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浅圆仓玉米储藏全年的粮堆温度变化规律,采用实仓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广东地区一浅圆仓玉米入仓后第一年粮温在垂直方向和水平剖面上的变化,并通过温差和露点评估了粮堆表层的结露风险。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粮面下5 m范围内粮食受夏秋季太阳热辐射影响,温度超过20℃的时间在2个月以上,空调控温工艺能将仓温和表层粮温有效降低至25℃及以下,但在秋季空调关闭后,粮面下9 m范围的粮温有不同程度反弹升高;在水平剖面上,内外圈温差明显,温差大小受粮层深度和季节影响,同时受仓体周围遮挡物影响,阳光直射多的方向粮温高于其他方向;粮堆表层内圈范围在空调控温前结露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王森  张淑媛  周阳  侯耀龙 《中国油脂》2023,48(8):137-141
为研究大豆在机械通风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华北地区内径为30 m、装粮高度为20 m的钢筋混凝土浅圆仓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利用数值模拟软件COMSOL建立大豆储藏过程中粮堆内部温度变化的数值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机械通风过程浅圆仓大豆粮堆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不同初始粮温和装粮高度条件下仓内粮堆温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与风道距离的增加,粮层温度变化幅度由剧烈逐渐变得缓慢;粮堆热阻的存在导致热量在整个粮堆的传递过程表现出一定的迟滞性,从而使整个粮堆温度分布不均;初始粮温分别为12、14、16、18、20℃时,机械通风86 h后仓内粮温分别降至4.9、6.2、7.3、8.4℃和9.6℃,分别下降了59%、56%、54%、53%和52%,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初始温度较低的粮堆,粮温降幅较大;机械通风过程,不同装粮高度(18、19 m和20 m)的粮堆温度变化差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机械通风19 h和110 h后,装粮高度相差1 m时,粮堆之间温差分别为0.1℃和0.6℃,在机械通风结束后,仓内粮堆温度分别为0.3、0.5℃和0.9℃,此时装粮高度相差1 m时,粮堆之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浅圆仓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的计算、比较,分析了围护结构对储粮的影响,提出适当保温可实现多种目的,有利安全储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浅圆仓两种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的计算、比较,分析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地储粮的影响,并指出,适当保温可显著改善多项热工指标,有利安全储粮。  相似文献   

5.
房式仓粮堆温度和水分变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对"F"型网络冷却通风时房式仓粮堆内部的温度和水分变化规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得到了就仓通风时粮堆内部热量和水分迁移的基本规律,并与实验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孔介质流动和热湿耦合传递理论,推导得到了浅圆仓的粮堆内部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水分守恒方程,通过数值求解法解决仓储粮堆的自然对流、热量传递和水分传递之间的问题。采用Fortran编程的方法,针对浅圆仓的十字型通风道、环型通风道、组合型(十字型加环型)通风道的通风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型通风道相比其它两种通风道仓内气流分布更加均匀,降温保水效果最好,更有利于粮食的安全储存和节能降耗。为浅圆仓通风道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风是粮食仓储过程中调控粮堆温湿度、保证储粮品质的有效方法。浅圆仓通常采用地槽通风,但存在通风均匀性差、阻力大、能耗高等问题。目前,浅圆仓径向通风技术研究逐步深入,其通风管网的合理布置是浅圆仓径向通风技术标准化应用和确保其通风效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支风道高度对浅圆仓径向通风流场、降温速率、降温均匀性及水分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圆仓直径为25 m,装粮线20 m时,支风道高度为12.5 m时粮堆降温速率最大,可达到0.051℃/h,粮堆温度变异系数整体达到15.61%;浅圆仓径向通风系统支风道高度h与粮堆平均降温速率Y的满足Y=0.020 3+0.003 86 h-1.22×10-4h2方程,R2值为0.97;支风道高度的增加对粮堆整体水分影响较小,但是对粮堆表面水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我国不同区域采用地下仓储粮的温度适宜性,基于有限容积法和交替方向隐式迭代法对变温带地下仓系统的守恒方程进行了离散求解。考虑粮食呼吸热、环境气温变化和地下仓埋深等因素的影响,经过机械通风和人工制冷2种不同降温方式后,得到了5个代表城市长期储藏过程中地下仓粮堆内的温度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上层粮堆温度受气温影响,呈现滞后气温的正弦规律性,下部取决于恒温带温度水平,整体呈现与地上储仓类似的"热皮冷心"趋势,但在2种降温方式下"热皮"区温度较平房仓分别降低了约4℃和9℃。冬季粮食通风后储藏,即使埋深较浅(1 m),华中和华北仍可实现低温储粮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CFD数值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对浅圆仓不同中心集风管形式下的径向通风降温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并进行对比以评判优劣。研究的粮食种类为大豆,数值模拟了四种变径形式的中心集风管顶部,或开孔或不流通,共八种情况的通风条件下,粮堆内部温度分布和气流组织情况,将八种情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其通风均匀性和通风降温速率。研究发现,集风管高度与粮面平齐且上粗下细时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通风均匀性较好。研究结果对浅圆仓仓储大豆通风降温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圆仓机械通风是保证仓内储粮安全的关键技术和其它储粮技术应用的基础,通过对储粮机械通风的阻力、风速等通风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了浅圆仓储粮通风中风速与风压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风道布置的通风效果比较,得出2组独立的“圭”字形风道布置形式更适合浅圆仓储粮通风,为浅圆仓风道的合理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粮食温度是影响储粮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揭示半地下双层浅圆仓的储粮温度场分布规律,本文建立了地上浅圆仓和地下仓的粮堆数学分析模型,并通过现场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半地下双层浅圆仓数值模型,分析低温入粮后静态储藏1年期间的粮堆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半地下双层浅圆仓地上层靠近仓壁2 m内的粮温受外界气温影响变化明显,温度范围在10.62~27.37℃,地下层粮温常年处在准低温状态,平均温度不超过地下恒温区温度17℃;入冬时地上层粮堆在距仓壁1~3 m之间会短期形成一个热量聚集区,导致近仓壁处粮堆温差较大,随后外围区温度缓慢降低,形成“热心冷皮”;仓壁的保温隔热措施可有效减小气温对粮温的影响,地上层夏季最高粮温较未做保温的地上浅圆仓低3.86℃左右。研究结果可为半地下双层浅圆仓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自然低温粮仓的历史、目前开展情况和发展趋势作了阐述,并对创造自然低温粮仓的条件包括应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冷源的获得和冷源的保持从防热隔热设计的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研究;同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储藏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利用聚酰亚胺纤维保暖特性设计织造了聚酰亚胺纤维与中空涤纶混纺的保暖絮片,将其与市场常用絮片进行通透性、压缩性及保暖性对比测试。聚酰亚胺纤维絮片透气性达到优等保暖絮片等级的同时取得最小值,透湿性满足人体日常需求,蓬松度和压缩率较涤纶絮片稍差,回复率保持较高水准,保暖性能明显优于市场常用絮片。  相似文献   

