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应急通信网络抗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和电力应急通信实际需求,在电力应急通信网络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力系统应对灾害的应急通信网络总体结构框架,设计了基于WiMAX和应急通信车等无线通信方式的网省电力公司与地、市级电力公司(变电站)之间的应急通信网络。利用评价模型对该网络的抗毁性能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该应急通信网络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计算了该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抗毁性误差。  相似文献   

2.
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本地通信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三种常用的本地通信方式——低压宽带电力线载波、低压窄带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通信进行了分析比较,主要从通信技术原理、信道特点、组网技术和方案、适用对象和范围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本地通信方式的比较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EPON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远程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远程信道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描述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国试点单位安徽巢湖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通信的技术路线和方案,着重介绍了EPON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通信中的应用,包含EPON设备的配置及网络结构,通道保护方案的选择、业务接入及应用情况,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及相关分析等,以期为其他地区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通信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WiMAX技术在电力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炳林 《电力系统通信》2009,30(10):53-55,60
电力应急通信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恢复局部区域的通信能力。文章简要介绍了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分析了WiMAX技术的特点与组网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WiMAX技术的电力应急通信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宽带无线通信,满足多种电力系统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城市电力应急通信要求,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为应急现场的信息传输建立一条可靠性较高的备用通道。重点研究如何解决变电站应急通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变电站通信网的电力应急现场中长距离无线通信覆盖技术方案和装备研究方案,把自组网Wi-Fi技术应用于中等距离电力应急视频通信,综合现场图像数字化采集及现场无线语音通话等技术,为变电站现场应急无线通信提供一个可行的技术保证,实现变电站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接入,从而保证电力应急通信网络畅通。  相似文献   

