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廖祝华  张健  刘毅志  肖浩  赵肄江  刘建勋 《电子学报》2000,48(11):2178-2185
基于短期出租车轨迹数据的载客区域推荐能极大减少系统开销,提高推荐效率,但常伴随着数据稀疏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地理信息的隐语义模型-GeoLFM.该模型通过将出租车司机所处的客观地理环境信息,融合到司机-载客区域矩阵分解的过程中,从而弥补数据稀疏性带来的不足.同时,根据出租车实时的空间位置信息,为身处不同地点的出租车推荐不同的载客区域.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与常用方法相比,推荐结果与真实的出租车司机载客情况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得到大幅降低,较好的提升了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送客到机场的出租车司机的两种选择方案:到接客区排队等待载客或者选择直接返回市区载客,文章建立了高收益决策模型。每个决策的收益是关于时间,航班次数,蓄车池车辆数,机场与市区距离,天气,节假日的函数,司机的选择策略为选择具有较高收益的决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出租车盲目寻客导致空载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出租车载客热点推荐策略,以最大程度优化匹配乘客过程,提高寻客效率.基于出租车历史轨迹数据,结合热点乘客信息的时间序列特性,提出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分段预测(SPBR)算法,以及基于分时马尔可夫决策过程(TMDP)的载客推荐模型.实验表明,SPBR算法预测结果的RMSE比SV...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使得网络上信息过载,于是推荐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出租车出行的推荐也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出租车出行推荐的背景以及推荐系统的发展,分析了移动推荐系统的复杂性,并将出租车出行推荐抽象成移动序列推荐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结合高效的优化匹配算法提出一种出租车公共服务系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的定位功能将乘客和司机的地理位置信息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通过相关匹配算法的计算,为每个乘客匹配距离最佳的出租车,同时将乘客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司机,解决了司机不知道目标乘客位置,而盲目空跑或消极等待的问题,节约了乘客的等待时间和出租车司机的空跑时间。  相似文献   

6.
精品收藏     
“运转手”(出租车司机)足不出“门”,却也可以见识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生长在出租车行家庭的苏更是有深切的体会,不过多年的载客生涯之后,自己还是未能觅到意中人,只能终日与爱车为伴。这一天,偶遇交警警花庄让他终于觉得找到命中注定的爱人,于是开始展开独特而疯狂的追求……本片在37届金马奖上获得评审团大奖、最佳男配角两项大奖,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日本红星宫泽理惠作为本片一个卖点,表演不过不失,稍显公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和物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出现了许多用于对出租车进行智能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基于这些智能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出租车公司对出租车的管理,还有利于乘客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交流。在合理分配出租车业务的同时,也减小了乘客的等待时间。此外,应用这些智能管理系统,也有益于对出租车司机的服务进行监管。本文将简要介绍Android基础下,即基于Android系统环境下的出租车智能管理系统,并对比分析一些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字电路出租车计价器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租车计价器是加强行业管理、减少司机与乘客纠纷的重要系统设备。本文采用以计数器为核心,将行车里程、等候时间按相同的比价转换成脉冲信号,然后对这些脉冲进行计数的方法,实现对出租车的多功能计价,输出采用8段数码显示管。该计价器能实现基本的计价,还可以根据白天,黑夜,中途等待来调节单价,同时在不计价的时候作为时钟为司机和乘客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9.
随着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的普及,地点推荐作为推荐系统的重要分支,在解决信息过载、提升用户体验、增加平台收益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现有的地点推荐算法大多基于矩阵分解,难以刻画用户和地点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此外,在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中,社交信息是建立用户画像的重要数据来源,如何融合社交信息辅助地点推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地点推荐解决方案,通过设计基于社交信息的新型采样方式和正则化损失函数,从两个角度融合社交信息。在两个真实世界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可以极大提升地点推荐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0.
Uber专车利用打车软件平台的搜索功能,在一定区域内,使专车司机和用户的位置信息能相互感知,然后根据该区域内专车和用户的数量和价格等信息在网上进行自动匹配,从而让用户的用车需求得以满足。在这种互联网思维的技术条件下,专车司机会在价格引导下进入出租车需求难以满足的区域。如此一来,灵活的专车在出租车供应不足的城市中实现了动态平衡,而这是传统出租车无法做到的。  相似文献   

