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膨胀型无卤阻燃剂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探讨了无卤阻燃聚丙烯规模化生产的基本配方、预混处理及挤出造粒工艺参数,检测了无卤阻燃聚丙烯的性能,介绍了无卤阻燃聚丙烯在电气、电子、通讯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无卤阻燃材料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丙烯阻燃技术、阻燃剂及阻燃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聚丙烯(PP)为基材,探讨了不同用量的氢氧化镁(Mg(OH)_2)、微胶囊化红磷(MRP)对PP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g(OH)_2用量的增加,PP/Mg(OH)_2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随之升高而力学性能下降。当Mg(OH)_2与MRP复配使用时,MRP的加入可减少Mg(OH)_2的用量,PP/Mg(OH)_2/MRP(100:100:12)与PP/Mg(OH)_2(100:150)的复合材料相比可以看出,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3.73%、38.52%、189%,表明Mg(OH)_2和MRP在PP无卤阻燃复合材料中具有很好的协效阻燃作用。相容剂PP-g-MAH的加入可以提升PP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PP-g-MAH用量为8份时,PP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可达4.23kJ/m~2和25.6MPa,同时拥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4.
国际市场上最近供应的无卤P-N系膨胀型阻燃剂Exolit AP750及AP751是电子/电气工业用注射PP优异的阻燃剂.其具有高效,热、光稳定性高,低毒、低烟、低腐蚀,对 PP加工和机械性能影响小,与PP及其他添加剂相容性好等优点;且对环境友好和利于材料再生.以这类阻燃剂处理的PP和增强PP代替某些阻燃工程塑料(ABS、PC/ABS、PA)制造部分电子元器件,在涉及产品整体平衡分析的几个环节〔材料研制、材料和产品制造、阻燃效果(产品性能)及材料再生〕中均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铵(MEL)和Al(OH)3组成无卤阻燃复合体系,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了阻燃体系对聚丙烯的冲击性能、熔体流动性、热性能以及燃烧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体系中各组分之间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当聚丙烯与阻燃剂的比例为:PP/APP/PER/MEL/Al(OH)3=100:30:10:3:5时,阻燃聚丙烯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同时氧指数达32.1%.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无机物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磷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在聚丙烯(PP)无卤阻燃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这些无卤阻燃剂的加入对PP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合理利用各种阻燃剂的协效作用,克服了单一无卤阻燃剂的不足。开发新型阻燃体系,提高阻燃剂与基材的相容性,从而改善阻燃PP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仍是无卤阻燃PP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水合金属氢氧化物、磷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硅系阻燃剂和无机层状阻燃剂在聚丙烯无卤阻燃中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协同增效剂在氧氧化镁、膨胀型阻燃剂阻燃聚丙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无卤阻燃剂中的不足,因此合理利用各种阻燃剂间的协同效应、提高阻燃剂的阻燃效率、开发复合型高效阻燃剂是未来聚丙烯阻燃的研发热点。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因密度小及优异的机械性能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大力应用。但聚丙烯氧指数仅为17.8左右,容易发生火灾,其应用领域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聚丙烯的阻燃改性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实验采用多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尿酸盐(MCA)作为无卤阻燃剂,调整三者比例,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了无卤阻燃聚丙烯,并研究了蒙脱土、相容剂以及矿物、玻纤的加入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添加分散剂与红磷改善氢氧化镁-聚丙烯阻燃体系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及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分散剂的加入改善了氢氧化镁的分散性,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机械性能;PP/Mg(OH)2/红磷体系的阻燃性能随红磷用量增加而提高,说明Mg(OH)2与红磷复配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胶囊化技术合成的新型磷氮体系无卤膨胀型阻燃剂IFR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考察了阻燃剂IFR中聚磷酸铵(APP)的微胶囊包覆效果以及阻燃剂IFR对PP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表面形态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包覆后的APP粒度均匀致密,效果比较良好;在PP中添加的IFR阻燃剂质量分数达到30%左右时,有明显的成炭效果,氧指数达到32%,阻燃性能提高;力学性能下降也趋于平缓;且IFR与PP的界面相容性比较良好;阻燃PP材料的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膨胀型无卤阻燃体系中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膨胀型无卤阻燃体系中协同阻燃剂对聚丙烯阻燃效果及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协同阻燃剂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P 的阻燃性能,彻底克服了熔滴现象,合适的P- C- N 比例是形成优质炭层的保证;抑烟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PP 阻燃体系的熔体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非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多聚磷酸铵(APP)和三聚氰胺(MEL)为主阻燃剂,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了非卤阻燃聚丙烯,从阻燃性能的角度对该有机膨胀型阻燃体系进行了优化探讨,并对原位反应的引发体系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BPO和DCP体系都能引发原位反应,而且当阻燃母粒中m(APP)/m(MEL)为5/1、每100g聚丙烯加入15g季戊四醇时,可制得氧指数达29%以上的非卤阻燃聚丙烯。  相似文献   

13.
