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半连续聚合工艺,使用可聚合非离子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ANPEO10)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不同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用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OP-10)作对比。结果表明:ANPEO10乳化体系比OP-10乳化体系的反应活化能小、粒径大、粘度变化幅度大;用可聚合乳化剂ANPEO10提高了乳胶膜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  相似文献   

2.
使用3种可聚合乳化剂制备了水基胶粘剂用丙烯酸酯乳液。考查了可聚合乳化剂与单体间的共聚性能,比较了各乳化剂用量对丙烯酸酯乳液的固含量和单体转化率、乳液稳定性(聚合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冻融稳定性)以及乳胶膜的耐水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1-烯丙氧基-3-(4-壬基苯氧基)-2-丙醇聚氧乙烯(10)醚(ANPEO10)、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双磷酸(ANPEO10-P2)和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均成功地聚合到丙烯酸酯聚合物中。用3种乳化剂制备的乳液性能各有特点。使用DNS-86以及ANPEO10-P2制得的乳液的贮存稳定性好;用ANPEO10制得乳液的冻融稳定性最好;使用DNS-86制得的乳胶膜的耐水性最好。3种乳化剂用量均为2.0%时,制得的乳液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蔡婷  艾照全  鲁艳 《粘接》2012,(10):64-66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功能性单体以及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合成了固含量为41%左右的丙烯酸酯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F-6)、NMA和反应温度等对丙烯酸酯乳液性能有影响。当反应温度为85℃左右、F-6用量为0.5%和NMA用量为0.25%时,合成的丙烯酸酯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可聚合乳化剂对丙烯酸乳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及丙烯酸-2-羟丙酯作主单体,丙烯酸作功能单体合成了水性涂料用纯丙乳液,比较了常规乳化剂和可聚合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性能(包括聚合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的影响,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粒子形态。结果表明:使用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能有效改善乳液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袁婷婷  沈玲  王汉峰  叶青  管蓉 《粘接》2010,(9):63-66
使用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丙醇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通过半连续聚合工艺制备了水基丙烯酸酯乳液。考查了DNS-86对乳液的固含量、转化率、乳胶粒的大小及形态、Zeta电位以及各种稳定性(聚合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冻融稳定性)的影响。与常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DNS-86因反应活性大,能与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共聚,制得的乳胶粒大小均一,形态规整,乳液的稳定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为基本原料,用可聚合乳化剂,通过连续滴定方法制备氟化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讨论了不同乳化剂和用量以及乳液预乳化稳定性等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乳液聚合体系中,采用可聚合乳化剂制得的无皂乳液,其胶膜表面能比使用一般乳化剂体系的为低。  相似文献   

7.
可聚合乳化剂合成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及其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考察了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和HFMA的用量对无皂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和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量热扫描仪及热重分析对氟丙乳液涂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乳液聚合得到的乳液及相应的涂膜相比,无皂乳液的耐电解质性能和涂膜的耐水性都有一定的提高,含氟单体有效地参与了聚合,涂膜的疏水性大大增强,耐热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非离子型聚氨酯预聚体可聚合乳化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聚乙二醇 10 0 0 (PEG -10 0 0 ) ,丙烯酸为原料 ,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带有双键的非离子型可聚合乳化剂。并对其CMC值、流变行为及乳化力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 :此乳化剂的CMC值在 6.0 %左右、浊点为 (54± 1)℃、HLB值为 16.1可以取代OP -10的乳化能力 ;该乳化剂可以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乳液共聚 ,得到性能优异的共聚乳液  相似文献   

9.
配合使用环保可聚合阴/非离子型乳化剂LR-10和LG-20,通过种子预乳化半连续聚合工艺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探讨了乳化剂的配比、用量及种类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m(LR-10):m(LG-20)=3:1时,所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性能最佳;GPC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丙烯酸酯压敏胶溶胶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减少、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来越窄;当复合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乳胶膜的的粒径和PDI达到最小值,此时耐水性能和粘接性能最佳,压敏胶膜的水接触角为112?;FT-IR结果表明,所有的单体和可聚合乳化剂都完全参与了乳液聚合反应;与传统乳化剂体系相比,通过环保可聚合型乳化剂LR-10/LG-20所制备的乳胶膜的粘接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配合使用环保型可聚合阴/非离子乳化剂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LR-10)和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LG-20)作为乳化剂,通过种子预乳化半连续聚合工艺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PSA)。探讨了乳化剂的配比、用量及种类对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LR-10)∶m(LG-20)=3∶1且复合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以混合单体总质量计),所制备的乳液综合性能最佳,此时,乳胶膜的稳定性、耐水性和粘接性最优,其吸水率为2.78%;GPC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压敏胶溶胶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指数逐渐减小;FTIR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参与了乳液聚合反应;与传统乳化剂体系相比,通过环保可聚合乳化剂LR-10/LG-20所制备的乳胶膜粘接性能最佳,其持粘力大于72 h。。  相似文献   

