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姜霄 《包装工程》2022,43(20):262-268
目的 对当前健康码界面视觉层级进行设计,以期简化数字化出行中防疫验证的操作过程,为出行码界面设计提供借鉴。方法 从界面视觉设计的目的出发,归纳出影响健康码快速识别与操作的层级设计问题,再以视觉层级加工原则为依据,围绕领码人探索健康码界面中色彩、形态和图文元素与任务之间更合理的视觉匹配形式,进而明确优化健康码界面层级的设计思路,以此进行案例应用。结果 从构建信息基础、搭建等级框架、明确验证色彩、形态化任务类别和分层文字结构五个方面提出健康码界面的视觉层级设计方法,提炼出突出色彩区域、卡片式门类切换和三角式文字结构等具体设计手段。结论 遵循视觉认知规律的界面层级设计有利于缩短健康码的操作过程,加快识别速度,帮助匆匆出行的人们更高效、安全地通行。  相似文献   

2.
黄薇  杨琴  乔歆新 《包装工程》2018,39(2):137-142
目的分析扁平化设计在过度应用中存在的可用性问题。方法采用可用性工程的研究方法,论证扁平化设计中交互元素暗示可点击的视觉线索缺失,导致用户依赖上下文语境含义,借助周边元素与实验点击等间接线索理解界面,导致认知难度增加,交互成本提升。结论一方面,交互元素融合了视觉表现形式和功能表现形式的信息,拥有明确的视觉线索来引导用户理解和操作界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交互成本,而清晰的视觉层级也可以构建信息层级。另一方面,重新考虑微妙的视觉效果和创新的交互方式。清晰的可点击信号,信息层级的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是扁平化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经过对视觉交互机制在信息界面扁平化设计实践中应用的分析研究,介绍了信息界面设计中扁平化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定义内容,着重从信息界面色彩设计扁平化分析、信息界面版式设计扁平化分析、信息界面图形设计扁平化分析三个方面探讨了视觉交互机制下的信息界面扁平化设计,从而为扁平化信息界面设计的研究提供一点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何舒姝  李世国  吴乃奇 《包装工程》2015,36(4):80-83,112
目的针对新型高速Stick多列充填包装机的人机交互要求,进行交互界面的一系列设计研究和实践。方法通过对包装机交互界面的特殊性分析、对比和设计案例分析,在界面元素和逻辑层级的统一、标签及页面名称的协调、界面布局和层级跳转的统筹规划以及视觉风格的表达等方面完全满足了用户需求。结论提出的高速Stick多列充填包装机界面设计和系统的一致、信息架构合理和符合用户认知的交互界面设计3个原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及视觉美观程度,帮助企业建立界面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5.
袁野  吴超楠  万晓榆 《包装工程》2021,42(16):211-218, 230
目的 在信息碎片化和快消费的时代,为提升电子商务APP信息检索系统的交互性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精准、优质、快捷的网购服务,通过使用眼动追踪实验的方法,探究视觉密度与消费者网购搜索效率的关系.方法 设计两组实验,通过眼动仪收集眼动轨迹的过程和数据,借助SPSS 25.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在任务导向情境下,被试在网格布局的商品导航界面上搜索效率比列表模式的搜索效率高;在非任务导向情境下,消费者在宫格导航的界面上搜索效率相对较高;浅色背景下消费者网购的搜索效率更高.结论 电商APP界面信息组织要素构成比例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信息密度,电商APP的设计人员可根据界面分区的功能合理布局信息组织要素,进而优化界面信息密度,提升消费者搜索体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动态导向显示屏呈现就诊信息的医院逐年增多,而老年人群由于视觉功能逐渐衰退,在医院检索及识别动态导向分诊信息时经常出现困难。为提升老年用户观察动态导向信息界面的绩效,对影响老年用户视觉搜索绩效明显的色彩对比度及信息密度因素展开研究。基于医院动态分诊显示器界面及E-prime实验平台,以色彩对比度及信息密度作为自变量,对20位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展开视觉搜索实验,采集不同自变量水平下的视觉搜索时间、视觉搜索正确率及清晰度、舒适度评价。结果表明,色彩对比度为13.7∶1时,老年用户的视觉搜索绩效及评价最佳,当数值上升至17.4∶1及21∶1时,绩效及评价开始显著下降,但仍优于8.7∶1水平。