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对水生态文明内涵的解读,阐述了大湖流域水生态文明的特征,提出了由三个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及人水关系系统)、三类自然地貌单元(山区、平原、湖区)、两个社会经济系统(城市、农村)及25个指标构成的大湖流域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方面,引入了差异化权重评分系统和多尺度赋分方法。分级评价标准考虑了我国现有水生态文明试点评价工作的经验和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社会特点,将水生态文明状况划分为五级,以体现大湖流域整体水生态文明状况及流域内水生态文明的空间差异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江西省鄱阳湖流域,评价其水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并进一步明确了鄱阳湖流域整体及分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方向。研究成果对评价大湖流域水生态文明、明确进一步建设的重点任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正>四湖流域是湖北省最大的内河流域,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跨荆州、荆门、潜江3个地市,因境内原有洪湖、长湖、三湖、白鹭湖4个大型湖泊而得名。现有面积11 547.5km2,人口510多万人,耕地650多万亩(1 hm2=15亩,下同),水域344万亩,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和水产品基地,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6.
根据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特征,以行政单元为评价分区,建立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和社会2个系统,山区、平原和水域3种流域地貌单元,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节约、水监管和水文化6类人水关系子系统以及25项指标。引入基于AHP法和熵值法的融合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评价2017年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结果表明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二者关联度达0.844,因而呈中下游相对领先、上游略有滞后的空间格局,其中水安全、水环境和水节约是影响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要因。评价结果可为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问题导向的水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水环境问题的特点、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征,探讨了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主要特征,认为水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水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为目标,形成用于规范人类涉水行为,贯穿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的一整套理念、技术和管理成果体系;人水和谐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水生态系统稳定健康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8.
以红水河流域为例,在研究该流域的生态补偿必要性和补偿框架基础上,提出红水河的生态补偿思路,针对红水河的生态补偿措施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实现红水河流域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系统评估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流域所在地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并通过水资源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评估了水资源生态压力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农业用水是产生水资源生态足迹的主要类型,宜春市是产生水资源生态足迹最多的地区;各市均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多数地区水生态承载力有所降低;在产生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因素中,应重点关注农业用水和水污染因素;研究区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降低,萍乡市和吉安市水资源的生态经济协调性下降。各市应以绿色发展为目标,注意水资源消耗强度,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持续加强水环境治理等措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开展海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内涵,着眼于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源涵养能力全面提升以及水生态功能整体提高,着力构建水资源保护体系,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的管控能力,以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复杂、河情特殊,流域内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自然禀赋加人为因素决定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低、环境压力大、生态脆弱的特性。黄河流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既带有中国水问题的普遍性,更具有黄河流域自身的特殊性。介绍了黄河流域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设想与近期主要打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水利与生态、鄱阳湖与长江及流域内五河的关系,分析了鄱阳湖水情变化对鄱阳湖湿地、候鸟栖息、鱼类及江豚保育等生态问题的影响,认为科学调配鄱阳湖水资源是解决鄱阳湖生态问题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4.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较为严重地区,流域内水生态问题突出。为做好淮河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淮河流域生态用水调度专项研究,以满足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为目标,构建了生态用水调度体系,提出了生态用水调度方案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对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新理念,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要提高规划的地位与内涵,注重实施主体的多元性。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人的积极主动的行为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人水和谐推动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6.
浅析鄱阳湖采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江西省河道采砂的主产区之一,通过采砂对水环境、水生生物及鱼类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提出采砂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的预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健康长江与生态鄱阳湖——在长江流域湖泊的保护与管理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上午好! 2007年11月,民进中央与我委在湖北武汉共同主办了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与保障研讨会,并就相关问题向国家有关方面建言献策,对推动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的新时期治江思路的重大实践、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天,我们汇聚江西南昌,以长江流域湖泊的保护与管理为主题,再次举办研讨会,必将进一步推动长江的治理开发与保护,促进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分析了太湖面临的水生态建设问题,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太湖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对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后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为全面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美丽太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