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涨落理论讨论了物质亚稳态液汽相变的机理。在考虑液体混合物核化特点基础上 ,从统计热力学涨落理论出发 ,得到了确定液体混合物极限过热温度的一般关系式。借助 P- R状态方程并外推至亚稳态区域 ,用导出的公式对不同条件下的液体混合物系统极限过热温度进行计算 ,并与文献上的 2 60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热力学原理,对碳氢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的热极限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依据试验结果及文献值,对Peng-Robinson方程用于处理碳氢化合物的过热极限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用实验装置测得的数据误差<3%。 Peng-Robinson方程可用于处理碳氢化合物的过热极限。  相似文献   

3.
二元液体混合物的沸腾传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混合物沸腾传热特点及机理沸腾是一种具有相变的传热过程,由于它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引起许多学者开展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单组分沸腾特性的研究作了不少努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涉及的往往是混合物的沸腾问题,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二元液体混合物非理想吸附平衡数据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晓勤  姚虎卿  时钧 《化工学报》2002,53(4):412-416
根据气相吸附和液相吸附的热力学一致性条件 ,从溶液理论、表面热力学出发并结合相交换模型 ,提出从气相吸附平衡数据预测二元液体混合物吸附平衡的模型 ,模型中仅含 4个未知参数 .应用该模型对二元液体吸附体系进行了预测 ,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5.
加压下液体过热的亚稳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液滴悬浮法测定了十四种碳氢化合物的加压情况下的过热极限,并经筛选由mvdW方程对过热极限进行了预测,发现两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二元液体混合物的过量体积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舒静  沈晓燕  刘国杰 《化工学报》2004,55(7):1041-1046
按照提出的含醇溶液形成的热力学模型,采用释放和充入组分间引力势能的方法建立了一个过量体积方程,表明含醇溶液的过量体积主要取决于组分解缔和它们间交叉缔合引起的焓变以及模型中释放或充入的组分间引力势能.该方程有良好的通用性,不仅适用于含醇溶液,也适用于非含醇溶液.广泛的检验表明,它能满意地关联各种二元液体混合物的过量体积随组成变化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Eyring模型的修正及液体混合物粘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在化工传质和流体力学中,粘度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物性.为此,已建立了许多计算液体混合物粘度的经验和半经验方程,其中不少建立在 Eing粘度理论的基础上,但这些方程都含有 2个或多个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Butler方程与UNIFAC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仅需纯液体摩尔体积V_i、表面张力σ_i和UNIFAC基团参数便能推算二元和多元液体混合物表面张力的新方法.用此法对100个二元体系、10个三元体系和2个四元体系的表面张力做了推算,二元和多元体系的总平均相对偏差相应为2.53%和5.33%,表明计算方法可靠,推算精度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二元体系液体混合物粘度的工程应用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普遍适用的热力学关系出发 ,对Eyring模型进行修正 ,得到一个新的修正Eyring粘度模型。与Grunberg -Nissan和McAllister模型比较结果表明 ,该模型关联结果最优 ,特别是对于含水系统 ,超过了McAllister方程 ,因此其修正更为合理 ,更具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比重管和毛细管粘度计测定了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环己烷-苯、甲醇-乙醇-异丙醇-四氯化碳、水-甲醇-乙醇-异丙醇、水-甲醇-丙酮-醋酸四个四元体系及包含的二元、三元体系在298.15K的密度和粘度。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The internal pressure of liquid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y on liquids and solu-tions.Internal pressure may serve as a measurement for the intermolecular force.Furthermore,internal pressure is capable of giving indications on entropy changes withthe changes in volume during mixing,as can be seen from the following thermodynamic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实验室制备的醋酸纤维素丁酯膜和芳香聚酰胺膜系统研究并证实了反渗透技术用于分离液体有机混合物的适用性,并用液相色谱法则量了上述二种膜材料的优先吸附性能。研究发现:反渗透枝术能够应用于液体有机混合物的分离。通过考虑进料液中每一个组分的优先吸附特性和斯托克斯半径,能够预测出二元混合物中哪一组分会在膜透过液中得到浓缩。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二元液体混合物沸腾给热的初步研究结果已经介绍过,但当时对苯-甲苯系统只做了三组数据,还看不出其规律性。在本文中,虽然还是用酒精-水,及苯-甲苯两组混合物,但组成变化较多,同时除常压下操作外,也做了不同程度减压下的沸腾给热。对组成和压力对给热系数的影响作了探讨,最后并以准数方程式来归纳实验结果,提出可供计算用的经验公式及准数方程式。  相似文献   

14.
肖泽军  张贵勤 《化工学报》1993,44(5):601-608
对环形通道内低Pe数(20~70)的高温(300~700℃)液钠在由非旺盛湍流转变成旺盛湍流区内(Re=4000~17500)的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正压下液钠初始沸腾壁面过热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供的计算关系式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实验采用的环管内径为6mm,外径为10mm,通道外壁绝热,内壁用高热流密度电加热元件加热.  相似文献   

15.
刘国杰  史济斌 《化工学报》1992,43(4):409-416
建立了一个能够计算各种温度下液体恒压热容与恒容热容之差的关系式C_p-C_v=RTV~2a/(V~2-AV+B)A和B是两个相关的特性常数,它们的值可由基团贡献法和分子的拓外指数确定.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一致.倘若应用A和B的简单混合规则,上述关系式亦适用于液体混合物.  相似文献   

16.
王福安  杨长生 《化工学报》1993,44(3):328-333
从群集统计理论出发,运用溶液表面热力学原理,推导出新的溶液表面张力方程.该方程形式简单,使用方便,参数具有直观的物理意义.通过235对各类物系的实验数据检验,表明本方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局部组成模型NRTL、改进的NRTL(模型参数设为温度的线性函数)、汪赵模型和作者提出的改进的汪赵模型对正己烷苯胺等6个体系作了由过量焓(HE)推算液液双结点曲线的研究。结果表明,NRTL、改进的NRTL的推算效果均很差,汪赵模型的推算稍有改善,而改进的汪赵模型的推算结果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A set of transport equations was deriv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the binary mixtures of organic solv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surface force-pore flow (SFPF) model. These equations enable th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the membrane performance data under a given set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together with the information on the membrane pore size, interaction forces working between the solution components and the membrane material, and the activity and the molecular radii of solution components. The usefulness of such transport equations is shown for the system ethyl alcohol-heptane-cellulose membrane and some other separ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