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湛江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析湛江的地域文化资源,为设计开发具有显著湛江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方法以湛江的地域文化为核心,对湛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研究文创产品的具体属性,对湛江文创产品进行设计梳理;构建基于湛江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模型,并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展示。结论通过对湛江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归纳,探析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构建设计模型,为湛江地域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思路,有利于提升湛江地域文化和文创产品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2.
俞凯 《包装工程》2022,43(8):266-279
目的 基于地域文化进行传承与鼎新,对徐志摩名人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创新性设计与研究,以提升产品的内在文化价值。方法 从徐志摩名人文化和嘉兴海宁地域文化2个层面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图,运用设计符号学,对徐志摩名人文化与嘉兴海宁地域中的文化符号元素因子进行可视化提炼与研究,根据提取的显性符号元素因子运用耦合理论进行隐性符号元素因子提炼。运用语言学与产品语义学挖掘徐志摩名人文化背后的创作题材,结合嘉兴海宁地域文化特色因素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结论 从文学作品、名人故居、地域特色、非遗技艺等方面,探索名人文化、地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融合的新路径,并赋予徐志摩名人文化创意产品新的生命力,使其传承与复兴的同时提升嘉兴城市文化自信力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李钰  吴林青  董石羽 《包装工程》2021,42(22):138-147
目的 针对文创产业易出现的文化语意与设计脱节等现状,围绕设计的流程与方法,寻找基于地域文化的产品设计新思路,激发文创产品创新设计潜能.方法 通过数据检索、用户感性认知、资源库构建的方式记录收集地域文化相关的资料,综合运用数据挖掘、符号学的方法,筛选出适用于列车造型设计的核心设计元素.针对设计元素进行方案设计,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方案进行验证评价.结果 通过以西安市地域文化为例的悬挂式单轨列车设计实践,验证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单轨列车造型设计方法在设计中的可行性.结论 基于地域文化的悬挂式单轨列车造型设计方法是基于地域文化设计的一种系统性方法,能够有效地为方案设计提供思路、激发设计创意,为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郝婷  张振  范斌 《包装工程》2021,42(8):276-279
目的 探索文化创意产品在开发与设计过程中对地域文化的借鉴性应用和创新发展.方法 从产业融合大背景下各类商品的日趋丰盛谈起,分析文化创意产品受此影响所表现出的诸多特点,并聚焦于地域文化,探索文化创意产品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同时结合当下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提出其几方面的突出问题,如文化元素单一、同质化严重、风格缺乏延续性等,进一步明确地域文化元素在其中的重要性.然后将"以物载道,有效应用"和"以用延意,创新设计"作为基本观点,展开具体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探讨.列举文化创意产品融合地域文化元素的几个实例,以此为基础开展后期融合与创新的发展思路探索.结论 将地域文化融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具有极大的可行性,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当前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而且能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内涵,使地域性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岳麓书院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卢维佳  何人可  肖狄虎 《包装工程》2015,36(24):105-109,114
目的 探索基于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和模型。方法 对岳麓书院文化进行分类, 采集和整理岳麓书院文化的基本信息, 通过因子分析法定义岳麓书院文化的评价因子, 并结合调查问卷定量筛选出最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 对该部分文化元素进行设计解读, 充分挖掘文化元素中形态、 色彩和内涵因子, 最终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创意产品的设计中。结论 通过对岳麓书院文化元素的获取与创新的实践, 验证了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这将对基于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的开发起到指导性作用,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艳梅 《包装工程》2019,40(20):125-129
目的 探讨传统文化符号的隐喻特征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构建传统文化符号隐喻机制及隐喻设计方法。方法 从修辞学角度,研究传统文化符号的隐喻特征,探讨如何对传统文化符号特征进行抽象提炼。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实现从来源到目标的映射关系,实现对文化符号意义的传达。重点提出基于人类认知的隐喻设计方法理论框架,并运用案例分析法,进一步地论证应用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传统文化符号具有深远的传承价值和意义。通过现代产品中的隐喻设计,不仅可以传达其自身隐含的价值和意义,为设计师提供创意源泉和设计思路,而且可以实现文化认同,丰富现代产品设计的语义。这为文化产品的构思与设计提供了系统清晰的研究思路,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7.
