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机化学是化工与制药工程学院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不仅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结合无机化学的课程特点,简要分析了开展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构建无机化学育人新模式,营造育人新生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内容和环节,是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必然途径。本文结合我校应用化学一流专业建设,通过在《无机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入和思政内容教学的开展,阐述在一流专业建设任务和目标框架下有计划的开展和实施课程思政,应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和教学方法,确保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有机融合,有效推进《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无机化学课程是医药类职业院校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的思政内容较丰富,基于无机化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在培养高技能优秀人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无机化学课程为基础,进行思政内容挖掘并探寻合适的切入点,将与之契合的思政元素合理地融入教学内容。还进一步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教案设计与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体现思想价值的引领作用,达到无机化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徐梦姣  刘浪 《广东化工》2022,49(1):187-189
无机化学课程是化学、化工、材料、生科等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本课程知识体系完善,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将从科学家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学科前沿研究、绿色化学思想、生活热点话题等方面浅谈无机化学元素部分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合,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为无机化学中思政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我院检验专业无机化学课程为例,就专业基础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进行探索与研究,提出发掘课程自身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师的思政修养、切实有效的评价体系有助于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为课程思政在相关专业中的推广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无机化学是高职本科化学、医药、食品、生物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发掘无机化学中的“思政元素”、开展面向高职本科生的“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高职本科的学情出发,开展“思政教育”的目标分析、“思政元素”发掘、思政教育实施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无机化学课程是农业院校农学、水利、动医、食品、药学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应用化学专业、化工专业等核心基础课程,其课程有利于结合人们的衣食住行、国家航空战略、国防建设等,尤其是和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理念结合,思政元素丰富,有利于对大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文章对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在化学课程中教师如何实施课程思政,强调教师要增强责任感,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梅雪兰  李倩 《广东化工》2023,(2):219-220+229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专业课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充分融合,实现各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无机化学作为化工、生物、医药等诸多专业的必修课,在其教学环节中进行思政教育可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培育学习兴趣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本文根据无机化学的内容和特点,从名人效应、学科发展、化工应用、哲学意蕴等四个方面挖掘了无机化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广州化工》2021,49(10)
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第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结合当下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对《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给予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培养、爱国精神培养、环保意识培养以及融入哲学思维五个方面提出了在化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无机化学课程作为一门化学专业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在无机化学教学中进行思政课程建设可以更有效地落实化学教育的育人职责.因此本文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分析了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并在无机化学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和思政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环境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承载着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过渡的纽带作用。深入挖掘、融合思政元素已经成为新工科背景下无机化学课程的改革要求与趋势。在教学内容章节中串联生态思政元素作为案例映射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进行教学融合,创建“三维一体化”考评模式实现效果检验,从知识体系、师资队伍、考评机制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思政元素融入无机化学课程的构建思路,以期为该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理念,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中心任务的有效途径。无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无机化学课程特点,探索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是当前高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到《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是高校化学化工、环境和医药类专业的重要工作目标。本文围绕《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目标,对无机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进行了梳理,对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课程思政进行了初步探索,同时强调了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松  夏浩 《化工时刊》2024,(1):101-103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创新。课程思政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几年由于新冠疫情等原因,线上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内容展现出来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作者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将嵌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内容借助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实施探索,希望能为提高“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无机化学课程在"学生中心"和"产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下,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模块化、分层次改革教学内容,双向挖掘地方特色思政元素,打造接地气无机化学课程思政课等途径,对无机化学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张扣林 《广东化工》2022,(5):207-20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指示,构建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进行的新型育人模式,本文以我校化学师范专业《无机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作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元素及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在“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课例中融合进行的教学案例设计方法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无机化学课程是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分析无机化学思政教育对高职药学专业师生的重要性,介绍高职院校如何实施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实现育才和育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广州化工》2021,49(8)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重要的育人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无机化学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阐述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从课程设计、师资提升、体系构建、监督评估几方面对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及其对课堂教学育人功能的提升作用进行了总结和讨论;以期为医学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医药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实施课程思政能有效解决传统无机化学实验课只注重“教书”而忽略“育人”的问题。首先,对无机化学实验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即通过课前深入挖掘了课程思政元素,课中实施教学方法改革,课后实施多元教学评价并将课程思政纳入考核评价要素中。最后,以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为例,展示了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案例及方法,为高职化工及制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石雄  陈玉凤  许石桦  陆嫣 《广州化工》2022,(18):199-200+210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这对巩固和加深思政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结合作者的从教经验和理论学习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科学的安排、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研究结果发现上好无机化学实验第一节思政课不仅能激发学生勤奋地学习和专研,而且还能实现老师的知识传授、学生的技能培训和价值引领同向进行的课程育人作用。这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