在研究选用的字体及显示器下,老年用户在0.46及0.55 (5~6行)信息密度水平的视觉搜索绩效及评价结果显著优于其他水平,且0.74(8行)信息密度水平为适用于老年用户的最大信息密度设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复杂数字界面视觉搜索不流畅、信息感知绩效低的实际问题,从界面导航布局角度开展实验研究,探讨不同导航布局形式对于用户操作绩效的影响.方法 以典型的三层级导航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三大类、三十四种布局形式,并基于眼动追踪技术对被试在不同布局情况下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反应时和眼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别的导航布局对于被试的搜索绩效有显著影响;在A类布局中A1、A3明显优于A4、A7;在B类布局中B1明显优于B4、B6;在C类布局中C2明显优于C3、C6.从整体布局而言,B类左侧与C类右侧布局效果较优.结论 实验相关结论可为多层级导航的数字界面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性建议,对于提升用户界面交互的可用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子产品及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多地介入日常生活,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界面设计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功能除被大众所熟知的视觉设计和信息呈现外,用户的互动和体验日益成为其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界面设计与用户心理等相关概念的研究,探讨UI设计中用户交互体验与视觉思维的关系,深入分析现阶段UI设计的面貌,旨在从理论上丰富国内对用户界面设计的研究,搭起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刘翔宇  王坤  王强 《包装工程》2018,39(8):200-205
目的研究手机UI设计中色彩的隐喻性特征及其运用方式。方法以语言认知学、设计学及色彩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剖析i Phone7手机中的相关界面及应用场景。在眼动仪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色彩在手机UI设计中的信息性隐喻、功能性隐喻、情感性隐喻以及审美性隐喻等4种特征。结论合理运用色彩的隐喻性特征进行手机UI设计,可以有效帮助用户减轻认知负担,简化操作流程,构建良好易用的交互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从视觉设计层面更好地引导用户理解信息层级关系,提升决策效率为目标,构建适用于决策支持系统交互界面信息设计中的视觉显著性权重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首先,基于决策行为和视觉认知等理论对决策支持系统交互界面的视觉显著性客观影响维度进行分析并提出评估框架;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对其进行权重赋值评估,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交互界面视觉显著性的评价方法并应用于某军装备管理态势监控界面设计.结果 推理得到了显著性指标评估计算公式,并通过对某军装备管理态势监控界面进行实际计算和主观评价验证,验证了提出的视觉显著性指数评估方法的有效性.结论 决策支持系统交互界面信息设计中的视觉显著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研究,为优化、提升决策支持系统交互界面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认知心理学在UI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昭霓 《包装工程》2017,38(16):30-33
目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在UI数码媒体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认知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分析,来对UI数码媒体界面设计的现状进行研究。结论信息传达的方式各式各样,在UI界面设计中,常见的信息传达要素有文字、图形图标、颜色、影像、语言、声音等,无论用哪种信息传达手段,都应该将抽象的信息转换为直观、形象、准确的符号语言,使用户能够按照符号线索搜寻或接收到所要了解的信息,这个过程越简单容易,UI界面用户受到的挫败感越低,获得信息的满足感就越强烈。UI界面设计除了考虑人的生理和行为机能之外,还要使产品的设计符合用户的心理认知,甚至需要尽一步地满足用户的高层次需求,即情感互动、审美品味、文化归属和附加价值需求等。  相似文献   

12.