冯明兵 《包装工程》2023,44(4):351-357
目的 探究基于地域文化符号的列车涂装设计方法与理论。方法 对列车涂装设计概念,列车涂装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联、地域文化符号的构成、罗兰.巴特文化符码理论、杨裕富设计文化符码说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列车涂装设计三层次结构模型、设计文化符码转换及应用思路;设计实验了基于地域文化符号的宁波市域列车涂装设计方案。结果 验证了设计文化符码三层次模型、设计文化符码转换及应用思路对地域文化符号在列车涂装设计中的应用有效性和可行性。结论 地域文化符号融入列车涂装设计中,可以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传达地域文化内涵、塑造地域文化意象;通过设计文化符码三层次结构模型能够为列车涂装设计提供分析工具和设计方法,实现列车涂装的创意定位、意义传达和设计表现。  相似文献   

8.
靳鹤琳 《包装工程》2021,42(16):335-338, 360
目的 针对当下地域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发展中出现的产品塑造缺乏文化寄予、文化关联性差等问题,提出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开发设计研究.方法 首先,界定了地域特色文化形象的内涵,提出了地域文化形象在当今时代下的要求;其次,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文化创意产品忠诚度的塑造和地域文化产品品牌开发需要文化基础两个方面,指出了基于地域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要性;然后,归纳了地域文化品牌形象塑造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了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开发设计研究的策略.结论 提出了基于地域文化背景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设计策略,具体内容包括结合地域文化形象和时代特色进行设计;跨专业的研发设计团队是保障;有效提升新媒体时代文化创意产品的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9.
祖睿之 《包装工程》2023,44(18):385-392
目的 以太原天龙山石窟文创产品设计项目为例,阐述基于符号系统提取品牌文化基因从而构建文创品牌的开发模式。方法 通过对目前文创产品设计处境进行剖析,运用Kano模型分析消费者需求,提出对文化创意产业中产品创新设计思路,总结以符号为主导的文创品牌建构与开发方法,从地域文化特征抽取符号,构建符号系统,以此转化为设计元素,遵照文化内涵设计文创产品,强化品牌价值,传播地域文化。结论 符号体系对天龙山文创产品创意开发提供了理论层面的支持,对太原天龙山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淳  孙丰晓  焦阳  覃京燕 《包装工程》2021,42(20):188-195
目的 基于查尔斯·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以洪江古商城商道文化文创产品设计为例研究地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的流程与方法,旨在探索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从而达到传承和推广地域文化的目的.方法 以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将语义学、语形学、语用学引入地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流程,以洪江古商城商道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为例,具体分析"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设计开发、传播推广"4个阶段的设计要点.结论 在符号学视角下地域文创产品设计应从语义学角度解读并梳理地域文化符号内涵,聚焦设计主题;从语形学角度提取并凝练地域文化符号的形式特征,赋予产品认知价值;从语用学角度引导文创品牌的符号消费,传播地域文化,最终使文创产品设计充分满足受众对地域文化解读、认知与传播、消费的多元需求,形成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南京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南京剪纸为例,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的构建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各地区剪纸手工艺和南京剪纸历史与现状的梳理,对其文创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借鉴其他地区文创产品品牌的成功经验扩充思路。结论最终针对南京剪纸文创品牌的构建提出3点建议,即建立品牌视觉识别系统,提高品牌辨识度;产品创新,跨界发展;借助新媒体与科技力量加强品牌推广。同时,结合设计实践为南京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品牌构建作出可供借鉴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唤醒群众对地域红色文化的深层次共鸣,将感质理论引入地域红色文化IP产品设计中,探究感质理论应用于地域红色文化IP产品的设计策略。方法 根据感质的内涵与特征,创构感质理论的三个层次。以传承红色文化、彰显地域特色、满足受众情感需求为出发点,针对地域红色文化IP产品设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将感质理论融入其中,从感质意象要素提取、叙事场景营造、个体情感唤醒三个层次进行设计策略的探索。最后以河北省乐亭县红色人物李大钊为例进行设计实践,对该设计策略进行实践与佐证。结论 将感质理论运用于地域红色文化IP产品设计中,使之成为历史情境和受众情感的纽带,能够增加红色文化的互动性,促成IP产品的人格化沟通,有效唤起群众的深层次情感体验与共鸣,从而承载地域文化,传递红色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产品识别创新中的特征符号建构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分析了在特征符号建构中,既要重视产品(群)的类别属性和时间性,也要重视企业文化和品牌的现状和策略定位。还提出要重视消费者认知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这表现了特征符号的联系性和识别性。基于这些符号的特点,提出了具体构建特征符号原型的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解春凤 《包装工程》2020,41(8):313-316
