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某高层建筑冲(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实例,从清孔方式、彻底清孔、清孔泥浆指标、混凝土的首灌、沉渣厚度的测量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冲(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控制的要点。施工过程中加强孔底沉渣厚度的控制,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桩基承载力和施工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采用机械旋挖施工工艺具有施工简单、安全可靠、地层适应性强、造价低等特点。但当桩底持力层为含水砾砂层时,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桩底涌砂、塌孔,扩底开挖困难,难以彻底清底,桩底沉渣较厚等缺陷。对于端承型桩严重影响其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正常发挥。采用桩底后注浆技术对桩底沉渣及持力层进行固化处理,可改善桩端沉渣和持力层物理力学性能,提高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以其承载力高、无挤土、无振动、能贴近已建建筑物施工、适应性强等优点,在桩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起,对桩基承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施工工艺影响,钻孔灌注桩桩底形成的沉渣较难清理,桩侧分布的较厚的桩身泥皮则影响侧摩阻力的进一步发挥,导致单桩承载力不足。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为了改善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对桩基承载力的不良影响,采用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现场施工和检测结果表明,桩基承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土工基础》2019,(3):379-383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桩底沉渣会降低桩侧摩阻力和桩底端阻力,是影响钻孔灌注桩桩基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钻孔灌注桩沉渣问题对桩基承载力的危害性,对沉渣厚度精准检测属于灌注桩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按照不同施工工序总结了灌注桩浇筑前孔底沉渣检测技术和成桩后桩底沉渣检测技术,阐述各类沉渣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效果,分析并概括了不同沉渣检测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性,对钻孔灌注桩沉渣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舟山市岱山县某候船楼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为例,分析了造成沉降过大,单桩承载力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不规范造成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只在成孔完毕后用掏渣简进行了清孔,没有用反循环法清孔,使得沉渣厚度过大影响承载力.根据这一情况,提出了简便有效的逐根跑桩处理的方法来挤出沉渣,达到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桩底沉渣是旋挖灌注桩施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进行旋挖灌注桩承载力分析时应认真考虑桩底沉渣对桩基承载力的不利影响,在设计阶段应主动提出对桩底沉渣的技术处理措施,或对不同桩端持力层主动考虑桩底沉渣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对持力层为硬质岩石的旋挖灌注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Q-S曲线分析,指出了当前通过桩基试验Q-S曲线确定嵌岩桩竖向承载力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通过桩基试验Q-S曲线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建议。当通过注浆处理桩底沉渣时,对不同持力层的桩端阻力的估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钻孔灌注桩受施工工艺影响存在诸多不利于桩基承载力的因素,如成孔施工中泥浆护壁过厚、桩周土软化、孔底沉渣过厚等,本文通过检测实例剖析桩基础质量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补强方案,应用效果良好,可供今后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8.
桩底沉渣的存在决定着灌注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沉渣的处理对灌注桩的施工至关重要。通过理论技术研究和设备的现场试验,"气流式"清底设备可有效清理沉渣,该施工技术设备对于干作业钻孔灌注桩尤其是大厚度黄土地区的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施工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存在的问题,从孔径、泥浆、孔的垂直度、孔深、沉渣与沉淤等方面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影响承载力的施工及监理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对钢筋笼加工与吊装、混凝土灌注等工序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人工挖孔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造价低、孔径和孔型不受限制,施工机械简单,技术性要求不高,过程控制较易实现,穿越孤石、清除沉渣、桩端嵌岩等较易处理,成孔直观,混凝土施工质量较易控制等优点。但由于该桩型的应用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孔内开挖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加上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  相似文献   

11.
桩基进行施工常出现沉渣过厚,泥浆护壁过厚,使桩基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生,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通过对新建郑州至周口至阜阳的铁路工程进行分析,着重介绍旋挖钻混凝土灌注桩基的施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丁建文  滕玉明 《山西建筑》2005,31(18):79-80
针对钻孔灌注桩特殊的成桩特点,对影响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桩侧泥皮、桩底沉渣、时间效应、施工工艺等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提高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桩底沉渣及泥皮问题对基桩承载力及沉降量的影响,指出后注浆技术可以有效消除这一问题,结合太原某工程实例,阐述了后注浆技术的应用并对承载力的提高进行分析,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冲击成孔灌注桩的适用范围,从泥浆配制、成孔过程、孔深与沉渣测量、清渣、灌注等方面,阐述了冲击成孔灌注桩桩底零沉渣施工方法,并总结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指出该施工技术提高了桩的承载力、稳定性以及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成卫松 《门窗》2013,(8):121+123
桩底沉渣过厚是冲(钻)孔灌注桩施工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它会大大降低单桩承载力和增加桩项沉降量,易使上部结构出现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特别对端承型桩的影响尤其突出。目前对于桩底沉渣的处理工艺主要通过桩底后注浆工艺或者桩顶预压进行处理。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处理方法——高压气动水循环沉渣置换工艺在某灌注桩沉渣过厚案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关智慧  孙任运 《江苏建筑》2021,(1):105-107,122
钻孔灌注桩因其优点而应用广泛,而桩底沉渣的出现会影响其承载特性.文章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砂土地层中桩底沉渣对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桩底沉渣会造成桩侧摩阻力的损失,造成单桩承载力的下降以及更大的桩顶沉降;沉渣厚度以及沉渣弹性模量均对单桩承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都存在临界值.  相似文献   

17.
冯立富 《建筑知识》2014,(3):434-435
受诸多因素影响,钻孔灌注桩桩身易出现多种缺陷,沉渣缺陷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本文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评价灌注桩桩底沉渣的厚度、弹性模量等参数变化对其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荷载一沉降曲线、沉渣参数变化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曲线、沉渣参数变化对桩顶沉降的影响曲线等相关曲线的分析结果表明:沉渣的存在会降低单桩极限承载力、增加桩顶沉降变形,这种影响随沉渣材料参数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后注浆灌注桩技术做了简介,其施工影响要素主要有:孔底沉渣不易清除、侧壁因泥浆护壁形成泥皮,针对其原因采用后注浆技术有显著的施工效果。本文就采用后注浆法提高桩端进入砂层的钻孔灌注桩垂直承载力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吴胜捷 《建筑知识》2014,(7):415-415
钻孔灌注桩现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桥墩基础的施工,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噪声小、承载力大等优点。但钻孔灌注桩施工环节较多,容易出现桩位偏差过大、孔底沉渣偏多、埋管、钢筋笼上浮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使成桩质量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且补救困难,因而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孙玉刚 《土工基础》2021,(3):247-250
随着旋挖灌注桩在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沉渣问题引起的承载力评价不足日益引起工程关注.基于厦门地区的检验检测实践,从套管护壁施工、清孔工艺、水下混凝土灌注、后注浆工法、现场作业质量管理等五个方面对旋挖灌注桩的沉渣控制技术予以阐述,并通过实测比对数据证明其可靠性,以供相关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