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为方便快捷并准确地设计纬编提花织物,根据纬编提花织物的组织结构特点,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包括花型意匠图和工艺编织图的二维矩阵,分别对该类织物的花型意匠信息以及工艺编织信息进行数学描述,并根据不同种类提花织物的结构特点和形成原理总结出了由花型意匠信息向工艺编织信息转换的相应算法,包括单面均匀提花织物、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织物、竖条反面双面提花织物、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织物以及空气层提花织物,并给出详细的转化算法。以芝麻点双面提花组织为例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实现了纬编提花织物的快速准确设计,为提花织物软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无缝成形产品设计系统效能,在研究设计特点与款式成形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对无缝成形产品的工艺设计模型进行研究。通过对无缝成形产品工艺的数学建模,分别建立款式、花型图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描述花型图的意匠信息。建立了结构花型图模型来描述花型图与编织行的关系,直观地表现纱线编织状态。结果显示:立体花型图的设计赋予了意匠格更多维度的信息,可以同时控制步进、纱嘴的动作;结合设计模型,通过色块分区、组织填充和图元贴图功能实现了产品的工艺设计,简化了工艺设计流程,实现了规范与高效的无缝成形产品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了简化纬编两面提花针织物的工艺设计流程,提高其设计开发效率,在织物实物图基础上分析了纬编两面提花针织物的结构特征;并按照针筒和针盘的编织方式将每个编织图单元格分成9种类型;然后通过数学矩阵的方法建立了织物的工艺设计模型,包括花型意匠图矩阵、编织意匠图矩阵、单元格定义矩阵以及编织图矩阵,结合织物设计开发流程总结了织物的花型意匠图矩阵向编织图矩阵的转换算法,并通过上机实例对工艺设计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郭晨  蒋高明 《纺织学报》2014,35(4):142-0
为了能快速准确地设计纬编提花毛圈织物,本文利用二维矩阵对这类织物结构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包括花型意匠图以及花型编织图,并讨论了其意匠信息向编织信息转换的相应算法。依据上述模型和理论,借助Visual C++开发环境,自主研发了一款专业纬编提花毛圈织物CAD系统,文中详细说明了实际的操作和使用方法。随着对其数学模型的不断优化,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这类织物的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市场上对各类纬编产品的设计需求,基于CAD技术对纬编针织物设计系统的开发作进一步研究。结合组织设计特点分别建立编织图、意匠图数学模型,采用二维、三维矩阵模型来表示相应的数据信息。除此之外,针对织针排列图、三角配置图的数学表达以及花色意匠图到结构意匠图的转换算法进行说明,并详细描述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在此理论基础上,利用Visual C++设计平台开发了CKCAD1.0纬编针织物设计系统,实现了工艺设计的功能,使得纬编产品的设计更为直观、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6.
为了估算纬编双面两色芝麻点提花织物的耗纱量与原料比,提出花型意匠图与编织意匠图之间的变换关系。在深入研究这类织物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将织物分为4种基本单元,建立织物理想状态下线圈结构的基本模型并提出计算方法,探讨花型意匠图与线圈长度的对应规律,从理论上估算纬编双面两色提花织物的原料比。通过设计6款不同类型的纬编双面两色提花织物,测量并计算其实际原料比,对该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能较为准确地估算纬编双面两色提花织物的原料比,可为纬编CAD系统估算线圈长度与原料比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几种利用针织物脱圈和卷边等性能开发出的特色纬编花式面料,其中包括:单面脱圈网眼织物、花式凸条织物及双面空气层脱圈网眼织物.阐述了这几种面料的织物外观效果、编织工艺和应用领域,编织工艺中详细介绍了设备参数、织针排列、意匠图、编织图、纱线配置方法和织物参数.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纬编双面提花织物耗纱量预测问题,以两色芝麻点双面提花为例,根据其编织规律,将花型意匠矩阵转化为提花各色纱线工艺编织矩阵。观察提花在针织机上编织时的纱线形态,将其分为7种基本线圈结构,通过几何法建立7种结构线圈长度模型,得到线圈长度。分析工艺编织矩阵中4种织针动作位置关系,结合编织参数与线圈长度,在Matlab编辑算法中建立双面提花耗纱量预测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3种提花花型各色纱线消耗量。将预测值与编织得到的值进行误差分析,误差范围-1.97%~3.40%,准确快捷地预测提花各色纱线消耗量,为提花在花型设计阶段预估耗纱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纬编双面网孔织物组织结构简单、错位花型形式单调的问题,采用不同规格的几种涤纶低弹网络丝、改性涤纶低弹丝等进行交织,开发了3款新型的纬编双面网孔产品,即网孔大小一致的、网孔大小不一致的,以及网孔内具有隐形提花效果的双面网孔提花针织产品。详细介绍面料的编织工艺,包括设备参数、原料规格、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编织工艺设计、穿纱方式等,以及编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给出光坯布面料参数。该类双面网孔提花产品的设计工艺已较成熟地应用于生产,对于相关企业使用功能性纱线设计功能性针织产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郭晨  蒋高明 《针织工业》2013,(12):30-33
介绍双面电脑提花移圈圆机的主要移圈编织原理和编织方法,并结合编织原理对纬编移圈织物的花式结构可能性进行探讨。列举目前几种常见的具有特殊花式结构的纬编移圈产品,包括:移圈罗纹网眼织物、移圈凹凸织物、移圈孔眼织物、移圈提花调线织物等,对它们采用的基本组织和编织手段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新型移圈提花面料的设计思路,即采用新型纤维原料,新颖的组织结构,同时结合特殊的后整理手段获得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并采用移圈技术开发了一款新型纬编移圈提花面料,该面料图案美观大方、线条流畅,具有阻燃效果,适合于开发窗帘、台布等装饰用纺织品。  相似文献   

12.
