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太仓县建材厂1974年建成了一台2.2×8米的半机械化立窑。1977年3月对立窑进行技术改造。至1979年,该厂有设备2.5×8.4米双辊机械化立窑一台,1.5×5.7米生料磨二台,1.5×5.7米和1.2×4.5米水泥磨各一台。1979年生产水泥4.43万吨,其中500号普通水泥1.1万吨,其余的均为400号普通水泥,出厂水泥合格率100%。目前,该厂正在加速填平补齐,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可形成6万吨生产能力。双辊机械化立窑生产情况 1.窑型和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2.
在一定范围内,立窑水泥熟料产量是随窑截面面积增大而增加。根据生产经验得知,窑横截面面积熟料产量约800~2000千克/米~2小时,如果将φ2.5×10米塔式机立窑扩大为φ3×10米塔式机立窑,窑截面积净增2.16米~2。由此推算φ3米机立窑的熟料产量应比φ2.5米机立窑提高1728~4320千克/小时。 1978年底,顺德水泥厂利用设备大维修的有利时机,将北京水泥工业设计院设计的(图号6703)φ2.5×10米塔式机立窑改为φ3×10米塔式机立窑,费时20天,一次运转获得成功。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厂在1981年5月将原有(?)2×8米普通立窑改造为(?)2.5×8.3米四辊机立窑,料封系统是按照原北京水泥工业设计院图号6703进行施工的(见图1)。  相似文献   

4.
我厂于1980年底将普通立窑改造成φ2.5×10米双辊机械化立窑,采用 D60×78,200/3500罗茨鼓风机,送风管道φ500毫米钢板卷制,水平距离10米,架设高度5.5米,放风采用φ600锥形重锤式放风闸门,生产时噪音很大,高达125分贝。噪音严重污染了整个靖江城区,严重防碍广大居民、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学习、休息,特别是中小学校反映十分强烈。一、产生严重噪音污染的原因1.原立窑放风采用了河南偃师水泥厂的锥形重锤式闸门,这种闸门密封较差,在高压风  相似文献   

5.
为了稳定φ2.2×8米双辊简易机立窑的煅烧制度,提高熟料产、质量,降低热耗,我厂除了加强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看火工操作水平外,还在立窑的鼓风、密封方面采取了技术改进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于改善立窑的煅烧起到积极作用,收到较理想的效果。一、安装立窑风量显示装置,  相似文献   

6.
双辊机立窑的漏风和棚卡问题严重地影响熟料的产量、质量和燃料的消耗。我省太仓县建材厂φ2.5×9.4米双辊机立窑经热工测试及省局的技术鉴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同类型、同规格窑的较好水平,立窑熟料产最达7.64吨/时;1980年熟料平均标号499号(硬练);fCaO2.37%,实测热耗951千卡/公斤熟料;热效率42.18%。在克服漏风和棚卡事故,保证立窑连续运转方面,该厂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现结合这个厂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谈些看法和意见,供同志们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小型立窑水泥厂的挖潜改造张德耀苏州利剑水泥节能服务中心(245007)太仓化工建材总厂原有φ2.9×10m机立窑一座,φ1.83×7m生料磨两台和φ1.83×7m水泥磨三台等设备组成的8.8万t级生产线一条,年产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9万吨。该厂地...  相似文献   

8.
《水泥》1985,(2)
机立窑的破碎卸料部分,其结构型式的优劣和构件材质的好坏,对窑内物料的破碎、通风,以及窑内的维修安装、耗用资金等都有直接的影响。我厂1978年成功地改造了一台普通立窑(φ2×5.5米)为中心风管简塔机立窑,采用白口铸铁为破碎塔齿,其使用寿命:塔齿为1.5年,塔尖为10个月。其后又将本厂φ2.4×10米盘式机立窑改为塔式机立窑,以改造简塔机立窑为基础,对塔齿机件的构造型式进行改进,亦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从1977年开始,我厂先后三次在φ2×8米半机械立窑冷却带安装换热器,经过几次改进,1982年6月继续在φ2/2.1×7米双辊机立窑上安装。利用熟料余热烧热水,每天能出水20吨左右,水温达70~80℃。通过管道放入浴池,解决了工人三班洗澡的问题,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提高双辊简易机立窑熟料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立窑生产水泥由于存在熟料质量差、单位容积产量低、能耗高等缺点,近年来不少厂家将原有的土立窑改造成各种卸料方式的简易机立窑,双辊简易机立窑就是其中一种。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运转可靠、维修方便、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但同塔式、盘塔式机立窑相比,仍然存在易产生棚卡料以及破拱能力差等缺点,原因是这种卸料设备齿尖与熟料相接触点处于同一平面,中间物料因散热差而易结块,辊齿对这些硬熟料显得无能为力,而塔式或盘塔式卸料设备顶部则深入中间物料内部,  相似文献   

