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图像配准是光学与SAR图像信息融合的基础。现有典型的配准方法大多依赖于特征点检测与匹配来实现,对不同场景区域的适用性较差,容易出现误匹配点多或有效同名点不足以致配准失效的情况。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强化位置感知的光学与SAR图像一体化配准方法,利用深度网络直接回归图像间的几何变换关系,在不依赖特征点检测与匹配的情况下,实现端到端的高精度配准。具体地,首先在骨干网络中利用融合坐标注意力的特征提取模块,捕获输入图像对中具有位置敏感性的细粒度特征;其次,融合骨干网络输出的多尺度特征,兼顾浅层特征的定位信息与高层特征的语义信息;最后提出联合位置偏差与图像相似性的损失函数优化配准结果。基于高分辨率光学与SAR图像配准公开数据集OS-Dataset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典型的OS-SIFT、RIFT2、DHN及DLKFM四种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对于城市、农田、河流、重复纹理及弱纹理等不同场景区域均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在配准的目视效果以及定量的精度指标上均优于现有算法。其中平均角点误差小于3个像素的百分比与四种算法中精度最高的DLKFM相比提高了25%以上;配准速度与四种算法中最快的DHN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海马体分割精度与时间效率,在多图谱分割(Multi-Atlas Segmentation, MAS)脑部图像的配准阶段提出可变形配准网络EDUNet。针对浮动图像与固定图像,进行数据预处理,使其受到外界的影响最小,在配准阶段,用ANTs代替传统“粗”配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wral Nerwork, CNN)改进“精”配准,对配准场进行估计,并引入注意力机制及空洞卷积模块。注意力机制用于自动学习和优化注意力特征,加强特征表达能力;空洞卷积扩大感受野,获取多尺度信息;配准中使用端到端网络,减少配准时间、提高配准效率。算法在OASIS数据集与LBPA40数据集进行了验证,配准精度可达0.786 3,使用基于局部二元模式的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标签融合后,最终分割精度较其他方法提升3%~10%,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李宏  王鹏  毕波  唐锦萍 《电讯技术》2021,61(9):1109-1116
基于多特征点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应用在油田遥感图像上时,很难为其找到足够多的正确对应关系且花费时间也较长.为此,提出了基于各向异性尺度空间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该算法首先使用自适应的侧窗滤波技术构建各向异性尺度空间,然后采用改进的邻域分块思想进行特征描述,最后使用增强的匹配点过滤增加特征点匹配的数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保证了配准精度在90%以上,而且在速度上比原算法提高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4.
张越  王逊 《无线电工程》2024,(5):1217-1225
针对遥感图像数据本身存在分辨率高、背景复杂和光照不均等特性导致边界分割不连续、目标错分漏分以及存在孔洞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win-Unet的遥感图像分割方法。在编码器末端引入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 ASPP)模块,用于捕获多尺度特征,增强网络获取不同尺度的能力,充分提取上下文信息;将解码器端的Swin Transformer Block替换为残差Swin Transformer Block,不仅保留了原始信息,又能够缓解模型出现梯度弥散现象;在跳跃连接中引入残差注意力机制,可以让模型更加关注特征图中的重要特征信息,抑制无效信息,从而提高模型分割的准确率。在自建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mIoU)达到了80.55%,提高了4.13个百分点,证明改进后的网络可以有效提高遥感图像分割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彩色遥感图像的配准精度,针对遥感图像配准过程中色彩信息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彩色遥感图像配准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对彩色遥感图像进行特征点检测基础上,对特征点描述算子进行改进,以使颜色空间变换后得到的特征点色彩信息添加到原描述算子中;其次,对特征点描述算子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增加算子的独特性和对旋转、尺度、光照的鲁棒性;最后,利用Hession矩阵的迹提高精度以及欧氏距离比率完成特征点匹配,得到正确匹配点对,再通过变换矩阵参数估计和插值处理得到配准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实时性的条件下,该算法相比经典SIFT算法和SURF算法,准确性和稳定性都有一定提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遥感光学图像和SAR图像在配准过程中存在正确匹配点较少、配准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P-M滤波及改进LSS的光学和SAR图像配准算法.首先,利用各向异性方程扩散性滤除SAR图像的斑点噪声;其次,对于图像间显著的灰度差异,利用提取的局部区域特征求取各个方向的自相似值,确定主方向的特征方向,结合特征梯度位置方向,形成...