纬编双面移圈织物工艺结构复杂多变,现有系统在进行设计开发时难以直观地展示出织物的组织结构特点。为实现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的组织结构模拟,本文提出了一种纬编双面移圈织物多层弹簧-质点结构模型。首先建立了成圈、集圈、移圈线圈几何结构模型,接着分析了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结构特征,并在传统弹簧-质点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层弹簧-质点模型,然后采用牛顿第二定律和Velocity-Verlet数值积分法求解了多层弹簧-质点模型的最终位置,最终提出了一种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结构模拟的算法流程。本文建立的多层弹簧-质点结构模型能够反映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的组织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节约企业成本,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纬编单面均匀提花织物耗纱量预测模型。首先根据编织规律将提花花型意匠矩阵转换为各色纱线的工艺编织矩阵;再根据编织时的纱线形态,建立基本组织结构线圈长度模型。然后分析编织动作间的排列关系,编辑纱线长度累加算法得到各色纱线消耗总长度,再结合线密度得到各色纱线消耗量预测值。最后利用该预测模型预测了2色和3色提花花型各色纱线的消耗量,并将预测值与实际编织得到的实际值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预测纬编单面均匀提花织物各色纱线的消耗量时,可以将误差范围控制在-1.96%~4.83%之间,为企业在提花设计阶段核算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前言前二部分阐明了纬编针织物的几何结构和性能主要由编织结构单元的纱线长度决定。这里,进一步可说,假设提花纬编针织物结构的尺寸特性是取决于完全组织意匠中的纱线长度。根据以前给定的编织意匠图,由L_T表示其纱线长度。(L_(tj)代表在完全组织意匠中互补横列的纱线总长度)。因此,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纬编仿蕾丝面料的快速设计,提出了花型意匠模型、编织意匠模型,并构建了二者之间的变换关系。在深入研究该织物各部分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织物理想状态下线圈结构的基本模型,确定了线圈中各控制点的位置,并对线圈结构变形进行分析,得出了该类型织物线圈变形规律。利用VC++.net进行程序设计,实现了对纬编仿蕾丝面料的仿真。织物仿真在结合意匠信息的基础上还考虑到纱线原料的粗细、颜色等因素,具有较好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在MCPE2.4型电脑提花毛圈机上开发单面浮线提花织物的工艺,包括花型编织图、意匠图及织物实物图等。重点描述了第一横列的预成圈原理,并指出了编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在移圈基础上系统开发了纬编针织花型,其所呈现的结构单元和最初的形态不同,阐述了获得这种结构单元的工艺及实例、移圈技术可呈现异于初始结构的不同元素。  相似文献   

18.
介绍几款采用普通双面圆机编织的双面凹凸效应纬编针织面料的设计方法与工艺,从面料的花色效应、花型组织结构设计、花型编织方法详细分析每款双面凹凸效应面料的设计方法,并对每款面料的花型编织图及上机三角配置进行了详细阐述。双面凹凸效应针织面料厚实,卷边性小,具有较强的浮雕效果,可赋予服装较强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19.
针对纬编提花织物一般采取的色纱数为2~3种,建立了一种纬编提花织物动态负反馈半色调降阶模型,根据半色调理论建立了基于动态滤波器的意匠图二维矩阵;通过对织物的意匠图灰度信息以及降阶算法进行数学描述,构建了不同灰度信息的结构量化误差向滤波器转换的算法,增强了意匠图边缘轮廓的对比度,具有更丰富的阶调特征,使提花织物的编织过程更为平整自然,最后编织的提花织物视觉效果更符合原图,为纬编提花图形降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三角形有光涤纶丝的结构和特性采用该纱线开发了全有光丝纬编产品和交织纬编产品,介绍了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并针对这种织物易于脱散、纱线易被磨毛的缺点,给出了编织过程中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