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剩余油挖潜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濮城油田文51块沙二下油藏特点,细分了流动单元,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研究了微构造和储层沉积微相,建立了油藏构造、砂体及储层物性三维模型。通过各种动态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和密网络大规模精细数值模拟研究,搞清了剩余油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油藏开发调整措施,使油井含水下降,产量增加,提高了水驱采收集。  相似文献   

2.
针对濮城油田东区Es^下2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高含水开发期水驱动用程度低的特点,对其储层沉积特征、流动单元沉积微相及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该区Es^下2亚段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骨架砂体为水产延少、水道间砂、前缘砂、远砂坝。动态资料及油表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流动单元的沉积微相与油层的水淹程度和地下剩余油的分布密切相关:河道砂微相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潜力较小;前缘砂和河道间微相油层水淹程度中  相似文献   

3.
濮城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油田含水率大幅度,东区沙二上亚段4~7砂组日产液水平593t,平均单井日产液24.7t,综合含水90.72%。针对该油田高含水率特征,要保持油田产量不降低,就必须在挖掘剩余油上下功夫。从储层沉积特征出发,进行储层流动单元分析,进而对剩余油的分布预测提供指导,希冀对稳定油田油田产量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濮城油田南区微构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昊  王军 《国外油田工程》2004,20(11):45-46
濮城油田经过近三十年的开发 ,大部分进入注水开采阶段。主力构造油气藏开发得较完全 ,但由于油气自身运移机理和局部的微小起伏 ,可以在局部形成小的剩余油分布 ,其作为三次油气运移的结果 ,机理与油气二次运移类似。局部的微小起伏带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5.
濮城油田东西区沙二段下亚段按T-R沉积旋回划分为8个砂岩组,根据其岩石学特征及沉积构造特征,识别出8种岩石相类型。按其组合及成因特点,储集砂体主要为浅水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坝,沙二段下亚段总体上经历了从湖退到湖进的沉积演化,因此,主要的有利储集砂体位于湖退晚期和湖进的早期,即沙二段下亚段3-6砂岩组。  相似文献   

6.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亚段2+3油组储层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濮城油田东区开发层系主力油层为沙二上亚段2+3油组。储层沉积特征显示,2油组的1~10小层和3油组的1~4小层为曲流河沉积。3油组的5~8小层为辫状河沉积,9~11小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成因环境分析表明,曲流河砂体由点砂坝、废弃河道砂体、冲积扇和天然堤砂体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相互叠置和交错形成。辫状河砂体有河道砂、心滩坝、河漫滩、三角洲前缘砂体有河口坝、远砂坝、滑塌水道沉积及前源席状砂。  相似文献   

7.
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以后,主力油层基本上水淹,由于构造、储层非均质性和井况影响形成的剩余油分布零散.针对高含水期多油层油藏的特点,在细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对微构造、储层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和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然后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采取不同的挖潜措施.研究成果应用于矿场生产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1油藏东部、北部被边水圈闭,西部、南部为岩性尖灭,属于构造-岩性油气藏,沉积主体主要为来自东北部无缘的末端扇沉积,含油砂体主体以末端扇的分流河道砂体和近水道漫溢砂体沉积为主。油藏内部构造复杂,含油区域多受断层封闭,但为一套油水系统。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油藏内部油、水分布变得异常复杂,控制和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较多,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测井、沉积相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该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指出了油藏调整挖潜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针对濮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地质及油藏特征,应用Earthvision油藏描述软件及VIP数值模拟软件,提出了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剩余油地质储量、剩余油潜力区厚度、潜力区储量丰度图等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方法,为该区今后的勘探挖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气藏油、气、水渗流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找出其影响规律,对于搞清油藏剩余油的分布、采取合理性措施、提高采收率显得十分必要。利用测井多井评价资料求取的储层参数,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对濮城油田沙一段储层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上属于强非均质性储层,其储层非均质性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控制,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型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濮城油田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简称沙二下)油藏经历了近20年开发,目前含水高达92.%.因此,须探讨高含水情况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以调整开发方案.濮城油田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构造、沉积相及井网密度的影响,可分为种分布型式 :(1)连片分布差油层型.该类型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各小层的河道间相(Q)和远砂坝砂坪相 (Y),须进行油层改造后,方可动用.(2)注采不完善型.此类型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沙二下 6~8砂层,在现有工艺条件下,暂不宜开发.(3)断层遮挡型.这种类型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濮46,49,25,14等大断层的上升盘,可通过布定向井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2.
孤岛、孤东油田馆上段微相特征与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孤岛、孤东油田馆陶组上段为河流相沉积,发育的微相主要有心滩、边滩、谷底滞留沉积、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湖泊、河漫滩等。岩性以砂岩、粉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小型交错层理较发育,平面上呈连片条带状,垂向上呈板状或不对称透镜状,1~4砂组为曲流河沉积,5~6砂组为辫状河沉积,储层物性好,孔隙度大,渗透率高,不同微相储层物性有所差别。沉积相带控制了水洗过程中物性的变化,使孔隙度和渗透率显著增加,控制了驱油效率的大小。由于心滩和边滩水驱油较充分,剩余油相对较少,河漫滩和天然堤驱油效率低,剩余油相对富集,所以微相的展布影响着剩余油的分布;正韵律油层上部大都动用较少,以弱见水为主、剩余油较多。  相似文献   