11.
可聚合乳化剂的类型及乳液聚合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洪涛  任天斌 《粘接》1999,20(2):26-28
介绍了一些新型的乳化剂-可聚合乳化剂,分别亲水基类型,可聚合基团类型和可聚合基团在分子中位置等对其进行了分类,综述了各类可聚合乳化剂研究及应用情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通过半连续法合成了苯丙乳液胶粘剂,探讨了可聚合乳化剂用量的变化对所制备的苯丙乳液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乳化剂相比,用可聚合乳化剂合成苯丙乳液胶粘剂时,单体转化率提高;初粘力增加较大;随可聚合乳化剂用量增加,乳胶粒平均粒径减小,且皆呈单分散性。当可聚合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2.0%时,制得的苯丙乳液胶粘剂耐水性和粘接性最好,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3.
乳化剂对丙烯酸酯类种子乳液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种子乳液聚合中,乳化剂是影响乳液稳定性和控制新粒子生成的最重要因素,本文论述了乳化剂对丙烯酸酯类种子乳液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可聚合乳化剂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综述了可聚合乳化剂的优点 ,详细介绍了烯丙基 (烯丙氧基 )型、丙烯酰胺型、苯乙烯型、(甲基 )丙烯酸型、马来酸酯型五种可聚合乳化剂的性质、最新进展 ,并描述了乳液聚合中最佳表面活性单体的行为特征 ( 0 .5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乳化剂是通过物理作用吸附在乳胶粒表面.这种吸附在很多情况下出现解析从而导致乳胶液的诸多缺点.如在剪切力、冻融循环、电解质作用下乳胶液的稳定性下降,在成膜后的耐水性较差等。可聚合乳化剂是通过共价键键合到乳胶粒的表面上.这种强烈的键合使乳胶液在存放和使用时不发生解吸.避免了传统乳化剂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乳化剂对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半连续单体滴加法合成了粒径约40 nm分布均一的丙烯酸酯微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的种类、配比、用量及反应型乳化剂V -20S的引入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跟踪测试了乳液聚合过程中粒径的变化,探讨了聚合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变化.结果表明:以MS - 1/SDS/OP - 10为乳化剂且质量比为0.7∶0.2∶0...  相似文献   

17.
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以丙烯酸和丙烯酸-2-羟基丙酯为功能单体制备了St-BA共聚乳液,研究了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单磷酸(ANPEO10-P1)对共聚乳液的聚合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羧基分布及乳胶膜耐水性、剥离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比,使用可聚合乳化剂ANPEO10-P1能有效地改善乳液的性能。通过电导滴定发现,乳化剂对乳液不同区域的羧基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影响乳胶膜的耐水性和剥离强度。  相似文献   

18.
可聚合乳化剂的类型及乳液聚合(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洪涛  任天斌 《粘接》1999,20(3):33-36
介绍了一些新型的乳化剂-可聚合乳化剂,分别按亲水基类型,可聚合基因类型和可聚合基因在分子中位置等对其进行了分类。综述了各类可聚合乳化剂研究及应用情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反应性乳化剂对丙烯酸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胶粘剂,比较了常规乳化剂和反应性乳化剂对丙烯酸酯胶粘剂性能包括初粘性,持粘性,180°剥离强度,聚合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乳化剂相比,由反应性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双磷酸(ANPEO10-P2)所制得胶粘剂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溴代烷烃反应合成可聚合离子液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丁基溴盐([DMC4]Br)、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癸基溴盐([DMC10]Br)、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丁基溴盐([DM-C4-DM]Br2)和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癸基溴盐([DM-C10-DM]Br2)。采用1HNMR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电导率法测得其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6.20、11.20、25.61和16.13 mmol/L。分别以[DMC10]Br、[DM-C10-DM]Br2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乳化剂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当[DM-C10-DM]Br2添加量(以单体总质量计,下同)为4%时,所制备的SAN单体转化率为90.2%;粒径为320.3 nm;SAN主链热分解起始温度为353℃;制备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为937mg/L。该乳化剂制备的SAN的主链热分解温度比SDS制备的SAN提高了22℃,废水COD降低了1512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