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对水生态文明内涵的解读,阐述了大湖流域水生态文明的特征,提出了由三个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及人水关系系统)、三类自然地貌单元(山区、平原、湖区)、两个社会经济系统(城市、农村)及25个指标构成的大湖流域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方面,引入了差异化权重评分系统和多尺度赋分方法。分级评价标准考虑了我国现有水生态文明试点评价工作的经验和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社会特点,将水生态文明状况划分为五级,以体现大湖流域整体水生态文明状况及流域内水生态文明的空间差异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江西省鄱阳湖流域,评价其水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并进一步明确了鄱阳湖流域整体及分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方向。研究成果对评价大湖流域水生态文明、明确进一步建设的重点任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正>四湖流域是湖北省最大的内河流域,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跨荆州、荆门、潜江3个地市,因境内原有洪湖、长湖、三湖、白鹭湖4个大型湖泊而得名。现有面积11 547.5km2,人口510多万人,耕地650多万亩(1 hm2=15亩,下同),水域344万亩,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和水产品基地,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6.
根据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特征,以行政单元为评价分区,建立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和社会2个系统,山区、平原和水域3种流域地貌单元,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节约、水监管和水文化6类人水关系子系统以及25项指标。引入基于AHP法和熵值法的融合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评价2017年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结果表明汉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二者关联度达0.844,因而呈中下游相对领先、上游略有滞后的空间格局,其中水安全、水环境和水节约是影响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要因。评价结果可为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问题导向的水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水环境问题的特点、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征,探讨了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主要特征,认为水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水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为目标,形成用于规范人类涉水行为,贯穿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的一整套理念、技术和管理成果体系;人水和谐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水生态系统稳定健康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8.
以红水河流域为例,在研究该流域的生态补偿必要性和补偿框架基础上,提出红水河的生态补偿思路,针对红水河的生态补偿措施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实现红水河流域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开展海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内涵,着眼于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源涵养能力全面提升以及水生态功能整体提高,着力构建水资源保护体系,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的管控能力,以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更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科学实施海河流域河湖管理与保护,建设好水生态文明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在简要介绍海河流域河湖管理与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应做好的7项工作,分别是加快河湖管理顶层设计、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红线控制、推进河湖确权划界工作、加大河湖生态修复力度、严厉打击河湖违法行为、加强河湖监管科技手段、积极争取河湖管理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评估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流域所在地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并通过水资源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评估了水资源生态压力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农业用水是产生水资源生态足迹的主要类型,宜春市是产生水资源生态足迹最多的地区;各市均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多数地区水生态承载力有所降低;在产生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因素中,应重点关注农业用水和水污染因素;研究区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降低,萍乡市和吉安市水资源的生态经济协调性下降。各市应以绿色发展为目标,注意水资源消耗强度,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持续加强水环境治理等措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流域河水、湖水及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鄱阳湖流域同位素按月份呈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将氘氧同位素关系作为示踪剂,研究降水入渗及地下水、河水与湖水之间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4月中旬湖水、河水、井水的δD、δ18O的均值分别为(-2.32%,-0.42%)、(-2.86%,-0.48%)和(-3.18%,-0.55%),δ18O~δD关系点都落在全球雨水线GMWL上;湖水最为富集,湖水的补给除河水之外,湖区及周边的降水也占一定比例。7月下旬湖水、河水与井水的δD、δ18O值明显比4月中旬的值贫化,与降水同位素变化趋势相一致,经历干旱高温天气后,湖水、河水与井水的δ18O~δD关系点落在蒸发线(EL2)上。同位素数据表明,井水与河水之间的转化性强,大量降水入渗地下成为潜水,通过地下径流补给河流,降水转化为河水的周期大约经历了1个月。3—6月为雨季,鄱阳湖对长江水的补给较大,影响到长江水中的同位素。 相似文献
13.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是提高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高效性的前提,可为流域未来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基于2010-2019年鄱阳湖流域用水和经济社会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空间分级分类、信息熵与均衡度分别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量、开发利用效率、开发利用结构3方面研究流域近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各行业中第二产业的用水空间布局均衡性最差,变异系数为0.8~0.9,用水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空间禀赋的匹配性最差,基尼系数为0.30~0.35;流域内各地市2010-2019年用水结构均衡度在0.40~0.75之间,其中,抚州市均衡度最小,均值约为0.40,南昌市均衡度最大,均值在0.75左右。流域内第二产业的用水空间布局有逐年改善的趋势,其发展布局已逐渐重视水资源因素;各行业用水效率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且各行业的用水效率不具有空间一致性,其中第二产业用水效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影响鄱阳湖流域内用水结构均衡性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用水量占比较大。 相似文献
14.
15.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亦是从源头上扭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趋势的根本性举措。针对长江流域32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介绍了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布局情况、建设内容和具体举措,剖析了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建议,以期为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水生态文明内涵的解析,分别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意识形态、技术方法、制度建设和组织实施4个层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原则,并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节约、水监管和水文化6个维度系统构建了水生态文明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济南、苏州、徐州等代表性试点城市,凝练总结了不同类型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模式,并对下一阶段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复杂、河情特殊,流域内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自然禀赋加人为因素决定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低、环境压力大、生态脆弱的特性。黄河流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既带有中国水问题的普遍性,更具有黄河流域自身的特殊性。介绍了黄河流域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设想与近期主要打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水利与生态、鄱阳湖与长江及流域内五河的关系,分析了鄱阳湖水情变化对鄱阳湖湿地、候鸟栖息、鱼类及江豚保育等生态问题的影响,认为科学调配鄱阳湖水资源是解决鄱阳湖生态问题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