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庆杰  杨松华 《钢铁》1997,32(7):10-13,9
煤粒从直接还原回转窑窑头喷入后受到快速加热,引起煤的结构变化,使煤对CO2的化学反应性增大。煤的气化反应速度常数(Km)与加热速度(t)呈幂函数关系Km=A^Bt;煤反应性对铁矿球团还原的还原率与Km近似呈线性关系,从而揭示了窑头喷煤强化回转窑直接还原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微分脉冲极谱法(DPP)常用于测定三价铬电镀液中的Cr^3+及HGO4^-。以醋酸及KSCN作支持电解质测定C^3,之后缩溶液重新加热还原HCrO4,再次用DPP法测定总铬量,总铬量与C^3+量之差即为HCrO4之量。方法的灵敏度达到15μg/L的Cr^3+,DPP法用于测定Zn^2+,Ni^2+及Cu^2+的浓度。  相似文献   

3.
铁基减振合金OOCr25Al5减振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外磁场及热处理温度对OOCr25Al5合金的内耗Q^-1和弹性模量△E/E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OOCr25Al5合金的Q^-1随外磁场增大而增大,在某磁场强度下,合金的Q^-1达到最大,之后随磁场强度的增大又急剧减为最低值;OOCr25Al5合金的Q^-1max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在高于900℃以上退火时,OOCr25Al5合金Q^-1max明显增大,研究表明,“△E效应”与内耗Q^-  相似文献   

4.
陈友根  刘世洲 《化工冶金》1994,15(3):222-228
通过Fe-Cr-C系中碳的溶解平衡实验和铬、磷在BaO-BaCl2渣和Fe-Cr-C-P系间的分配平衡实验,分别测定了1723K时三元系中碳的溶解度和平均时铬、磷在渣金间的浓度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应用热力学理论求得了εC^Cr和εp^Cr,并提出了适用于高铬含碳铁基熔体中铬和磷的活度系数计算式Inrp/rp^o=InrFe+9.68xp+13.38xc-9.80xCr InrCr/rCr^=ln  相似文献   

5.
用2,6-二酮吡啶-18-王冠-6(2-6-DKP-18-Crowe-6),SPAN80,S100N-I(中性油)和C2H2Cl4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Pb62+的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8min内Pb^2+的迁移率达99.5%以上,而而这种情况下,许多金属离子如Fe&3+,Ni^2+,Cr^3+,Li^+,∑RE^3+,K^+,Na^+,Ca^2+,Mg^2+,Ba62+,Sr^2+,Al^3+,  相似文献   

6.
利用三因子一次正交回归设计导出了铝锶合金在KCl-SrCl_2熔盐体系中的溶解损失的数学表达式,发现铝锶合金中锶在KCl-SrCl_2熔盐体系中的溶解损失随温度、合金中锶含量及熔盐中SrCl_2含量的升高而增大。同时探讨了合金中锶与与其熔盐体系间相互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电解法制取氧化亚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电解法制取Cu2O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电极反应机理。实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NaCl300g/L,NaOH0.4 ̄6g/L,温度大于80℃,K2Cr2O70.1g/L,电流密度250 ̄1000A/m^2。  相似文献   

8.
在氟盐体系中钕离子阴极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LiF-KF熔盐体系中钕离子在钼电极上的还原过程。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钕离子的电化学反应是一步还原,阴极过程受扩散控制。且在沉积的初级阶段是三维半球形瞬时成核,而后是扩散控制下的晶核长大过程  相似文献   

9.
单嘴精炼炉吹氧精炼的水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钧良  张鉴 《特殊钢》1994,15(2):22-25
通过单嘴精炼炉中模拟试验,研究了吹氧精炼过程,得到了数学物理模型: AK/D·Dco2=1.336Ar^0.457co2(1-r/R)^0.089(h/D)^0.361 (双枪) AK2/D·Dco2=0.307Ar^0.592co2(1-r/R)^-0.179(h/D)^0.387 (单枪)讨论了CO2流量,透气砖位置,单嘴水柱高度,氧枪支数等对AK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钛离子在低碳钢电极上电结晶形核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占恒  顾学范 《稀有金属》1994,18(2):97-101
应用循环伏安法及计时电流法研究了低价钛离子在低碳电极上电结晶形核过程的规律。研究表明,在LiCl-KCl低共晶体系中,当温度为723~783K、低价钛离子浓度为1.04wt%~8.28wt%时,钛在低碳钢电极上以纯钛形式析出时存在电结晶形核过程,在电结晶形核过程中初始晶核产生的数量起主导作用,晶核长大的过程中伴随着新核的产生,晶核长大过程符合半球形三维成核长大模型,受扩散控制。在同一浓度下,钛的晶  相似文献   

