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概述了3类新型功能膜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PVDF中空纤维微滤超滤膜、低压大通量纳滤膜、正渗透膜、膜蒸馏、血液透析膜、空气能量回收膜等分离膜,锂离子电池隔膜、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电渗析膜等离子交换膜,PVDC包装膜、太阳能电池背板膜等封装膜。以及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功能膜课题组在此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情况。认为我国应大力发展新型分离膜.离子交换膜的研究主要向高性能、低成本方向发展,封装膜材料需要发展新型绿色、环保的高阻隔材料以及绿色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浙江化工》2010,41(5):34-35
2010年4月21日,南东岳集团申报组建的山东省含氟功能膜材料企业重点实验室南山东省科技厅批准正式组建。含氟功能膜材料实验室将重点开展对基础产业氯碱工业、氢能产业、太阳能产业和国防工业发展急需的含氟功能膜材料的研究开发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研发,主要包括应用于制备氯碱全氟离子膜、燃料电池全氟质子膜、太阳能电池配套的全矾液流储能电池膜、太阳能电池封装膜、现代新型建筑的ETFE膜、  相似文献   

3.
铝阳极氧化多孔膜功能化应用的新趋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铝阳极氧化形成的具有独特结构的多孔膜的功能化,近年来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用于研制诸如分离膜及分离催化膜,光学元件,磁化膜材料,选择性吸收膜等功能材料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铝阳极氧化多孔膜的功能化为研制新型功能材料开辟了又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CCUS是能源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经。与化学吸收法、变压吸附法和低温蒸馏法等传统工艺相比,膜分离方法具有低能耗、高效率、小型化、环境友好、易于与其他技术集成等优势。目前,膜材料的选择、改性以及对膜结构的重构是提高膜材料分离性能的关键。本文总结对比了有机聚合物膜、无机膜以及混合基质膜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分离机理、分离性能、改性研究以及用于制备混合基质膜的填充材料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展望了CO2分离膜材料性能改进的研究方向及膜分离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从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材料、制备方法以及阴离子交换膜表面改性分析3个方面概述了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材料主要有壳聚糖类、聚砜类、苯醚类以及聚氟乙烯类;阴离子交换膜最常见的制备方法,一种是从单体出发聚合成基膜然后功能基化制备阴离子交换膜,另一种以聚合物为基材,通过相转化的方法制备基膜;对当前阴离子性能的改性主要集中于抗污染性、1价和2价离子分离、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等性能的改性。阴离子交换膜在燃料电池、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高性能、低成本、新型、绿色环保也是当前需要大力发展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王雅洁  李蕾  张倩  李倩  李望良 《化工学报》2020,71(7):2933-2944
随着智能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具有刺激响应的新型功能膜材料是膜分离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磁响应分离膜是一种由磁性颗粒和聚合物高分子混合制备的,可以对磁场刺激产生响应的分离膜。磁响应分离膜兼具膜分离技术的低能耗、高效率等优点和磁性颗粒的磁性响应和催化性能等。磁性颗粒对磁场的响应不仅会影响膜的结构和分离选择性,还会改变膜材料的润湿性以及提高膜抗污染性能。本文从共混法、涂层法、接枝法和原位生长法对磁响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展开论述,介绍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从调控膜表面润湿性、调控膜抗污染性、调控膜孔径三部分对磁响应分离膜的磁场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从过滤、吸附、降解、交换分离四方面对磁响应分离膜的应用领域展开论述。最后对磁响应分离膜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冯江涵  宋钫 《化工进展》2023,(7):3501-3509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池(AEMWE)可以将稀碱性溶液或纯水作为电解液,使用较为廉价的阴离子交换膜和高活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有效降低电解水能耗且大幅减少投入成本。本文对AEMWE的性能特点和发展优势进行了总结,详细分析了AEMWE中的催化剂材料、阴离子交换膜和离聚物等关键组件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Ni-Fe基催化剂将是最有可能的阳极材料,通过设计新型催化剂层,制造多孔结构,解决催化剂的溶解问题;通过提高离子交换容量来有效提升离聚物和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电导率、水扩散系数和耐久性等。最后提出了未来AEMWE的研发方向,通过对膜电极组件进行材料创新和工艺优化,发展纯水作为电解液,提高测试体系的灵活性,获得高效、低成本、稳定的AEMWE制氢装置。  相似文献   

8.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在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以其独特的结构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可用其作模板来开发各种新型功能材料,也可用于研制新型超精密分离膜。用于分离的多孔阳极氧化铝膜可分为四种类型,平板膜、管式膜、带有支撑体结构的膜和化学改性的膜。本文总结了它们各自的制备方法、藉点和用途。  相似文献   

9.
赵国珂  张杨  刘轶群 《化工进展》2024,(3):1363-1373
各类工业过程如水质软化、食用盐纯化、盐湖卤水提锂、酸和重金属资源回收等对一/二价阳离子高效分离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针对上述分离体系的膜材料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详细总结了针对一/二价阳离子分离的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纳滤膜、支撑液膜和离子印迹膜的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相关膜材料的离子选择性优化思路和机理,对比分析了上述膜过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基于此,作者认为,离子筛分精细化是膜分离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分子尺度明晰分离层的形成和演化机理,对于提高界面聚合反应可控度,实现在亚纳米尺度膜结构的精细调控至关重要。通过在膜基体内可控构建目标离子的特异性识别位点和传质通道,有望实现高选择性离子筛分。此外,具有本征规则孔道结构的新型分离膜材料,如MOFs、COFs、二维层状结构膜等,在精细筛分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二维纳米材料是制备膜材料中一类重要的掺杂材料或膜构筑单元,也是新型水处理功能膜的研究热点。已有许多研究报道了二维纳米材料通过有序的堆叠和自组装在膜内构建出规整的水通道,可以赋予膜可调控的分离性能,进而实现trade-off效应的突破,被认为是“下一代膜材料”(next-generation membranes)。同时,二维纳米材料的独特片层结构、催化性能及可修饰性可使膜材料获得新的功能,如导电性能、光/电催化性能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水处理功能膜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共混法、自组装等制备方法,并总结了此类功能膜在抗污染、膜通量恢复、强化污染物去除、调控盐截留及污染物监测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水处理功能膜发展方向,如限域催化、调控盐分离、监测传感等新兴领域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