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遥感图像自动匹配方法存在匹配准确度低、计算量大、配准效率低的问题,在经典SURF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SURF算法,首先提取遥感图像放射不变闭合区域,然后利用SURF算法提取该区域内的特征点,建立特征点筛选机制剔除信息含量低且分布不均匀的特征点,最后结合最小二乘法完成图像自动配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准方法在提高配准精度的同时,减少了运算时间,提高了算法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异源遥感图像在图像配准中的几何形变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不变性局部相似特征的异源遥感图像配准算法。GISS算法利用加速鲁棒特征算子先对存在几何差异的异源遥感图像进行预匹配,然后根据特征点的方向特征对图像进行旋转仿射校正,最后引用局部相似性描述符并集成相似性度量来考察预匹配点对的相关性,选取其中相似相关性最优的点对实行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存在几何形变的异源遥感图像,具有较好的配准实现效果,可以有效的解决异源遥感图像之间的几何形变差异问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电子技术》2019,(9):35-38
对于遥感图像精准配准技术的问题,提出基于优化ORB算法的遥感图像精准配准技术。首先,实现特征匹配,通过改进ORB算法将特征点进行提取,并且实现描述符的创建及匹配,得到初始控制点;然后,使用随机采样一致性方法和变换参数估计相结合,将可能错误的匹配进行剔除;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变换参数进行估计,实现图像的几何纠正。对算法配准技术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得到的配准精度较高,能够进一步提高配准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遥感图像水体分割任务,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融合注意力模块改进的UNet网络——A-MSFAM-UNet,该方法在GF-2遥感图像水体分割任务中实现了端到端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水体分割。首先,针对以往注意力模块全局池化操作带来的局部信息不敏感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尺度融合注意力模块(MSFAM),该模块使用点卷积融合通道全局信息、深度可分离卷积弥补全局池化造成的信息丢失。MSFAM用于UNet跳跃连接后的特征融合部分重新分配特征点权重以提高特征融合效率,增强网络获取不同尺度信息的能力。其次,空洞卷积用于VGG16主干网络扩展感受野,在不损失分辨率的情况下聚合全局信息。结果表明,A-MSFAM-UNet优于其他通道注意力(SENet、ECANet)改进的UNet,在GF-2水体分割数据集上平均交并比(MIoU)、平均像素精度(MPA)和准确率(Acc)分别达到了96.02%、97.98%和99.26%。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飞机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的精度和实时性不能兼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的飞机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使用经过改进后的深度残差网络替换SSD的骨架网络,对于特征图之间缺少特征信息关联和特征通道间缺少差异性权重值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含有特征感受野增强模块与注意力机制模块的新型特征金字塔网络。该网络用以融合不同层级的特征信息和训练特征通道间的权重系数,使得深层网络和浅层网络都得到结构层次丰富的融合特征,为后续网络的分类与定位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另外,在改进后的SSD算法中还使用了聚焦分类损失函数来解决正负样本不平衡的问题。在飞机遥感数据集上进行相关实验,精度均值达到92.45%,每秒帧率为35.6。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SD算法能够同时兼顾高检测精度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荆滢  齐乃新  杨小冈  卢瑞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11):1126006-1126006(9)
LK光流算法是一种精确高效的特征跟踪算法,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图像配准的精度和速度。针对时间序列图像的配准问题,基于LK光流算法,通过基于图像金字塔的方式跟踪改进后的FAST特征角点,采用一种鲁棒的单应矩阵估计算法解算配准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LK光流和改进FAST特征的实时鲁棒配准算法。通过一组时间序列图像从配准精度和配准速度两个方面对所提出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分析,平均重投影误差为0.16,平均处理速度为30 Hz。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取稳定的FAST角点,快速准确地跟踪匹配序列图像之间的特征,较好地解决时间序列图像的实时配准问题。  相似文献   

13.
