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超 《治淮》2022,(10):52-53
<正>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根据黑臭成因、污染程度和治理目标,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本文从黑臭水体的成因、处理措施、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介绍了“控源截污”“清淤捞污”“净化修复”“活水补充”等处理措施,同时介绍了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一、黑臭水体的概念与成因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从理化方面分析是因为内部水体负荷超过了河道自身净化能力,诱发理化指标出现超标的现象。水体之所以黑化是因为含有铁、锰等重金属元素的不溶于水物质,  相似文献   

2.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需要结合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以及污染的程度来选择适当的治理技术进行处理。本文通过介绍株洲市黑臭水体现状,分析黑臭水体的原因及其危险,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复杂,对治理技术要求较高。本文首先针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要求进行了分析,其后详细探讨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法,最后围绕增城东江北干流支涌治理工作展开详细分析,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黑臭水体治理面临的问题,提出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的思路与技术:开展顶层设计,结合河长制与海绵城市建设,进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并综合采用源头治理、调水及水系连通、构建河道生态和物联网等技术,恢复湖体水生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白花河是深圳市观澜河流域的一级支流,目前水体污染较严重,水中污染物浓度超标,部分河道发黑发臭,底泥上浮,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是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国内黑臭水体的成因和机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技术路线、处置对策等方面尚存在较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应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技术策略,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逐渐恢复城市良性生态系统。以白花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为例,探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黑臭水体已经成为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对具有独特地貌的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研究,更有难度和代表性.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城市安顺市为例,剖析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经验.通过对喀斯特地貌黑臭水体成因独特性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安顺市区位、地形地貌特征及气候特点,系统介绍安顺市的黑臭水体治理路径.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保质、源头管控、...  相似文献   

7.
针对天沙河流域水体黑臭严重现象,结合当地水环境状况,分析了导致黑臭现象的具体原因,提出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分析表明,天沙河流域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城市面源污染源、垃圾污染源和底泥污染源,其中首要和第二污染源分别为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根据污染源具体情况提出综合治理技术路线和具体治理措施,为解决天沙河黑臭水体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曝气技术在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存在曝气设计不科学,曝气量、曝气时间及影响半径等参数设计不合理,与其他技术的耦合机理尚不明确等问题。先对曝气削减水体常见污染物的效果进行文献研究,明确曝气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有效性。其次,对影响曝气效果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底部微气泡曝气在效果及能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曝气强度和曝气时间与污染物去除率三者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综合考虑能耗和效果,曝停比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等结论。最后对曝气与其他技术的耦合研究进行了概述和展望,以期为曝气技术治理黑臭水体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人工生态工程净化系统的构造、净化机理及其在福州白马支河治理中的应用。近三年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黑臭河流的净化效果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适合于城市景观河道和小区污水的就地治理。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小微黑臭水体的定义、历史演变、形态特点;系统介绍了治理思路及技术路线,提出适用技术、工程方案、长效管理措施;最后,提出小微黑臭水体治理建议,为国内开展水污染治理及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率先发展,其排水系统建设年代较早,老城区多采用雨污合流制。雨污水混流排海,是造成近海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控制近海水体黑臭,结合远期雨污分流,彻底解决污水入海问题,近期污水截流势在必行。以典型海滨城市厦门的某排海管涵截流提升改造工程为例,系统介绍排海管涵污水截流改造设计过程,主要围绕截流流量、泵站选址、截流泵站选型、一体化泵站工艺参数设计等问题,并分析了截流泵站出水排入现状污水压力管、现状检查井改造等关键节点设计,以期为滨海城市排海管涵截流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琴亭河黑臭水体治理中,针对大水量、短期内难溯源实现清污分离的暗涵出水,采用磁混凝—FBSC(固定床生物海绵填料工艺)组合工艺进行分散式处理,处理后的尾水直接补充河道,达到活水提质的目的。该工艺投产运行后,COD、BOD_5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71.4%、81.1%和95.2%,出水主要水质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表Ⅴ类标准。  相似文献   

13.
文章系统分析并提出河道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应完成的八个方面的工作。在初期主要污染管控阶段,对排污口污水采用MBR一体化技术就地处理,同时结合水面保洁、生态净化、增氧曝气、微生物强化等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城市河道黑臭水体应急整治提供可行的应用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范月 《中华建设》2021,(17):78-79
近年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综合性强,技术复杂。本文以安徽省宿州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分析生态修复在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原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评价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强  丁磊 《水资源保护》2017,33(4):70-74
对黑臭多因子加权指数模型、有机污染指数模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评价方法(简称住建部的评价方法)3种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对水体常规状态的评价,3种方法的黑臭水体评价结果均具有客观合理性;(2)黑臭多因子加权指数模型和有机污染指数模型均能客观评价泵站放江导致水体发生间歇性黑臭和污水直排导致水体长期重度黑臭的状态;(3)住建部的评价方法能客观评价水体的间歇性黑臭状态,但对水体长期重度黑臭状态的评价结果误差较大,与黑臭多因子加权指数模型和有机污染指数模型评价的结果相比,住建部的评价方法对水体的长期重度黑臭的评价偏轻。对3种黑臭水体方法对水体的间歇性黑臭和长期黑臭两种状态评价得出的黑臭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均属中度相关,说明3种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检测数据统计分析了管道结构性缺陷及功能性缺陷的种类和数量,提出一种管道联合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管道主要缺陷表现为管道淤积。结合缺陷评估方法,确定了南蛇坑流域管道的结构性及功能性缺陷等级,验证了该联合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同时为该区域排水管道进行疏通清淤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可靠实测依据。治理后该区域有效消除了黑臭水体问题,该检测技术可为类似城市的黑水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黑臭水体给生态、景观、人居环境带来较多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黑臭水体成因复杂、整治工程艰巨,但对于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水环境质量意义重大。自2017年起,江苏省常熟市积极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水环境质量获得有效提升。本文以常熟市山湖苑河黑臭水体生态治理为例,基于水体黑臭成因,重点对黑臭水体整治措施及治理效果进行跟踪分析,探讨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方式,为今后城市黑臭水体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已初见成效,根据治理方法原理的不同,将原位修复技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生态方法,并总结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对黑臭水体的概念、成因进行了介绍。结合国内实际工程治理案例,发现采用单一的原位修复技术,处理效果不稳定,提出在治理黑臭水体的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将多项修复技术进行组合利用,充分考虑水质污染状况、各技术组合可行性和适用性等方面,达到最优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城市黑臭水体底泥的治理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底泥处理技术现状的基础上,从底泥中重金属的去除、底泥脱水、余水处理3个方面,研究了黑臭水体底泥处理可采用的技术方案,探讨了各类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选择最佳处理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