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某高砷银铜精矿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某高砷银铜精矿的物质组成 ,分析了对该精矿利用的技术方案 ,简述了对这一精矿进行的低温焙烧、化学除砷、氨浸萃取提铜和氨浸渣浸银等试验研究以及取得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在高砷多金属硫化矿分离研究中,选择浮选—焙烧—稀酸浸铜—银锡浮选分离的选冶联合流程,综合回收了铜、银、锡、锌、砷等。并以栲胶作为毒砂的新型抑制剂,使铜锡精矿中含砷最低于0.5%。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用含银氧化锰矿代替软锰矿作氧化剂,对高锰硫化银精矿进行了预处理,使锰的脱除率达到99.09%。同时,硫化矿及氧化矿的银相都得到充分解离,预处理后的氧化渣用FeCl3-HCl-CaCl2水溶液作浸银剂,银浸出率≥97.00%;银、锰及铅的总回收率分别达到96.385%、88.93%和80.88%,防止了硫、砷、铅等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某含银低铜高砷高硫多金属硫化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碱性pH环境下,以GSF31为毒砂抑制剂、GSB32为铜和银矿物的选择性捕收剂,采用铜砷等可浮-抑砷浮铜工艺流程,在原矿铜、砷、银品位分别为0.35%、1.50%和10.74 g/t的条件下,获得了铜品位20.19%、总回收率64.15%的铜精矿,其中砷含量0.42%、银品位308.72 g/t、银选矿富集比28.75,铜精矿中砷含量不超标。  相似文献   

5.
高砷多金属硫化矿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高砷多金属硫化矿的分离,进行降砷研究,采用无氰浮选工艺,选用石灰-氧化剂-Na2SO3作为铜铅混选的组合抑制剂;铜铅分离采用再磨,A-1作抑制剂,然后进行铅精矿降砷试验,采用A-2,A-3混用活化铅而抑砷,取得了合格的铜铅精矿,并综合回收了银。  相似文献   

6.
从含砷的多金属硫化矿中提金,一向棘手。本文提供了采用富氧氰化法从砷钴硫化矿加压氧化浸钴渣中提金的试验结果,其目的是要开辟一条湿法提金新工艺,解决这一难题。扩大试验结果完全验证了小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文中详细地叙述了富氧氰化原理,并对酸浸渣(细菌浸钴渣)做了富氧氰化与常规空气氰化提金的对比扩大试验。扩试数据表明,富氧氰化比常规空气氰化提金效果好,指标高,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提金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高温浸矿菌结合对高砷铜精矿的浸出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自主选育的耐高砷中高温浸矿菌浸出以砷黝铜矿为主的高砷铜精矿(As 4%~5%, Cu>20%)。采用前期中温浸矿菌, 后期高温浸矿菌的两段法生物浸出10 d, 总铜浸出率可达90.01%。对浸渣的铜物相分析可知: 高温菌对黄铜矿的浸出率可达78.45%, 是中温浸矿菌14.2%的5.5倍以上; 对砷黝铜矿的浸出率为33.42%, 约为中温浸矿菌17.48%的2倍。对原生硫化铜矿的浸出率总计为50.24%, 约为中温浸矿菌16.26%的3倍。高温菌对砷黝铜矿的氧化作用较黄铜矿差; 中温浸矿菌对As3+ 和As5+的耐受力比高温菌强。在两段法浸出前期添加2.0 g/L的 Fe3+ 或2.5%的黄铁矿精矿细菌培养液均能提高中温浸矿菌的浸出速率。  相似文献   

8.
含砷硫化铜精矿的细菌浸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细菌浸出金属因其投资小、成本低、污染轻,适合处理低品位和难处理矿石,已在次生硫化铜矿石提铜中作为首选工艺。介绍了我国某含砷低品位硫化铜矿浮选精矿的细菌浸出试验研究结果,通过选育优良浸矿菌种,可以高效地直接提取某铜精矿中的铜,铜浸出率达到85.52%。  相似文献   

9.
铜绿山矿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与生产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铜绿山矿强磁尾矿的矿物特征 ,通过三种方案即再磨 -常规硫化浮选方案、水热硫化浮选方案和酸浸硫化浮选方案的对比试验 ,得出再磨 -常规硫化浮选方案是从铜绿山矿强磁尾矿中综合回收铜、金、银的最经济有效方案。该方案的技术特点是进行了预先磨矿及羟肟酸钠和黄药的联合使用。浮选尾矿再经重磁选 ,可再次回收铁。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实验室和半工业试验的研究成果和基建进展的实际情况,就玉龙铜矿总体开发的思路,处理氧化矿采用全堆浸工艺、半堆半浸,硫化矿处理采用浮选工艺的产品方案,早日实现氧化矿和硫化矿共同开采以及强化玉龙铜矿试验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Low gold and silver extractions have often been observed in the traditional gold–silver cyanidation process. The reactivity and availability of oxidant is a potential limitation for gold and silver dissolution in cyanide solution, especially in heap leaching operations. The oxidant reactivity seems to have more of an effect on silver extraction due to the different mineralogy of gold and silver in the ores. For example, the occurrence of silver sulfides such as acanthite (Ag2S) typically results in low overall silver extraction which may be due to slow kinetics of oxygen reduction on the acanthite mineral. The leaching of metallic gold and silver sulfide in the novel ferricyanide–cyanide leaching medium was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ferricyanide as a supplemental oxidant in gold–silver cyanidation process was proposed and the possible reagent regeneration method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以小秦岭某多金属金矿为研究对象 ,最终确定采用焙烧—硫酸浸铜—盐浸铅—氰化提金、银工艺分步分离回收铜、铅、金、银。试验结果表明 ,其铜、铅、金浸出率分别达到了 97.0 5 %、89.90 %、96.91%。  相似文献   