聚磷酸铵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聚磷酸铵(APP)对聚丙烯(PP)进行了填充改性,研究了APP对PP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还研究了200℃下APP对PP阻燃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中加入适量的APP,可改善体系的阻燃性能,同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会产生影响,使复合体系的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明显提高,却使断裂伸长率,特别是冲击强度降低;在200℃时,较低剪切速率范围内,APP的加入有利于复合材料流动性能的改善,但在高剪切速率范围内对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影响不大;APP在PP中具有成核剂作用,可使PP的结晶过程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结晶速率也大大提高,但对PP的结晶度和熔点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备了膨胀型非卤阻燃PP,着重探讨了该材料在(70±2)℃水中的浸泡时间对其防吸潮性能、阻燃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2)℃水中浸泡168h后,所得膨胀型非卤阻燃PP的质量损失率小于2%,氧指数大于32%,水平燃烧仍保持在FH-1的最高级别,垂直燃烧则在浸泡96h后由FV-0降至FV-1,说明原位反应增容技术有效降低了阻燃剂粒子在潮湿环境中的溶解与迁移,提高了阻燃材料耐潮湿老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陶四平  陆湛泉  肖鹏 《塑料工业》2012,40(3):118-121
针对商业化的APP型无卤阻燃剂产品,利用膨胀型阻燃协效技术,对纳米蒙脱土、纳米氧化锌、相容剂及表面处理剂等助剂对无卤阻燃剂进行处理或者复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新阻燃技术在热释放、燃烧特性、耐水性等性能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拓宽了无卤阻燃聚丙烯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尼龙/纳米蒙脱土膨胀型阻燃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志领  张伟燕 《塑料工业》2004,32(12):40-42
用尼龙6(PA6)代替季戊四醇(PT)作为成炭剂组成的膨胀型阻燃聚丙烯(PP)有熔滴、阻燃效果差的缺点,加入纳米蒙脱土(nano-MMT)作为阻燃剂的协效剂后可克服以上缺点。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nano-MMT不仅克服了阻燃体系熔滴的缺点,还使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44.3%;热重分析和燃烧测试表明,nano-MMT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使剩炭率增加了12%,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由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nano-MMT的加入增强了材料的界面粘结力,提高了材料的韧性,起到了一定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尼龙增强膨胀型阻燃PP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志领  张伟燕 《塑料工业》2005,33(1):58-59,63
用尼龙6(PA6)代替部分季戊四醇(PT)作成炭剂,制得了膨胀型阻燃聚丙烯(IFR-PP),讨论了PA6对IFR-PP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和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A6的加入提高了IFR-PP的表观粘度、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PA6的用量为3%时,IFR-PP的拉伸强度提高了24.2%,分解温度提高了18℃;同时阻燃性能保持不变,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8.
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备非卤阻燃AB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芳  黄伟  吴小华  林晓丹  贾德民 《塑料工业》2004,32(3):28-29,43
以Al(OH)3和Mg(OH)2为主阻燃剂,红磷为增效剂,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备了无机非卤阻燃ABS;并通过正交设计法探讨了引发剂、含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A和单体B对阻燃ABS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添加法相比,原位反应法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采用此法制备的阻燃ABS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引发剂和单体A对阻燃ABS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引发剂、单体A、单体B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10%、20%时,制备的阻燃ABS母粒效果最好;与ABS按1: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的非卤阻燃ABS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