13.
濮城油田经过近20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递减期,综合含水已达92%。在PI决策技术效果逐年变差的情况下,研究并发展了油井分层堵水技术。该技术包括井温找水技术、封隔器找水技术和分层抽汲技术;使用的堵剂主要有油井水泥、DSZ-A堵剂和STP-01堵剂。分层化堵技术根据堵水类型选择两种技术:对堵上采下的油井,采用打悬空水泥塞、电缆桥塞、机械桥塞、填砂等措施;堵中间采上下的井,主要采用下部填砂、上部用封隔器分开,化堵中间层位和用98-1型跨式分层挤注管柱。通过在濮城油田的应用,说明该技术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盆地渤南油田沙三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针对勘探程度较高的沾化凹陷中部渤南洼陷渤南油田沙三段,在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发现了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沉积叶状体。渤南洼陷沙三段时期来自于孤岛凸起的主要物源和罗家鼻状构造的次要物源,形成了深水湖泊浊积扇沉积体系,包括内扇、中扇、外扇3个亚相以及内扇补给水道、内扇阶地、内扇天然堤、中扇辫状水道、中扇叶状体、外扇席状砂6个微相,其中以浊积扇中扇亚相为主。中扇叶状体呈透镜状被沙三段烃源岩包围,形成极好的岩性圈闭油气藏,是渤南油田新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测井、岩心及实验分析资料,对海拉尔盆地贝中油田南一段进行了沉积微相分析并建立了相识别标志。利用沉积旋回特征,自上而下将南一段分为5个油层组。研究表明:贝中油田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南部;南一段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等2种沉积亚相,其中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及席状砂等4种沉积微相,滨浅湖亚相可识别出坝砂、滩砂及浅湖泥等3种沉积微相;南一段I、Ⅱ油层组表现为2期水退、水进过程。  相似文献   

16.
厚油层内部相结构模式及其剩余油分布特征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陈程 《石油学报》2000,21(5):99-102
根据双河油田开发后期预测剩余油分布的需要,提出了厚油层内部相结构建模思路。由厚油层内部夹层分布特点,把其划分成多个流动单元,从而建立了厚油层内部结构框架。利用密井网和岩心资料,建立了厚油层内部相结构模式:分流河道型、过渡型、席状砂型。它们反映出微相单元类型、规模、几何形态及组成比例上的差异。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层水淹程度的提高,剩余油分布趋于零散,但剩余油富集区明显地受相结构控制。小型透镜型和镶边搭桥型是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富集的两种类型,是注采井网对规模小、物性差的微相动用和控制差所致。在相结构模式中,骨架性微相组成、规模及连接方式决定了油水运动方式、剩余油分布的特征。因此,可以利用厚油层内部的相结构来预测剩余油分布,为稳油控水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测井资料、油层平百非均质分布、小层沉积相分析和数值模拟法,研究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1~5层系剩余油分布规律。指出,开采剩余油应采用完善注采井网,卡堵特高含水层,高渗透层注水,中低渗透层采油,平面小范围非均质变差部位综合调整挖潜,大范围变差部位钻加密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驱油之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聚合物驱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大庆油田所用的聚合物是聚丙烯酰胺.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主要是靠增加注入水粘度,改善驱替液和被驱替液的流度比,进而扩大波及体积.聚合物驱通常可以提高采收率约10%,它之后仍然有的50%的原油残留地下,还需要采用其它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本文利用核磁成像技术、现代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在具有大庆油层地质特征的物理模型和地质模型上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韵律油层,从纵向上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中低渗透层,从平面上看主要分布在主流线两翼,这些认识对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是油藏晚期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高含水期油藏的渗流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试井技术能求取地层径向渗流参数的特点,结合油藏工程学有关原理,提出了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新方法,并在双河油田437块进行了精心的试井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及油水井试井资料的精细解释,研究了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剩余油富集带位于井间一定区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对于高含水开发后期井间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新认识,对老油田调整挖潜和三次采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原油田的微生物采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油田属于典型的高温高盐油藏(温度:60~10℃,矿化度:6×104~2×104 mg/L).采用HUNGATE厌氧技术,从140个地层水样品中富集筛选到了41组混合菌群,细菌形态多为杆状,某些有芽胞.这些培养物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60~80℃,其丰度随矿化度增高而减少.培养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有机酸、醇等既可增大岩层渗透率,又可改变油水界面.因此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中原油田文15块的原油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其提高原油采收率在6%以上.井场现场试验亦取得了良好效果,投入产出比达1: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