目的以地域文化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特点为引,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及未来发展。方法从文创产品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功能开始,对其地域性元素的缺失展开分析,并以地域文化元素的基本构成及其赋予文创产品的认知、情感、美学、社交等功能为参考,从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具体应用原则和思路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究,结合纹样、色彩、材质、文化等细节进行全面细致的论述,同时列举海南、安徽、江苏等地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对特色地域文化符号的有效应用,提出两者融合的发展思路。结论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催发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创意及形式,使文创产品更具识别性、文化性和情感性,从而使人们在购买的过程中享受到一种亲切感和代入感,体会到不同的地域文化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基因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丽  陈波  张旭伟  阳旭 《包装工程》2018,39(2):270-275
目的将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基因融入到现代产品设计中,实现对彝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方法以现代设计方法和基因工程原理为理论基础,分析、筛选、整理凉山彝族服饰资料,归纳凉山彝族服饰在式样、色彩搭配等方面的主要特性,并利用分析图谱进行可视化表达,进而借鉴基因工程的逆转录过程提取出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基因。结果提取出了凉山彝族服饰形态基因、色彩基因、纹样基因和语义基因,以调味瓶系列设计验证了方法与应用流程的有效性。结论该方法可为其他传统文化风格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参考,不但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韵味与附加价值,而且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6.
张朝晖  杨鸿 《包装工程》2024,45(12):347-355, 403
目的 设计一款海昏侯文创陶瓷茶具,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方法 深入探讨陶瓷文化产业和海昏侯文化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并对文创产品的传播进行全面分析。从融合和传播的角度出发,寻找陶瓷文化产业的助推力,旨在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文化产业与文创产品的关联度,得到重要的权重因子,运用感性工学(KE)对海昏侯文创茶具视觉设计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将显性文化基因与隐性文化基因相结合,使产品以视觉+互动的方式传播,将设计打造成跨文化交流的媒介,为文化赋能。结论 更好地将海昏侯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娜娜 《包装工程》2020,41(6):318-321
目的探究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表现与发展。方法从当前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陶瓷文创产品中创新陶瓷装饰纹样的应用以及具体应用方式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陶瓷文创产品在大环境下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式,从而得到更好的推广。结论陶瓷文创产品设计不仅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而且还要从设计理念上考虑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把陶瓷文创产品设计者自身的灵感元素进行提取、转化、抽象和重构,分析和提炼其中的文化吸引点和文化内涵。文创产品的设计者应当让陶瓷产品的设计元素变得更加丰富,具有一定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18.
李娟  陈香 《包装工程》2020,41(8):160-165
目的针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同质化、地域性文化元素识别性特征较弱以及文创产品与用户、市场需求脱节等现状,围绕传统文化正确传承与产品设计创意创新2个重点,寻找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的出路,激发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潜能。方法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从语义学、语构学、语用学3个维度对无锡博物院馆藏文化以及现有文创产品进行分析,提取地域特色文化符号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文创产品设计中。结论总结出基于符号学理论的产品设计方法要素,提出一种符合地域性文化应用方式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即"提取语义—解剖语构—改善语用",以达成博物馆文创产品内容创新、功能创新以及设计创新。以无锡博物院泥人"阿福阿喜"为例导出产品设计,为地方性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客家文化在赣南土特产包装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实际经过考察调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对赣南土特产包装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静 《包装工程》2021,42(2):252-257
目的以中国春节文化为核心,提取、构建具有识别性的主题元素,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实现对中国传统春节文化的视觉化转换,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法分析国家战略以及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论述文创产品设计与文化创意、文化情感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消费者心理为基础得出国内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对春节文化的思考,运用感知分析法对春节文化进行符号的提取,通过递进法将春节符号进行图形与颜色的可视化设计,形成一组反映春节文化的系列创意图形,依据春节文化意识形态与文创产品载体的功能落位从而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得出设计实践。结论基于春节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是建立在中国人民对春节文化独有的情感认知基础上进行的设计,对春节文化的元素提取与设计为我国传统文化走向市场提供了可能性,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了国内文创产业的发展,具有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的双重意义,为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种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