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灰色理论中的灰靶技术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出效能指标权重,由此构造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的灰靶模型.并通过确定各指标的极性、构造影响空间和指标序列、构造标准模式、进行灰靶变换、计算灰关联差异信息空间后,完成靶心系数和靶心度的计算.实例与层次分析法比较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航空电子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分析系统作战效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应用灰色模糊数学理论,将隶属度和灰度综合到评估过程中,给出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并结合算例验证了此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吴天昊  王劲松  牛侃  孙淼  吴少强 《兵工学报》2019,40(8):1648-1657
在敌我双方对抗中,持续性电磁冲突和干扰可能导致用频装备效能下降甚至瘫痪,如何在电磁干扰环境下实现快速响应并精确配置元器件参数,已成为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关键能力之一。针对战场电磁干扰具有不确定、动态、多维等特点, 在指标属性权重和时序权重未知的决策环境下,提出一种基于灰色靶心决策理论的自适应动态指标配置方法。以靶心度为衡量标准,纵向给出多时序区间的自适应灰靶决策模型,横向给出采集区间时序的自适应调整方法,以实现对策指标自适应调整和确定。结合战场电磁干扰类型及原理,构建了自适应动态指标配置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算法对比,该改进算法具有可行性与精确性,可为决策者科学合理配置装备指标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超视距地波雷达的特点和作战任务,建立了基于层次结构的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灰色评估模型及算法,综合探测能力、情报质量、生存能力对其作战效能进行量化分析。其步骤包括:确定评价灰类、确定评价指标的评分、确定权重、计算灰色评价系数并构造灰色评价权矩阵、做出评价及归一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灰色关联和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新方法。通过挖掘联系度表 达式中宏观层面上各参数对微观层面上不确定系数的影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差异度系数在其自由度中的取 值,从而进一步减小装备作战效能评估中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通过对4 种防空导弹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比较对该 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概念清晰、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指标决策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综合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超  马存宝  胡云兰  许家栋 《兵工学报》2006,27(6):1081-1085
综合评述了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对比了其优劣。根据作战效能的特点与系统工程思想,提出了基于多指标决策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模型。针对作战指标的相对性、模糊性和灰色性,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定量计算得到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综合评估值,并依此对武器装备进行排序。通过3种型号潜射鱼雷的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工程实用性,其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比模糊关联法和灰色关联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子装备作战试验中近实战电磁环境的构建问题,提出了电磁环境逼真性的矩阵型灰色关联评估模型。分析了与电磁环境相关的电子装备性能参数和效能指标以及电磁环境信号对电子装备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电磁环境逼真性评估的电磁功率密度谱和电磁信号密度二维指标空间,给出了电磁环境的矩阵表现形式。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基于矩阵型灰色关联分析的电磁环境逼真性评估模型。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以综合作战效能为评判依据,以“OODA”环为基本模型,研究了不同作战任务下分布式协同作战装备编配方案的优化方法。建立分布式协同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并基于指数法对底层作战能力值进行了计算;分析“OODA”环涉及的作战能力,确立“OODA”环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综合考虑“OODA”环的作战效能值和装备体系的抗毁能力,创建装备体系综合效能评估模型以及武器编配方案整数规划模型;结合具体算例,研究了装备在执行侦察任务和侦察与打击一体化任务时的最优编配方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简要叙述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与基本概念.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作战效能评估模型.通过对六种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综合评判分析,得出了其综合作战效能的排序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评估水雷作战效能,运用WSEIAC提出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ADC模型,结合我军水雷装备的作战使命、任务以及组成结构,分析了其有效性模型、可信赖性模型以及能力模型。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设计了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评估指标隶属度的确定方法。实例证明,此方法可有效评估水雷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1.
反舰导弹试验与训练一直应用点靶,点靶模拟实际目标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别.在分析了点靶性能特点基础上,提出了新型靶船——面靶的理论分析方法、设计思想以及测量要求,其主要思想可以应用于面靶的工程研制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健敏  金玉兰 《兵工自动化》2006,25(8):48-49,57
非合作式目标识别包括雷达、电子支援措施及光传感器的目标识别技术.雷达目标识别含利用跟踪信息、极化信息及通过JEM、距离像和ISAR进行识别.电子支援措施目标识别包括利用基本电波参数、脉冲波形特征和通过对己方电子支援措施电波的接收分析进行识别.光传感器目标识别则是在取得目标的反射特性和辐射特性(光谱)后提取其特征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3.
联合目标跟踪与分类技术的进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甘霖  梅卫  王春平 《兵工学报》2007,28(6):733-738
联合目标跟踪与分类(JTC)技术是信息融合领域新兴的一个研究方向。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在目标跟踪器和目标分类器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交互,来同时有效地提高目标的跟踪精度和分类性能。介绍了JTC技术的基本原理。将现有JTC技术划分为两大类——基于质点运动模型的JTC技术和基于刚体运动模型的JTC技术,并作了对比分析。综合论述了JTC技术的发展。指出JTC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移动机器人目标识别与定位算法中传统的目标识别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算法和基于各类传感器的目标定位算法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2点启示,也是以后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1)减小算法计算量以降低对硬件性能的依耐性;2)将目标识别算法与定位算法相融合以实现实时的目标识别与定位.  相似文献   

15.
地面目标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几种主要的地面目标特性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目标识别方法和对攻击导弹制导方式的选择意见 ,给出了制导方式对不同目标的适应性及导弹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尺度目标识别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玉 《鱼雷技术》2003,11(3):9-13,37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阐述了现代鱼雷常用的尺度目标识别原理,讨论了影响识别距离的若干因素和措施,提出了小尺度模拟靶通过亮点延时算法以弥补尺度不足及其试验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采用实际拍摄图像测试经纬仪目标识别能力时,存在着外界环境难以掌握、标准难以统一的问题.根据经纬仪测量图像目标识别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图像缺损和遮挡的仿真图像建立方法.本方法通过多个目标图像的叠加,模仿了目标图像在经纬仪跟踪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利用此仿真图像可实现目标识别算法的测试,客观地反映目标识别算法对经纬仪测量图像成像质量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李林  张河 《制导与引信》2005,26(2):7-13
从引信目标探测技术出发,借鉴仿生机理,提出并探讨了几种适于引信目标仿生探测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同时对仿生探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说明,为有效解决目前的引信目标探测所存在的问题,仿生探测技术是可行的,而且对发展高科技武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激光引信目标模拟器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引信是制导武器普遍使用的近炸引信,然而在激光引信设计过程中模拟真实激光回波存在一定的困难。目标模拟器是激光引信仿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用来模拟随目标反射特性及弹目相对位置而变化的激光脉冲,为激光引信提供一个与实际工作环境相接近的回波信号,便于考核引信在不同情况下的启动性能。本文首先分析激光引信目标回波信号功率模拟方法,并给出了激光引信目标模拟器的组成、软件设计及硬件实现,最后对引信目标模拟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