11.
铁基阻尼合金的阻尼特性与磁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使用共振法和日本3257型直流磁滞回线描绘仪,分别研究了铁基12CrAlMoC阻尼合金的应变振幅对阻尼本领Q-1值的影响,以及碳含量对Q^-^1值的影响,以及碳含量对Q^-^1值,磁滞损耗能W,剩磁Br,磁感B10(10A/cm场强下的磁通)和矫顽力H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的应变振幅范围内,随振幅加大,Q^-^1值增大约70%-100%;碳含量从0.002%增加至0.026%,Q^-^1值减小  相似文献   

12.
基于V^5^+对Fe^2^+诱导K2Cr2O7氧化Sb^3^+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动力学XRFA测定钒的方法,检测限为0.05μml,测定范围为0.05-2.6μg/50ml钒。  相似文献   

13.
采用钼电极,在973K的温度下,研究了MgCl2在三元NaCl-KCl-CaCl2熔融氯化物混合物中的电化学行为。采用方波伏安法(SWV)、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和计时电位法(CP)研究Mg~(2+)在钼电极上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Mg~(2+)在钼电极上发生一步还原反应(Mg~(2+)+2e=Mg),是由扩散控制的可逆反应,镁在钼电极上的成核过程是瞬时成核,这与半球核的形成和生长机制是一致的。通过CV、CP和CA在973K的不同方法计算的Mg~(2+)扩散系数分别为1.09×10-5、1.24×10-5和3.23×10-5 cm2/s。在给定电位下阴极沉积产物为金属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酸性、中性及碱性土壤中埋设试件的方法,研究了1Cr13不锈钢分别经过1年、3年、5年这三种试验周期后的腐蚀行为为特征。结果表明,1cr13不锈钢在酸性及中性土壤中腐蚀轻微,在高盐碱必训腐蚀严重,而且以点蚀为主,土壤中Cl^-及SO4^2-是影响1Cr13不锈钢腐蚀行为的最主要因素,随土壤中Cl^-及SO4^2-增多,1Cr13不锈钢的腐蚀失重近似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15.
多道次冷轧法制备内生复合钢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淬火后的15CrMnMoV钢进行多道次冷轧的方法制备了金属内生复合板,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X-ray)衍射研究发现:复合板显微组织呈现明显的导 状特征,式样的屈服强度σ0.2为1500~1800MPA,断裂韧性KIC为85~110MPam^1/2,KISCCo 75~98MPam^1/2。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锈蚀过程中的搅拌强度,起始酸浓度,氧分压,温度等因素对海洋锰结核还原熔炼合金中然溶解速度的影响,得出了钴溶解的动力学方程:dC/dt=Kv^1.5exp(-4330/T)CH2SO4.P^1.28O2此外还讨论了合金中铜,镍,钴在锈蚀过程中溶解机理。  相似文献   

17.
铬酸钠在氨和二氧化碳介质中的转化与相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昌见  张懿 《化工冶金》1999,20(4):410-414
研究了铬酸钠在氨和二氧化碳介质中脱钠转化反应时氨盐比、铬酸钠溶液初始浓度、温度等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测定了25℃和35℃下Na^+,NH4^+//Cro4^2--H2O体系的溶解度和相图,并以此分析了反应过程中CrO4^2-的析出形式及铬酸铵的分离方法,发现在反应过程中生成铬酸铵钠复盐,以Na2CrO4为盐析剂能够使反应后溶液中绝大部分CrO4^2-以NaNH4CrO4.2H2O复盐结晶形式析出,  相似文献   

18.
郑才翔 《钢铁》1995,30(2):28-31
建立了水平连铸工艺无阻条件的钢液水平补缩沿程压力降模型:Δp=32μβcA^2/πl^2tlnB〔1+1/4lnB(1/B^4-1)〕10^-5N/cm^2其压力降随拉坯速度的增高而增大。当中间包内钢液面稳定在700mm时,35CrMo合金结构钢的拉坯速度不应大于2.5m/min;启铸和停铸前阶段,需把拉坯速度下降到2.0m/min以下,否则钢液的初始压力不足以补偿水平补缩沿程压力损失。  相似文献   

19.
在真空脱气装置中,与其增加槽内的反应界面积和环流量,使排气能力变大容量,负担设备费用,运转费用,莫如根据对有利于提高脱碳速度的研究,使下部槽断面呈椭圆形,随之,把环流管径扩大到圆筒形下部槽的1.5倍以上,通过在内部开发应用喷雾冷却技术,能够防止耐火材料,可超过原来的寿命。采用这些技术的结果,环流量增加2倍以上,脱碳速度常数提高到K>0.31min^-^1,能够容易而高速地冶炼[C]<15ppm的极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气液平衡实验方法和三元系液态合金元组间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模型,测定和计算了Fe-Bi-j三元溶液体系在1873K时第三组合组元Cr,Cu,C,Al和Si对Bi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以及lnγ^0值。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