11.
Taxi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point-to-point transportation in many cities.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is the safety of both passengers and taxi driver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VANET (Vehicular Ad-hoc NETwork), we propose a novel secure taxi service scheme to tackle the problem. First, a driver needs to authenticate himself using a password before he can provide any service. Second, after picking up a passenger, the taxi’s OBU (on-board unit) needs to continuously send its current location to the trusted server. This location is then double-verified with RSU (road-side unit) signatures. We also design a cooperative tracking mechanism to locate a taxi in case of emergency. In some occasions, taxi passengers as well as taxi drivers are concerned with their privacy (such as travelling route). We incorporate privacy-preserving measures into our scheme. The taxi’s OBU uses pseudo identities instead of real identity for all ongoing transmissions so that a passenger’s travelling route (or the driver’s travelling route when he/she is not carrying any passengers) cannot be traced by a third party easily. We show by simulation that the total delay (from 1 to 9 s) introduced by all security measures is small while the total number of messages required to be transmitted in the network is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12.
Spatial experiences in route finding, such as the ability of finding low‐traffic routes, exert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ravel time in big cities; therefore, the spatial experiences of seasoned individuals such as taxi drivers in route finding can be useful for improving route‐finding algorithms and preventing using routes having considerable traffic. In this regard, a spatial experience‐based route‐finding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through ontology in this paper. To this end, different methods of modeling experiences are investigated. Then, a modeling method is chosen for modeling the experiences of drivers for route finding depending on the advantages of ontology, and an ontology based on the taxi drivers’ experiences is proposed. This ontology is employed to create an ontology‐based route‐finding algorithm.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Google maps in terms of route length and travel time at peak traffic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lthough the route lengths of route‐finding method based on the ontology of drivers’ experiences in three cases (from nine cases) are greater than that based on Google maps, the travel times are shorter in most cases, and in some routes, the difference in travel time reaches only 10 minutes.  相似文献   

13.
WDF是微软提出的全新驱动程序模型,它提供了两个框架:KMDF和UMDF,其中KMDF框架包含了对象模型、事件模型、PNP/Power等核心模型,各个模型定义了一系列的对象,每个对象都拥有相应的属性、方法和事件,驱动程序可以利用这些对象设置属性、创建对象和响应事件。该文首先对基于KMDF驱动程序的开发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讨论了驱动模型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KMDF的USB驱动程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叙述了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各向异性导电膜)与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历史,并强调了驱动IC封装在实现显示器微型化、高分辨率、低成本及高显示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性。文章还对微细间距COF(Chip on Flex)连接用ACF的材料设计进行了介绍。文章指出低温固化ACF可以改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模块的生产效率,降低大型LCD模块表面的热应力;同时指出COG(Chip on Glass)连接后LCD面板的翘曲变形引起LCD模块漏光事故。ACF焊接温度的降低可以有效减少翘曲变形,避免在应用COG封装大型LCD模块的驱动IC时所产生漏光。  相似文献   

15.
胡丽  宋文爱  杨录 《电子测试》2011,(10):51-54
以典型的线阵CCD图像传感器件TCDl32D为例,设计和开发了一种线阵CCD驱动电路。电路主要采用了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充分发挥其"可编程"的技术特性,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接口信号。介绍了该驱动电路的主要特性、工作原理和驱动时序的设计思想,阐述了逻辑设计原理,给出了CPLD实现电路和时序仿真图形.验证了CPL...  相似文献   

16.
基于PCIE驱动程序的数据传输卡DMA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晃  巩峰  陈彦化 《电子科技》2014,27(1):117-120
为提高数据传输速度,研制了一套基于PCIE接口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4部分组成:数据发送卡、数据接收卡、PCIE驱动程序以及上位机应用程序。文中介绍了数据传输卡的基本原理和构成,重点研究了在Windows XP系统下利用WinDriver开发PCIE设备驱动程序的主要步骤、DMA数据传输的实现和中断响应的处理。经测试,该数据传输系统比较稳定,开发的驱动程序可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  相似文献   

17.
移动通信客户价值评价模型研究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户是公司利润与价值的唯一源泉,在电信市场竞争越演越烈的今天,不能简单地以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衡量公司价值和状况,更重要的是以客户价值来衡量企业的价值。本文基于客户价值细分模型和客户生命周期价值量化模型的理论,建立典型客户价值的量化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客户价值管理和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种超宽带中功率MPM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超宽带中功率微波功率模块(MPM)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MPM的系统构成和系统集成设计,重点阐述了前级固态驱动放大器以及后级行波管放大器外围集成电源的设计方法,针对MPM要求的小体积、高功率密度带来的散热问题作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工程设计中的解决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制出了一种较为通用的100W/6—18GHz微波功率模块。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某雷达实验平台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核心,利用多组高采样率AD实现多通道高速采集。为保证数据通路的畅通,每通道配备大容量DDR2进行高速数据缓存,并利用DDC降低数据写入速率。系统采用EZ_USBFX2LP系列USB芯片的Slave FIFO接口方式将数据回传至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数据采集和波形显示。整个系统由硬件部分、FPGA内部逻辑、USB固件、设备驱动和应用程序构成。经过测试,系统在80MHz采样率下,可以实现中心频率60MHz、带宽10MHz信号的有效采集。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最优转矩控制(MTPA)原理,得到了在dqO坐标系下转矩与d、q轴电流的关系式。为便于实际应用,利用MatIab工具给出了最优转矩控制的近似实现方法。建立基于该方法和凸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模型的仿真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