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泌尿外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加强患者术后健康教育、认真做好病情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通过护理干预降低肿瘤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肿瘤术后患者42例,针对术后感染相关因素采取护理干预,统计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后感染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对肿瘤术后感染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患者254例,随机分观察组128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126例(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后24、72h的VA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从而提高了普外科整体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护理。方法观察心理护理对其情绪的影响及其护理,记录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优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程度,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索预防脊柱外伤及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栓应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于我科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选取2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71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DVT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DVT2例,占0.73%;对照组发生DVT13例,占5.53%;2组发生率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外伤及术后患者存在的深静脉栓因素应予以高度警惕,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深静脉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腕部慢性劳损或外伤等原因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与刺激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早期可行局部制动、封闭、理疗及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等非手术治疗[1]。 相似文献
10.
手术是治疗肛瘘的最有效方法,这已成为肛肠外科医生的共识,建立一套规范的肛瘘诊疗流程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首要保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肛肠手术及麻醉方法的改进,其术后护理也相应发生了改变,正确的护理方法是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的关键,是减少术后复发保障患者痊愈出院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随机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在就诊时进行宣教,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如肺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5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15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物质生活状况、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明显升高,与干预前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痔疮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常规行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二便通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痔疮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8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对其化疗期间进行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保证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间的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调查,并通过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实施认知、饮食、心理及行为进行干预,并与60例健康者做对照,随访6个月。结果从本组病例评定结果显示,患者干预前后SAS、SDS得分与健康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应对能力方面,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积极应对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焦虑积分越高,越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策略。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战胜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新辅助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入院的35例宫颈癌(Ⅰb-Ⅱa)患者,术前给以BIP方案(顺铂+异环磷酰胺+博来霉素)的新辅助静脉化疗,所有病人均完成2个疗程化疗,化疗结束后14d经妇科检查,B超测量宫颈肿块消退情况,按UICC疗效标准评价疗效。化疗结束后3周行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结果化疗有效率CR34.3%(12/35),PR45.7%(16/35),SD20.0%(7/35),PD0%(0/35),其中Ⅰb1期有效率100(7/7),Ⅰb2期有效率90.47%(19/21),Ⅱa期有效率57.1%(4/7)。宫颈肿块<4cm有效化疗有效率CR34.3%(12/35),率92.9%(13/14),≥4cm有效率71.4%(15/21);术后病理提示阴道切缘、宫旁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均阴性。结论新辅助静脉化疗作为早期宫颈癌术前治疗,可以明显缩小和消退宫颈肿块,减少术后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法,试验组按指定的临床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将73例出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37例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36例未进行护理干预。2组干预前后分别以医学应对量表(MCM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评估并作对照分析。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MCMQ的面对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屈服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SSRS量表评分除利用度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混合痔行PPH的护理方法。方法99例混合痔患者均行PPH,手术前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住院须知,告知治疗方法及护理上需要的配合,饮食、排便的注意事项,术前准备等;术后体位及恢复饮食时间,大小便情况观察及各种外用药的使用,出血护理及伤口护理,肛门功能锻炼;制定入院评估,印制出院指导。结果99例患者痔核明显回缩,顺利出院。结论混合痔PPH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顺利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