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云南海口磷矿率先将擦洗脱泥工艺应用于磷矿石加工,为云南的磷矿石找到了一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好路子。该工艺虽提高了磷矿石的品位,但回收率仅在75%左右,仍有大量的磷矿流到尾矿库中,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回收利用尾矿库中的磷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尾矿回收的依据云南的磷矿,特别是滇池地区的磷矿主要是沉积风化型磷矿。尾矿库中的物质在一定方向上相应地按颗粒大小、形状比重和矿物成分发生分异,依次沉积。因此在尾矿库中磷矿砂呈现出这样一个分布规律,离尾矿管出水口愈近,磷矿砂颗粒愈大,品位愈高;同…  相似文献   

2.
磷矿是我国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本文对我国磷尾矿资源现状、磷尾矿矿物组成特点及其综合利用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对磷尾矿的综合利用是实现磷矿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磷尾矿是磷矿开采过程中或磷矿加工、生产后排放的固体废弃物。由于长时间的累积且缺乏有效的治理,致使磷尾矿大量堆积,或随意排入河流、农田之中,对生态环境的威胁越来越大。目前对磷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包括磷、镁等有用矿物的提取、回填采空区、生产磷复肥、制备建筑材料以及用于化工产品的生产等,但其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均相对较低。本文概述了目前对磷尾矿资源化利用的途径,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对磷尾矿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磷尾矿在"以废治废"方向的资源化利用,此研究方向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磷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磷尾矿,阐述了磷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及意义,指出磷尾矿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性,并系统介绍了我国磷尾矿的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把浮选柱应用到磷矿选矿中,且利用先进的浮选柱对一次选矿中的细粒尾矿开展深度加工,使丢弃的尾矿中的磷资源得到充分回收,与原有全槽式浮选机组装置相比较,尾矿中的P2O5含量至少降低了2%,提高磷收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成果简介中国磷矿贮量居世界第二位,但80%的贮量是中低品位磷矿,其中多为难选的中低品位胶磷矿。随着磷矿资源的大量开采,尤其是弃贫采富开采方法的普遍使用,使得P2O5质量分数在30%以上的富矿迅速枯竭。目前,要实现磷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中国磷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攻克中低品位胶磷矿前处理技术和磷尾矿再利用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存在的磷回收率及磷精矿品位偏低、磷尾矿堆存带来巨大环境风险等问题,开发了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煅烧、硝酸铵浸出钙镁制取高品质低镁磷精矿及回收高纯钙镁产品集成技术。该技术无新的尾矿产生及废水排放,磷回收率大于99%,磷精矿P_2O_5品位高达36%~38%、MgO质量分数为0.3%~0.8%,可以满足磷矿湿法及热法深加工对磷精矿品质的要求;回收的高纯碳酸钙、氢氧化镁产品为下游深加工创造了良好条件。该技术为构建磷钙镁一体化产业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形成了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高效清洁利用的绿色环保工艺。  相似文献   

8.
磷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非再生资源,也是构成生命体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简要概述了世界和中国磷资源的分布及开采利用情况,以及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建议加强中低品位磷矿直接利用的产业化集成技术以及磷尾矿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实现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球磷资源的有限性及中国磷资源现状,"郑州大学-云天化"及其合作单位开发并工业实施了一系列延长中国磷资源使用寿命的生产工艺,包括:利用含P_2O_515%~25%的磷矿通过高效率选矿得到含P_2O_530%的商品磷矿供磷铵、重钙生产使用;利用含P_2O_524%~27%的磷矿采用脲硫酸分解磷矿不排出磷石膏,代替原磷酸基复合肥料工艺生产中浓度、多营养、功能性复合肥料;利用含P_2O_514%~24%的磷矿生产多营养、碱性熔融钙镁磷肥;利用磷矿顶板含钾页岩生产熔融磷钾肥;利用磷矿尾矿二次选矿获得含P_2O_527%的磷精矿用于生产过磷酸钙;利用磷矿尾矿、二次尾矿配以滇池污泥生产土壤调理剂;利用磷酸生成的沉淀渣酸及精制磷酸的萃余酸生产包裹型缓释肥料。以上工艺可使各品位的磷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有望延长中国及世界磷资源开采寿命。  相似文献   