池宁骏  张凯旋 《包装工程》2024,45(4):271-279
目的 研究护目镜产生雾气情况下心电监护仪界面的字符大小及颜色一致性对信息视觉搜索效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模拟护目镜在不同雾气程度下的场景,控制不同字符大小、颜色一致性,考察三者对医护人员视觉搜索效率的影响。实验中37位被试依次完成眼动实验,记录其行为数据和眼动数据,深入探讨三种变量因素的交互效应。结果 使用心电监护仪时不同雾气程度、字符大小、颜色一致性三种因素的交互效应显著,其中行为数据的三种因素交互效应显著P<0.001,眼动数据的三种因素交互效应显著P<0.05。未产生雾气与低雾气场景下,大字符、颜色不一致视觉搜索效率最高;中雾气与高雾气场景下,中字符、颜色不一致的视觉搜索效率最高。结论 三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交互效应的视觉搜索效率不同,设计人员可根据护目镜产生的雾气程度,调整心电监护仪界面字符大小与颜色一致性,以提升医护人员的视觉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人性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莹莹 《包装学报》2016,8(3):83-86
UI设计侧重于用户使用界面的视觉设计,以界面风格设定、产品性格阐述和情感表达为主要设计内容,而交互设计更注重通过软件以最有效简洁的方式为用户解决问题,交互设计需要通过UI交互界面承载才能得以体现,两者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UI交互界面设计主要有解锁的人性化交互设计、图标的情感化交互设计、3D动态界面交互设计、操作逻辑的人性化交互设计、软硬件巧妙应用的人性化交互设计等表现形式。其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及愉悦感与设计的巧妙结合、在软硬件多重环境下的适应性等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This field experiment takes a novel approach in applying methodologies and theories of visual search to the subject of conspicuity in automobile rear lighting. Traditional rear lighting research has not used the visual search paradigm in experimental design. It is our claim that the visual search design uniquely uncovers visual attention processes operating when drivers search the visual field that current designs fail to capture. This experiment is a validation and extension of previous simulator research on this same topic and demonstrates that detection of red automobile brake lamps will be improved if tail lamps are another color (in this test, amber) rather than the currently mandated r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drivers miss brake lamp onset in low ambient light, RT and error are reduced in detecting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red brake lamps with multiple lead vehicles when tail lamps are not red compared to current rear lighting which mandates red tail lamps. This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s attributed to efficient visual processing that automatically segregates tail (amber) and brake (red) lamp colors into distractors and target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Many previous studies have revealed chro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 search using relatively simple stimuli. They suggested that color difference between a target and distractors was a crucial factor. However, it may not be applicable to natural environments that contain numerous color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existence of a color-category effect on heterochromatic visual search. Color differences between a target and distractors were constant in the OSA uniform color scales; however, the search times varied widely. This suggests that color differences alone do not explain search performance. To clarify the mediation of a higher-order categorical color process, search times were analyzed using 11 basic colors. When the color category of a target was shared by a larger number of distractors, the search performance declined. However, when the color category of a target was not shared with distractors, the target was easily detect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eterochromatic stimuli could be segregated by categorical color percep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汽车人机界面在交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人机交互设计缺陷对驾驶者的影响。方法通过Adobe Illustrator设计和Adobe Photoshop处理得到实验所需刺激材料,采用Tobii X2-30眼动仪对30名被测对象进行眼动测试,依据眼动追踪技术采集被测对象眼动指标。运用EyeTracking眼动追踪分析模块完成对有效眼动数据的提取、AOI兴趣区的划分及可视化分析,运用SPSSV21.0对提取的定量眼动数据进行筛选及差异性分析。结果被测对象对仪表盘右侧区域的关注度最高(36.29%),左侧区域关注度最低(29.57%);具有复杂配色设计的表盘,其注视点个数普遍较多;A类设计最有利于仪表的整体认读。结论仪表盘合理的布局与配色设计影响着被测对象的认读速度和效率,因此时速表宜优先布置于右侧区域,且配色设计不宜多于三种,从而提高驾驶人员的认读效率,增强汽车仪表盘的宜人性。  相似文献   

17.
遆佳  李霁 《包装工程》2017,38(2):243-245
目的探究视觉信息传达影响下的网页界面设计策略。方法以视觉信息传达为导向,结合网页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从主题、色彩、文字、图形图像等方面深入探讨视觉信息传达和网页界面设计的结合。结论网页界面设计应注重视觉导向,合理安排界面中的图形、颜色、文字标记等信息,才能将网页界面调整得更加条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