14.
密闭箱体内加热所产生的高温会对箱体外的电器件造成损害。为了保证密闭箱体的有效隔热,以理论分析试验为基础,试验了不同隔热方法下的箱体外壁温度,得出了温度变化规律和隔热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夹层隔热方法。经过试验验证,该方法隔热效果明显且加工工艺简单,能够满足外壁温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气象站、粮仓和粮堆的温湿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供精准的粮食仓储气象服务,保障粮食仓储安全,基于2017—2020年佳木斯地区三个粮库和当地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探索分析了台站和粮仓内外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气象台站实时温度大多低于粮库仓外温度,二者呈同步震荡变化,差异较小,R在0.996以上,气象台站相对湿度高于粮库仓外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6.
粮食储藏安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粮食储藏领域重要的科技支撑技术之一.面对粮食储藏数据的数据量大、多维度等特点,构建数据模型和建立适用的算法是研究的重点,神经网络凭借其自适应性、快速寻优、自学习功能和适合处理复杂数据等特点逐步应用到本领域.本文重点总结神经网络在粮食储藏领域中的...  相似文献   

17.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保质保鲜作用,还能抑制虫霉污染,减少化学药剂使用,符合绿色、节能、降损的储粮理念。针对中国低温储粮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低温储粮的几种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探讨几类低温储粮组合技术的实仓效果,归纳低温储粮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和新技术,提出符合不同地域气候特色的低温储粮技术。旨在为中国低温储粮技术的发展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粮食平房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粮堆控温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隔热试验,研究在炎热气候下影响系统隔热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粮堆由外界传入热量引起的温升集中在装粮线以下10 cm的表层粮堆,粮堆表层控温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外界突发高温对于表层粮温的影响,最优工况下,表层粮堆温度降低1.67℃。在送风温度、风速和层间高度诸因素中,系统送风温度对粮堆表层温升影响较大,而系统送风风速与层间高度影响较小。工程中可采取低风速、低风温的送风形式,使吨粮单位成本降低至5.6元,同时可减少能源消耗。由特征长度定义的努谢尔特数(Nu=hl/λ)表示了系统换热的强弱,无量纲过余温度Θ位于0.4~1时,Nu随Θ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范围为45~85。Nu受无量纲高度H影响不大,当H位于0.05~0.09之间时,Nu的变化范围仅为82~89。试验期间送风温度22℃,靠近系统上表面的仓内空气湿度与初始值相比下降13%,高于外界湿度5%,粮堆内部未发生结露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地下仓粮堆局部发热对粮堆温度场变化的影响,以高水分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在地下仓粮堆内加入内置热源模拟粮堆局部发热,研究了地下仓粮堆在内置热源数量与表面温度不同情况下的粮堆内部温度场变化。结果表明:当地下仓粮堆中心测点发热时,热源周围相同半径内上方温度明显高于下方,在粮堆上部容易产生次热源;当地下仓粮堆右侧临近仓壁和装粮线处以及装粮线中心处同时发热时,粮堆左下部容易产生次热源;当地下仓粮堆右侧临近仓壁和装粮线处、左侧紧贴仓壁和装粮线处以及装粮线中心处同时发热时,粮堆下部容易产生次热源。并且热源温度为45℃时的粮堆内部温度明显高于热源温度为35℃时的粮堆内部温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湖南地区夏季湿热,稻谷易发热霉变等问题,利用空调控温技术对高大平房仓开展储粮度夏实验,对稻谷粮温、水分、脂肪酸值等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能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湖南省准低温科学储粮提供有效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空调控温技术在湖南地区的最佳使用时间段为7~8月高温阶段,该技术的运用可实现高大平房仓的准低温储藏,减少稻谷水分的流失,有效延缓稻谷脂肪酸值的上升速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粮堆虫害的发生,使稻谷安稳度夏,保证粮食品质和安全,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