6.
电能抄表系统远程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世洪  彭克柱 《电测与仪表》1999,36(6):41-42,45
针对电能抄表系统的通信问题提出了经由RS-485网络及公用电话线(或电力载波,微波等信道)进行电能信息近,远程传输的方案,实现了电力用户(变电所)与供电局营业管理系统之间的微机通信,具有一定的实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业务需求、系统业务架构及系统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明确了通信信道层在用电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集中器到用电信息系统平台的远程通信技术及采集器到集中器的本地通信技术,并对远程通信技术和本地通信技术分别进行了分析比较,即明确各种通信技术的优缺点后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通信方案,可为用电信息通信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西电力通信网的现状,论述了建设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必要性,对目前通信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电网对应急通信的需求,提出了山西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9.
刘佳佳  鲍慧 《电力系统通信》2010,31(4):62-64,68
介绍了OFDMA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优势,提出了将OFDMA技术应用于电力应急通信系统中的整体设计方案,详细分析了基于OFDMA技术的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结构。该系统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宽带无线通信,并作为有线通信系统的补充,以满足在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恢复局部区域通信能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无线数据网作为一项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作为解决采集系统"最后一公里"的本地信道经济可靠的解决方案。首先分析了采集系统的建设情况、建设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本地信道的运行问题;其次对目前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对比,重点对WDN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分析了该技术方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分析突发事件及重要保电状态时电网通信支撑体系的关键作用,结合现阶段主流的电力无线宽带、卫星通信、应急通信指挥车、无线单兵图传系统等技术进行电网应急通信综合平台的研究,引入分析自由空间光通信(FSO)无线接入新技术,提出了电网应急指挥体系下的通信技术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12.
鉴于新建变电站远动设备的大量调试要求与有线光纤有线通道敷设缓慢间存在矛盾,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力自动化远动无线通道解决方案.文章分析了现有通信技术,并结合接入模式,设计了无线传输方案;通过3个阶段对方案进行具体实施,并将测试结果和相关规定指标进行比较,最终证实方案的可行性.该通道可扩展为远动应急通道,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前已有的研究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时传输系统的文献大多只关注实现的具体方法,对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信息与能量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优化方案还研究得不够深入。通过无线电能与信息传输系统中信道容量和传输效率的表达式,得到了当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受限时,信道容量的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当信道容量受限时传输效率的优化问题以及当传输效率受限时信道容量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传统星状拓扑结构的流星余迹通信网络主站与从站采用相同的定速率定功率传输机制。综合星状拓扑网络结构特点与流星余迹信道的特性,本文在考虑传输延时,限带宽等实际因素下分别提出主站与从站不同的传输机制来优化性能。适合相对高数据吞吐量的主站的限带宽变速率传输机制使主站传输效率与定速率传输相比上升了450%;适合对耗能要求敏感的从站的变功率传输机制,在不降低其定速率传输能力的基础上节省55%的发射能量。本文还给出了主从站在指数衰减的流星信道模型下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电力应急通信基站仅依靠人的主观经验部署存在不足。因此,考虑建筑物对基站信号的遮蔽影响,基于单兵前往灾区勘测的回传信息,对研究问题进行图形化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力应急通信基站选址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基站间信号传输损耗最小为目标,在划定的基站可选位置范围内,针对非线性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基站的预选位置。下层以基站间信号传输路径与建筑物的间隔距离最大为目标,利用支持向量机优化基站的最终位置,并传递回上层以计算信号传输损耗,通过迭代优化获得基站的最优部署位置。通过在算例中与单层模型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电力应急通信网的搭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光通信网络承载的业务在线路遇到自然灾害和突发灾害破坏情况下不中断,利用MDS数字电台组建无线应急系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文章描述了MDS数字电台的关键技术,详细讨论数字电台的各组成部分和原理。同时结合南安电力管辖地区的地形情况和无线传输情况,构建无线应急通信网,支持数据传输、话音、图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认知无线电(CR)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网络(记为CR NOMA)已是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使得无线网络的安全通信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研究了频谱共享多天线CR NOMA网络安全中断性能,首先分析了最优天线选择(OAS)方案的安全中断概率(SOP),并推导了其精确的闭合表达式。其次,分析了空时传输(STT)方案的SOP,并推导了其精确的闭合表达式。最后,对次用户两种方案的SOP渐近性能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系统参数对SOP的影响。最后,采用Monte Carlo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发现,两种方案基站分别存在一个最优峰值发射功率,使得远距离次用户的安全中断性能最佳。仿真结果表明增大基站峰值发射功率,OAS方案的近距离次用户的SOP会始终优于STT方案,远距离次用户的SOP会劣于STT方案。  相似文献   

18.
无线电台通信系统是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参照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提出了一种在应用无线电台进行电力负荷管理时,能提高数据传输通信效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主站电台的全双工特性,通过主站对数据流的控制达到提高信道占用率及通信效率的目的,文章分析了采用新方法后系统通信效率的提高情况。  相似文献   

19.
梁洪浩  王杰 《华东电力》2007,35(8):63-65
配用电侧计量遥测自动化管理系统是电力营销重要的技术支持系统,该系统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传输通道问题.针对配电网地理位置分散、采集点多、数据量少、准实时性要求的特点,数据采集通信网络采用成熟的GPRS/CDMA无线公网实现,以APN(Access Point Name)专线方式与无线网络运营商连接.阐述通信平台搭建的总体方案,论述配用电数据传输方面的关键技术,结合企业的实际使用情况,对通道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地区电网备用调度体系建设和信息容灾体系建设需要,文章分析了目前泉州电力通信网不满足容灾要求的主要原因,合理选取地区通信第二汇聚点,分别详尽地阐述了地区电力光传输网、调度交换网、调度数据网、综合数据网、通信网管的优化调整方案和容灾通道组织,最终构建了层次清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泉州电力通信网容灾体系架构,确保主调失效时,第二汇聚点无需通过第一汇聚点仍可实现对调度对象信息(调度电话、调度数据、通信设备状态信息)的可靠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