龚志成  裴继红  谢维信 《信号处理》2013,29(10):1398-1406
针对一组多光谱遥感图像中,各谱段图像之间配准不一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的快速自动配准方法。在图像信息熵的基础上,利用环形移动窗口,自动快速寻找感兴趣区域, 并利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法提取特征。为提高精度,文中对特征初匹配方法作了改进,并用余弦定理和空间距离约束条件剔除误匹配点,之后提取最稳定的特征点对计算变换参数,完成配准。最后根据配准前后图像的互信息和特征点的均方根误差(RMSE)来衡量配准的程度。通过对大量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图像进行实验,该方法能达到亚像素级配准精度,并能快速对各谱段图像进行配准。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特征的遥感图像自动配准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向光学图像的多时相、多光谱、多传感器图像的自动配准,本文描述一个基于特征的高精度图像配准算法.它以点映射配准技术为基础,处理具有全局仿射几何失真的图像配准问题.首先,通过边缘检测和相应的后处理提取封闭边界;其次,根据边界链码相关和区域不变矩匹配策略建立边界的对应,并对对应重心即匹配点对进行一致性检测获得基元控制点;最后,估计初始变换参数,并通过显著点片的相关匹配来增加控制点个数,迭代修正变换参数以提高配准精度.多种遥感图像数据的配准实验和对比试验证实了的自动算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椭圆傅里叶描述子的遥感图像配准算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哲  杨健  张丽 《光电子.激光》2015,26(2):352-359
传统的基于点特征的图像配准算法在遥感图像配 准时提取的特征点数量大、分布密,易产生误匹配,导致特 征匹配的效率和精度低。为此,本文利用椭圆傅里叶描述子(EFD)能较好保留 形状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EFD的 图像配准算法,根据匹配的边界对预估变换参数,给出特征搜索范围,从而有效地提 高特征搜索的效率。实 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能有效抑制误匹配的产生,提升特征匹配的效率,尤其是对于纹理 丰富的大尺寸图像,提 升效果更加明显,验证了本文算法对遥感图像配准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王凌霞  郝红侠 《信号处理》2015,31(3):274-281
分析了已有图像配准算法应用遥感图像配准方面的面临的问题,针对提高不同模态遥感图像配准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人工辅助多模态图像配准算法。该算法首先由人工对待配准图像(测试图像)和参考图像输入控制点,利用高斯差分算子确定测试图像极值点;其次利用投影变换和最小线性平方差算法计算双边平均配准误差;最后,根据配准误差自动对控制点进行亚像素调整,取得亚像素级控制点匹配,实现遥感图像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备更高的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基于红外图像背景边缘特征的块匹配配准算法。在图像背景中,利用灰度变化和边缘特征,并根据红外目标的亮度特征避开有目标的区域,搜索合适的图像块;在块匹配时,将图像块进一步细分,改进了相似度测量算法的准确性.实验证明,整个配准算法简单实用,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一种应用于图像配准中的点特征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特征匹配在机器视觉、图像配准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针对空间存在较大仿射几何差异的图像中的点特征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马氏距离仿射不变性进行约束的松弛匹配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遥感图像配准中.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很好的完成点特征匹配,匹配点对数量充足且具备很高的正确率,从而可以保证图像配准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光谱图像配准方法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CA算法和聚类算法相结合新的特征点匹配算法并将二次配准方法引入到配准过程中。该方法首先提取SURF特征点并描述特征点,接着利用本文提出的特征点匹配算法对特征点进行匹配以完成初次配准,最后以初次配准结果作为初始值,采用改进的Powell算法利用图像灰度信息进行精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配准精度高,同时可以有效地缩短了光谱图像配准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一种稳健的多源遥感图像特征配准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凌志刚  梁彦  程咏梅  潘泉  沈贺 《电子学报》2010,38(12):2892-2897
 提出了一种稳健的多源遥感图像特征配准方法.首先引入相位一致性变换来消除图像灰度、对比度差异的影响并提取特征点;然后基于Zernike矩重构互相关函数并通过重构函数最大化实现图像旋转条件下的特征点匹配,同时结合双向最大互相关值匹配策略实现图像的粗略配准;最后,采用迭代修正变换参数算法最终实现多源遥感图像高精度配准.对大量多源图像进行配准实验表明,提出方法对多源遥感图像配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配准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