13.
东北寨金矿碳质物的性质及其对金浸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寨碳质硫化物金矿中的有机碳质物通过 Na OH浸出、苯抽提和多种酸浸出被分为三部分。矿石中的有机碳主要是多酸浸出残渣中的碳 ,占总有机碳的 55.4 1% ;其次为苯提取物中的碳 ,占总有机碳的 37.79% ;碱提取物中的碳含量最少 ,占总有机碳的 0 .61%。原矿样、元素碳提取物和碱处理残渣在含金氰化物溶液中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细菌氧化前后 ,矿石中有机碳含量几乎没有变化 ,但金的浸出率大于 95%。东北寨金矿的难浸特性在于矿石中的金主要是被硫化矿物包裹 ,而矿石中碳质物对金的浸出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提高永平铜矿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的效果,通过试验,研究了活性炭与银离子组合催化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的效应。研究表明,在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活性炭与银离子组合可以进一步提高铜的浸出速度及浸出率,其浸出效果比单独添加活性炭或银离子要好,其中3.0g/L活性炭与2.0 mg/L银离子组合最有利于铜的浸出,在浸出310 h时,铜的浸出率可达到80%,而单独添加3.0g/L活性炭或2.5 mg/L银离子,在浸出310 h时,铜的浸出率分别为62%和20%;控制600~650 mV的低氧化还原电位条件更有利于细菌浸出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中的铜。  相似文献   

15.
江西某黄金冶炼厂的金浸出尾渣中Au的品位为2.7 g/t,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但该浸出渣中有害杂质S、As的含量高达7.54%、1.98%,主要以黄铁矿和毒砂的形式存在,二者内部包裹的金颗粒在超细磨条件下也极难解离.为有效回收该尾矿渣中的金,基于试样性质,采用氧化焙烧—浸出的工艺处理该试样.浸出试验在溶液pH值为12、...  相似文献   

16.
捕收剂BK—301浮选硫化矿回收铜,锌及伴生金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秀英 《矿冶》1998,7(3):33-37
BK-301是一种新型的硫化矿复合捕收剂。对铜、锌硫化矿及伴生金银的浮选研究表明,由于该药剂在低碱度介质中兼有捕收能力适中和选择性好的特点,因此它有利于铜、锌的浮选分离和硫化铁矿物及伴生金银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7.
某金银矿石含金4.80 g/t,含银565 g/t,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呈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部分以显微或次显微状赋存于褐铁矿及石英中,裸露金占总金的72.29%,铁矿物和硅酸盐矿物包裹金分别占总金的22.08%和5.63%;银矿物主要以辉银矿形式存在,嵌布粒度较粗,硫化银占总银的91.33%,自然银和氯化银含量较低,分别仅占总银的6.55%和2.12%。为实现该金银矿的高效开发利用,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4.5%的情况下,采用1粗4精2扫、精选1尾矿精扫选后再返回的浮选流程处理,可获得金品位为77.19 g/t、银品位为11 302 g/t,金、银回收率分别为75.58%和94.02%的精矿;金、银品位分别为1.23 g/t和35.45 g/t的浮选尾矿在再磨细度为-0.043 mm占86%的情况下氰化浸出,浸渣金、银品位分别为0.10 g/t和17.88 g/t,金、银对浮选尾矿的浸出率分别为91.87%和49.56%,全流程金、银总回收率分别达98.01%和96.98%。  相似文献   

18.
某金银矿石含金4.80 g/t,含银565 g/t,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呈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部分以显微或次显微状赋存于褐铁矿及石英中,裸露金占总金的72.29%,铁矿物和硅酸盐矿物包裹金分别占总金的22.08%和5.63%;银矿物主要以辉银矿形式存在,嵌布粒度较粗,硫化银占总银的91.33%,自然银和氯化银含量较低,分别仅占总银的6.55%和2.12%。为实现该金银矿的高效开发利用,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4.5%的情况下,采用1粗4精2扫、精选1尾矿精扫选后再返回的浮选流程处理,可获得金品位为77.19 g/t、银品位为11 302 g/t,金、银回收率分别为75.58%和94.02%的精矿;金、银品位分别为1.23 g/t和35.45 g/t的浮选尾矿在再磨细度为-0.043 mm占86%的情况下氰化浸出,浸渣金、银品位分别为0.10 g/t和17.88 g/t,金、银对浮选尾矿的浸出率分别为91.87%和49.56%,全流程金、银总回收率分别达98.01%和96.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