻尼器在Passive—off状态,Passive—on状态和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智能状态下结构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在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智能状态下控制效果最优,能有效克服被动隔震最优控制频带窄的缺点,其相对一般被动隔震装置,能同时减小隔震层位移,上部结构层间位移和各层最大加速度。  相似文献   

19.
岩质边坡降雨入渗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对岩质边坡降雨入渗的数学模型及模拟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非饱和-饱和渗流模型中的非线性方程组及其解法,给出了Picard迭代法求解该方程组的方法、步骤,并对边坡降雨入渗的规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岩质边坡降雨入渗过程中基质吸力的变化、暂态饱和区的形成、发展以及暂态水压力的分布、变化。用上述方法分析、模拟了某露天矿边坡降雨入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申有顺 《规划师》2000,16(6):76-79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展露给公众的整体评价和一般认定,是城市两个明建设成果的有效结合点和载体,在进行城市形象设计时,需要有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来做指导,作以邯郸城市形象研究为例,初步探讨了当今城市形象的定位,方针及目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