11.
立窑厂生产粉煤灰水泥,只要能注意质量管理,仍然可以达到相当高的质量指标。表1列出了我厂生产这种水泥的各项指标。我厂生产这种水泥历史不长,设备也很简单,两台φ1.83×6.1米开流磨,一台φ1.7×6.0米往复式机窑,一台φ2.5×10米普通立窑。没有增加设备,只用粉煤灰代替矿渣作混合材进行  相似文献   

12.
1971年我厂将φ2×8米普通立窑改建成φ2.5×9.3米液压摆辊式机立窑,同年10月投产,第二年就使原年产3.2万吨工艺线的生产能力增加30%以上。后又扩建、改建了水泥磨、包装和生料系统,1982年以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为主要品种,其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8.9万吨,产品质量稳定,出厂水泥合格率达100%,该窑从1972年至1982年共生产水泥熟料51.8万  相似文献   

13.
我厂是年产2.5万吨火山灰水泥的小型厂,地处高寒的长白山脚下,冬季漫长,气温多在-30℃以下。严冬季节,窑体热损失大,加上大量冷空气鼓入窑内,窑温难以提高,窑情不易稳定,对水泥生产有不利的影响。我厂的窑型是按普通立窑操作的φ2.0×8米双辊简易机立窑,仍用离心风机采用升高中心风管方式送风。过去,冬季生产的熟料强度低,fCaO含量高,一般只能生产275号、325号水泥,且安定期长,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1984年11月末,我厂试行复合矿化剂配料方案,在其它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12月份熟料平均强度猛增至639公斤/厘米~2,最高的  相似文献   

14.
苏延任 《水泥》2004,(11):20-23
1水泥厂现状 1.1主机规格及窑型 某厂有3台φ3.2m×11m塔式机立窑(属能用大风大料煅烧的高产窑型),2台φ2.4m×7m生料磨和2台φ2.4m×7m及1台φ2.2m×7.5m水泥磨.立窑风机均为罗茨风机,型号L93WD,风量300m3/min,风压30kPa;电动机型号JS137-8,电压380V,功率210kW.  相似文献   

15.
杨迅 《四川水泥》1994,(2):15-19
西昌市水泥厂设计规模为年产普通水泥3.2万吨,经过1988年机立窑扩径改造后,生产能力达4万吨。产品质量稳定,连续六年获省建材局质量优胜二、三等奖。1.依靠技术进步,挖掘内部潜力 我厂φ2 ×8m塔式机立窑,配备罗茨鼓风机D60×78型,立窑台时产量4t/h;一台φ1.83×6.4m的生料磨,台时产量8t/h;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建筑技术对水泥质量要求更高,国家对环保要求更严的形势发展,对现有的普通机立窑进行增产节能综合改造,使之成为一代新型机立窑,敢于在能耗、质量和环保等方面与普通旋窑竞争,是每一个立窑水泥工作者的历史使命。1 窑体保温改造 改造以前,某厂Φ2.9×10m机立窑窑体保温  相似文献   

17.
《水泥》1984,(5)
我厂于1958年兴建,1960年投产,原为3.2万吨规模,经逐步改造、扩建,现有两台φ1.83×6.1米生料磨,两台φ2.5×10米塔式机立窑,两台φ1.83×6.1米及一台φ2.2×6.5米水泥磨,年产水泥14万吨。近几年来,我厂相继进行了以质量为中心,定额为基础,核算为内容的企业整顿。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员培训  相似文献   

18.
时朝友  王海林 《四川水泥》1995,(4):46-46,36
1.概况 我厂是1993年4月新建,1994年2月点火试车成功的一座年产20万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现代化立窑厂。有φ3.2×10.5m机立窑两座,生料及水泥粉磨系统采用MYF1000/300辊压机与φ2.2×6.5m球磨机相配合的半终粉磨系统和预粉磨系统。自1994年2月运转以来,经过不断调试改进,目前生料系统生产能力稳定在35t/h,水泥  相似文献   

19.
1980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河北省沧州、衡水和唐山地区等水泥厂组织机械立窑攻关挖潜,经过工艺技术改造、改进配料和革新操作方法,使机立窑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如沧州厂一台φ2.5×10米塔式机立窑产量由攻关前的5.96吨/时提高到8.02吨/时,1982年平均台时产量达到9.4吨/时,全年  相似文献   

20.
陆树标  康永刚 《水泥》1991,(10):40-41
东光县水泥厂原是一个年产2万吨矿渣水泥的小厂,配备φ1.7×7米塔式机立窑、φ1.5×5.7米生料磨和φ1.83×6.4米水泥磨,其中生料磨和机立窑均已达到设计产量,水泥磨能力有富余。由于当地水泥需求量大,供不应求,该厂急于把产量翻一番。生料制备系统准备将φ1.5×5.7米磨机更换为φ1.83×6.4米磨机,问题的关键是提高熟料的产量。如果新建立窑系统势必费用高、时间长、见效慢,而在原有φ1.7×7米机立窑上进行技术改造,则是一个既快、效益又高的方案。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在该项技术改造工作中,在不改变原厂房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