10.
磷矿是一种战略性、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介绍了世界及我国磷矿资源的概况,指出了我国磷矿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磷矿加工技术、磷矿加工副产物资源(如黄磷渣、磷尾矿、萃余酸、淤渣酸、磷石膏)的高效利用、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3方面阐述了磷矿资源绿色全量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磷矿资源绿色全量利用的突破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低品位磷矿选矿过程产生大量的磷尾矿,合理开发利用磷尾矿既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可避免磷尾矿堆存占用土地及危害环境。对磷尾矿在水泥熟料、二元复合肥、窑法磷酸、微晶玻璃等方面的综合再利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5):1377-1381
磷矿的大量开采和磷几乎不存在自然循环途径导致磷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污水磷回收能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基础上缓解磷资源短缺问题。介绍了当前污水生物强化磷回收技术包括强化生物除磷、聚磷丝状菌除磷、膜强化生物除磷、生物铁工艺除磷、生物浸取及富集除磷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鸟粪石和磷酸钙作为生物法磷回收主要产物的生产利用效果,并提出未来能结合新型物理技术研制开发高效节能的磷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13.
磷尾矿作为磷矿采选后的废弃物堆存,既造成了矿物资源的浪费,又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对磷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研究表明:磷尾矿在矿山充填应用中的需求量较大,但实际利用率低;磷尾矿用于生产含磷有机肥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磷肥的需求问题;磷尾矿再选的方法众多,但依然需要探索更加高效的方法;利用高镁、钙或高硅磷尾矿制备相关产品加以利用,或提取其中的稀土元素,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将磷尾矿作为原料生产传统的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水泥等的技术已基本成熟,但发展空间有限。根据磷尾矿的特点与目前的发展情况,除了使已有的技术更加成熟外,更要开拓新的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滇池地区某磷矿擦洗厂多年形成的尾矿资源进行了再利用技术工艺的探索试验,该尾矿P_2O_5品位为16%~25%,MgO品位为0.3%~0.8%,倍半氧化物质量分数为3%~10%,属于中磷低镁高倍半氧化物型磷矿。本文对脱除倍半氧化物进行了实验室筛析分级和半工业扩大分级试验研究,得到了此类尾矿再利用的工艺技术,对其他磷矿山尾矿资源化再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利用副产盐酸和回收利用浮选尾矿中的磷,用盐酸直接分解磷矿浮选尾矿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正交设计,研究了盐酸质量分数、盐酸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尾矿中磷溶出率的影响;介绍所得磷酸酸解液用氨水中和制取NP肥的情况;最后为降低能耗、物耗讨论了盐酸分解尾矿应采取的适宜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磷矿浮选尾矿煅烧铵盐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瓮福磷矿浮选尾矿的资源特点,将磷尾矿作为高磷白云石矿进行处理,舍弃了传统的白云石碳化法,提出了煅烧-铵盐选择浸出工艺,不仅可以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和工业应用前景的优质氢氧化镁、氧化镁以及轻质碳酸钙,并且可获得适于湿法磷酸生产的磷精矿,较好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表明:在煅烧温度为900℃时,尾矿中白云石分解,而氟磷酸钙不分解;煅烧熟料用硝酸铵浸出,CaO浸出率可达80.43%;浸出渣用硫酸铵二次浸出,MgO浸出率可达91%以上,二次浸出渣为含P2O538%以上的磷精矿;P2O5回收率达88.58%。该研究为综合利用磷矿浮选尾矿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回收新疆某铁磷矿资源中的铁、磷矿物,对其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先浮磷一浮磷尾矿磁选收铁的工艺流程,在原矿含Fe15.15%、含P2O52.28%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含Fe1.73%、Fe分布率0.81%,含P2O529.36%、P2O5回收率89.27%的磷精矿和含Fe64.87%、Fe回收率50.0...  相似文献   

18.
中低品位磷矿尾矿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中低品位磷矿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磷矿尾矿利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性,并提出中低品位磷矿浮选尾矿加工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富集宜昌磷矿重介质分选产生的低品位微细粒级磷尾矿,对其进行了多元素分析及粒度分析,-0.038mm粒级质量分数达到80%以上,原矿品位P2O5为14.23%,MgO质量分数为4.44%,SiO_2质量分数为28.11%,因此该磷矿属于微细粒级硅钙质低品位磷矿。试验考察了浮选矿浆质量分数、搅拌强度、药剂制度、浮选流程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浮选矿浆质量分数为24%,搅拌转速为2000r/min时,经过常温正浮选1次粗选2次精选1次扫选,反浮选1次粗选1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试验,得到了磷精矿P_2O_5品位28.07%、回收率83.20%的浮选结果;正浮选尾矿品位降至5.28%,反浮选尾矿品位降至1.34%。有效回收了宜昌磷矿重介质分选产生的低品位微细粒级胶磷矿,减少了资源损失。  相似文献   

20.
磷铁是一种热法制磷及钙镁磷肥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磷矿资源愈加枯竭,因此合理回收利用磷化工产生的大量磷铁副产物便日渐重要。在简述磷铁的理化性质及磷铁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利用副产磷铁生产磷酸盐和氧化铁红、利用副产磷铁开发能源材料以及从磷铁副产中提取高价值金属3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重点分析了磷铁综合利用的技术难点和限制因素,针对磷铁利用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